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暑假開始,我跟著「交會地方,藝駐共創」計畫的三組藝術家進入地方。七月底炙熱陽光下,拜訪剛進駐土坂兩週的藝術家李陳昱蓁與李沛倫,他們兩位熟門熟路地帶領我們去認識土坂部落此次合作的友善的店家們。隨著颱風凱米,進駐長濱烤茶地商行的藝術家羅聿綺來到民宿聊天。八月進駐位於知本的饒愛琴伊命工作室的舞者賴有豐,我們拜訪的時間是他剛抵達的第二天,他還在摸索與認識環境。
作為這個計畫的觀察員,陪伴這段「交會地方,藝駐共創」旅程,我想知道對於藝術家、進駐館舍、在地社群等有何特殊意義?又如何不同於其他的藝術家駐村模式?以及藝術家與地方的交會為彼此帶來了什麼?
「絆」的多重意義
這個藝術駐地創研計畫已經進入第四年,從與地方文化館的合作開始,2021年「復返:土地的節奏」參與藝術家與單位有,藝術家康雅筑/海端鄉公所布農族文化、陳文輝/太麻里鄉阿底旦文化故事館;2022年「復返:海洋的節奏」為陳豪毅(Akac Orat)、拉飛.邵馬(Lafin Sawmah/蘭恩文教基金會蘭嶼文物館、王秀茹/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2023年「複複返:重思地景」則有個多樣的合作空間,包括蔡坤霖/成功鎮原住民文物館、李俊宗 (harumaki studio)/書粥、謝騆瑜 /鹿野區役場。
今年度的「怎麼絆」更擴大參與,開放台東縣境內有進駐合作意願的地方館舍或藝文據點申請(註1),第一階段收到20件空間的申請,以及85件藝術創作投件,第二階段經媒合後參與評選總數為19組,最終評選出三組進行今年度駐地計劃,進駐地方兩個月的時間。
「怎麼辦?」是執行團隊討論時最常出現的口頭禪,這個具有諧音效果的「怎麼『絆』?」成為今年度的主題。在日文脈絡裡,「絆」(きずな)有溫暖人情、人們的心能彼此共感、手牽手一起前行的意義。2011 年 日本發生311 福島核災,世界各地的援助以及島內互助重建,讓日本人感受到了濃厚的情誼,「絆」被選為當年度的漢字。
然而,中文的「絆」則帶有另一層的意義,「羈絆」、「牽絆」都帶有感情連結而產生的重量,而「絆倒」、「絆腳」則帶有負面含義。不論是日文或中文脈絡,我認為此計畫中「絆」字準確地呈現人與人、人與地方、人與環境之間交會的真實狀態,有哭有笑、有幸福時刻,也有煩惱牽掛。交會的過程也像是一場兩人三腳的遊戲,彼此之間的身形差異、行進速度、對待意外的態度、重視結果還是享受過程等在在影響這個遊戲的進行。同時,對於遊戲的參與者或旁觀者也都是一次如何看待「合作」的學習之旅。
互為主體的共創
以藝術家為主體的藝術村或藝術進駐(Artist-in-residency)用意在於讓藝術家脫離原生活環境,在他鄉異地的陌生文化環境之中重新感知世界、轉換視野、激發更多創作靈感。「交會地方,藝駐共創」計畫的用意不同,希望藝術家與地方館舍、在地居民與周遭環境交會,期待地方豐富的文化特質帶給藝術家新的認識,藝術家的進駐也為地方居民帶來新的活力。2006年,藝術家吳瑪悧策劃「北回歸線環境藝術行動」,提出「藝術家成為居民、居民成為藝術家」,此種互為主體的概念,持續有效地為藝術家駐地計劃指出某種潛在的方向,並強調交會、交流、交換的過程比結果更為重要。
臺東縣地形狹長,從最北的長濱到最南端的南迴地區,開車將近三個小時,距離遙遠。近年來臺東以「大美術館」為概念,打造處處都是美術館,讓藝術文化可以現身地方。因此,此一藝術進駐計劃不僅將術家帶入台東,認識地方,更透過這個機會進行地方培力:從地方空間資源的盤點、挹注資源到在地藝文空間,再到培養在地藝術行政人才,形成一個地方獨特的培力方法。
今年進駐的三組藝術單位:賴有豐/饒愛琴伊命工作室、羅聿綺/烤茶地商行、陳昱蓁與李沛倫/土坂友善店家,各自搭配一位藝術行政人員作為地方與藝術家之間的橋樑。藝術家、駐地空間、藝術行政皆在駐地創研成果發表會上一一跟大家分享這段旅程的點點滴滴。
不預期與默契
表演藝術家賴有豐進駐位於台東知本的饒愛琴伊命工作室。有豐以開車不斷的移動來認識、感受知本到南迴這一地區,尤其關注「kanaluvang」(知本濕地)。知本濕地是卑南族卡大地部落的重要傳統領域,也因為有廣大的腹地而成為利益開發覬覦之地。駐村成果展演《沖積》以工作室外的草坪為舞台,在草坪上投影海洋的影像,呈現「濕地」的「濕」感受。表演將近結束的時刻,回溯到荷蘭人從知本濕地上岸時所開的第一槍,不知道槍聲的部落族人以為那是雷鳴。歷史暴力、自然現象、現實地景交會,以無解的悲鳴作為結束,也作為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對有豐而言,在這個駐地計劃之中,他認為藝術家是最後一個角色,前面有這麼多人的協助才可完成。他感受到「台東這片土地的人都有『透亮的靈魂』」,也說到:「從到台東開始,這裡發生的事情,就像流水輕輕緩緩的流過我的身體」、「這些小小的沙子繼續沉澱在我身體裡,或沉澱在我的作品之中」。
