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神奇化現: 聯繫過去、現在與未來──紐約魯賓美術館「第二佛: 三世之主」展覽

神奇化現: 聯繫過去、現在與未來──紐約魯賓美術館「第二佛: 三世之主」展覽

以珍藏喜馬拉雅地區佛教文物為主的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現正推出年度展覽「第二佛:三世之主(The Second Buddha:Master of Time)」,聚焦於享譽雪域的密續祖師─蓮華生大士(Padmasambhava)。
以珍藏喜馬拉雅地區佛教文物為主的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現正推出年度展覽「第二佛:三世之主(The Second Buddha:Master of Time)」,聚焦於享譽雪域的密續祖師─蓮華生大士(Padmasambhava)。透過41件年代橫跨13至20世紀的精美唐卡與雕塑,生動地向世人講述其身、語、意、功德和事業的圓滿體現。本展內容分為三部分,包括介紹蓮花生大士如佛陀再生的神奇化現事蹟、珍貴奧妙的甚深伏藏法教,以及超越空間地域限制,並聯繫過去、現在及未來三世的萃集心髓指引。此次館方還特別採用先進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技術,協助觀眾進一步探詢作品中的隱喻意義和複雜細節。
第二佛:蓮華生大士
根據《涅槃經》等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在圓寂前曾對弟子表示,由於此生他以人身示現,因此未能在世間廣傳密續,但預言會在數年後,用神通降生方式再度臨世,並專授稀罕的密法教義。這次轉世即為蓮華生大士,相傳其從阿彌陀佛的心中化生,並以八歲孩童的相貌身形,神奇地出現於古印度西北方烏迪雅納國(Uddiyana)境內達納寇夏湖(Danakosha)中小島的千瓣蓮花上。直到公元8世紀左右,藏王赤松德貞(Trisong Detsen,742~797)迎請蓮華生大士入藏,才使佛法金剛乘正式在西藏深根傳布。此後藏人便視他為藏傳佛教體系的奠基者,不僅以蓮師之名尊稱,更認定其是阿彌陀佛的身化身、觀音菩薩的語化身以及釋迦牟尼佛的意化身,具有現世第二佛的崇高地位。
傳說在降生人間之前,蓮師已在報身剎土中現作五部顱鬘力(以顱鬘為莊嚴,具有大力之姿),接著示現為蓮師八相、十二相等,最終任運生成而有無數不同的度眾化身。一般最常見到的蓮師法相(圖1),乃為一面、二臂、二足。此處他為跏趺坐姿,身著織錦斗篷、僧袍與長袖上衣,並戴著一頂蓮花帽。該帽冠有內、外兩層,表示生起與圓滿兩種次第的結合。其右手執金剛杵示威嚇印置於心間,左手持顱器以禪定印安放腿上。在器皿中充滿著不死智慧甘露,而左臂彎內的三叉戟則象徵空性、光明與慈悲。三叉下方另有三顆頭顱,其乾枯、腐爛與新鮮者,分別代表三世與三身。
圖1 西藏17世紀〈鍍金銅蓮華生大士〉,蘇黎世雷特伯格博物館(Museum Rietberg Zurich)Berti Aschmann藏。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從蓮師的本生傳記裡得知,其曾至沙霍國(Zahor)並遇見公主曼達拉娃(Mandarava),之後兩人相偕修行密法,最終得到無量壽佛親顯賜予灌頂,雙雙證得長壽果位而成為無死金剛身。儘管忿怒的國王欲火焚兩人,但他們卻毫髮無傷地從冷湖中升起並安坐彩蓮上。藉此神變幻化事蹟,蓮師得以調伏當地君臣人民,使皆皈依佛門且崇奉法教。在一幅唐卡展品中(圖2),蓮師示現成海生金剛(Dorjechang),全身呈現深藍色,具有三眼及二臂。其頭戴黃金寶冠,右手持金剛杵,左手執金剛鈴,分別象徵方便與智慧。前面擁抱著握有顱器的佛母,上方則出現紅色身形的長壽佛與佛母。若如法清淨地觀修此尊,能消除修行者的健康障礙,幫助平衡體內五大協調,迅速地恢復生命力。
