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台灣的文化資產保存運動逐漸有由下而上的發展,民間文資團體主動提報,並試圖介入活化經營管理的層面越來越多元,但於此同時,公有文資保存活化政策面仍有著許多問題。活化政策的問題經常是主管機關缺乏創意,或是公有文化資產在受指定、登錄保存的流程後,卻僅採取「重建營運移轉」(ROT)案或是「營運轉移」(OT)模式。
公部門在各式營運移轉的過程中,似乎只在乎人潮及是否帶來商機,反而忽視文化資產是人民的集體...
您已經是會員?登入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大學擔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美術史、文化資產。思想受殷海光「是什麼,就說什麼」影響。搶救文資是主要日常,教書、寫文章是餬口。自認文章針砭時弊,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各地政府頭痛的文化恐怖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