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家紀嘉華在耿畫廊最新個展,帶來耐人尋味的新作。這是以「奇妙機緣」、「安之若素」和「深邃微妙」為題的系列展覽中的第三場。
Serendipity 奇妙機緣
在撰寫關於2018年個展「奇妙機緣」時,國際策展人、學者與評論家謝佩霓追溯了梵語「Pratyaya」與中文「緣」的詞源,探討其與佛教「緣起」概念的關聯 — 即萬物皆有起源,所有事物,包括藝術運動,皆由無數先決條件而生。她認為,紀嘉華與他的抽象創作,正是社會、文化與藝術條件交織而成的龐大網絡中的一個節點 — 既是無數過往藝術事件偶然交匯的結果,也是一個將催生無數未來藝術事件的起點。
謝佩霓提到策展人阿爾弗雷德.巴爾(Alfred Barr)以及藝術家弗朗西斯.畢卡比亞(Francis Picabia)、阿德.萊因哈特(Ad Reinhardt)、喬治.馬修納斯(George Maciunas )等人的嘗試,他們透過繪製關係圖,梳理了西方重要藝術運動的偶然淵源,例如現代抽象藝術、達達主義、美國現代藝術和激浪派。不過,她也提醒,在追溯像紀嘉華這樣一位東亞藝術家的「機緣」— 即其偶然起源時,使用上述案例的態度尤須謹慎。
根據謝佩霓的觀點,西方背景下,機緣的變化來自於客觀的二元性與線性,而在東方背景下,機緣則展現主觀的多樣性與非線性的整體思維。此外,機緣並非命運或決定論的結果;相反地,在合適的人手中,它可以被創造,也充滿創造力。這種創造性的機緣需要一個實體空間來展現;而對於像紀嘉華這樣的藝術家,這個空間便是他的畫布,承載著他的藝術實踐。
Equanimity 安之若素
巴黎現代美術館策展人弗朗索瓦.米肖(Francois Michaud)在書寫關於紀嘉華2021年個展「安之若素」時,如此描繪其創作:紀嘉華創作過程中的奇妙機緣如流動的詩意。我認為,「安之若素」意指藝術家創作當下迸發意外能量,而沉浸其中心領神會之狀。對謝佩霓來說,獨屬於東亞創作機緣的必要條件則在禪意。不是傳統中以客觀判斷為基礎的思維 — 即繪畫中的寫實主義,也並非對這種客觀判斷的摒棄 — 即繪畫中的抽象主義,而是對兩者的兼容與超越 — 謝佩霓稱之為「平等的世界」,超越二元對立和決定論之矛盾的狀態 — 安之若素的境界。
對米肖而言,這種心靈狀態表現為詩意、創造或「正在發生的創作」,透過在時空中展開的過程來實現。米肖認為,這種透過動態的創造在不同層面上展現。它可以體現為紀嘉華從亞洲遷徙至美洲,再返回亞洲的生活經驗。也可以體現為他對紀嘉華繪畫的詩意解讀,既是從英語翻譯到中文再到法語的過程,也可以視為從巴黎到紐約再到台灣的策展行為。還能夠以繪畫中的動勢呈現 — 形狀的墜落;絲線輕揚;垂直的震波左右湧動;形狀的延展;色彩或前進或後退;虹彩綻放、收束甚至迸發。
矛盾的是,繪畫透過動勢在實體畫布上體現,但在靜止間呈現於觀者眼前,「…一切都在動勢之中,儘管如此,有一種深刻的定格凝練出他的畫作。詩意流淌,時間卻彷彿靜止 … 掌控時間者常常回到他的作品中。他是掌握時間的人,時間的守護者,『不疾不徐地享受時光』。作品宛若時間懸止。」謝佩霓將之稱為紀嘉華抽象作品中「少見的歷時性」。
Perplexity 深邃微妙
我們該如何理解一位在時光懸止之間沉潛的藝術家?由此,我們來到了紀嘉華第三次個展標題「深邃微妙」。我將其理解為一種 — 並非屬於藝術家 — 而是屬於我們觀者的心境。的確,身為紀嘉華作品的觀眾,我們在他創作漸次開展的偶然機緣中扮演關鍵角色。如果現代抽象主義、美國現代主義與激浪派運動的過程藝術,這些歷史偶然性確實構成了紀嘉華受機緣啟發的創作的依賴條件,那麼,他的抽象作品又如何創造出尚未被預見的藝術未來?
