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凝視絕望,才會找到希望:陳界仁個展「她與她的兒女們—引言與序章」

凝視絕望,才會找到希望:陳界仁個展「她與她的兒女們—引言與序章」

Gaze into Despair and Find Hope: Chen Chieh-Jen Solo Exhibition, “Her and Her Children – Introduction and Prologue”

陳界仁深諳知識理論背後的「人性」是最為複雜的終極體制,因而拒絕提供科幻的快感裝置、許諾式政治或終局式救贖—從《中空之地》(2017)到《風摧肉身》中的諸眾繞行,皆未指示「彼岸」的空間方向性。更直白地說,他在此所欲探問的即是為什麼生產這麼多知識理論、主義教條後,全球處境仍越來越悲慘?那麼,我們又該怎麼辦?陳界仁呼籲:唯有盡可能地凝視粗暴的絕望,才會從中找到希望;亦即唯有嘗試感知絕望,並理解絕望從何而來,在跨過一個又一個的坎後,使其成為我們的切身問題,才可能在多向度的空間挪移中覓得岔出的著力點。

大未來林舍畫廊九月推出的「她與她的兒女們—引言與序章」,是藝術家陳界仁睽違五年在臺灣舉辦的最新個展。活躍於國際的他,甫結束在維也納分離派會館(Secession)的個展「風摧肉身」,此刻並同步在北京長征空間舉行個展「以幻解幻」。在這三檔個展中共同展出的錄像新作《風摧肉身》(2022-2023),雖為「她與她的兒女們」系列創作遲來的序章,(註1)卻也可被視為藝術家近年創作承先啟後的階段性小結—或者以他自己的話來理解,係其針對全球尺度的「根本性問題」所開展的認識論重構。

走進臺北與北京的展場,六份文件標記著本系列的發展脈絡,我們亦可在新作中看到陳界仁匯集近年的創作概念與素材。面對一位創作持續捲動的藝術家,或許很難脫離其龐大的生命經驗、家族敘事、創作檔案來閱讀本次個展。在此之前,陳界仁2021年於韓國善載藝術中心舉辦的個展「傷身與流身」,業已梳理自身來回往返、參照對話的創作系譜;(註2)但換個角度來看,陳界仁念茲在茲的存在問題其實並不高深莫測,毋寧說,其反覆地叩問的只是我們不願正視的當代生命困境。本文即嘗試從後者的路徑切入,理解藝術家針對此一歷史階段的思考,以勾勒本系列之於其創作脈絡的位置。

陳界仁個展「她與她的兒女們—引言與序章」於大未來林舍畫廊展覽現場。

未來已經到來

如同本次展覽論述的再次提醒:「跨國金融資本集團、軍工複合體、數位與生物科技巨頭等公司王國所共構的帝國,通過掌控全球互聯網系統建構的全域式操控技術,左右著全球絕大多數人的感知路徑、感覺構造、欲望方向與思維模式」,藝術家並以多項數據佐證當前人類正面臨具體生存與精神生存的雙重危機。在「新自由主義/新殖民主義/新種姓制度」已成現實之際,陳界仁近年創作的核心關懷不脫「自救與互救」之道,尤其重新回到「軸心世紀」,借鏡釋迦牟尼破除婆羅門教的神話敘事與種姓制度之計,為其「佛法左派」觀點指引「流變」策略。

陳界仁,《風摧肉身—等待通知》,黑白照片.典藏級相紙,45×80 cm,2022-2023。

在此首先值得注意的是時間性的想像:若說陳界仁上個世紀末的預言/寓言之作《十二因緣—思考筆記》(1999-2000/2018)宣告不再存有真正意義的「外部」世界或「逃逸」路線,進而開啟藝術家近20年來對該作想像的「虛假未來」的對抗;本次《風摧肉身》接續提出的反烏托邦情境,實則更加真偽難辨—片中由帝國規劃的「協助優化生物功能貸款專案」並不只是近未來的科幻設定,加速離心器所拋離的諸眾已在「候轉區」徘徊苟活,在邊界等待帝國對其命運的發配。

陳界仁,《風摧肉身—敞開的迷宮》,彩色照片.典藏級相紙,100×150 cm,2022-2023。

陳界仁援引科幻小說家吉布森(William Gibson)的提醒,「未來已經到來,只是分佈不均。」(註3)誠然,自2017年開啟的「她與她的兒女們」系列創作,即嘗試面向將至或甚至已至的「科技奇點」(technological singularity)。從藝術家2020年在《再現空白》閉幕論壇上提示「邁向演算法和人工智慧時代」迄今,我們在短短幾年內竟已深陷其中,且擔憂著其對人類文明的顛覆與拋棄。不過,與其侷限在「藝術是否會被取代」的防衛性思維中,陳界仁認為:應從當前的臨界點重省藝術自工業革命以降的位置,並主動提問此刻的作為之於極端情境的意義—因為那一天終將到來。

