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疫情下的表演藝術扶植協作及國際交流的施與受:專訪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策展人葉紀紋

疫情下的表演藝術扶植協作及國際交流的施與受:專訪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策展人葉紀紋

Supporting, Co-Producing and the Give and Take with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Performing Arts Under the Pandemic: Interview with Yeh Jih-Wen, Curator of Taiwan Season - 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

在「連結臺灣」(Connecting with Taiwan)的主題下,葉紀紋將「臺灣季」定位為一個文化部設在愛丁堡、面向國際的展示平台。而作為一策展人與製作人,她最大的使命則在於支持與協助藝術家,故她期許此一橋樑是雙向地「有出也有進」,對外行銷推廣之餘,也得以提供國內參與者回饋養分,亦即施與受(give and take)在「臺灣季」中是同步並進的。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肆虐全球一年多來,表演藝術因其現場與群聚特性,可謂受創最重的藝術產業之一。縱然國內外疫情逐漸趨緩,表演藝術的復甦依舊長路漫漫,在嚴峻考驗下幾乎被迫改頭換面。回望臺灣疫情警戒升級以降的近況,除了在管制鬆綁後仍面臨諸多附帶條件外,我們也看到在機構與藝術家的認知與溝通斷裂下,藝術節強制轉型線上的陣痛;而即使順利上線,場館的委託製作與國際交流平台,也不斷面臨平權的質疑聲浪。種種波瀾指向的或許是機構決策邏輯與整體生態環境根深蒂固的硬傷,而疫情僅僅作為一破口將其如實映照。

究竟如何挺過風暴,甚至借力使力地進行思維重整與檢討?我們或許可以從疫情前線汲取經驗參照。去年8月,英國「愛丁堡藝穗節」(Edinburgh Festival Fringe)也同樣因疫情被迫取消節目,文化部駐英國台北代表處文化組(簡稱「英組」)主辦的「臺灣季」(Taiwan Season),卻一支獨秀地化危機為轉機,精心策劃的線上論壇甚至一舉奪下「The Infallibles Award」中的「國家策展節目」(National Presence)獎項,無論是向外的行銷推廣或向內的盤點連結,皆備受肯定。隨著今年藝穗節即將登場,「臺灣季」儼然已更加站穩腳步,準備迎來新的線上論壇與節目展演,更計劃於年底將論壇成果集結,在線上以共享資源的形式發佈。

文化部駐英國台北代表處文化組於「愛丁堡藝穗節」主辦的「臺灣季」,去年精心策劃的線上論壇甚至一舉奪下「The Infallibles Award」中的「國家策展節目」(National Presence)獎項;上排左起依序為文化組陳斌全組長、「臺灣季」策展人兼製作人葉紀紋、英國資深評論人兼「臺灣季」論壇與「作品編創訪談」主持人Donald Hutera。下排左起依序為「Infallible Production」董事 Stefania Bochicchio、「愛丁堡藝穗節」與會者服務部主任Amy Saunders。(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提供)

「連結台灣」的施與受

旅英多年的「臺灣季」策展人葉紀紋與我們分享自己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表示最先也走過一段徬徨焦慮時期。去年2月至3月間,英國疫情大爆發,確診人數節節飆升,「愛丁堡藝穗節」遂在4月1日宣布取消。宛若開了讓業界人士完全笑不出來的玩笑般,葉紀紋憶及4月的寒風從未如此深入骨髓,現實排山倒海的衝擊與難以見底的未來深淵,讓她身心皆手足無措。所幸,2019年甫上任的英組組長陳斌全,立刻鼓勵她改採線上策略應變。雖然大家也不時思忖著疫情是否可能在短期內受控,藝穗節是否可能恢復正常運作,但葉紀紋強調,面對各種不確定,其實必須果斷地做出決策,沒有時間繼續抱持著虛妄的期待。在公部門的全力支持下,「臺灣季」隨即確定不缺席,策展團隊火速投身新的滾動學習之旅,不斷上課進修、測試平台使用、熟悉社群媒體操作等。葉紀紋回憶當時看到臺灣的表演藝術聯盟嘗試玩起Google Meet,也與對方切磋技術面的操作執行,臺英雙邊協力開發。而當藝穗節遲至6月宣布改以線上復辦時,「臺灣季」已搭建好自己的平台,在最終參與的25國中,作為亞洲的唯一代表。甚至主辦單位在8月開展前最後一刻,才確立好整體節目規畫,「臺灣季」遴選出的四個團隊也是打頭陣地第一個進行展示提案(showcase and pitch)。