圖2 西藏19世紀〈蓮師示現海生金剛〉唐卡,魯賓美術館藏。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當蓮師在屍陀林(葬屍場)禪修時,曾把密法傳給空行母(dakini,全然智慧的了悟者),並降伏內、外世間的傲慢鬼神,並號令他們護持佛法,此時的示現法相稱為日光上師(Nyima Ozer)(圖3)。通常他被描繪成一瑜珈士,具有一面、二臂及雙腿,膚色呈現紅金色。臉上顯露出半忿怒、半寂靜的樣貌,且雙眼明睜微微凸出。頂戴五骷髏冠,身著瑜珈裝束,並以骨飾、瓔珞、飄帶莊嚴身軀,另穿虎皮裙坐在蓮花獸皮上。其右手持三叉戟,左手以手印持太陽,綻放出無限光芒。相傳日光上師的化現是為了增長空樂覺性,為空性和大樂的覺悟境界主。他遍遊整個印度,常用種種不同的裝扮現身,以化度有情眾生。
圖3 不丹約18至19世紀〈蓮師示現日光上師〉,混凝紙漿、顏料與皮革,Bruce Miller藏。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蓮師的多樣神變可在同一時間顯現,或在不同地方幻化,不受任何二元概念的理解而有所局限,其中常見的兩尊為忿怒相,分別是威猛獅吼(Sengge Dradrok)與怖畏上師(Dorje Drolo)。在抵達西藏前,蓮師曾在釋迦牟尼佛證悟的印度菩提迦耶(Bodhgaya),與當地反對佛法的五百外道人士進行教義辯論與神通較量。雖然最終均由蓮師獲勝,對方卻施以惡咒邪術,想要傷害摧毀蓮師。此時空行母現身協助提供猛烈咒語,蓮師遂以此回遮抵禦,得以降伏敵人而高豎法幢,獲得如獅子吼聲般言教之稱譽。在一件唐卡上(圖4),該主尊怒髮上揚,三眼圓睜,頭戴五骷髏冠,身披虎皮衣裙,安住蓮花日輪上,周圍火焰環繞,示現不可思議幻化。但此種忿怒特徵,完全是建立於對一切眾生的慈愛和悲憫之上,誠如經論所云:「菩提心之金剛怒,斬斷摧毀瞋恚心」。
圖4 西藏東區18世紀〈蓮師示現威猛獅吼〉唐卡,魯賓美術館藏。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另一種怖畏上師的形象(圖5),則是蓮師在屍陀林中顯露的變相,被認為是魔道調伏者。圖中蓮師示現忿怒相,三目圓睜且獠牙外露,右手持金剛杵,左手握金剛橛。除了披掛人頭鬘飾,並以母虎為坐騎,象徵煩惱無明的肉體身軀在虎爪之下被踩壓得粉碎無餘,而炙烈的火焰背光充斥畫幅中央,顯得氣勢雄偉撼人。依據釋迦牟尼佛和蓮師法教指出,世間眾生充滿強烈的貪慾、瞋恚和痴迷,正是當前五濁惡世的特點,也是現今修行人面對的主要障礙。此處蓮師以怖畏金剛相之示現,是轉化消除這些違緣的教導化身,為斷除意念和情緒障難的最佳修持法。
圖5 西藏18世紀〈蓮師示現怖畏上師〉唐卡,魯賓美術館藏。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上述提及的海生金剛、日光上師、威猛獅吼和怖畏上師,若再加上釋迦獅子(Shakya Sengge)、愛慧上師(Loden Chokse)、貝瑪桑巴哇(Padmasambhava)和蓮花王(Pema Gyelpo),即為相當著名的「蓮師八變」(圖6),是藏傳佛教藝術中重要的圖像主題。由於智慧力所顯,蓮師在十方無數世界中,不斷地幻化為調伏眾生的諸佛菩薩聖者。僅在此時劫娑婆世界內,他於各地至少化現了八種主要身形來教導度化無量有情。因為蓮師的佛行事業不受時空限制,所以不易採用凡俗的認知框架,以線性思維方式講述蓮師事蹟。但透過這些不同的蓮師變相,世人仍可窺見其引領信徒邁入解脫之道的廣大宏願與善巧方便。
圖6 西藏16世紀〈銅合金蓮師八變〉,魯賓美術館藏。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展場中的一件三尊雕像組(圖7),表現出蓮師與兩位佛母:曼達拉娃與伊喜措嘉(Yeshe Tsogyal)之間密切深厚的法侶關係。前者曾協助蓮師成就無死之境,而獲致長壽果位;後者則保留蓮師的親身教言與實修口訣,利益無數後代修行人。兩位女性都是藏傳佛教史上著名的圓滿成就者,她們不但勇於挑戰宿命、積極突破難關,展現個人對佛法的堅定信仰和精進修持,更大力協助蓮師之佛行事業的建立和推動,讓密續金剛乘的寶貴法教,能夠弘揚雪域而歷久不衰。透過學習這兩位偉大的佛教女性典範,修行者得以增強勇氣和虔誠,從其大悲心處獲得源源不斷的加持力。