陳界仁,《風摧肉身—是諸眾等》黑白照片.典藏級相紙,85×150 cm,2022-2023。

藝術與技術

換言之,藝術的提問在此並不僅是技術可如何為其所用,亦不作為人類精神性的最後一道防線。陳界仁指出,20世紀藝術史為技術所牽引的新舊邏輯劃分應被重新檢視;我們不能奢望時下的技術革新可帶動新一波前衛藝術運動,因為這其實證明上個世紀至今的前衛藝術運動從來都不「前衛」,而必然「滯後」於技術。陳界仁區辨,無論期待技術的解放,抑或省思技術的病徵,前衛藝術運動的單向路徑與目標已無法再回應後網路時代的技術發展—其不同於前三波工業革命之處,即在於對人類存在的取消。

陳界仁觀察,我們的精神構造與技術發展的進程並沒有完全同步,在後者高速且不可逆的演變下,前者學習的始終是暫時性的工具。更甚者,當技術的所有權實際上為帝國所壟斷時,虛擬的背後是由超級國家所掌握的伺服器、基地台、光纖、衛星等超級硬體,而人們充其量僅是技術總體的局部使用者或組合者。如此一來,技術非但無法解決「我是誰、我在哪裡、我要往哪裡去」的存在焦慮,帝國甚至更加速且全面地透過技術植入與操控感知,進而造就去個體、無數位主權的全球普遍現象;但這並不意味陳界仁是反技術的,他笑言:我們甚至不如19世紀的盧德主義者(Luddite)可以恣意砸毀紡織機。若說工業革命曾為人類文明帶來新的思想與藝術形式,陳界仁表示:當代的思想或藝術工作應從矛盾張力中,生產二元對立之外的第三異議與感性,觸發藝術/思想與現實間多重辯證運動的往返,亦即既溢出現有生命治理所規範的感性配享,更需持續召喚政治經濟實驗的動能,方能脫離感知世界的模式植入與路徑操縱。

陳界仁個展「她與她的兒女們—引言與序章」於大未來林舍畫廊展覽現場。

根本性問題

陳界仁反倒相信,藝術乃至人文學科在此一臨界點上「形勢一片大好」,因為技術的變革必然迫使我們重新召喚、反省與界定根本性問題。而這些問題自文化冷戰至中美新冷戰,持續為帝國所製造的幻象(illusion)所抹平;無論是以次要矛盾遮蔽主要矛盾,或以碎片化的口號概念取代辯證性的、結構性的、政治經濟學的思想資源,或對法國哲學、後殖民理論到多元文化主義等進步觀點的改造與質變等等。面對這些價值觀陷阱與內耗式鬥爭所佈建出的迷向空間,陳界仁質問:倘若已然詞彙化的純知識無法提煉出有效的行動方案,我們顯有必要改變認識論,才能改變實踐論。

這即是藝術家透過「她和她的兒女們」的引言、序章與第一章所嘗試聚焦的—釐清根本性問題、重塑認識論。陳界仁深諳知識理論背後的「人性」是最為複雜的終極體制,因而拒絕提供科幻的快感裝置、許諾式政治或終局式救贖—從《中空之地》(2017)到《風摧肉身》中的諸眾繞行,皆未指示「彼岸」的空間方向性。更直白地說,他在此所欲探問的即是為什麼生產這麼多知識理論、主義教條後,全球處境仍越來越悲慘?那麼,我們又該怎麼辦?陳界仁呼籲:唯有盡可能地凝視粗暴的絕望,才會從中找到希望;亦即唯有嘗試感知絕望,並理解絕望從何而來,在跨過一個又一個的坎後,使其成為我們的切身問題,才可能在多向度的空間挪移中覓得岔出的著力點。

陳界仁,《風摧肉身—闔上雙眼》黑白照片.典藏級相紙,85×150 cm,2022-2023。

慈悲的流浪之旅 (註4)

藝術家在《再現空白》中已嘗試區分,所謂的「影像」其實內含不同層次的意義:最直觀的第一層為現場參與拍攝的幻相之人,第二層則是其所透過影像機具所生產出的影像或幻相;但如此尚不足以成為真正能製造幻相(māyā)的「造幻師」。陳界仁闡釋在前二者之外,應接續透過儀式性的運動與向外的社會捲動匯聚並傳承「善」的意義,以此重塑「典範」。惟典範並不等同於正典,他提及釋迦牟尼的畫像其實皆是在佛滅後,由工匠重新「活進」未曾謀面的佛陀的心境與記憶後所投射出的虛構。陳界仁指認當前我們身處之造幻技術的鬥爭,即關乎虛構與虛構之間的鬥爭,重點在於藝術的虛構可為民眾提供何等武器,從而跨越多重治理形式的邊界,擠壓出被剝奪的個體性,以及重新連結被割裂的人類社會。

