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藝術

【表演策展論】表演策展:用身體、現場與聚集再創造文化空間的進行式(上)
這三件亞洲案例,啟發著策展作為藝術家回應、擾動與協商特定社會、藝術文化體制與問題的語言及途徑。而策展在此,是一種創造藝術...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2011-2020現場藝術與劇場變體
當公共性開始被積極納入表演性策展的核心,策展人也就被普遍期待,可以透過策畫藝術節,直面當代的關鍵問題,如人類世、生態、身...
【Live Forever專欄】活影像或在影像裡活著:用網路/攝影機表演的藝術
從約翰.伯格的觀看影像到Eva & Franco Mattes與阿馬利亞.烏爾曼的網路社交,「web」跟「cam」展演了...
疫情下的表演藝術扶植協作及國際交流的施與受:專訪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策展人葉紀紋
在「連結臺灣」(Connecting with Taiwan)的主題下,葉紀紋將「臺灣季」定位為一個文化部設在愛丁堡、面...
到不了的地方? 表演藝術未來趨向觀測
當世界各地多數藝術文化機構仍因疫情持續閉館中,劇場、現場藝術與藝術節實踐在過去一年正疾速歷經生產模式轉型。雖然數位、開放...
現場藝術的時態:專訪C-LAB年度展覽「Re:Play 操/演現場」策展人莊偉慈、王柏偉、林人中
本次C-LAB選定三位背景殊異的策展人,嘗試掙脫「參與」之名的枷鎖與「黑白對抗」的張力,將策展主軸拉回另一端之於藝術創作...
疫情中持續探測臨場性作品可能:北美館「藍天之下:我們時代的精神狀況」
臺北市立美術館自2015年來,持續由館內策展人蕭淑文帶來針對跨域、混種與臨場性(Live work)作品為基礎核心的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