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開放文化專題】如何「惠他」又「利己」,談博物館的開放共享

【開放文化專題】如何「惠他」又「利己」,談博物館的開放共享

是不是所有的博物館都能接受開放是一種既「惠他」又「利己」的雙贏狀態呢?更重要的是,在開放的相關論述中,博物館的定位大有從「知識傳遞者」轉為「知識共構者」的傾向,博物館界又是否已經準備好從「權威」走向「協作」,面對新公眾關係的開展呢?
「落實文化近用」和「提高開放層次」是21世紀博物館界努力的方向。前者保障因為各種有心或無意因素而被拒於門外的潛在觀眾使用博物館之權,後者則鼓勵大眾在一般參觀之餘與博物館產生更具深度及更多元的互動。無論是貫徹平等或擴大參與,每一形式的交流都展現了博物館身為公共機構的自省,也反映出今日博物館對所謂博物館價值的詮釋。
巴比倫文明中著名的伊什塔爾城門(Ishtar Gate)獅子像已由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完成3D建模,現在可以從Sketchfab 免費下載。(黃心蓉提供)
不怕你用!博物館的開放策略
在提高開放層次的議題中,最為人所熟悉的當屬圖像開放,尤其近年在創用CC(Creative Commons)Europeana(歐洲數位圖書館)OpenGLAM(開放美術館、圖書館、檔案館、博物館)等計畫的積極推動下,數位典藏開放之風已然成形,公共領域圖像無償允許非商業使用的情形更所在多有。不僅如此,為了確保圖像在資訊蔓流的社會中真正發揮潛力,許多開放力道高的博物館更加碼執行「不怕你用,只怕你不用」的活動,如荷蘭國立博物館(Rijksmuseum)自2013年起舉辦產品設計競賽,正向鼓勵利用數位典藏進行二度創作;又如紐約大都會美術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主動與微軟(Microsoft)和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聯手,希望可以搭上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簡稱AI)的列車,營造更有利檢索、學習、傳播館藏圖像的友善環境。今年故宮博物院更首創總獎金超過百萬元的「線上策展人」徵選,歡迎參賽者透過故宮Open Data資料開放平台的圖文資料構築線上展覽,開啟雲端催動創意、匯聚動能的可能。
任天堂的「動物森友會」在疫情期間掀起全球瘋動森的風潮,包括故宮博物院在內的許多世界級博物館都釋出以動森繪圖工具(Animal Crossing Pattern Tool)繪製而成的文物圖像讓森友免費下載。(© 國立故宮博物院)
除了圖像的開放,博物館和美術館中其它性質的資源在過去十年間亦陸續有不同程度規範的開放,如2009年,紐約布魯克林美術館(Brooklyn Museum)搶先眾館,推出分享資訊的應用程式界面(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簡稱API);同年,雪梨的動力博物館(Power House Museum)以「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CC-BY-SA)的方式公開館內典藏後設資料(metadata,或稱元數據);2013年,美國史密森學會博物館群中的庫柏設計博物館(Cooper-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成為首間無償釋出專屬字體(typeface)及典藏原始碼(source code)的博物館。毫無疑問地,為了提高開放性,博物館在內容的給予上日益透明大方,但「給」和「取」的主體 ,是否一定永恆不變地由館所扮演呢?開放的初衷,難道不也正是在催化館所與公眾雙方進一步接觸後的相互形塑嗎?