我認為,是透過米肖所說「流淌詩意」的第二種方式而實現的;具體來說,是透過我們對紀嘉華抽象作品的解讀或體驗。體驗是一種隨著時間在我們心中開展的過程,因此反映了謝佩霓與米肖所描繪,紀嘉華由奇妙機緣驅動的創作中流淌的詩意。問題的核心在於如何體驗他的繪畫 — 那些在安之若素的入定心境中所誕生的抽象作品。
簡單的答案是,在一種相應的「深邃微妙」狀態下去探索。「Perplexity」也可解讀為困惑,是迷茫、混亂、無所知的狀態。是一種在自以為知與不知所措之間、在無知與真正知曉之間徘徊的感知、認知與精神上的懸浮狀態。是一種開放且理想上充滿活力的質疑、探究、思索與發現的狀態。紀嘉華的抽象畫布,表面上呈現為靜止與固定的視覺物件。然而,作為視覺空間來進行探索與發掘時,作品變成了一種體驗 — 由我們自身的問題意識所引導,在我們的主觀意識中逐漸開展。紀嘉華畫布中的「詩意」源於我們心靈的「動勢」,使我們在困惑中從「知曉」走向「不知」,或許再走向「真正領悟」。
色彩
他的作品色彩鮮明豐沛 … 耀眼且自在,散發的正能量如此強烈,如同聖光。—— 謝佩霓
紀嘉華對於兩種顏色的相互融合顯然駕輕就熟。—— 弗朗索瓦.米肖
或許人們首先注意到關於紀嘉華抽象畫布的,就是他的色彩。「鮮明豐沛」、「耀眼且自在」,確實是恰如其分的描述。但他是如何實踐這種色彩體驗的呢?米肖所指,紀嘉華正在「融合的兩種顏色」究竟為何?
簡短且出乎意料的答案是:白色。將一種基底色與白色混合,技術上稱之為粉彩。紀嘉華 形容這些顏色「柔和」,而你確實可以在他的畫布上發現這些特有的「柔和」色調。然而,與我們通常認為的淡雅或低調的粉彩不同,紀嘉華的「柔和」色彩給人一種明亮且生動的感覺。米肖稱這些顏色為「閃耀」和「爆裂」,還有人稱之為「霓彩」。但粉彩怎麼可能是燦爛?閃耀?霓彩?像「聖光」一樣的呢?
我花了數月研究和思考這個問題,得出了兩個關於紀嘉華如何實現他那令人困惑的色彩的可能答案。大部分情況下,如《旅行者的肖像-3》和《時光邊境-3》等作品中,他使用真正的粉彩,如薄荷綠和嬰兒藍,為抽象作品的整體色域定調。然而,他的許多色調 — 如《思考的痕跡-2》和《保持輕盈》中的黃與橘,或《夢想與自由》和《命運之線-2》的藍與綠 — 則處於粉彩與飽和色之間的中介空間,給人一種「柔和」但非粉彩,「鮮明」但不至於飽和的感覺。在許多作品中,他甚至會小心翼翼地涉足純飽和色調,如《深邃微妙》的紅與綠,以及《粉色宇宙》的深橘。透過將「鮮明柔和」以及深邃飽和的色調,與真正的粉彩底色進行微妙並置,紀嘉華創造了充滿飽和度變化的色域,改變並激發我們的色彩體驗。然而,這種變化十分幽微,幾乎帶有一種潛意識的效果。我們感受到明亮、鮮豔與虹彩,卻無法確定來自何方。
除了色彩飽和度的變化,紀嘉華還發現色彩與我們對空間和動勢的感知密不可分 — 而米肖指出,如康丁斯基、莫里斯.路易斯和山姆.弗朗西斯等藝術家一生都致力於發展這個領域。在紀嘉華的探索中,暖色調 — 紅、橘、黃 — 向我們前進或移動,而冷色調 — 藍、紫、綠 — 則退後或遠離我們。明亮的色調同樣向前推進,而深色和淺色則後退。暖色與明亮色調似乎向外擴展,而冷色與深色則似乎向內收縮。推進、擴展、退卻和收縮都是創造自身隱含空間的動勢;一幅我們感知推進和後退的畫布暗示著深度,而一幅我們感知擴展和收縮的畫布則隱含寬度的存在。
矛盾的是,我們在一幅平面畫布的固定構圖中,卻感知到這種三度空間的動勢。這種感知到的動勢,其實是我們心智的運動,但仍然是藝術家的創作意圖。紀嘉華的才氣在於他整合這些感知動態 — 飽和、色調和明度 — 以產生對比、動勢與共鳴,在我們意識的邊界運作,創造一種體驗,被深具洞察力且博學的謝佩霓形容為不亞於「聖光」。
形態與行動
在「深邃微妙」個展中,紀嘉華以柔和而生動的色調創作,這些作品的特點正是源於他在創作過程中所做出(或沒有做出)的行動。
疊加形狀
他不斷深入探索那些複雜的紋理層次,隨著這些層次的交融,他細膩的描繪與仔細的觀察隨之展現。——謝佩霓