同樣為藝術家的愛琴與伊命知道藝術家需要自由與空間,不要預設就是最好的方法。他們有一段時間讓出整個工作室,愛琴去溪邊畫畫露營,把知本溪變成暫時的工作室,而她原本私密的生活工作空間交給駐村藝術家,這不僅是空間的交換,也是藝術家之間的相互體會,提供「照見自我」所必須的時空距離。
從土地中長出羈絆
土坂友善店家是由八個在地單位組成,2023 年以企劃為專長的顧火工作室籌辦「土坂時間—部落生活展」,以整個部落為展場的概念,串連七個部落展間。參與這個藝術進駐計劃即是希望延續這樣的概念,並透過外部藝術家帶入新的能量。顧火工作室的呂安表示,當初對「駐村」、「計劃」、「藝術」有所困惑,其一是擔心藝術家會不會只顧自己,其二是顧慮到藝術家會不會過渡詮譯部落文化,但這兩件令她擔心之事並沒有發生。
當初土坂友善店家收到16件藝術家的申請案,選擇的重點即在於「是否可以與部落共創」。而目前仍在台藝大研究所就讀的陳昱蓁、李沛倫提案「種子生根計畫」,延續「土坂時間」之概念,將「vusam種子紙」作為時空膠囊,種籽再發芽、生長、開枝散葉,成為未來的時間的具體展現。這個用心地以部落文化為基底的提案,打動土坂友善店家。
對於昱蓁與沛倫而言,能進入一個部落生活一段時間是他們覺得彌足珍貴之事。前兩週他們密集認識部落文化,之後進行兩次工作坊,部落小朋友與族人的創作成為最後成果展的一部分。其中「刻劃土坂的形狀」將工作坊大家所創作的圖案畫在土坂部落重要的路口,成為部落的意象。「太陽升起・金光閃閃」與在地金工創作者阿布的合作,製作彩色玻璃小屋作為家屋的象徵,並將之裝置於可俯視部落的高處,當太陽升起,照射於小屋上,繽紛的光彩映照於地面。
在這組藝術進駐的案例中,可以看到藝術家謙遜地進入地方,透過觀察、學習、熱愛地方,而被接納、被肯認。最後的成果發表會成為感動度破表、淚水充沛、成為彼此家人的一組。這個彼此真誠交會的共創之旅,讓藝術家與在地部落居民「揪在一起」,甚至自認為地方保母的土坂金宿亞璇感性地說「我都會一直在」,昱蓁、沛倫隨時可以回家。
礁石與海浪
進駐長濱烤茶地的羅聿綺以食物作為做為媒材。她近年來居住於縱谷區的阿美族馬太鞍部落,這次來到東海岸的長濱原希望能跟「烤茶地」學習釀酒。進駐過程中,舉辦過一次「釀絆工作坊」,之後她將注意力轉向「稻穀」,從割稻的體驗出發,對於農忙勞動的身體、大家一起完成的精神,以及農忙後的共作共食,感到興趣。在成果發表時,她以米糠製成巨大稻穗裝置,並製作稻穀形狀的食器盛放她所創作的食物作品,包括捲菸形狀的米食(春捲皮包裹米、炒過的海藻、海鹽,再去炸)、糯米飯糰等。以「稻此」為題,指向「稻」,指向一個地方,也是一個階段的狀態,到此為止。
「烤茶地」是一處阿美族文化延續之地,復育黑色稻米、傳承酒麴、飲酒文化等,相信「當植物說好,一切才開始」,也傳承「看了就要會,做了就要會」的實踐。作為農人、開店者,日常生活已經非常忙碌,要如何協助藝術家駐地,這是凱莉此次參與計畫的疑惑與困難之處。而作為看見創作第一現場的藝術行政,Apple說:「在台東,生活常常是先於藝術,生活不是藝術嗎?」、「土地上有其禁忌,藝術家要如何用?怎麼詮釋?」這些不同的想法,在過程中醞釀,充滿張力,也彼此衝擊。
在準備成果展時,聿綺於工作室烹煮失火,她向凱莉道歉:「對不起,差點把空間燒起來」,這句話讓藝術家與駐地空間經營者破冰,反而成為彼此開啟對話的契機。在此,駐地計畫是一場場不斷協商的過程,也像是礁石與海浪之間的交會,激起浪花也是自然之事。
「絆」在一起,交會之後?
我看見「交會地方,藝駐共創」匯聚多方力量,彼此相伴,慢慢地成為「絆在一起」的多元同盟者。此次計畫也像是一個小石子投入水中,激起一圈一圈向外擴散的漣漪,這樣的共振將持續進行,也許在未來的某一時刻,這些曾經交會的能量,像埋藏在地裡的種子般發芽,再度以另一種樣貌、形式延續。
註 「交會地方,藝駐共創」報名資料中視「地方館舍」為藝術創作者與地方之間的橋樑,同時也是第一線呈現地方觀點的重要場所。具有以下幾種特質:乘載地方知識、舉辦藝文活動、地方群聚的場域,在此計畫中,符合上述其中兩點即可,像是經常舉辦藝文相關講座的社區型書店、展演空間、部落聚會所、地方文物館等都屬於地方館舍。只要具備公共性或更深入地方的連結性,即可成為藝術駐地的理想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