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inying

261 Articles Published | Follow:
NFT藝術具有材料性嗎?「夢的支撐,物的表面」生成藝術的展呈課題
對於羅仕東而言,生成藝術具有「材料」與「物質」性,不只是一個存在於網路平面載體的閱讀,生成藝術背後有其獨特構築的空間與語...
1990年代的星叢:沃夫岡.提爾曼斯回顧展「無懼觀看」
提爾曼斯曾多次在訪談中提及,佈展過程對他來說等同於創作過程,不僅是構成作品的關鍵要素,佈展系統本身也可視為作品。在這些近...
即時拍攝、組裝的無聲電影: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蚊子爵士夢》in one take的物件後台
《蚊子爵士夢》召喚了觀者過去經典的身影,包括梅里葉(Georges Méliès)《月球漫遊》的幻麗影像,或是龔特利(M...
【張寶成專欄】圖文之際,藝論之別:從《所謂我不投資》的出版策略看區塊鏈書寫
在視覺藝術的世界,強調作品版本之間的差異是重要的,加密世界也不例外。後者使這種差異更容易達成,同時也保障消費者的擁有權和...
讓紙說話,感受「方寸」間的寧靜:「崎 Heterogeneous」鳳嬌催化室品牌總監李依耘專訪
或許正如本次展名所寓示,「崎」歷經三次提案淬煉、籌備將近一年,找到「紙」之於臺北市立美術館迴廊空間最合適的展呈形式。以紙...
【薄荷薄荷】代幣經濟是否有望成為二十一世紀文化基礎建設?以Shibuya為例
Shibuya從動畫的「擁有權」出發,並結合「互動式電影」,讓觀眾成為擁有者,並且可以參與決策劇情的發展方向。劇情發展對...
藝術史與英雄榜
傳統藝術史研究最常見的研究方式,可以稱現實取向的藝術史研究法,最終必然會走上一條以成敗論英雄的研究進路,亦即以大師傑作(...
V-Touch人物|黃偉倫
「草字頭」創辦人黃偉倫的策展企劃始終具有野生的氣息,而且自然地納入創造性的材質實驗,與次文化的拼接。充滿「有機性」的「玩...
【張寶成專欄】NFT藝術=NFT的藝術 + 藝術的NFT
「藝術的NFT」必須以「NFT的藝術」為基礎,少了後者,它們就被剝奪了自己之所以是NFT的根由。NFT的創作者和鑄造者都...
熵與當代美學:從熱力學到資訊理論
當藝術的視野站在「熵」的時間之箭(熱力學)上,在更多元的創作範疇(生態學)望向資訊的生產量(資訊理論),在再次回望「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