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贖回繪畫——談周代焌個展「借歷史力」

贖回繪畫——談周代焌個展「借歷史力」

「借歷史力」是周代焌自駐村環境返回工作室之後,以繪畫的手感之名歸還歷史力,以此「贖回」繪畫對於當代複雜經驗的描繪能力,或者說是時代感。而《記憶與時間的重組》作為「借歷史力」最晚完成的作品,恰巧總結了現階段他從臺灣在環境與歷史的複雜和多元性中,回返到繪畫創作範疇上的反省──怎樣的畫,又是怎樣的畫法,能表現他所體會到的史觀與環境觀念在不同地域的各執一詞?

凝視的相對距離感

周代焌不再像以前那樣畫景物了。當然,他不是藉由拋去過去來成為新的自己,只是他對過去、對環境的理解和體會,已經不再單一、絕對。

「以前畫地景或山景時,往往是把它視為一個風景對象,離比較遠的距離在描繪它。在銅門部落,我跟著獵人去看獸徑、獵徑;在池上藝術村,我看著稻田從早上晚的色彩變化。我對一座山、一個環境的看,也不再像以往那樣。」——周代焌

周代焌對一座山、一個環境的看,因為幾次駐村經驗而逐漸發生改變。圖為藝術家周代焌於尊彩藝術中心「周代焌個展:借歷史力」展場。(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就像我們從看見、認識到親身體會一個環境的經驗差異。在電視新聞上看著311東日本大地震,不同於親身體會臺灣東部如何在花蓮403地震之後,在困難的生活中小心翼翼地重建網絡。在螢幕和畫框裡,災難後的地景是自然崇高的奇觀。是被描繪在畫布上的對象,是《崩解劇場》(2016)描繪的一切穩固的事物被翻捲、崩毀的對象——凝視與描繪的相對距離感。

周代焌的繪畫創作,往往是以壓克力顏料為媒材,將不同圖像、符號與色塊,以近乎不留筆觸的平塗法表現視覺上的「時代感」。他所謂的時代感,可以是從早期電玩遊戲中提取的影像視覺,或是將景物化為數位建模,以非連續性的材質,表現地景與環境被翻捲、拆解結構的圖像數位化編輯經驗。這些創作方法,通常都與對象和環境之間,隔著一個感知經驗上的距離,像是在電視螢幕、電腦螢幕、印刷書本上觀看那些影像和圖像那般。藝術家過往時常在這種不帶有現場身體經驗的感知距離之中,於畫布上重組景物與圖層。然而這些距離,因為周代焌近年來的進駐經驗,而逐漸被拉近了。

一如《記憶與時間的重組》(2024),他將近年來體會到的環境、口述歷史資訊、部落與獵人生活,以及過往自己對於環境的認知,連同過往習慣的繪畫手法,一起藉由喚回手感的作畫過程拆解了。具象的、描圖紙似的白色透明方格、亮黃色的紙膠帶,其中一張描圖紙上,畫著農田在地圖上符號標示。畫布的基底以抽象表現感知經驗的塗繪作為環境、山林中生活的夜晚深淵化為黑色的圓,噴塗於介面與圖層之間。集合於畫面中的,是符號化的經驗在不同介面之間的重組與疊合。

假如以形式為線索,將這件作品抽絲剝繭,《記憶與時間的重組》在複雜的畫面中疊合著抽象表現、具象描繪、低限的符碼化手法。若從形式主義的繪畫觀念來看,周代焌的作品必定是穿鑿附會的。這些形式語言彼此殊異,各自在畫面裡對於符號與記號之理解,也可說是大相逕庭,它們如何在一個畫布空間中共存、呈現創作者觀看世界的一種方式?形式語言眾聲喧嘩的聲調和語氣,是相消?是共鳴?還是複調?

這是周代焌從這兩年數次駐村經驗之後,回到工作室、回到畫布上在思考的問題。《記憶與時間的重組》作為「借歷史力」最晚完成的作品,恰巧總結了現階段他從臺灣在環境與歷史的複雜和多元性中,回返到繪畫創作範疇上的反省──怎樣的畫,又是怎樣的畫法,能表現他所體會到的史觀與環境觀念在不同地域的各執一詞?表現他從白天到深夜、從震災後的北迴公路到木瓜溪流域獸徑與獵徑的生活環境?

