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側記富邦美術館國際館長論壇:在當代,美術館當為何貌?

側記富邦美術館國際館長論壇:在當代,美術館當為何貌?

此次國際館長論壇由尚未正式開館的民間美術館策辦,其「企業擁抱挑戰」的主旨,也將企業納入不斷創建社會文化發展「催化劑」的挑戰。而幾位館長在論壇中分享的視野與觀點,無論是對於即將開館的富邦美術館,還是對於正經歷第二波美術館浪潮的臺灣而言,都尤具啟發性。

將於五月開館的富邦美術館日前舉辦前導論壇,邀請了亞太地區不同國家六位美術館館長,圍繞「企業擁抱挑戰—美術館全球化、去中心化的競爭與機會」之題,各自基於自身館舍特色及國際視野進行主題演講。他們所代表的幾家機構定位、組織形式不一,恰好鋪開當代的美術館在國際社會中的多元光譜,其中包括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GS)與新加坡美術館 (SAM)、韓國首爾市立美術館(SeMA)、澳洲動力博物館(Powerhouse)這幾家公立或法人組織的美術館,由企業或個人開創的民間美術館包括已高度品牌化的日本森美術館(MAM)和中國的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UCCA),以及由印度知名企業家和收藏家所創立、去年正式開放、卻在2020年就先行推出數位美術館的印度藝術與攝影博物館(MAP)。幾位館長在論壇中分享的視野與觀點,無論是對於即將開館的富邦美術館,還是對於正經歷第二波美術館浪潮的臺灣而言,都尤具啟發性。

幾家機構定位、組織形式不一,恰好鋪開當代的美術館在國際社會中的多元光譜。圖為富邦美術館國際館長論壇現場。(本刊資料室)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NGS)館長與新加坡美術館 (SAM)館長陳維德(Eugene Tan):美術館以變化、串聯來應對全球轉變

在迅速變化的當代社會中,陳維德認為美術館必須不斷轉換角色,以回應社會變化,不僅要把視野放在全球脈絡,容納不同的歷史經驗,也要關照在地社區與社群,他以新加坡國家美術館和新加坡美術館為例,說明館舍如何向社會推廣藝術,並服務國內與國際需求。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於2015年成立,館內有設置東南亞、新加坡藝術家的常設展,探討這個區域複雜的歷史,同時讓觀眾去思考藝術與社區的關係。另外也以主題策展的方式,重新理解東南亞的藝術史觀,2016年「重塑現代主義」(Reframing Modernism)展覽就透過呈現東南亞藝術家的創作,反映非西方視野的現代主義解讀路徑。2018年的「極簡主義:空間、光、物體」(Minimalism: Space. Light. Object)也跟新加坡科學博物館合作,以科學視角思考現代主義對新加坡與東南亞藝術的啟發。近期也推出「熱帶:東南亞與拉丁美洲的故事」,串連東南亞與拉丁美洲的藝術家、研究拉丁美洲的前衛運動,以獨特的地緣關係做藝術串連,尋找策展與「南方」藝術的新可能脈絡。

新加坡美術館於1996年開幕,旨在用全球性視野看待東南亞當代藝術,和全球各大美術館都有密切互動與合作。2001年在威尼斯雙年展即設立新加坡館,至今已展出超過18位藝術家的作品。除此之外,也設立「The Everyday Museum」推廣藝術教育,把藝術帶到新加坡不同社區,維持社區的多元化,也讓藝術變得更親民。自2017年開始舉辦「兒童雙年展」,將兒童納入藝術創作與展演的思考。

陳維德認為,美術館應當要促進多元族群一起欣賞藝術,且要關照在地的藝術社群,從機構端透過討論、辯論、對話,來保護全球文化與藝術品。

延伸閱讀 ︳【高森信男專欄】2022年新加坡雙年展筆記:娜塔莎遊星記
延伸閱讀 ︳反思新加坡與城市的文化自信

陳維德認為,美術館應當要促進多元族群一起欣賞藝術,且要關照在地的藝術社群,從機構端透過討論、辯論、對話,來保護全球文化與藝術品。圖為陳維德於富邦美術館國際館長論壇演說現場。(富邦美術館提供)

