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預見北美2.0」和「競圖之後」兩論壇後,建築界和藝術界應談而未談的相敬如「冰」現象

「預見北美2.0」和「競圖之後」兩論壇後,建築界和藝術界應談而未談的相敬如「冰」現象

After the 2 Forums “TFAM EXPANSION: TRANS.LINK.NEXT” and “After the Design Bidding”, What was Avoided but Should be Discussed Between Those in the Fields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建築界和藝術界在大美術館興建時代裡,對話顯然是相對欠缺的,頻率與投緣相對不足。「X-Site」是打開了北美館作為新銳建築的實驗場合,但直接設置為北美館擴建案在建築空間與藝術空間的橋接關鍵,究竟是Rush過頭了,還是我們與你們(建築與藝術)就只能說這麼多?

「台北藝術園區─北美館擴建統包工程」除了意味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正式邁向增建新館以應未來展演映需求趨勢的標竿地位外,總預算超過50億,更是一舉超越兼有圖書館與美術館、由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設計的台中綠美圖,自然在台灣新一波的美術館熱潮裡動見觀瞻。

「預見北美2.0」座談會期間所展示「臺北藝術園區─臺北市立美術館擴建統包工程」獲選方案模型。(本刊資料室)

開標前後多場座談會,是否真正產生對話?

這也是在北美館擴建計畫前奏曲「典藏庫房新建暨南進門改善工程」之後,再一次透過「統包工程制度」得標的重大文化建設案。去(2021)年10月下旬,為了先行引起建築界人士的關注與議論,並公告徵求建築師與營造團隊組隊投標,北美館即以「藝術超展開」為名義,由館長王俊傑主持了兩場「建築篇」的座談會。

延伸閱讀│共同守護與監督「北美館藝術園區擴建計畫」:直擊本社「二次美術館的時代來臨了嗎?」論壇五大爭點

去年座談會的與談來賓涵蓋了老壯輩等不同中堅世代的建築師,比較有趣的是王俊傑館長以場中唯一藝術界身份提了一個問題:「通常任何的場館新建常常都是建築師設計出來,然後營運美術館的人員再陸續進來,研究這空間該怎麼用,或怎麼改、怎麼修……。那有沒有可能,今天要新建一個展館,在建築師設計怎麼規劃的時候,在動工之前,藝術界就有機會提出相關的需求討論?」

或許這個提問是穿插在身兼主持人的諸多提問的其中一個,又或者當時在座的建築師專注於回應其他建築師的想法,以致於這個「提問」當時是被忽略的。

在今(2022)年5月,北美館發布在評選、決標後,由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與福清營造在綜合履約實績、專業組織能力、設計能力、材料與設備選用、計畫執行管理能力、價格組成之完整性及合理性等因素,雀屏中選。決標後再事隔三月,北美館終於召開去年在「建築篇座談會」即已預告要有的「藝術篇座談會」。

如同典藏ARTouch編輯部稍早整理了這場名為「預見北美2.0」藝術篇座談的摘要整理,除了開場由王俊傑介紹本案緣起以及得標建築師劉培森進行本案簡報,接下來依序由藝術界大老及校長們、美術館館長們、藝術從業代表們進行三個段落的「盍各言爾志」,或似集願,或以公務萬用簡報言之。誠然,複合了北美館在擴建後,隱然必須同時顧及的「北美館法人化與否」的是非題、選擇題和申論題的藝術機構行政和整體美術館版圖政策的問題,「法人化問題」成為和擴建案同步進行,一裡一外的組織改造和園區改造,宛若命運連體嬰。北美館該不該法人化、法人化的幾種可能作法和優缺點議題自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忘記這一系列座談的初衷——橫跨建築和藝術,也橫跨了招標前與決標後的美術館統包工程,實質意義上,緊扣在空間設計的對話上,才不致浪費了公共論壇的舉辦目的。

相關閱讀│北美館「預見北美2.0」擴建座談,激發未來美術館發展新思維

統包標案的限制

如果翻閱北美館擴建案的《統包工程委託專案管理技術服務》(得標、完稿者為專案管理PCM郭恆成建築師事務所),這份報告的第二章至第四章,也就是在統包工程招標文件公開閱覽的第16號文件「空間設計準則報告書」裡已制定得差不多。如同他受邀參與實踐大學「競圖之後:臺北市立美術館建築設計論壇」簡報頁面上的多個數據,擴建案整體基地10公頃,建蔽率限制為12.45%,可增建地坪6061平方米,臨路須退30米,展覽空間主要規格亦已明確規範。

