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臺灣文獻館七月「倜儻筆墨.大師與大師的內心世界」特展(以下簡稱「倜儻筆墨」展)引起「偽作」爭議。雖提前閉館,特展頁面也被撤版,但是見「藝」勇為的藝文界仍召開聯合記者會,不僅針對劣質的贗品指證歷歷,更強力譴責政府縱容公立館舍淪為贗品的洗白管道。《Yahoo新聞》及《鏡新聞》對於「倜儻筆墨」,詳細作了以下「藝術贗品集團的套路」報導。政府應及時展開對涉嫌組織犯的偵辦,防制臺灣成為「藝術詐欺」王國。
「(美臺協會理事長)歐陽健中買賣偽畫的手法是採『多重結盟』:
1.與收藏家、科技大老、地產公司老闆、宗教團體合作,增加『集團信賴度』。
2.搭配自家公司『畫作鑑定報告』。
3.找上如國史館、坪林茶葉博物館等『非美術專業單位舉辦展覽』。
4.將贗品在『公家場館展出』洗白,再透過『特定拍賣公司』銷售牟利。」

可藉此爭議重重的「倜儻筆墨」檢視印證,主、協辦者的巧妙佈局:
一、美臺協會「聲明啟事」自稱:(1)「兩岸國際博物館認可的『文物藝術品鑑識機構』。(2)展出之藝術品由『協會鑑定』並提供完整論述之藏品」
二、總策展人歐陽健中自詡「大陸省籍博物館的『合夥人』」、「策展經驗、科學鑑定方式得到兩岸國家級博物館認可」。以上兩項吹噓就是在「增加集團的信賴度」。
三、兩個協辦單位:(1)海峽兩岸古文物研究發展協會。經查Google,才知臺灣有此協會,曾在「瀋陽博物館」舉辦過所謂的「收藏特展」,並出版畫冊在「露天市集」拍賣網站販賣,其策展人就是歐陽健中。「倜儻筆墨」特展圖錄中就夾雜不忍卒睹的所謂雕漆、唐三彩、田黃、瓷器等「古文物」在內。(2)御丞璽國際公司。為實收800萬元的本土小拍賣公司。2022年春拍中除瓷器、佛像之外,還出現潘玉良「閨蜜三友」圖。正因為是集團內的拍賣公司,又有律師作拍賣官,出版《特展圖錄》,「偽作變現」輕而易舉。
四、另一個「主辦單位」─佛光山《人間福報》。四至六月,《人間福報》在佛光山臺北道場舉辦《花開自性—常玉、林風眠油畫特展》(策展人也是歐陽健中)。展出了八件常玉和七件林風眠被王嘉驥評之為「魚目混珠的山寨品」,建議《人間福報》「沒有理由以訛傳訛,更有必要究真與導正」。
《人間福報》並未因此檢討,其總編輯郭書宏、副總編輯劉峻谷,反於5月10日連袂到《典藏》編輯部踢館,要求「更正、道歉」。更遺憾的是,兼具「傳教、行善及媒體」功能的《人間福報》,還躍居「主辦單位」,繼續與這集團結合,變本加厲擴大成上百件疑似大師偽作的特展。除了已被識破的常玉、林風眠偽作之外,此特展更擴及齊白石、張大千、吳冠中、潘玉良等令人瞠目結舌的作品。
「多重結盟」的一幫人再串演了世貿一館的「七世福」古佛展、佛光山臺北道場的「花開自性」展、臺灣文獻館的「說悅堂文物」、「南無盛世」及「倜儻筆墨」三次展覽、國立歷史博物館一次「青花、釉裏紅」展;還有瀋陽故宮及江西省博物館的「海峽兩岸古文物研究發展協會收藏」特展。此一集團聲勢之大、疑似造假之廣、歷時之久,更跨足兩岸,儼然涉嫌「組織犯罪」及「重大經濟犯罪」,公然挑戰臺灣司法。其亂象已嚴重傷害臺灣的藝術產業,政府相關單位焉可不正視之?
本文原刊載於《今藝術&投資》2024年11月號38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