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水濃於血——關於王綺穗在寫實繪畫過程中辯證的生命政治

水濃於血——關於王綺穗在寫實繪畫過程中辯證的生命政治

王綺穗對個體生命源流的理解越來越豐厚複雜,水的形象就越來越純粹。在王綺穗多年來的油畫創作中,水在人的視線與景物之間的動態,一直是引人注意的特點。隨著王綺穗的生命經驗,以及她近年來持續地在溯源自身的族群與身份認同,水的動態與時態,也隨之堆疊了越來越多的意義。

水分子記憶:喚醒

終於,王綺穗將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族名。隨著個展「水分子記憶:喚醒」在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八角樓特展館的開展,武玉玲(Aluaiy KAUMAKAN)的家族將賦予王綺穗一個屬於她自己的族名。

近八年來,王綺穗以畫水而聞名,在此之前,則是具有動態攝影感的寫實繪畫。「水分子記憶:喚醒」節選了藝術家自2016年以來的精選近作與新作,呼應著這檔展覽之於王綺穗生命認同充滿意義的時刻。

我們或可將此次展出的作品從媒材上分為兩個區塊:一,現成畫布繪畫。二,由藝術家親手織成的畫布繪畫。2016年的畫作《雨破》、2022年的《水分子記憶》系列,猶如從下過雨的車窗向外看風景那般,它延續了王綺穗精煉動態影像感的寫實繪畫語言,模糊的遠景,也許是取自臺灣的沿路風景,但這樣的風景是符號化、象徵化的,為的是強化水滴作為觀者與模糊風景之間的位置與關係性。

《瀅繞》系列則是將微觀水與苧麻的相吸化為符號語言,呼應王綺穗在之前的幾個系列中,對於畫布空間、材質性的表現。以這般極為單純的構圖,讓純熟的寫實技法化為一個極具象徵意義的畫面。寫實在此,不只是關於相似與否,而是再次質問我們,所見之物,在訴說著什麼樣的真實?

《瀅繞》系列則是將微觀水與苧麻的相吸化為符號語言,呼應王綺穗在之前的幾個系列中,對於畫布空間、材質性的表現。圖為王綺穗作品《瀅繞 No.03》,油彩、畫布,2022。(島人藝術空間提供)
2022年的《水分子記憶》系列猶如從下過雨的車窗向外看風景那般,延續了王綺穗精煉動態影像感的寫實繪畫語言。《水分子記憶-紀念碑式 IV》,油彩、畫布,2022。(島人藝術空間提供)

王綺穗從法國免疫學家班菲尼斯特(Benveniste)的順勢療法與德國工程學者貝恩德·克羅普林(Bernd Helmut Kröplin)對水記憶的實驗獲得啟發,被「水具有記憶」的此一概念所觸動。她感性地將自己的生命狀態比喻為水,而苧麻,則是近年來她在為自己的都市原住民族身分認同溯源之後,縫補斷裂性的象徵。王綺穗曾以影格一幀幀般的系列作品《裂縫》,畫出畫布被封塔納(Lucio Fontana)割裂畫布那般的平面寫實油畫。她也在同時期的《縫縫之線空間》裡,再度將那個裂縫縫上。

將裂縫縫上的是棉麻線,沾濕了的則是苧麻。苧麻一絲絲纖維沾染著的水,水也沾染了麻繩的記憶。而麻繩的象徵意義,在王綺穗親手織布作為畫布的系列作品《途徑中》被蔓延、開展。

王綺穗在藝術學者王昱心的介紹下,於2022年開始向染織技藝文化保存者布尤瑪.達陸學習織布,學成之後,開始以自製手織布畫油畫,因為跟市售畫布的特性不同,塗上一層極薄的Gesso打底劑之後,需要以能表現輕透感的罩染法處理畫面。也只有油畫,才能表現水滴的透明空間感。

