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荒誕」是我看待世界的方式:專訪臺灣新生代藝術家翁榛羚
正在日本駐村的翁榛羚,今年夏天自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水墨組畢業,取得碩士學位。在學期間,她以出色的創作能量,摘...
技術是我們想像世界的方法:許家維「矽晶小夜曲」的數位觸感與歷史
許家維創作念茲在茲的核心議題就是「技術」,尤其他又是以影像作為創作的主要媒材,而影像的使用幾乎每一個層面都會涉及技術的討...
2024桃源美展獎項揭曉-高安柏、張天健獲年度特別獎
今年度桃源美展得獎作品不僅展現了對媒材特性的精準掌握,也在技法上及處理題材的構思上表現十分優異,同時桃美館也特別鼓勵具有...
記憶的返照及其尺度:「返照之境—新媒體藝術展」
記憶源於個體的日常生活,深刻地影響並塑造了我們對自我、他人和外部世界的認知,更宏觀地看,整體人類歷史則在無數個體記憶的選...
從新店溪flow到基隆河!2024聲波薩滿「穿越差異旅店」亮點開箱:五大特色打造另類音樂祭場景
2024 年 11 月 23、30 及 12 月 1 日,立方計劃空間將主辦第二屆「聲波薩滿音樂祭」,帶來了比首屆(20...
超越對抗:關於「陳其寬:雙曲.交響」
臺南市美術館在陳其寬103歲冥誕之際,推出了由蕭楷競及其團隊所策劃的「陳其寬:雙曲.交響」紀念展。身為東海人,我對陳其寬...
明代人物畫的藝術動脈──香港故宮「故事新說─故宮博物院藏明代人物畫名品」
中國古代人物畫以描繪人物形象和活動為主要內容,往往具備鮮明的故事性,反映時人豐富生活和精深的思想情趣。明代雖於畫史中並非...
高美館與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新加坡美術館首推聯合典藏展,「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編織綿延史觀
高雄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高美館)30週年年度大展「珍珠-南方視野的女性藝術」(Ocean in Us)(以下簡稱「珍珠」...
創作不須向誰證明:專訪日本藝術家Yoshi47,低谷重生的「Daily Motifs」
即使已卸下早年征戰街頭所贏得的榮耀與勳章,回歸鄉村生活,但Yoshi47從未停止「挑戰」。本次「Daily Motifs...
如果我們終將與AI共同生活,他是否能像山一樣思考?高美館「山演算」的新生態系統
策展人引用科學家詹姆斯.洛夫洛克《新星世:即將到來的超智能時代》中的概念,如果未來我們終將與AI共同生活、甚至被AI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