2020「臺灣季」以臺英兩地連線的線上製作參與。(文化部提供)

在「連結臺灣」(Connecting with Taiwan)的主題下,葉紀紋將「臺灣季」定位為一個文化部設在愛丁堡、面向國際的展示平台,策展團隊盡可能地隨時局變化應變調整與逐步擴展,長期打造品牌口碑,自然地吸引更多人關注。而作為一策展人與製作人,她最大的使命則在於支持與協助藝術家,故她期許此一橋樑是雙向地「有出也有進」,對外行銷推廣之餘,也得以提供國內參與者回饋養分,亦即施與受(give and take)在「臺灣季」中是同步並進的。在這樣的核心宗旨下,葉紀紋自2015年起參與「臺灣季」的協作以來,行政統籌團隊即不斷向文化部建請發展平台的多面向經營,透過如論壇等周邊活動的資源整合,協助節目與團隊的展售媒合。她相信國際製作與交流不能只是單向地直線進行,越是想要強行推銷,其實越難以達標。除了將表演藝術端上國際檯面,「臺灣季」也必須仔細探尋「愛丁堡藝穗節」的目標客群與市場需求,打破既有的制度性常規,放眼一次性展示前後的交流深化。

於是,我們很難得地可以看到公部門放下績效競逐,將資源投入議題導向的深度論壇。誠然,若要激盪出對方的興趣與共鳴,即必須探問自身可以如何進入對方語境成為參照,方能有效吸引注意。葉紀紋深信有機會認識接觸,才能順利開啟國際共製,「臺灣季」去年首度推出的論壇,即分別以「表演藝術場館、障礙藝術、現場藝術、原民藝術」四大主題,開展出八場對談交流,連結臺灣與國際的與談者。她認為最好的進行方式或許是透過個案研究(case study),將各國相異的發展脈絡與實踐經驗聚攏在同一主題框架下,方能激發實質的交流對話,並將選定聚焦的概念與關鍵字落地。在雙向的關係建立與經營下,除了國外參與者得從中認識臺灣潛在的合作對象外,國內參與者也可以接收英國乃至國際的發展趨勢,回頭對照審視自身的方法,重點並不在孰優孰劣或先來後到,而是旨在探討雙邊的認知與實踐異同。

「臺灣季」獲選團隊「太古踏舞團」作品《無盡胎藏》劇照。(文化部提供)

「臺灣季」線上論壇的表演藝術圖景

去年「臺灣季」論壇從製作層面考量,首先以表演藝術場館出發,邀請前國家兩廳院總監李惠美擔任主講者,例行地引介大型場館如國家表演藝術三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等,並邀請愛丁堡合作場館「Summerhall」參與對話。葉紀紋闡述自己2019年曾在「愛丁堡藝穗節」參與一場由新加坡製作人所召集的亞洲策展人會議,從中深刻體認到臺灣的表演藝術製作的高度自由——場館不但兼顧委託製作與徵件制度,更重要地是不若其他國家多有政治因素干預。此外,葉紀紋也將目光投向極具資源與潛力的地方場館,梳理有別於國家場館的經營策略,並進行國際媒合。嘉義縣表演藝術中心除了在會上介紹自身獨特的廟會推廣活動外,也積極投身行政同仁的扶植培育,與談的前主任張世杰也帶著交流心得回頭推動中心的未來發展。