《途徑中》延續著過往王綺穗以影格方式堆疊畫面連續性的手法,七張畫作,水滴從圓形開始變化,逐漸流失形狀。形象稍縱即逝,記憶則藏於水中,《途徑中》必須是畫在她親手織成的麻布上,非典型的材料組成,對王綺穗的創作過程來說,有其藉由勞動來回溯藝術文化根源之於自我生命狀態的必要性。

《途徑中》不再只停留在畫面技法的精巧與否,也不再只停留於繪畫與影像之間的視覺命題。在這個系列中,王綺穗將繪畫創作的部分前置作業(自製畫布、繃畫等)一併在創作過程中被前台化地思考,在油畫這門西方美術經典中的創作範疇之中,自製手織麻布,也成為王綺穗藉著油畫的形制,以創作尋思族群認同的重要過程。

《途徑中》延續著過往王綺穗以影格方式堆疊畫面連續性的手法,七張畫作,水滴從圓形開始變化,逐漸流失形狀。圖為王綺穗作品《途徑中 No. 06》,油彩、手織布、亞麻繩、木作框,2023。(島人藝術空間提供)
王綺穗曾以影格一幀幀般的系列作品《裂縫》,畫出畫布被封塔納(Lucio Fontana)割裂畫布那般的平面寫實油畫。她也在同時期的《縫縫之線空間》裡,再度將那個裂縫縫上。圖為王綺穗作品《縫縫之線空間》(2016)。(島人藝術空間提供)

水濃於血

在王綺穗多年來的油畫創作中,水在人的視線與景物之間的動態,一直是引人注意的特點。隨著王綺穗的生命經驗,以及她近年來持續地在溯源自身的族群與身份認同,水的動態與時態,也隨之堆疊了越來越多的意義。

但,水的動態又與身分認同有何關係?部分藝評人與策展人近年來對王綺穗創作的研究與觀察中,大多都將水與不同環境相容的液態性,與王綺穗在家庭、異族、異域、異時之間贖回自我的過程連結在一起。

藝評人陳寬育認為,水分子的旅程正如同王綺穗的生命史,「是有姓無名的原住民身分問題,是長大後才了解的卑南南王部落之歸屬。」(註1)為王綺穗於屏東美術館策畫個展的策展人呂瑋倫則認為,王綺穗的身分歷程及她自身的「水滴」喻說,「看似難以收束於當前原住民藝術的語境裡,實則卻可能最接近於當代大部分原住民青年的真實處境。」(註2)

在王綺穗的藝術實踐上,陳寬育從王綺穗2020年創作中看見,王綺穗在描繪水滴的素描作品中,有著將「水滴」與「水源」的關係,喻為個體與(曾經)歸屬之間的連結。而呂瑋倫則更從她2022-2023年間的作品中,延伸提出了藝術家意識到自己作為都市原住民時,對於本源、歸屬的曖昧狀態的反思。從兩位研究者論述王綺穗創作的殊異性之間,我們也可以看到王綺穗在這幾年間,透過極簡單化的、具有影像感的具象寫實繪畫,來展現自己對於身分認同的曖昧性之姿態。除了水滴,以及令人意識到附著著水滴的某一媒介之外,王綺穗的作品幾乎不安排敘事與符號,以供觀者聯想、解讀。她想透過這種低限的材質性描繪,讓人看見什麼?

為王綺穗於屏東美術館策畫個展的策展人呂瑋倫則認為,王綺穗的身分歷程及她自身的「水滴」喻說,看似難以收束於當前原住民藝術的語境裡,實則卻可能最接近於當代大部分原住民青年的真實處境。圖為屏東美術館「如果無聲水:王綺穗個展」展場一隅。(島人藝術空間提供)
從兩位研究者論述王綺穗創作的殊異性之間,我們也可以看到王綺穗在這幾年間,透過極簡單化的、具有影像感的具象寫實繪畫,來展現自己對於身分認同的曖昧性之姿態。圖為王綺穗作品於Makotaay生態藝術村展場一隅。(島人藝術空間提供)