郭恆成於「競圖之後」論壇簡報現場。(本刊資料室)

相關閱讀│側記「競圖之後」:打開「封閉式競圖」的公共性,反思評審與發包機制之下的標案心理學

招標以前,《空間設計準則報告書》即設定:地下美術館、與公園結合、林間的美術館、完整的敷地計畫、綠帶地屏、歷史軸線、與新建庫房的連通道位置,和園區與舊館等空間的過渡空間設計、展館設計的準則,停車場的設計、土方的施作等等項目,都已在這份報告書裡。以美術館最受注目的展館設計為例,議定以新媒體展演使用為主的「黑白盒子展間準則」也擬定了黑盒子空間基本單位是400平方米、淨高5米等。

建築師劉培森在「預見北美2.0」座談進行簡報,圖為地下一樓平面圖增建展場與表演廳等部分。(本刊資料室)

如同去年在招標之始,建築師呂欽文在去年提出的批評「先期規劃的強力主導設計發展」,對照先期規劃書,僅能在既有的準則範圍內完成設計,統包工程的建築師喪失更多的潛能而成為建照的簽證者。也因為統包工程的得標者要在決標隔日起算120天內提送基本設計報告書,也就是本案5月20日決標,9月18日前要提交基本設計,基與本設計核定後3個月內,需提送細部設計書。換言之,細部設計書在最慢應在今年年底左右就須完成。

然而,據臺灣建築師學會「競圖之後」論壇裡幾位未得標的競圖建築師們其中一位對統包規則的不滿,也指出基本設計報告書在實務上業經獲准延後兩星期到九月底,其他建築師的競圖提案裡較獲評審或館方青睞的局部構想,也被納入了劉培森團隊的修正後基本設計之內。

檯面上「3+1」位建築師(典藏庫房工程得標者張樞建築師亦參與投標,但資格審查未通過)只能在有限框定的創意範圍內設計北美館擴建案,也很難大幅看見建築師的創意分數。甚至,像本來位列林洲民建築師提案的兩個產學合作單位北藝大與交通大學,其團隊諮詢成員藝術家袁廣鳴,提出北美館新館的兩個主展間(白盒子)及四個黑盒子,此規格也由得標者劉培森建築師所納用。

建築師劉培森在「預見北美2.0」座談進行簡報,圖為地下一樓空間活用說明。(本刊資料室)

簡秀枝社長曾為文論及「這麼指標性的美術館興建案,只有三位藝術界代表進入評審團,是否比例過於稀少?」然而,位居「關鍵少數」的其中一位藝術界代表即私下表示:建築師方案有他們的論述觀點,在競圖提案裡的發揮是個別團隊設計自由,而評審們在看待這些競圖方案,總會設定自己的使用核心及方式,只要不違背這些核心概念,我們並不會去理會那些天花亂墜的「複合功能想像」。

以林洲民建築師團隊所提出的「感知雲」和聲學構想,作為其競圖構想一大賣點為例,這位評審即指出,為何美術館就要接受「飛機航道聲音變成圖形是我們的特色?」在這部分的「自我想像設定」已干預到核心價值的部分。另指出,「統需書」裡已明訂需將白盒子空間設計相連以便做彈性設計,但林建築師很有創意地將它分開,甚至還在白盒子劃出巨型樓板十多米的超高設計,這部分都過於天馬行空而無顧美術館的實用性。

劉培森在兩個白盒子和四個黑盒子「串聯」與「並聯」般地給出的設計創意,在於保留合併連通使用的準備,也提出公園空間就是展場延伸,以及「策展空間組合」的可能性。在最新版的簡報裡,劉培森舉出了45種空間的策展組合……,而當然這顯然只是「數學上的可能」,或是高度理想化「公園作為展場使用」而權充選項方案的數值。

建築師劉培森在「預見北美2.0」座談進行簡報,圖為展間彈性運用的可能性。(吳牧青提供)

技術上,即便戶外展區就像如同國美館操作策展光影藝術節,也不應把「不同區樹林和草皮」視為不同策展空間組合。於是,狹義的正規展覽空間,兩個白盒子和四個黑盒子的排列組合,則自然遠低於這個數字糖衣。否則,以目前北美館(未來的舊館)展間的組合,在數學上的可能也絕對遠高於45種。我們還需要相信這種簡報式浮誇的美好謊言嗎?

