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小典藏│愛看展】臺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山野漬造所」特展,一起探索客家飲食文化!

【小典藏│愛看展】臺北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山野漬造所」特展,一起探索客家飲食文化!

「山野漬造所」展覽核心來自於早期客家人大多依山而居,日常生活中的許多事情都與土地密不可分,尤其是山野間常見的植物,更是在客家飲食文化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
山野漬造所特展(圖/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展覽分為四個展區《阿婆漬造》、《藝術漬造》、《植物採集》、《記憶醬菜車》皆充分展現客家族群的自給自足、物盡其用,不浪費食材,善於運用各種方法保存食物,如此珍視食材的觀念,與當今社會重視的食農教育與全球關注的糧食永續議題不謀而合。

阿婆漬造(圖/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阿婆漬造》企圖重現早期客庄生活傳統灶下(廚房)的樣貌,同時現場也展示了各種食材的保存方法:日曬、醃漬、發酵。早期的資源較不足,居家必備的「鹽」,就是保存食物的天然防腐劑。

阿婆漬造(圖/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鹽」能夠挑動人類味蕾,也能幫助品嘗到食物的美味,更是人體延續生命的重要元素之一。本展區讓觀展者近距離觀察物產的「保存」狀態、也可以透過親身的嗅聞體驗,了解各種漬物、保存食的風味,也能窺見阿婆時期的飲食智慧。

不只植物能拿來醃漬,連海水裡的蚵仔跟蝦猴都是好的食材!
聞聞看! 每種植物乾燥後都有特殊香味唷

《藝術漬造》由兩位客籍藝術家—「鐵絲捲捲」林俊作以及「不廢跨村實驗室」楊芳宜共同創作的。作品名稱「森塑〝大〞自然」是藝術家2022年開始發展的系列主題,靈感來自山中常見的野生植物,延續其擅長使用再生媒材的創作手法,讓觀者從「大」自然中,看見生生不息的共生日常。客家族群有許多與節氣有關的文化智慧,作品運用呼應節氣的野生植物為發想,以回收廢料進行創作,呼應客家族群取之於自然、自給自足的文化精神。

藝術漬造(圖/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植物採集》由客籍藝術家羅聿綺創作,現場可以看見藝術家於山中採集而來的山棕葉、箭竹、月桃、刺蔥與芭蕉、野薑花,這些客家民族植物的根莖花果,可觀賞亦可食用,也可應用於生活日常(早期的建築常見竹材、稻稈),符合客家族群物盡其用,不浪費土地所生產的美德。

植物採集(圖/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植物採集(圖/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記憶醬菜車》早期客庄的街頭巷尾經常有小販推著醬菜車沿街叫賣,每當聽到小販的叫賣聲,街坊鄰居就會拿出自家碗盤來採買,也在這時候彼此寒暄問候,表現了人們喜歡的不只是新鮮多樣的醬菜,更多的是醬菜車背後濃厚的街坊人情味。

記憶醬菜車(圖/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延伸活動 : 山野漬造所-食物藝術工作坊

醬菜漬物在料理方法中屬於一種具時間特性的保存工法,透過鹽去除食材水分, 以糖、鹽等進行發酵和調味,經由時間的醞釀與堆疊,讓食材進入另一種狀態的保存術

●日期:112/5/21(日)
●時間:14:00-16:00
●地點: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文化中心1樓山野漬造所展場
●費用:350元(含材料、講師)
●報名:https://ssl.thcp.org.tw/events/730 

《山野漬造所》
展期:112.4.28-10.14
地點:臺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文化中心1樓
工作坊活動查詢: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HakkaPark

小典藏ArtcoKids|小編報報( 1330篇 )

喜歡藝術,熱愛繪本,最愛閱讀,還有開懷大笑的小孩笑容! 每天都愛四處看東看西趴趴走,要把最新鮮有趣好看好玩的內容分享給大家!

★按讚FB→https://www.facebook.com/artcokids/
▲來追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cokids/
■聽PODCAST→ https://open.firstory.me/user/artcokids
◎加LINE@→https://line.me/R/ti/p/@hmo6185j 
◣一起玩→ 合作洽談 artcokid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