地方場館的討論自然涉及表演藝術與社區之間的關係命題。葉紀紋看重英國長年的社區藝術實踐,或許可以刺激國內重新審視場館與在地社群的互動想像。她以參與第二場對談的蘇格蘭國家舞蹈中心(Dance Base: Scotland’s National Centre for Dance)為例,說明英國的社區舞蹈並非上對下地以場館或藝術家的意念先行,而是自然地與民眾共同探索去專業、去中心的身體實踐。在英國封城之後,該場館也隨即展開線上居家教學。葉紀紋笑說這般依著椅子的簡單舞蹈動作,在臺灣可能沒有市場,臺灣場館或許需要設計新穎的花招號召群眾。縱然兩邊的概念理解與環境條件不一,葉紀紋力求突顯雙邊場館在機制運作與思維邏輯上的差異,供與會者自問可以如何更妥適地回應社區需求。而此一主題也與獲選團隊小事製作長年經營的「週一學校」相互呼應,「臺灣季」也成功媒合前年獲選團隊丞舞製作與蘇格蘭國家舞蹈中心的共製,論壇顯然並不與「臺灣季」既有的行銷推廣脫鉤。

臺灣季獲選團隊「小事製作」作品《五虎將》劇照。(文化部提供)

在機構場館的探討後,「臺灣季」接著面向相對邊緣的表演藝術實踐。事實上,第二個主題「障礙藝術」業已走過藝術家個人或團體的自主開發,在近年共融藝術的政策推動下逐漸邁向體制。縱然英國同樣地在此一領域有著數十年的創建累積,臺灣卻早在文化平權的浪潮席捲而來前,自有本地的身體系譜,比如身體氣象館自2001年起即開辦「第六種官能表演藝術季」,迄今已累積超過十屆。「臺灣季」在此邀請總監姚立群擔任主講人,輔以本場其他與談者的安排,或許昭示著障礙藝術的發展在翻譯國際趨勢之餘,亦急須積極向內爬梳。葉紀紋即提問,過去國內為何只能在資源欠缺的情況下自行摸索耕耘此一領域?又,當前人已有超過20年的扎根積累後,為何後人卻在認知實踐上有所斷裂?

她表示隨著障礙藝術近年在國內逐漸獲得文化政策的提倡與補助資源的挹注,已可直接地看到前仆後繼的連帶效應,也正因為在體制內剛起步,之於創作與製作層面上,仍有相當程度的思辨與挖掘空間;而本場邀請參與對話的「Indepen-dance」,除投身障礙藝術創作20餘年,更於2016年起舉辦兩年一次的「國際共融舞蹈藝術節」(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Inclusive Dance)。延續前述的社區藝術討論,英國在此二領域已為他者參與藝術創作的關係與倫理想像,乃至其自主創作的可能性,有著長年的深耕,或可作為國內發展的參考借鏡。相對地,該組織也對身體氣象館的創作表達高度興趣,望能促成未來進一步的合作交流。

2020「臺灣季」線上論壇邀請身體氣想館總監姚立群(右)、聲音藝術家李婉菁(左)分享障礙藝術創作。(文化部提供)

而隨著跨領域已成表演藝術的顯學,原為舞蹈背景出身的葉紀紋,也在第三個主題中聚焦「現場藝術」,邀請藝術家、策展人林人中主講。葉紀紋坦言此一主題應為臺英最為同步、雙方最為熟悉的藝術類型。在共享的語言基礎上,本場的目標即在於透過國內個案介紹,指引國外場館機構與臺灣藝術家進行國際協作的途徑。有趣的是,現場藝術雖同樣某程度地作為西方引進的概念,本地卻也有著自身的發展樣態。葉紀紋解說,此一領域在臺灣相對有較為長期、穩定的資源挹注,藝術家各也有多元混合的藝術文化養成,比如本次的個案含括國際共製經驗豐富的陳武康;橫跨視覺與聲音藝術的林其蔚;探索各式現地製作、甚至觸及前述社區藝術主題的貢幼穎;以及連結下一主題「原民藝術」的陳彥斌(Fangas Nayaw)。

「原民藝術」作為論壇的最後一個主題,近年也在臺灣乃至國際的藝術場景中足具份量。「臺灣季」邀請「Pulima藝術節」節目策畫與製作統籌江政樺,首先分享藝術節與藝術獎的來龍去脈,以及與澳洲進行國際共製的經驗。葉紀紋介紹,其實「愛丁堡藝穗節」甫在2019年聚焦原民藝術,並將身分認同、族群權利等議題,連結至整體生態環境的探討。對葉紀紋而言,原民議題是在地的,也當然是全球性的,她希望「臺灣季」平台得將臺灣的原民藝術,更多地引入全球視閾,同時將國際的關注面向帶回臺灣。有別於前述社區藝術、障礙藝術等皆為英國在地相當具代表性的藝術類型,原民藝術的國際交流對象主要為澳洲、加拿大等地,臺灣的定位與整體佈局從中或許尚有諸多連結建立的可能。