《記憶與時間的重組》作為「借歷史力」最晚完成的作品,恰巧總結了現階段他從臺灣在環境與歷史的複雜和多元性中,回返到繪畫創作範疇上的反省。圖為周代焌作品《記憶與時間的重組》。(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周代焌過往時常在這種不帶有現場身體經驗的感知距離之中,於畫布上重組景物與圖層,然而這些距離,因為他近年來的進駐經驗,而逐漸被拉近了。圖為尊彩藝術中心周代焌個展「借歷史力」中、展出數件周代焌於池上藝術村駐村的作品。(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贖回繪畫的過程

近兩年間,周代焌先後參與花蓮Makotaay生態藝術村的駐村創作、兒路藝術工寮於銅門部落組織的「GAYA的當代轉生術」駐地研究,與池上藝術村的駐村,這些經驗對他的生活觀、身體感、環境視野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在尊彩藝術中心舉辦的「周代焌個展:借歷史力」,便是他在「地貌.輿圖.穿越劇」的大史詩視野之後,於進駐現場環境返回工作室之後的感知之反芻。相比前一檔個展的宏觀視野,「借歷史力」的許多展出作品,都有著微觀不同環境之間的複雜性的特質。

這種複雜性,是周代焌藉/借了一個地方的歷史力,用以凸顯單一繪畫形式難以道盡一個夾雜著過去的記憶和當下生活網絡的環境。據藝術家表示,「借」的想法,是源自於他在Makotaay生態藝術村的創作過程。周代焌在藝術村製作的《芭蕉葉・圍籬・咕咾石》參展2022台灣美術雙年展之後,他便將該作留在藝術村,像是將自己在那裏獲得的東西,用另一種方式「還」了回去。

向歷史借力,像是藝術力的相反,以歷史、以環境、以生活的痕跡,介入藝術方法論的範疇。你不難從裝置作品《補上想像的路徑》(2024)的零件組成方式中,看出周代焌是如何將進駐經驗的碎片,轉化成異材質物件的結構、轉化成繪畫的複雜層次。它是藝術家反芻創作場域的模型,是在介面、符號、影像、物件、光軸、建築結構與平台的組構之間,尋求非典型的繪畫性的場景重建。借歷史力,同時也是對於藝術家將過往視為素材進行創作的再反省。

從《補上想像的路徑》的零件組成方式中,可以看出周代焌是如何將進駐經驗的碎片,轉化成異材質物件的結構、轉化成繪畫的複雜層次。圖為作品《補上想像的路徑》於尊彩藝術中心周代焌個展「借歷史力」展場一隅。(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過往可以是歷史檔案、可以是藝術史,可以是某段私人的過去。借歷史力反映的,是近年來將檔案研究化為創作方法的風潮的反省。當藝術創作者意圖向歷史借力時,往往同時也需要面對歷史力對於藝術力的影響和侵蝕。被侵蝕和影響的,往往是藝術創作中、藝術語言的不確定性,以及奠基在此之上的對未來的想像力。從這個角度來看,「借歷史力」是周代焌自駐村環境返回工作室之後,以繪畫的手感之名歸還歷史力,以此「贖回」繪畫對於當代複雜經驗的描繪能力,或者說是時代感。

贖回——研究當代加速主義(accelerationism)情境中的藝術家身體踐履(bodily practice)的藝術學者王聖閎,曾多次於文章中使用的字詞,形容當代藝術家與某一對象、檔案或環境之間來回出入時,真正在尋求目的的一種姿態。透過出入於工作室與駐村環境、正史與口述歷史、現場與檔案之間的勞動過程,周代焌從過往繪畫的技術性與當代藝術方法論之中,正在贖回自己的手。

《他的土地我的人》是周代焌近年來在繪畫創作中的符號網絡集大成者:圖像—圖騰—介面—肌理—層次—歷史—色彩結構。海波的絹印圖騰將模糊的綠色底層穩固了下來,右側以金色線描的南極仙翁、折枝的枝葉,與自左下蔓延到右上方的藍、黑、青、褐、白的抽象表現塗繪產生交錯,數位感的平滑漸層筆刷點綴在畫面的最表層,描圖紙之間的歷史采風插畫圖像,再次凸顯了空間層次的平面性,卻強化了敘事性的錯綜與深度。你一眼便會知道,那是繪畫在當代的複雜經驗與跨文化敘事所反映出來的複調性——以法制法,進而穿鑿真實。

《他的土地我的人》是周代焌近年來在繪畫創作中的符號網絡集大成者:圖像—圖騰—介面—肌理—層次—歷史—色彩結構。圖為周代焌作品《他的土地我的人》。(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借歷史力」是周代焌自駐村環境返回工作室之後,以繪畫的手感之名歸還歷史力,以此「贖回」繪畫對於當代複雜經驗的描繪能力,或者說是時代感。圖為尊彩藝術中心周代焌個展「借歷史力」展場一隅。(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尊彩藝術中心:【借歷史力-周代焌個展】

展期|2024.11.15(五)-12.15(日)
開幕|2024.11.17(日)3 PM
地點|尊彩藝術中心 二樓展覽館(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366號)

陳晞(Sid Chen)( 131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