圖7 西藏17世紀〈黃銅蓮師和佛母曼達拉娃與伊喜措嘉〉,巴賽爾民俗博物館(Museum der Kulturen Basel)藏。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由於蓮師是究竟道上之任運持明者,即使是接獲佛法傳承的印藏地區著名八大持明者,亦都臣服其下,故而蓮師一直為所有證得持明果位和揮舞智慧威力的上師眾之最勝主。所謂持明者(Mahasiddha),是指保有或持舉明咒的智慧者。此處的八大持明分別是指:獲得文殊身持明的妙吉祥友(Manjushrimitra)、獲得蓮花語持明的龍樹(Nagarjuna)、獲得真實意持明的吽嘎拉(Humkara)、獲得甘露功德持明的無垢友(Vimalamitra)、獲得普巴事業持明的釋迦光(Prabhahasti)、獲得召遣非人持明的達那桑智達(Dhanasamskrita)、獲得猛咒詛詈持明的寂藏(Shantigarbha)以及獲得世間供讚持明的密月(Rambuguhya-Devachandra)。圖中蓮師以學者僧侶的形貌端坐中央(圖8),反映出其全然了悟深廣佛法的智慧尊主身分。
圖8 西藏19世紀〈蓮師和八大持明者(局部)〉唐卡,魯賓美術館藏。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當蓮師準備離開西藏要前往羅剎國之前,國王、臣民和弟子都曾試圖勸阻但無功而返。期間蓮師仍舊一一給予他們諸多開示與指導,其中最重要的教授內容莫過於觀音法門。透過蓮師的引介與宣揚,觀音菩薩遂成為西藏人民心中名列第一的上師、本尊與護法,庇佑指引著世世代代的藏族信徒。此處陳列出來的經文內容(圖9),正是述說被視為是觀音化身的藏王松贊干布(Songtsen Gampo,約605年~650年)之傳教事蹟。他曾在巖洞中禪修數年,不僅迎娶尼泊爾加德滿的赤尊公主(Bhirkuti,卒於649年),而引進喜馬拉雅地區的佛教傳統;也與唐朝文成公主(卒於680年)的和親,將中原的華夏智慧寶藏注入藏地。由於他的開明領導與卓越遠見,促使佛法能夠無礙地開始傳布,並逐漸興盛雪域四方。
圖9 西藏16至17世紀〈經論書頁(局部)〉,紙本、泥金與顏料,紐克瓦博物館(Newark Museum)藏。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
伏藏法教
在西藏及其他地區的蓮師示現或對其弟子化身,蓮師都會授予他們灌頂和開示,每一次他會授權某些弟子為該法教的持有者,並且留下預言這批弟子的出世訊息,包括來歷、姓名和時間,同時也會指出在何種情況下他們會再度尋獲這些法教,此即藏傳佛教獨有的伏藏傳統。蓮師與伊喜措嘉採行一種祕密符語的「空行文字」而將修行口訣寫下成為伏藏,並加以存封隱埋於寺廟、岩石、湖泊或甚至心意內。之後當此法教能利益現前眾生的時機成熟時,伏藏師便會在現實或禪觀中獲得徵兆,得知如何尋獲法教。蓮師伏藏法的不共功德,在於提供一個切合時空環境的成就法門,每位伏藏師取出的嶄新法教,都是為了讓世代具緣弟子修習,彰顯出蓮師的慈悲善巧。
唐東嘉波尊者(Tangtong Gyelpo,1361~1485)(圖10)屬於噶舉派大師,除了是獲得證悟的佛法修行者,也被視為藏戲創始人,另外還專擅建築工程與醫藥治療。相傳他是觀音菩薩與馬頭明王的轉世化身,在《伏藏授記》中亦記載其為蓮師通過母胎而出生人世。在此件唐卡中,尊者的白髮、長眉與鬍鬚形象以及左手內的長壽瓶顱器,表示已獲得壽命持明的吉祥徵兆。右手中握持的一串鐵鍊,則說明其造橋和蓋廟的豐功偉業。據說尊者曾雲遊藏地,親身感受到當地窮山惡水下交通行旅的困難,便誓願廣設橋樑,期冀藉此聯繫雪域的部落人民。而為了要籌募施工款項,他進一步改良傳統迎神曲目與表演內容,創作出獨特的藏戲藝術。這些宏大願力和事蹟,著實改變了西藏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景觀。
圖10 西藏19世紀〈唐東嘉波尊者〉唐卡,魯賓美術館藏。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還有一幅大成就者的法相──嘉稱寧波尊者(Jatson Nyingpo,1585~1656)(圖11)。他是罕見以出家僧侶身分化現的伏藏師,年少時即受沙彌戒和比丘戒,深入學習五明(佛學、正理學、聲律學、醫學與工藝學)。傳說曾掩戶閉關修行17年,期間取出大量由伊喜措嘉封存的伏藏經函,當中包括最出名的《蓮師三根本》。這套法教又名《三寶總攝》,是以上師蓮華生、本尊怖畏金剛及護法獅面空行母為主,現今仍廣傳流布於寧瑪和噶舉兩派。此畫中央尊者頭戴班智達(出自印度梵文,意為精通五明的學者)帽飾,右手高握金剛杵,左手展持金剛橛,以禪定之姿端坐蓮花上。因其取出的伏藏法加持力極大,讓眾多依法修行人最終證得虹光身,而讓該法門有「彩虹藏」之尊稱。所以此處尊者身後展現各色瑞光,彰顯其高深證量而融入法界。