多功能表演廳的存在需求

另個亟待思索問題在於,在空間設計準則書裡也被訂為「標配」的多功能表演廳,和動態影像放映廳,可以理解當代藝術的領域早已包含電影、紀錄片、實驗短片與全幅錄像,所以「展演映」的需求自當被標舉。如果從劉培森簡報裡的空間策展可能性的舉例,這個多功能表演廳將有可能是一間公務機關必蓋(俗稱「公版」)的新世代禮堂、新型演講廳。如果和舊館B1的視廳室功能如此雷同,那是不是舊館更新內裝設計,新館豐富交流、教育推廣空間的設計,會引發更有效果的作用呢?

關於多功能表演廳,北美館館長王俊傑則回應,這一間不會是新館複製本館的視廳室,他希望是能有更多使用彈性的空間。以北美館責任編制歸屬在教育服務組,他們希望新館能夠透過這個空間開發更多跨域的整合性表演教育內容。因此會有點像實驗性的劇場空間,像電動椅能夠整個收到牆內,類似雲門劇場或北藝中心的藍盒子一般。

然而這也可能延伸出和展覽空間已有四個「黑盒子」功能展演設計的overlap問題,到底這兩種空間只是分屬展覽組和教育服務組管轄的「黑盒子」,或有如PCM郭恆成建築師所提的「灰盒子」概念(參見〈側記「競圖之後」〉一文)。而這個「灰」,是否保留了某種當代藝術流變特色的未定論呢?

期待更多實務面的跨場域討論

劉培森團隊的設計,除了概念簡明引起評審較多共鳴(在決標評選會議裡以10票第一名勝出),他目前也是當前「北中南三大美術館工程ING」─同時作為高美館「大美術館計畫」內惟藝術中心、台中綠美圖的在地合作建築師、北美館擴建案的「大三元」建築師。為了推動這幾項指標意義的美術館案,劉培森甚至在事務所組建了一支「美術館/博物館策劃團隊」,反觀藝術界人士「盍各言爾志」的建言之外,藝術界是否更該從三大館的新建計畫裡,進行更積極與實務面的跨場域討論?

由日本SANAA / 妹島和世 + 西澤立衛與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合作的台中綠美圖效果圖。(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設計高美館園區西側馬卡道路與兒童美術館之間的 「內惟藝術中心」效果圖。(劉培森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北美館館長王俊傑不諱言,以他過去參與北藝大科藝館為例,內部細節設計和新媒體藝術學院的使用需求有不少落差。或許就建築師成就建築體的作品角度自評為前衛,但過度側重量體外觀的思維,對展演空間其實反而是一種保守。

從去年到今年的幾場北美館擴建案相關的論壇,更可以發現,建築界社群的呼聲,著重在建築師作品自我完成度應不被體制和公部門諸多規章上所窒礙。然而參與此案的藝術界代表和館方人士則認為,就北美館擴建案而言,採行統包設計的流程,反而較有利於讓藝術專業需求,得以在設計規劃的階段,就較能將可行且必須的實用性思維,置入在PCM評選和統需書的整合撰述裡。

建築界和藝術界在大美術館興建時代裡,對話顯然是相對欠缺的,這從北美館新建案從規劃案到統包工程案裡皆有「X-Site」作為重要串接設計概念看得出來。兩者對話的頻率與投緣相對不足,「X-Site」是打開了北美館作為新銳建築的實驗場合,但直接設置為北美館擴建案在建築空間與藝術空間的橋接關鍵,究竟是Rush過頭了,還是我們與你們(建築與藝術)就只能說這麼多?

建築師劉培森在「預見北美2.0」座談進行簡報,圖為增建新館剖面圖。(本刊資料室)
吳牧青( 111篇 )

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特約主筆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