森美術館(MAM)館長、國立藝術研究中心(NCAR)總監片岡真實(Mami Kataoka):美術館如何做到既全球、又在地

森美術館(MAM)館長、國立藝術研究中心(NCAR)總監片岡真實(Mami Kataoka)藉全球性與地方性之間的張力來思考美術館、博物館的當代角色。在其題為「全球化的時代,每個美術館都是地方美術館」的演講中,首先提醒大家世界各地的美術館都需要思考如何應對諸如氣候變遷、老齡化、貧富差距等全球性問題。藉由一系列引用的或自製的主題性地圖,她展示1990年代之後,藝術世界的全球格局所發生的變化,從那之前追尋歐美體系,發展至美術館、雙/三年展、藝博會等建構起的更為多元的藝術生態開始遍佈全球的現況。

2022年在布拉格舉辦的國際博物館大會(ICON)重新賦予博物館新定義,新增「多樣性(diversity)和永續性(sustainability)」,片岡真實指出相較於此前更強調博物館之藝術角色的定義而言,新定義強化了博物館的社會角色,因而美術館、博物館必須重新思考自己所面對的受眾群。在其展示的森美術館近年觀眾組成統計中可見,來自亞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觀眾構成了森美術館的外國訪客主力,75%的觀眾年齡在30至40歲之間。森美術館以大型區域性展覽加上若干藝術家深入的研究型個展為主要展覽層次,20年間此在展出過作品的藝術家來自全球各地,可以說森美術館一直都有著全球性的視野,同時立足日本,面向以亞太訪客為主體的受眾。她也以巡迴至亞太地區不同國家共七個美術館的塩田千春展為例,因其在各地都收到熱烈歡迎,進而思考不同區域的觀眾如何透過生與死這樣的共通問題而被連結起來。

作為2022年愛知三年展藝術總監,片岡真實也進一步透過當時利用非白盒子空間的在地場域,以特定地點和空間與在地文史、社區紋理的深刻連結,再藉由本身創作脈絡與之可形成對話的藝術家深入挖掘當地歷史而創作,同時也思考如何在在地性與全球性之間同時存在。她也援引陳維德演講中提及新加坡美術館透過展覽在拉丁美洲和東南亞之間進行的比較研究,以及愛知三年展中芝加哥藝術家Theaster Gates所發展出的融合自身非裔經驗與日本傳統技藝的獨特「非洲-民藝」(Afro-Mingei),說明美術館、藝術家如何得以既全球、又在地。

延伸閱讀 【黃心蓉專欄】博物館的更新定義表決前夕的解讀與剖析

片岡真實指出,相較於此前更強調博物館之藝術角色的定義而言,新定義強化了博物館的社會角色。圖為片岡真實於富邦美術館國際館長論壇演說現場。(富邦美術館提供)

印度藝術與攝影博物館(MAP)館長Kamini Sawhney:以科技為媒介,美術館作為啟發想像與對話的場所

位於班加羅爾的藝術與攝影博物館(Museum of Art & Photography,MAP)於2023年開幕,館長Kamini Sawhney以「文化多樣性.教育.近用—MAP的破界雄心」為題,與觀眾分享MAP的多方面發展。Sawhney表示,MAP的使命在於將藝術融入社區生活,使其更加普及並在國內建立起博物館文化。而MAP也不僅是物件展示的空間,而是作為啟發想法和對話的場所。在一個深受數世紀以來等級結構影響,造成許多社會經濟不平等的國家,如何創建一個歡迎所有人且對所有人開放的空間?技術成為幫助MAP橋接差距、提供解方的媒介。

