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展演
藝術展演
寫生的即景與超越:嘉義市立美術館「拾景剪影─林玉山的寫生與旅行」
畫家林玉山終其一生貫徹寫生的精神,對他而言,寫生是創作新意的來源。在林玉山的寫生創作中,我們能看到什麼新感覺?若將之置於...
不只是政治手段,「南島」的新動態意義:臺東美術館首檔連結毛利文化的跨國展覽「without centre, without limits」
此次駐地交流展的核心也同樣聚焦於文化交流,不過策展人林怡華卻對「南島」一詞提出反思。她提問這個過往用以對外宣稱文化連結的...
從起點攜手奔向賽末點,「永續的O:文化創意產業.淨零減碳路徑展」領跑生活與藝術的交會處
為響應2050淨零排放的願景,由文化部主辦、方物研創策劃將在12月10日於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開幕的「永續的O:...
水濃於血——關於王綺穗在寫實繪畫過程中辯證的生命政治
王綺穗對個體生命源流的理解越來越豐厚複雜,水的形象就越來越純粹。在王綺穗多年來的油畫創作中,水在人的視線與景物之間的動態...
「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跨越國際,59位世界名家作品盛大展出
橫山書法藝術館與國際蘭亭筆會共同主辦「翰墨無邊—國際書法名家邀請展」,邀請來自9地書法名家,完整展出59組件超越國際之各...
世界與在地視角下,日本當代藝術發展及其探問與挑戰: 東京國立新美術館、香港M+「1989-至今:日本當代藝術的變遷」論壇
由東京國立新美術館(NACT)、香港M+合作舉辦的「日本當代藝術與世界1989–2010」(暫名),將於明(2025)年...
【2024東京藝術周特別報導】一個藝術周,可以走多遠?影響多深?東京藝術周的觀察與啟示
與亞洲大多數「藝術周」(Art Week)不同,東京藝術周期間並沒有藝博會舉辦,從一開始就強調了在地畫廊、美術館等機構,...
贖回繪畫——談周代焌個展「借歷史力」
「借歷史力」是周代焌自駐村環境返回工作室之後,以繪畫的手感之名歸還歷史力,以此「贖回」繪畫對於當代複雜經驗的描繪能力,或...
奇妙機緣.安之若素.深邃微妙
視覺藝術家紀嘉華在耿畫廊最新個展,帶來耐人尋味的新作。這是以「奇妙機緣」、「安之若素」和「深邃微妙」為題的系列展覽中的第...
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一四九海浬的時間:抵抗遺忘」公布參展名單,11月26日起作品搶先於「2024濟州雙年展」亮相
由國家人權博物館主辦的「2025綠島人權藝術季」於今日公布策展主題與參展藝術家名單。本屆人權藝術季首次以雙年展規格辦理,...
文章導覽
1
...
17
18
19
20
21
...
135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