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史
前數位時代藝術作品的複製、縮放與排版:淺談三種〈麻姑仙壇記〉
當今數位時代,圖像取得甚為便利,放大縮小也不過彈指之間。但如果說到精準的圖像複製,在中國一般是從晚清時期引入珂羅版(co...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日治時期台日雕塑家民間委託背後的族群政治
今年六月,由藝術史學者鈴木惠可所發行的專書《黃土水與他的時代》,從台日兩地的藝術史檔案文件與關係人的訪談當中,重新歸納與...
古代端午節怎麼過?驅邪避毒的「五日節」習俗與穿搭
你知道嗎?端午節的起源與習俗,其實與紀念屈原沒有直接關係。端午節作為一個季候時節,其風俗可分做兩類,一是驅除毒氣,二是助...
蛟龍見而雲雨至:唐宋時期的龍畫與畫龍祈雨儀式
古人基於「同類相感」之觀念,認為龍這種與水密切相關的神話動物,有興雲致雨之能。例如中國古代傳說之「應龍」,有翼,能蓄水,...
近代台日博覽會的藝妓演出:京都花街文化「都踊」春之舞蹈大會(上)
每年京都花街的首要大事,便是各個花街舉行的年度公演。其中規模最大,場面最為華麗的又當數連續公演30天的「都踊」。「都踊」...
蘇州版畫的光芒:在國際化城市大放異彩的民間藝術
明末清初至乾隆年間(1736-1795)在蘇州生產的「單張版畫」(日文稱「一枚摺」),一般習稱「蘇州版畫」。蘇州版畫是妝...
羅浮宮×日本國立新美術館聯手企劃:「羅浮宮愛情展」演繹橫跨三百年的愛戀
日本國立新美術館與法國羅浮宮,睽違五年兩館再度攜手合作「羅浮宮愛情展」,在綻放粉嫩的季節裡、國際情勢緊張之際,邀請大家再...
日本「騎龍觀音」到龍山寺「釋迦出山像」──近代日本與台灣佛教藝術
日本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的「MOMAT收藏作品展」於5月23日開展,館方的官方帳號為推廣展覽,在臉書放了一張工作人員正在吊...
詩媽?藝姐?李德和!
一個物從收藏、典藏、藝術品邁向藝術史,在排除與保留之間,觀者永遠只能看到選擇的結果,「選擇的邏輯」被隱藏了。矛盾的是,當...
三件破損瓷器,如何開啟博物館觀看新視角? 「文物檢測與修復在故宮」透視博物館核心幕後工作
去年10月,故宮傳出三件瓷器破損事件,文物管理方式遭受質疑,面臨沈重輿論壓力。常言道「危機就是轉機」,事件後故宮承諾改善...
文章導覽
1
...
5
6
7
8
9
...
37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