疫情期間,MAP被迫以數位博物館的形式展開,博物館將館藏與全球重要館所的典藏品進行對話,藉由數位平台的優勢創造不同實體的在線體驗,也藉此改變博物館與觀眾之間的互動方式,增加參觀者在藝術體驗中的自主性。在近用方面,從建築設計之初,MAP就特別關注無障礙計劃,包含在電梯內使用不刺激神經多樣性人士的啞光表面、設有情緒冷靜區等。被視為印度的矽谷,班加羅爾擁有最豐富的資源來提供MAP如何可以利用技術為藝術找到解決方案。也因此MAP積極採用創新技術,例如AI和全息投影來豐富藝術參與體驗。MAP的收藏多樣,從印度傳統文物到當代藝術、流行文化等,目的在於消除「高級」和「低級」藝術的階層感,並從中拉出連結與層次。在展覽規劃上,對社區來說什麼是重要的敘事?典藏品特展「可見/不可見」(VISIBLE/INVISIBLE)便在探討藝術中女性的可見性,以回應印度被視為對女性最不安全的國家之一以及2020年女性嚴重脫離勞動力市場、小女孩退出教育系統的狀況,意圖刺激、挑戰、要求人們思考多年來先入為主的觀念或偏見。

教育方面,MAP在正式對外開放前四年便開始著手一系列項目,透過多種合作計劃與社區互動,諸如以藝術作為調節社區心理健康的工具、工作坊、節目錄製等。而為了衡量成效,MAP也與Genpact合作開發監控與評估工具,奠基在三個標準:創造性思維、批判性探究與溝通。免費的線上印度藝術百科全書、短期與長期課程,與全球不同博物館合作的無牆博物館計畫等,都是MAP對藝術教育普及與參與的承諾。

講座最終,Sawhney以線上節目「館長剪輯」(Director’s Cut)作結。每個月Sawhney都會與一位世界不同地區的館長進行對談。因為:重要的是分享想法、思考、技能,「我們有責任開始這種對話,並用藝術的變革力量來創造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Sawhney以線上節目「館長剪輯」(Director’s Cut)作結。每個月Sawhney都會與一位世界不同地區的館長進行對談。圖為Sawhney於富邦美術館國際館長論壇演說現場。(富邦美術館提供)

動力博物館行政總裁麗莎・哈維拉(Lisa Havilah):敘說新的故事,重新想像博物館與社群/社區的關係

作為澳洲繼雪梨歌劇院後預算最龐大(超過十億美元)、影響規模也最大的文化基礎建設更新計畫「Powerhouse Parramatta」的掌舵者,動力博物館(Powerhouse Museum)行政總裁麗莎・哈維拉在演講開場時對澳洲與臺灣原住民族致敬,正反映了這座曾象徵澳洲工業文明歷史的文化機構,如今在博物館轉型正義上的態度。

哈維拉首先在現場介紹了動力博物館的脈絡:動力博物館自19世紀末成立以來,這個機構一直是集結藝術與科技的博物館,直到2015年,澳洲政府決定將動力博物館轉型為與地方社群、轉型正義等議題多方結合的新博物館,並將這個機構從藝文機構林立的雪梨市中心,遷址到位於雪梨西部的帕拉塔瑪市。這個預計在2025年正式新開館的博物館,將有七個展廳、24小時開放的市內區域,預計從從多方的角度,連結博物館所乘載的社群,讓博物館成為社會、文化、經濟三元結合的場域。

在這個社群想像中,有邀請原住民族研究者進行口述歷史、爭取土地自主權的運動檔案。有與如Vitargo這般的澳洲企業合作,推出「Vitargo Family Kitchen」的親子飲食教育項目。也有針對澳洲各地學生的學習計劃與空間,甚至也邀請專業的媒體記者,來組織有關我們如何思考氣候變遷的講壇項目。動力博物館所想像的社群,並非是侷限在一個地理範圍。社群也可以是參與博物館內容生產的一份子,並非是將社群單純地視為是觀眾,

「我們不是要一再地去問社區與觀眾他們要什麼,」哈維拉說,在Powerhouse的計畫團隊裡,是以策展研究為基礎,打造新的口述歷史脈絡,而不是單純的辯證,或者將殖民與被殖民二元分化。「而是提供空間,讓個人說出他們的想法。」