「臺灣季」獲選團隊「蒂摩爾古薪舞集」作品《哎~撒撒》劇照。(文化部提供)

綜觀2020「臺灣季」線上論壇的四大主題,除精準地反映臺灣表演藝術的現況趨勢,更含括各式場域及方法實踐,在策展人葉紀紋所彰顯的多元性下,其實存有內部張力與差異,方共構成臺灣表演藝術的整體圖景,也好似隱隱指向一線性發展脈絡:從表演藝術場館至邊緣的差異群體,再走入白盒子或公共空間,並回返部落與自然。葉紀紋補充,四大主題分別有不同的目標設定,雙向交流中的「施與受」成分佔比各異,卻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相輔相成。而「臺灣季」的策畫任務即是攤開內部的眾聲喧嘩,從公部門期待的表演場館出發,深入近年在場館內外皆受熱議的文化平權議題,並在跨領域藝術實踐中,見證表演場域的多義性。

延伸閱讀|2020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線上論壇觀看連結

回顧這兩年的局勢動盪,葉紀紋慶幸「臺灣季」去年有機會超前部署,方能在穩固的基礎上,持續向前推進其行銷推廣與品牌經營策略。而當主辦單位終於跟上腳步後,「臺灣季」本次也將節目與論壇全數註冊至大會平台上,並與新開發的協作場館「ZOO Venues」,共同在藝穗節期間打造「ZOOTV」,推出新的系列論壇。本次論壇同樣有四個主題,其中之一即是延續去年原民藝術的討論,將著墨藝術家扶植及國際串連策略,國內與談者的部分別出心裁地邀請排灣族歌手阿爆(阿仍仍)參與,並連結墨爾本、倫敦等相關場館與藝術節;葉紀紋也從平權出發,持續關注「聽不見的聲音」,長年投身難民藝術製作的她,將社區藝術推展至人權議題的探討,期待透過前兩年「綠島人權藝術季」的個案研究,聚焦藝術介入社會的探討;另外,論壇也與衛武營馬戲平台合作,召集臺灣、日本、英國等地的實踐者,共同探究此一藝術類型的跨地域發展;而隨著線上展演的重要性已不可同日而語,論壇也開立一場圓桌論壇,共商疫情下的數位科技與表演藝術結合趨勢。

延伸閱讀|2021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線上論壇註冊報名

2021「臺灣季」線上論壇包含「數位劇場、藝術介入社會、馬戲、原民藝術」四個主題場次。(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提供)
2021「臺灣季」論壇將在8月9日,以國際數位劇場圓桌討論領跑。右圖為參與本場講者驫舞劇場蘇威嘉作品《看見你的自由步》宣傳照。(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提供)

疫情下的國際交流與協作新貌

而回到藝術家扶植的初衷,葉紀紋也再三強調,「臺灣季」無論是論壇或團隊的展示提案,皆是一個平台,亦即「愛丁堡藝穗節」僅是一跳板或潛在巡演的首站,而非藝術家代表國家參展的終點。當然,關係連結的建立未必總能立竿見影,「臺灣季」的重點亦不在於後續成果的速成,畢竟培育需時間發酵,而是若播下種子般的長遠投資。葉紀紋分享自己曾在2012年獲選參與英國藝術委員會(Arts Council England)為期一年的製作人扶植計畫,從中除了習得各方面的專業技能,更培養出自身放鬆的態度,將製作視為一長途旅程,不再遵循強迫式的產銷邏輯與控管式的成本效益分析套路。她相信製作人作為培育、陪伴角色,更重於支持藝術家的需求,為創作爭取實驗的空間與資源,而非在旁緊盯支出的回收進度。葉紀紋這幾年也愈發感受到臺灣表演藝術生態的逐漸轉變,並期待在長期發展與回饋機制的有機循環下,得挖掘出更多深度。