圖11 西藏東區19世紀〈嘉稱寧波尊者〉唐卡,魯賓美術館藏。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三世諸佛總集尊
藏傳佛教一向視蓮師為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諸佛總集,在實修儀軌上有著不同的方式來予以觀想。首先常見的是觀想其獨自一尊,稱為「總攝一切珍寶」。其次則是觀想蓮師以及所有尊貴上師排列成行,自主尊上方,從原始佛一路下來傳承到蓮師本人,強調連續不斷地的法脈源流。第三種觀想稱為「大薈集」,即蓮師在畫面正中央,內圍如雲般聚集的上師和聖人,而外繞蓮師25位心傳弟子。另外亦會包括印藏地區八大持明者、84位大成就者、各個傳承派系的僧侶、智者和瑜珈士。環繞在這一切之外的,還有密續四部所有本尊、父續、母續傳承之護法與空行。透過修行弟子的強烈虔誠心與清淨觀,一如善財童子五十三參般,祈請獲得加持終達證悟。
在一幅唐卡展品內(圖12),畫面中央的蓮師以一般常見的身形端坐紅白蓮花上。上方左右兩旁各自出現不同的諸佛菩薩和上師本尊,正從祥雲中緩緩升起而清晰顯現;下方則有曼達拉娃與伊喜措嘉兩位佛母隨侍在側,其手持顱器內盛無死甘露。而在邊角處出現的僧團、信眾與供養人,無不從內心發出歡喜讚歎,瞻仰著眼前巨大崇高的蓮師尊相。當中較為特別的是,創作畫師在蓮師兩肩旁,描繪眾多金銀財寶及稀罕珍物。誠如經論中指出,若抱持著「普賢如雲般獻供」的無量發心,將這一切奉獻給蓮師及周圍諸尊,便能累積大量功德,在修行道路上亦會快速進步。
圖12 西藏19世紀〈蓮華生大士〉唐卡,魯賓美術館藏。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為了讓瑜珈行者能夠順利觀修禪定,依照伏藏內容繪製的特殊唐卡(圖13),也是本展重點。畫面中央蓮師頭戴班智達帽,右手握金剛杵置於心間,左手持印內夾三叉戟。兩側的曼達拉娃與伊喜措嘉,分別拿著長壽瓶和顱器,象徵獲得長壽密續,證悟超越生死的金剛法身。值得注意的是在左方場景中,屋舍內的僧侶正在進行「破瓦法(powa)」的修持,數道虹光從亡者頭頂上方放射出來,直接聯繫到出現雲端中的諸佛菩薩。本法又可意譯為「遷識法」,是以禪定方式讓神識離開肉體,使之順利前往投生極樂淨土,在藏地經常用於臨終往生的關鍵時刻。
圖13 西藏19世紀〈蓮華生大士〉唐卡,魯賓美術館藏。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最終當蓮師離開西藏後,他遂前往拂塵洲的銅色山山頂,在那裡度化羅剎國的國王夜叉顱鬘。並神變出一座蓮花光宮殿,其莊嚴富麗極不可思議,同時在周圍八小洲上,各化現無數分身,為一切有情傳授解脫之法。本次展出的相關作品,不論是平面唐卡(圖14)或立體壇城(圖15),皆詳細表現出蓮師淨土的景觀面貌。據傳此三層佛剎各自安住不同主尊:頂層為阿彌陀佛、中層為觀音菩薩,底層則為蓮師自身。據說對蓮師法教持有信心的追隨者,都能往生至銅色山淨土,誠如流傳廣泛的祈請文所云:「三世諸佛總集蓮華生,究竟成就之主大樂尊,障礙遍除伏魔威猛力,至心祈願懇請賜加持,消除一切外內密障礙,圓滿所願自然獲成就。」
圖14 西藏東區19世紀〈蓮師銅色山淨土〉唐卡,魯賓美術館藏。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圖15 不丹18至19世紀〈蓮師銅色山淨土壇城〉,私人收藏。圖│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The Second Buddha:Master of Time第二佛:三世之主
展期|2018.02.02-2019.01.07
地點|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The Second Buddha:Master of Time第二佛:三世之主

展期:展期|2018.02.02-2019.01.07
地點:地點|紐約魯賓美術館(Rubin Museum of Art,New York)

 

林逸欣( 7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