在一組作品中,紀嘉華將柔和而鮮明的色彩層層疊加,形成流動、有機或不規則的形狀與構圖。有時,顏料層是不透明的,例如《思考的痕跡》、《理想新世界-1》和《奇幻與詩意》。這些作品中,藝術家用不透明的顏色塗抹,有時覆蓋之前的層次,有時不會。在某些作品中,顏料層是半透明的,如《旅行者的肖像-1、2和3》、《時光邊境-2和3》以及《隱性風景》。我們可以透過較新的半透明層看到下面的顏色,從而理解藝術家的疊加過程。然而,這種感知過程總是充滿不確定性:我們看到的是一層半透明的橘疊加在半透明的綠上嗎?還是反過來呢?隨著顏色層數的疊加 — 從三到四層、從四到五層 — 分辨各層之間的關係變得愈加困難。從較簡單的《時光邊境》系列開始,到更複雜的《旅行者的肖像》系列,我們的困惑也隨之增長。
保留邊界
在視覺上探索紀嘉華作品中的邊界 — 例如《粉色宇宙》,位於下方深橘色塊與上方丁香紫帶著洋紅色之間,那條飛濺的綠色邊緣 — 經常揭露他創作中層次的關係。在任一特定形狀的邊界,可以看到某個顏色上層與下層另一顏色相交之處。如同解讀半透明色層之間的關係一樣,隨著色塊邊緣層層疊加,辨認邊界之間的關係,變得亦趨複雜。這些邊緣具有自身的美學特質 — 有些「柔和」,有些「銳利」;有些貌似「自然」,有些「刻意為之」。因此,解讀邊界不僅是辨識顏色層次關係的方法,它本身也是一種美學享受,讓我們直接感知藝術家的詩意追求。無論邊界呈現何種樣貌,我已逐漸理解,紀嘉華作品中每一道邊緣都經過深思熟慮,值得細細探索。
層疊與留白
在閱讀紀嘉華的邊界時,我們會有其他的發現。具體來說,在繪製某一色層時,他往往會留下某些區塊不作處理。這些未觸及的部分 — 例如《思考的痕跡》左下角 — 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縫隙或窗口,讓我們直接看見下面的色層。然而,在他的作品中,觀看從來並非如此簡單。當他留下這些開口的同時 — 即留下未觸碰的痕跡 — 他也會在畫布其他地方 — 例如《思考的痕跡》左上角 — 加上顏料層,在視覺上模仿這些開口。的確,要分辨哪些部分是繪製的、哪些是未繪製的,在紀嘉華的作品中絕非易事。如果我們無法辨別哪些是筆觸、哪些並非筆觸,哪些是動作、哪些是非動作,我們又如何能辨識出藝術家的動勢、意圖與詩意?
層疊與空間
紀嘉華在堆疊色彩形狀的同時,也在創造空間:一層在前,一層在後;一層在上,一層在下。你可能還記得,他也利用色彩來創造空間和運動感:暖色和亮色會前進並擴張,冷色與淡色或暗色會後退並收縮。透過這些建構與感知空間的線索 — 層次、透明度、邊界、開口、飽和度、色調與明度 — 他創造複雜而令人困惑的空間。仔細觀察邊界時,我們會看到橘色層在後,綠色層在前,但當退一步閱讀色彩飽和度、色調和明度時,亮橘色似乎向我們逼近,而淡綠色則向後退去。透過閱讀作品中的半透明層或開口時,我們可能會得到第三、甚至第四種解讀。有些解讀會相互呼應,另一些則可能互相矛盾;而當我們的視線在畫布表面移動,穿越構圖或沿著某條邊緣時,這些關係可能會反轉或改變。我們擁有可以透徹解讀紀嘉華繪畫空間的所有工具,卻仍感到困惑不已。
滴落與混合
在第二組畫作中,包括《夢想與自由》、《保持輕盈》、《命運之線-1、2 與3》、《簡樸之美》、《意識流》、《延續性》以及《清晰思維》,紀嘉華運用細長的水平或垂直線條來構圖。仔細觀察,我們發現這些線條其實是經過精心控制的顏料滴落。就像他筆下那不規則的形狀,這些滴落可以是不透明或半透明的。如同他的邊界,它們可以是硬的或軟的,自然或精心控制的。此時,我們應該意識到,紀嘉華的顏料滴落有層次與色彩,因此也呈現獨特的運動與空間感。然而,有一點前所未見,那就是他有時會用筆刷混合這些滴落的顏料,幻化為條狀的色域。有時我們的目光隨著一個滴落,看見它從自然形狀過渡到混合的形態;有時,近距離觀察一個滴落,卻發現它變成了一條繪製的線。這不禁引發一個疑問:這些是顏料自然的滴落還是繪製的滴落?每種可能的動勢都改變了作品的詩性意圖。因此,我們又陷入了思考。
飛濺、滴落與點綴