哈維拉說,在Powerhouse的計畫團隊裡,是以策展研究為基礎,打造新的口述歷史脈絡,而不是單純的辯證,或者將殖民與被殖民二元分化。圖為麗莎・哈維拉於富邦美術館國際館長論壇演說現場。(富邦美術館提供)

首爾市立美術館館長Eun-ju Choi:網絡型美術館的多中心體系

首爾市立美術館(SeMA)於1988年開館,是首爾重要的藝文機構,過去30幾年來,已經成為一個包含七個分館的「美術館網絡」,今年更有兩座新的分館正準備開館,完成後將形塑共有九家分館的「網絡型美術館」。每個分館具有不同的歷史、位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功能,為首爾不同區域的居民與遊客提供不同體驗,也因此活化當地社區。

網絡型美術館是一個多中心體系,須透過不斷更新、合作、演化,打破地理限制互相連結,卻又要各自為核心。除此之外,分館也要反映地方特色,像是母館(Seoul Museum of Art)位於首爾市中心,1988年開幕,主要負責國際型的展覽與研究計畫,連結首爾與國際,主辦首爾雙年展以及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Seoul Mediacity Biennale),首爾媒體城市雙年展2023年的主題是「THIS TOO, IS A MAP」,根據性別、少數族群、經濟、氣候來提出新的地圖認識論。

北區分館(Buk-Seoul Museum of Art)則是以社區為服務對象的美術館 ,促進家庭、兒童接近當代藝術。藝術檔案分館(Art Archives, Seoul Museum of Art)以典藏研究為主,同時也是一座博物館,館內現在共有22件典藏、五萬七千多件檔案。南記分館(SeMA Nanji Residency)原址是廢棄建築,2006年重新整理為藝術村,接待國內外創作者、藝評家。SeMA地堡(SeMA Bunker)是70年代韓國威權統治的象徵,當時為了保護總統的安全建造了秘密碉堡,後重新整修轉化為藝文設施的實驗性場地。

至於年底即將開幕的兩個新館分別是攝影博物館(Photographic Arts Centre)以及首爾西分館(Seo-Seoul Museum),攝影博物館將為成為韓國第一個專門展示、典藏與研究攝影作品的美術館;西分館會將重點放在新媒體與藝術的結合,並以藝術作為推進社會的力量,也會經營首爾的時尚。

近年SeMA也積極發展線上平台,以線上數位化方式整合分館,分享彼此館藏,也重新設計網站,提供清楚直覺介面呈現美術館的內容,取代實體到館的體驗,同時也舉辦線上論壇,連結學術的研討會。總的來說,首爾居民的生活是不斷演化的,SeMA也希望有新的環境給觀眾、展示更好的作品,以回應變化迅速的當代社會。

近年SeMA也積極發展線上平台,以線上數位化方式整合分館。圖為Eun-ju Choi於富邦美術館國際館長論壇演說現場。(富邦美術館提供)

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UCCA集團執行長田霏宇(Philip Tinari):比起「美術館」,更傾向自稱「藝術機構」

最後壓軸分享的UCCA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UCCA集團執行長田霏宇,其現場演說的能力,表現了他身為一個民營藝術機構領頭羊的俐落與精準。

自2007年成立的UCCA,可說是中國民間美術館隨著經濟、政治等大環境因應生存對策的最重要案例。田霏宇在演說中提到,因為早期中國政府並沒有對應非營利藝文組織的完善管理辦法,因此UCCA甫成立時是以民間企業的名義辦理登記,直至後來才調整為民辦非企業單位。而在2016年創辦人蓋・尤倫斯宣佈出售UCCA之後,UCCA面臨了重大的營運考驗。

「我們的脆弱同時也是我們的靈活。對UCCA來說,當時剩下的就是品牌。」直到2017年11月,收購案才正式塵埃落定,卻也讓UCCA團隊意識到,若再只是走著過往民間美術館的營運模式,它既無法突破出資者的期待,也無法給予觀眾與藝術產生更深的連結。

田霏宇表示,如今UCCA在北京、上海及北戴河有三個美術館,但三館共用一個策展團隊,並依照與企業合作策展的Lab、親子藝術推廣的Kids,以及從事衍生商品生產販售的Store等部門,讓自己成為一個集團式的藝術機構。