團隊入選之後的包裝行銷策略,則又是另一門專業學問。「臺灣季」長期與英國資深評論人Donald Hutera合作,聘請他協助訪談、轉譯、引薦藝術家的創作。去年在實體演出取消的限制下,「臺灣季」也推出「作品編創訪談」長影片,提供閱聽者進一步的認識途徑;而文化部也早在今年「愛丁堡藝穗節」決定線上辦理之前,支援獲選團隊將原預計登台的演出錄製剪輯或製作新的舞蹈影片,將於藝穗節中線上發表。葉紀紋分析,除期待在疫情緩和後重現實體創作,三支舞蹈電影與一支錄製的剪輯作品將於8月6號至8月29號間,在「愛丁堡藝穗節」大會的「IPlayer」上售票播映,也有機會在藝穗節後參與其他數位或影像藝術平台。

2020「臺灣季」四組入選團隊進行線上展示與提案。(文化部提供)

葉紀紋進一步提點,當歐洲表演藝術生態受疫情影響已重新洗牌之際,國際交流更不能再依循過去公部門的期待,直接拔擢國內的重點扶植個人或團隊。事實上,「臺灣季」此一跳板也從未限於此,葉紀紋一直相當有意識地拒絕作為國內場館機構委託製作的生產線後端。她闡釋「臺灣季」在團隊遴選的把關上移師國外,力求切斷國內的人際網絡連結,讓作品為自己說話。雖然其中不乏優秀的創作,但作為國際媒合的窗口,他們在疫情下更有必要正視疫情下的展演限制,思索特定演出之於市場環境的彈性與接受度。她舉今年論壇引介的「綠島人權藝術季」為例,其中個人的、跨媒材的藝術創作,可能更適合現下的移動遷徙條件。從此一角度出發,她也指出國內表演藝術產業必須體認國際交流、協作、巡演的新面貌,比如疫情與減碳相互加乘下的不旅行趨勢等。

但葉紀紋也解釋,臺灣在疫情下的表演藝術發展並非停滯,重點更在於此一思維調整,是否可貫徹至環環相扣的製作中,而這當然不只攸關個人的創作策略,更涉及表演者、編創者、藝術家、策展人、藝術節、場館、政府部門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整體機制。她以英國反覆封城的經驗出發,提醒我們或許首先不該再僥倖表演藝術生態,將在短時間內重返疫情前的榮景。結構性支持系統的儘速成形,其實有著相當程度的操作空間,也才能帶領從業人員共同面對現實。比如英國藝術委員會在去年封城不久後,即立刻設計了各式線上製作的補助專案,輔以快速的審查,以及多筆的小額獎助,主動地指導藝術家在應對之餘,共同開發新的創作可能;而歐洲多個場館近期也正試驗製作團隊集體隔離,並於劇場空間內同步完成線上售票演出的方案等。葉紀紋呼籲,在此一全球浩劫下,表演藝術產業並不會中斷,將持續滾動出新的展演形式。而疫情除了試煉機構場館的快速應變能力外,實際上更考驗著其能否慢下腳步,利用這段時間重新回顧檢討、學習體驗、培力陪伴,實驗出新的創作與展演策略。亦即前述的協作角色更顯至關重要,政府部門與機構場館急需聆聽藝術家的創作需求,提供更多的包容彈性與方向指引,方能避免疫情的集體恐慌影響創作能量,協助表演藝術產業共渡難關。

臺灣季獲選團隊「告白熾造」作品《觸底的形色》劇照。(文化部提供)

2021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

展期|2021.08.06 – 2021.08.29
地點|ZOOTVSummerhallFringe Player

童詠瑋( 52篇 )

藝評人、獨立編輯。關注橫跨視覺、表演、影像與數位藝術等領域。曾任《典藏ARTouch》編輯、絕對空間展場經理,參與《Fa電影欣賞》、《藝術觀點ACT》執行編輯,書寫另也散見於《典藏.今藝術》、《臺灣數位藝術網》、《放映週報》等平台。紀錄片研究論文曾獲世安美學論文獎。現主要研究旨趣為影像理論、左翼文藝、媒介研究、媒體行動主義等。E-mail: tungyungwei@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