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魯賓藝術博物館20週年轉型:紐約展覽空間今年10月結束,邁向非實體營運

魯賓藝術博物館20週年轉型:紐約展覽空間今年10月結束,邁向非實體營運

20th Anniversary Transformation: Rubin Museum to Shutter New York Space in October but Will Live on as a Spaceless Entity

以喜馬拉雅藝術知名的魯賓藝術博物館(Rubin Museum of Art),即將在今年10月結束紐約場館的營運,轉型為非實體的營運新模式。未來將與其他機構合作,以出借、巡迴的方式展覽,並推動相關研究。此外,博物館將繼續舉辦喜馬拉雅藝術獎和一系列以喜馬拉雅為重點的補助。
魯賓藝術博物館於紐約的館舍。©Ajay Suresh

以喜馬拉雅藝術知名的魯賓藝術博物館(Rubin Museum of Art),即將在今年10月結束紐約場館的營運,轉型為非實體的營運新模式。

魯賓藝術博物館創立於2004年,由唐納德.魯賓(Donald Rubin)和雪莉.魯賓(Shelley Rubin)伉儷建立,展示他們數十年間收藏的喜馬拉雅藝術品,包括卷軸畫、唐卡、佛像等。博物館座落於於紐約市曼哈頓切爾西區美洲大道(第六大道)和第七大道之間的西17街150號,長年舉辦常設展及當代藝術展覽,近年亦推出許多互動性佳、適合家庭的展覽,如藏傳佛教殿堂展廳,以及曼陀羅體驗實驗室。

延伸閱讀│ 信仰與帝國: 紐約魯賓美術館「藏傳佛教中的藝術與政治」展

魯賓藝術博物館藏傳佛教殿堂展廳。©Scry photo

如同很多藝術空間遭遇的困境,魯賓藝術博物館在過去的幾年裡,面臨參觀者數量下降、預算不足、裁員等隱憂,也曾經數次被詬病館藏文物來自掠奪或走私。對於魯賓藝術博物館這樣專營古典且相對小眾的藝術空間,僅憑門票和場地租金已難以維持開銷。

2024年是魯賓藝術博物館創立20週年,1月31日,館方發布新聞稿,宣布了博物館的轉型計畫:紐約的實體空間將在今年10月6日結束,轉型成一個無實體空間的機構,與其他機構合作,以出借、巡迴的方式展覽,並推動相關研究。此外,博物館將繼續舉辦喜馬拉雅藝術獎和一系列以喜馬拉雅為重點的補助。隨著實體場館關閉,40%員工會被解僱,博物館承諾將予以離職補償。至於原有空間計畫出售,收入用於挹注博物館基金。

魯賓藝術博物館創辦人雪莉.魯賓表示:「建立和分享喜馬拉雅藝術收藏是我們家庭的一大樂事,創建這座博物館是生活改變的轉捩點。過去的20年裡,在紐約魯賓藝術博物館迎接訪客是一種榮幸。適逢週年紀念,激發了我們思考未來如何取得最大效益。我們堅信更加開放的模式,將有助我們能更好地履行使命——我們向世界分享喜瑪拉雅藝術的初衷不變,只是改變了分享的方式。大膽的變革一直是魯賓DNA的一部分,我們很高興迎接成為全球博物館的未來。」

館方已公布近期的展覽動向:互動式的曼陀羅體驗實驗室(Mandala Lab)將推出巡迴版本,今年春季在義大利米蘭展出,並於2025年移師至歐洲的另一個城市。「喜馬拉雅藝術之門」(The Gateway to Himalayan Art)展覽,將在2026年之前前往佛羅里達、俄亥俄、猶他、俄勒岡和加州等大學巡迴展出。涉足當代的展覽「重新想像:喜馬拉雅藝術現在」(Reimagine: Himalayan Art Now)今年秋天會在芝加哥的Wrightwood 659藝廊展出。

延伸閱讀│ 神奇化現: 聯繫過去、現在與未來──紐約魯賓美術館「第二佛: 三世之主」展覽

19世紀 西藏東部〈勝樂金剛與金剛亥母〉,魯賓藝術博物館藏。為「喜馬拉雅藝術之門」展品。
江采蘋( 60篇 )

《典藏.古美術》編輯,古文明愛好者,關注書畫藝術活動,秉持幽默看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