在論述王綺穗的繪畫創作與身分認同之間的關係之前,我們不妨從藝術學者張晴文為藝術家策展的「視覺的時態」個展中,其引述安德魯.伯頓(Andrew Burton)在王綺穗作品中看見的位移(displacement)與碎形裂解(fragmentation),進一步去思考王綺穗在繪畫中養成的視覺觀念:

那些飛濺的雨水不僅要喚起觀者的情感回應,畫面上所有的構思與經營相對地顯示出其繪畫性的表現手法;無論是風景本身清澈明淨的本體,或其分子上的結構解構、實際物理上的鏡頭作用,抑或是透過雨水所形成的透明薄膜看到極感知到的世界,對她而言,都是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和價值性的。但不只是在她早些之前繪畫系列中我們所邂逅、在一個水滴表面上所反射出原始無損純淨的世界,在這個系列中,她似乎更提供了我們位移與碎形裂解的豐富視覺語法。(註3)

在王綺穗明確於創作過程中反思自己作為都市原住民的身份認同之前,她的藝術實踐更被聚焦在寫實繪畫與影像的命題上。王綺穗至今沒有揚棄這些她在西方習得的美學與藝術養成,她並不忽視自己生命的複雜,接納著每一段經驗。而這樣創作者意識,也影響了她對寫實繪畫的意見。那些看似無意義的,自日常生活中觀察而來的「模糊」的寫實性,是她在繪畫創作中持續捕捉的語彙。

她在近年間找回了自己在血源上的脈絡(註4)看似是一種文化與族群上的歸屬,但人跟歸屬之間的關係又是如何呢?在王綺穗的寫實油畫中,水附著在玻璃上、浸濕了苧麻、成為海的一份子,或是成為遠方的雲,參與著移動中的集體,好像才是水的歸屬,而在移動中擁有著每一次邂逅的記憶,使我們肉眼難以看見的水分子記憶越來越複雜。王綺穗對個體生命源流的理解越來越豐厚複雜,水的形象就越來越純粹。

水濃於血。水分子記憶喚醒的,不只是關於族群血脈究竟如何歸屬。如果人如水滴,那麼水分子記憶在喚醒的,是我們如何在接收不同文化脈絡的涵養之後,決定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走什麼樣的路。就像卑南族與西拉雅族混血王綺穗,如今由排灣族的武玉玲家族賦予了名字那樣,血統作為族群文化的正典依據,終究在臺灣現代化、多元化、混種化的社會環境下,終將面臨必然的正統性考驗。我們究竟是因為血統、還是因為其他,來決定自己可以是誰的?王綺穗的創作在自身離散經驗的生命追尋過程裡,提示了我們面對生命政治時的複雜與純粹。

如果人如水滴,那麼水分子記憶在喚醒的,是我們如何在接收不同文化脈絡的涵養之後,決定要成為什麼樣的人,走什麼樣的路。圖為王綺穗作品《瀅繞 No.05》,油彩、畫布,2022。(島人藝術空間提供)

「水分子記憶:喚醒」王綺穗個展

展覽時間│2024/11/30~2025/02/08
展覽地點│臺灣原住民族文化園區|八角樓特展館

《水分子記憶:喚醒》王綺穗個展主視覺。(島人藝術空間提供)

註1   陳寬育,〈水的素描:從羅尼.霍恩的冰島到王綺穗的水滴〉,典藏ARTouch,2021/02/26。

註2  詳見呂瑋倫,〈從古大海到美人魚——王綺穗作品中的「水滴」喻說〉,島人藝術空間,2022/8/18。

註3   本段文字摘錄自張晴文於高美館「視覺的時態:王綺穗個展」之策展論述。原文出處詳見Andrew Burton,〈擬態〉,《2010擬態Candensed Matter—王綺穗Chi-Sui Wang》,家畫廊出版,2010,頁2。

註4   同註2。「爸爸是卑南族、媽媽是西拉雅族,並生長於近台東寶桑部落(Papulu)、於求學階段北上就讀台北藝術大學接受繪畫訓練、往後又至英國新堡大學攻讀博士的藝術家王綺穗,即是極有代表性的範例之一。」

陳晞(Sid Chen)( 124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