今藝術&投資

從ACG到WINDOWS,當代藝術的媒介演化環境
「視窗世代」的當代「視覺藝術」,其所呈顯出的特質與面貌,一如史澤曼(Harald Szeemann)所強調的藝術生成方式...
謝木流:末屆府展的藝術過客
好不容易入選一年一度的官辦美展,年輕畫家似乎要揚眉吐氣了,未料時局巨變,夢竟成空,畫家謝木流就是此悲劇時代的藝術過客之一...
當代藝術的增值與貶值
首先驅動收藏家的通常是渴望—擁有一位藝術家、尤其是一件作品的渴望。某些人顯然比其他人更受歡迎,全球對他們的需求極高,巴斯...
臺灣雲豹回來了 李賢文創作展 
2020年「臺灣雲豹三部曲」,每一部曲皆有三幅畫作,皆題名為《我曾在這裡》、《我離開這裡》與《我還在這裡》。策展人李柏黎...
明日朝陽照逝水:南山公墓長眠的青年畫家高均鑑
其入選第三回臺展的作品《朝之臺南運河》(1929),從畫面的暈染痕跡與水漬色塊判斷,此畫使用水彩作為創作媒材。《臺灣日日...
為台灣藝文地標催生
過去兩年多,文化部確已卯足勁逐步把C-LAB打造成帶動公眾參與的新型態藝文機構,在整建老建物的同時,支撐了各種文化實驗計...
另一種疫年記事:格雷格.博多維茨的藝術與愛滋平權運動
「個人的歷史作為敘事的方法,而這些故事也被他人所經驗著」(Personal history as a way to te...
【原民的普世,普世的原民】「我聲明對原民性的渴望」 —新紅秩序(New Red Order)的「幽默」策略 以及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本土」觀點逆轉
幽默是將可能對立的雙方捲入非二元的交互關係,既是產生共感的溝通途徑,也是述說生活情境中「難以置信」荒誕的方式。紐約市徽的...
未知的歷史
我們對藝術的看法不斷在改變,其所涵納、包容的範疇也越見豐富。簡單如對「原民藝術」一詞的定義與討論,都在這20年中產生諸多...
【原民的普世,普世的原民】與五位原民藝術家的 紙上Podcast訪談摘錄
本文摘錄我與五位原民藝術家的訪談,並進行時間序與主題的編排調整,經藝術家過目後完成撰稿,提供最精鍊的藝術家「原音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