在第三組作品中,包括《療癒森林》、《粉色宇宙》、《欣喜若狂》、《保持輕盈》、《靈魂的顏色》和《宇宙意識》,紀嘉華運用了「點」的繪畫語言。我們首先注意到這些點的密度、大小各不相同。仔細觀察後,可以區分出三種不同類型的點:用於創造紋理色彩的飛濺點;作為自然視覺焦點的墜落點;以及展現最深刻創作意圖的繪製或混合點。如同他的滴落一樣,紀嘉華的點也有色彩、也許不透明或是半透明(但大多為不透明),邊緣有時硬有時軟,並具有層次。就像他的滴點和不規則形狀一樣,這些點也創造了自己動態變化的感知空間。
色域與線條
而第四組作品 — 包括《欣喜若狂》、《深層記憶》、《慾望的重量》、《過程》、《直觀-1、2、3、4》以及《保持輕盈》— 紀嘉華在各種斑斕色域和紋理中加入對比強烈的硬邊線條或線段。例如《欣喜若狂》和《保持輕盈》,運用滴落與融合技法創造豐富的紋理色域。相較之下,《直觀》系列採用色彩層疊與打磨的過程,這一動作使得畫作表面呈現細膩紋理,帶有自然、類似分形的色彩圖案。紀嘉華將直線構成的幾何形態與自然色彩紋理的層疊滴落和打磨表面進行對比,這些作品或許最直接且毫不隱諱地表達了他的詩性意圖。
柔和矩形
在最後一組作品中 —《旅途的肖像-1、2、3》— 紀嘉華創作了三幅看似相似的畫作,由垂直堆疊和同心層疊的彩色矩形所組成。事實上,每件作品的創作過程非常不同。藉由對邊緣的探索,我們可以推測,《旅途的肖像-1》使用了四層主要為不透明顏料的塗層 — 以橘色作為基底,然後是黃色(上半部為半透明,下半部為不透明),接著是中間調性的洋紅,最後是淺洋紅(上半部為半透明,橫條部分為不透明)。最後的動作是在上半部添加了明確的不透明黃色滴點。《旅途的肖像-2》以一層不透明的橘為起點,接著是一層部分不透明的粉紅,然後是中間調性的綠,再接著是淺綠,最後以一條不透明黃色條紋作結。不同於第一幅作品的柔和邊緣,這裡的邊緣相對較硬。最後的動作也有所不同,由一系列對角線構成(從綠色層中隔離出來,露出橘色層),並添加了白色的亮部。最後,《旅途的肖像-3》使用了三層顏料 — 不透明的綠,接著是黃(有三種透明度),然後是不透明的粉紅。最後,他在最透明的黃色區域上點綴了大小相等、不透明的白色滴點,以及較小的半透明白色滴點。
結論
紀嘉華對於自己的畫有著深刻理解,明白每一筆如何融合而構築一個整體。—— 弗朗索瓦.米肖
觀看紀嘉華的作品時,我們認為自己看到的,並不一定是眼前所呈現的。乍看之下,他的抽象畫作色彩明亮,沉穩和諧,層次豐富,肌理鮮明。然而,仔細觀察後,發現最初以為的景象並非實際上畫布所呈現的。感到困惑的我們進一步細看,並開始思考:他究竟在畫布上做了什麼?當我們努力解讀他如何創作出這些作品時 — 亦即他的創作過程或詩性 — 便逐漸理解了謝佩霓所稱「藝術家的意圖展露無遺」,也就是他的「初心」。
根據我的經驗,這種觀看與觀察的過程類似於東亞藝術家與鑑賞家「解讀」傳統文人畫中筆墨的方式,將之視為藝術家精神、思想、身體與物質行動的痕跡。這些痕跡向敏感且細心的觀者傳達並體現藝術家的詩性之「意」或「意圖」。米肖也主張這種方法在跨文化應用的可行性:「如同在古希臘,紀嘉華也是在『作』畫。他使用畫筆、顏料以及將它們結合的物質。相較於西方,中國保留了希臘的教誨。」—「詩意」存於「創作」或「創造」之中,並體現於藝術家的「動作」或創作行為。
前述所有內容,都是基於我對藝術家刻意留下的痕跡的解讀,這些痕跡揭示了他「流淌的詩意」。然而,我的解讀也可能是錯的,但這並不重要。紀嘉華作品的詩意並不在於對其創作過程有明確且客觀的理解,而在於我們作為迷惑的觀者,試圖尋找藝術家行動與意圖過程中的感知。或許,在困惑中悠長的注視,沉浸於以「不知」為基礎,開放而好奇的心境,正是紀嘉華創作最原初的詩意。
余國樑(Craig L. Yee)是墨齋畫廊的創始人之一,同時也是著名策展人和學者。他曾在檀香山藝術學院、中央美術學院以及洛杉磯郡藝術博物館等多個知名大學及博物館主導中國藝術的研究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