自大都會美術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以力道最高、允許商用的規範免費開放圖像以來,下載次數最高的作品當屬梵谷(Vincent van Gogh)繪於1889年的《麥田與柏樹》(Wheat Fields with Cypresses)。(©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不只是伸手牌,在共享中從「取用者」成為「回饋者」
以紐約庫柏設計博物館(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在2013年入藏Planetary音樂播放應用程式(app)的一連串動作來説,「給」與「取」的角色界定就顛覆了過去壁壘分明的對立。Planetary以星辰的排列作為製作歌單、記錄播放的設計理念:歌手是恆星,專輯是行星,歌曲則以月亮顯示;行星繞著恆星運轉,月亮則繞著行星運轉。因為每個恆星的行星多寡代表歌手的專輯數量,而月亮的星體亮度和運轉軌道又決定於聆聽頻率及歌曲長短,這個應用程式藉由浩瀚宇宙的視覺意象,既呈現了歌手創作發行的軌跡,也保留了聽者音樂品味的獨特個性,自2011年推出後,下載次數高達350萬次。當然博物館界對於原生數位(born digital)的藏品應該如何保存,也仍在摸索階段,所以初次將收藏擴及蘋果作業系統(iOS)的庫柏設計博物館小心地納入了四個版本:app的原始碼、「以防萬一」的原始碼列印紙本、兩台裝有Planetary的iPad,以及其他相關筆記、影音檔、截圖等資料,力求有所突破的館方同時大膽地做出釋放Planetary原始碼的宣布。此一全球共享的行為固然可以解讀為是博物館的嘉惠政策,不過事實上,沒有持續升級的應用程式,早已無法和現有的蘋果作業系統相容,一旦博物館內的兩台iPad壽終正寢,Planetary將永不復見。只有當館外共享原始碼的個人或群體有朝一日,願意獨立或合眾編寫增補、協助博物館進行軟體更新,Planetary才有重生的機會。
Planetary是依星體運行概念排列播放清單的音樂應用程式,庫柏設計博物館(Cooper 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在徵求原開發公司的同意後無償釋出原始碼。(© Cooper-Hewitt Smithsonian Design Museum)
庫柏設計博物館所釋出包括Planetary的各種原始碼、紐約現代美術館(Museum of Modern Art,簡稱MoMA)有關典藏作品與藝術家的後設資料,現在都可以在GitHub上找到。成立於2008年的GitHub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始碼存取平台,因為提供下載、討論、抓漏(bug)、改寫等功能,用戶可以任意擷取免費代碼作為資源的取用者,也可以隨時上傳修復補強來作為回饋,是一個藉「開放」吸引群眾集體幫助「開發」,並因此不斷精進、散佈的集眾(crowdsourcing)範例。也因此,貌似只有「科技宅」才有興趣的GitHub,竟與大家熟悉的搜尋引擎、社交平台、新聞媒體網站流量不相上下,高踞世界最受歡迎網站前百名。隨著越來越多博物館在GitHub開設帳號,原先博物館教育中的單純受眾也開始志願性地接下棒子,參與協助完善、推廣的工作,做出貢獻。
人人都是博物館員,開放加速共享
相信開放能夠帶來良性刺激的館舍還包括倫敦的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2015年,自然史博物館正式架設專為公開典藏、硏究、出版的測試網站。為了爭取將8,000萬件典藏盡快數位化,博物館針對3,300萬隻插針昆蟲標本,特別自行研發出Inselect軟體。這些裝在盒中的標本,倘若一一取出拍照,平均每盒得耗時1至2小時,但是有了Inselect的助陣,機器可以直接整盒掃描,軟體會再根據圖中光影紋理,判讀盒內物件大小、數量,將全照予以切割,迅速產生個別標本的照片,全程只需約15分鐘。效率顯著的Inselect,也被用於館內十數萬張顯微鏡載玻片的數位過程。秉持著生態是探索相互依存(interdependence)理論的學科,機構間學術發展也是相互依存、因而得以共同成長的原則,自然史博物館已在GitHub上䆁出Inselect的原始碼,期待能對同樣有大量標本數位化需求的典藏單位有所助益。
倫敦自然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特別為館內數量龐大的盒裝插針昆蟲標本開發出加快數位化的軟體。(© Natural History Museum)
自2017年3月,自然史博物館公開支持國際科學協議會(Science International Council)所提出的「大數據世界中的開放數據協議」(Open Data in a Big Data World Accord)後,開放訊息、且儘可能的不收費,更成了博物館的願景。館方人員在解釋加速上網的必要時曾說,自然史博物館的收藏大約始於300年前,8,000萬筆的資料中難免會有疏漏之處,博物館窮盡850位館員之力也未必能夠使其完美,但只要公開後,所有人都可以擔任博物館的後援。或許有一個早已進入系統但從未獲得注意的新物種,因而得以被發現而被命名?
提高開放層次能讓過往博物館教育中單純的受眾更廣泛地協助精進、推廣內容訊息。(攝影/黃心蓉)
開放是有成本的,下一步的思考?
挪威孟克博物館(Munchmuseet)在宣布開放數位典藏時曾有專家表示,世人對孟克的認識多僅止於《吶喊》(Scream)一畫,開放可以帶動訊息傳播,將孟克豐富、多層次的其它創作推向舞台中央。但開放需要成本,無償開放需要放棄收入,是不是所有的博物館都能接受開放是一種既「惠他」又「利己」的雙贏狀態呢?更重要的是,在開放的相關論述中,博物館的定位大有從「知識傳遞者」轉為「知識共構者」的傾向,博物館界又是否已經準備好從「權威」走向「協作」,面對新公眾關係的開展呢?
黃心蓉(Patricia H. Huang)( 5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