相對於帝國的「彼岸—造幻治理術」,「空性—造幻術」本身既建構又解構、既造幻又解幻的辯證過程。對陳界仁而言,行動是一場從岔路中不斷延伸而未竟的接力賽。他透露「她和她的兒女們」的下一站會是流浪之旅的開啟—在前述主軸下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地方、向不同的領域比如科學或宗教的提問與學習。當然,前提是現實條件可以支撐其創作。藝術家從中所欲串聯起的,除是其笑稱的系列「劇集」(但並不侷限於影像創作);他亦積極思考如何為觸及不同禁忌的「異議之聲」提供「第三地」的庇護,藉此組織起「異質空間」的全球串聯。

陳界仁,《十二因緣—生》彩色照片.典藏級相紙,150×120 cm,1999。

黑洞無邊,奇點有限

「她和她的兒女們」系列自2017年起發展至今,陳界仁不厭其煩的呼告或將迎來一段落。若以世界崩壞的速度審視之,觀者可能不解其「殘存反抗軍」(註5)的身影為何流露出些許薛西佛斯的悲催。不過,「任何的『一』,都是不可計數的『多』的集合,反之,任何的『一』,也都可分散成無限的『多』。」誠如藝術家於《在沒有世界的世界中I》創作自述中引用《地藏菩願本願經》的這段故事時所延伸論及之,當散佈於諸世界的分身地藏菩薩,被召喚而集結至忉利天宮時終會「共復一形」。(註6)

陳界仁的悲願看似微弱,卻絕非形單影隻。他早已義無反顧地將其人生的下半場,投注於將至的科技奇點或歷史折點。縱然在那之後的黑洞無邊且未明,此刻的臨界卻有限—陳界仁樂觀且坦然地繼續其實踐。事實上,我們或許更該自問:何時下定決心面對根本性問題?抑或仍卻步於共同體的驅逐,而甘於臣服乃至鞏固帝國新種姓制度自然化的未來觀?畢竟,他已表明相互依存與合作、邁向平等社會是人類生存的唯一出路。

陳界仁個展「她與她的兒女們—引言與序章」於大未來林舍畫廊展覽現場。

註1 陳界仁在2017年推出本系列第一章《中空之地》,2022年推出引言《在沒有世界的世界中I&II》,今年完成序章《風摧肉身》。關於此一拍攝順序,藝術家坦言出自務實的資金考量。
註2 詳情請參見拙作:童詠瑋,〈創傷與流變:從陳界仁韓國善載藝術中心個展「傷身與流身」,看藝術家在全球尺度下的「自救與互救」〉,《典藏今藝術&投資》第346期,2021年7月,頁72-75。
註3 The future is already here – it’s just not evenly distributed.
註4 小標參考蘇哲安在為「風摧肉身」一展撰寫的專文中所提出的「慈悲的流浪者」(compassion wanders)一詞,請參見:蘇哲安(Jon Solomon),〈超越物種的物種形成:陳界仁以慈悲作為脫離生命軍事化的可能出路〉(Speciation Beyond Species: Chen Chieh-je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 Compassionate Exit from the Militarization of Life),陳璽安譯,《新國際New International》,2023年7月24日,網址:https://reurl.cc/V4Davb(檢索日期:2023年9月15日)。
註5 此一用語參考自:高俊宏,〈難題、斷橋與空白,關於陳界仁的《再現空白》〉,《ARTalks》,2020年12月7日,網址:https://reurl.cc/L6m32e(檢索日期:2023年9月15日)。
註6 陳界仁,《在沒有世界的世界中—I》創作自述,大未來林舍畫廊,無標記日期,網址:https://reurl.cc/E1rzpR(檢索日期:2023年9月15日)。

童詠瑋( 52篇 )

藝評人、獨立編輯。關注橫跨視覺、表演、影像與數位藝術等領域。曾任《典藏ARTouch》編輯、絕對空間展場經理,參與《Fa電影欣賞》、《藝術觀點ACT》執行編輯,書寫另也散見於《典藏.今藝術》、《臺灣數位藝術網》、《放映週報》等平台。紀錄片研究論文曾獲世安美學論文獎。現主要研究旨趣為影像理論、左翼文藝、媒介研究、媒體行動主義等。E-mail: tungyungwei@gmail.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