「以前可能完全仰賴贊助的生存狀態,如今我們既然不是西方傳統的博物館的話,其實我們可以去畫自己想要的界線。UCCA可以扮演商業的角色,我們也一直在思考什麼樣的商業活動可以輔助我們藝文機構的活動。」與前述的幾位美術館與博物館館長大相徑庭,也與十幾年前台灣美術館被批評的「商業化」狀態不同,UCCA自從和精品品牌LV合作之後,也曾幫中國最大傢俱零售商、華為、百威啤酒、百度甚至抖音等公司企業策劃藝術內容和展覽,讓商業與藝術彼此相互輔助、突破各自原本領域中的想像和框架。「比起美術館,我更想用藝術機構來比喻我們在做的事情。」田霏宇說。「隨著UCCA LAB的影響力擴大了一倍,我們也來到了新的階段。要做更好的整合,為了要在未來繼續接觸與我們不同的人群。」

田霏宇表示比起美術館,他更想用藝術機構來比喻UCCA在做的事情。圖為田霏宇於富邦美術館國際館長論壇演說現場。(富邦美術館提供)

美術館作為社會發展的「催化劑」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藝術管理與文化政策研究所教授賴瑛瑛擔任最後的圓桌座談主持,首先談及美術館的永續經營課題,幾位館長分享各自機構狀況。類似法人組織的新加坡國立美術館,資金七成來自政府、三成靠自籌;澳洲的Powerhouse則為政府機構,政府投入大量資金,力圖使之成為真正足以影響城市經濟、文化發展的重心所在;首爾市立美術館的最大特色則是分支機構眾多,因而仰賴資深策展人、博物館專業人員之間的開放討論來管理各分館。年輕的印度藝術與攝影博物館大量運用企業資源及企業社會責任(CSR),同時也正努力建立基金,其利潤可為美術館帶來穩定收入。田霏宇則認為是在壓力之下「永不滿足」的心態幫助UCCA度過轉型艱難,更從中發展出不同的品牌分支。片岡真實則分享森美術館無論管理策略還是策展議題都去呼應當代的全球課題,也將視野從自身擴及整個亞太地區、甚至全球。

另一頗具啟發性的議題則是,當代的美術館如何吸引不同年齡層觀眾,尤其是高齡族群和青少年、甚至孩童?

片岡真實提及一個統計數據顯示,若年輕時沒有過當代藝術和博物館的接觸體驗,年長後就很少會造訪博物館,因而她總結「在當代,藝術的體驗是一種長期投資」,森美術館也將嘗試讓12歲以下孩童免費入場、吸引年輕人成為會員,以此培養踏入美術館的習慣,美術館也有可能進一步發展為全齡場域。而在印度這樣的年輕社會,Kamini Sawhney則強調美術館需要「說數位媒體的語言」以回應年輕族群需求,在維持專業度的情況下打造不同的藏品體驗方式,同時美術館也隨著技術進步而不斷前進。

恰如動力博物館行政總裁麗莎・哈維拉所提及,美術館在社會中可扮演「催化劑」角色,推動公眾文化教育的前進,也可在觀念上為社會發展提供種種啟示。此次國際館長論壇由尚未正式開館的民間美術館策辦,其「企業擁抱挑戰」的主旨,也將企業納入不斷創建社會文化發展「催化劑」的挑戰,富邦美術館的開館,是否有可能成為臺灣民間企業美術館浪潮之濫觴,也同樣令人期待。

富邦美術館的開館,是否有可能成為臺灣民間企業美術館浪潮之濫觴,也同樣令人期待。圖為富邦美術館國際館長論壇現場。(富邦美術館提供)

延伸閱讀|【專題】第二次美術館時代的契機與挑戰

嚴瀟瀟(Yan Xiao-Xiao)( 212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

朱貽安(Yian Chu)( 131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

陳晞(Sid Chen)( 125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

陳思宇(Sih-Yu Chen)( 93篇 )

藝術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等,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