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李梅樹與三峽祖師廟

李梅樹與三峽祖師廟

Li Mei-Shu and Zushi Temple in Sanxia

過往媒體根據李梅樹以米開朗基羅興建聖彼得大教堂的信念,稱三峽祖師廟為「東方藝術殿堂」,但若放在台灣藝術史的脈絡底下,祖師廟可以視為一處空前絕後的實驗場,由藝術家主導,如何在地方信仰的基礎上,融合傳統與現代,試圖成為一處台灣獨有的藝術古典範式。

提起李梅樹,對台灣美術史有概念的讀者,可能就會想到他著名的作品《小憩之女》,以及他的外光派古典風格的油畫創作。但除了西方油畫作品之外,李梅樹另一件重要的「作品」:三峽祖師廟主持改建工程,反而很少在台灣藝術史的脈絡下提及。因李梅樹在地方的人望,使他有機會以一位接受過西方學院訓練的藝術家,主導改建三峽的主要廟宇。雖然在實際施工的過程中,不免有許多正反意見,漫長的改建工程也沒有畢竟全功。但以後設視野觀之,李梅樹不僅是藝術家介入社會的範例,更是藝術院校與民間進行產學合作的先行者,讓三峽祖師廟在美學上成為獨一無二的存在,也是李梅樹晚年留給台灣社會最重要的文化遺產。

三峽祖師廟現貌。(本刊資料室)

三峽及祖師廟

今新北市三峽區,舊稱「三角湧」,為淡水河上游大漢溪與橫溪、三峽河匯聚之處,為山麓之沖積平原,所以早期即有原住民在此居住。清代康熙年後,漸有漢人到此開墾,至乾隆、嘉慶年間形成聚落,以泉州安溪移民為主,因而帶入安溪當地的清水祖師信仰,乾隆32年(1767)在三峽河旁建廟祭祀。

李梅樹,《三峽春曉》,油彩、畫布,1977。(李梅樹紀念館提供)

祖師廟主祀清水祖師,據傳為北宋年間在福建一帶活動的高僧,圓寂後為當地民眾信仰,成為有著濃厚地方色彩的神明。高僧信仰從晚唐以來即相當風行,許多具有神異事蹟的高僧成為信仰對象,如著名的布袋和尚、濟公皆可視為此一脈絡。由於高僧信仰與庶民生活貼近,因而多半較偏向民間信仰的狀態。晚近對清水祖師事蹟的流傳,又與宋末文天祥抗元的事蹟混雜,在神異事蹟之餘,又帶有忠君愛國及民族氣節的思想,這也影響到了李梅樹在改建祖師廟時,對於廟宇裝飾當中故事內容的選擇。

三峽祖師廟於乾隆時期始建,道光年間(1833)因地震損毀而募貲擴建。乙未割台之後,因地方欲抵抗日軍接收,祖師廟成為策謀的主要據地,日軍占領後將祖師廟加以焚毀,因而1899年在仕紳籌畫下再度重建,並於1901年建成。二次大戰期間,因祖師廟遭到轟炸毀損,所以戰爭結束後不久即計畫整修,也促成李梅樹改建三峽祖師廟的因緣。

戰後三峽祖師廟的重修工作

1946年,李梅樹在成為三峽代理街長後,又受到鄉里請託,成為三峽祖師廟重建的主持人。原先地方人士只想花兩三年的時間進行「重修」,但在李梅樹的主持下,祖師廟進行大規模的重建工作。根據媒體記載,本來規劃以24年為期,從1947年開始重修,到1971年舉行「慶成建醮」。(註1)但隨著工期一再延宕,完工日遙遙無期,直到1983年李梅樹過世時,仍沒有正式完工。

雖然漫長耗時的重建工程有未竟之憾,但李梅樹以西方美術的教育背景,主持重修傳統寺廟,開啟西方學院藝術進入進入傳統寺院的可能性。在此之前,可能僅有黃土水受魏清德的委託所製作的《釋迦像》(釋迦出山),係台灣首度以西方古典雕塑風格的方式製作傳統佛教造像。但這並非由廟方所主導,後來也沒有類似的例子。李梅樹在三峽祖師廟重建的嘗試,迄今都可視為台灣藝術史上的一大創舉。

若簡單的分類,三峽祖師廟中的廟宇裝飾可以分為三個大類,一是由李梅樹所設計、再由傳統匠師雕製的作品,二是李梅樹與藝術界友人所提供的粉稿,三是藝專學生在李梅樹指導下所製作的作品。

第一類由李梅樹所設計,再由傳統匠師雕製的作品,最著名的莫過於祖師廟中殿的「百鳥朝梅」石柱。李梅樹不僅不使用傳統台灣常用的龍柱形制,甚至也不是匠師所習慣的四季花鳥柱。根據一些匠師的訪談記錄中可知,李梅樹不僅要求他們重新設計為「百鳥朝梅」柱,兩柱分別要雕出50隻鳥,每隻鳥甚至得型態各異,除了自己親自畫粉本圖樣給匠師外,還以鳥類圖鑑為參考。也就是說,李梅樹間接的讓匠師擺脫傳統粉本與公式化的雕刻圖案,轉以學院教育中寫生的概念進行花鳥柱的雕刻。此外,祖師廟中還有許多傳統廟宇裡少見的動物,如哈巴狗、狼犬、貓頭鷹、穿山甲、烏賊、章魚等,這也是出自李梅樹的設計。莊伯和即認為這是「融合了自然寫實主義的手法」(註2),即是李梅樹所貫徹的寫生精神。

李梅樹與「百鳥朝梅」柱。(本刊資料室)

第二類為李梅樹與藝術界友人所提供畫稿,製作為平雕作品。這類石刻出現在祖師廟前殿、中殿等處,李梅樹自己所繪製的作品約佔三成,其餘藝術家的作品約為七成。這批因為重建所需而繪製的作品,可以說是李梅樹創作生涯中少見的古典水墨創作,雖然在寫生觀念的影響下,李梅樹大多繪製的鳥禽多為可以分辨的種類,而非傳統粉本的陳套,但為了廟宇風格及其他邀請的藝術家創作整體的協調性,仍是以傳統的花鳥畫布局所繪製,在李梅樹以油畫作品為主的創作中顯得獨樹一幟。而李梅樹所邀請的藝術家,包括林玉山、郭雪湖、陳進、陳慧坤、盧雲生、李秋禾、林之助、陳丹誠、歐豪年、蘇峰男、黃昌惠、涂璨琳、李義弘、李春祈等人,既有與他同輩的膠彩畫家,也有他在國立藝專任教時結識的水墨畫家,呈現出當時台灣水墨領域的一個切面。

李梅樹所繪製的水墨底稿與廟內的石刻。(本刊資料室)

第三類則是藝專學生在李梅樹指導下的作品,以浮雕與圓雕作品為主,主要是取代前殿、中殿的壁畫與配祀的神像。根據資料顯示,李梅樹想以浮雕作品取代壁畫,一是考量壁畫容易被香火薰黑且不易保存,二是當時藝專雕塑科剛成立,李梅樹希望學生有實際創作的機會。他於1968年先找當時的助教何恆雄設計神龕內壁的龍首浮雕,後來又陸續有黃金鐘、林文德、許和義、方建明、黃源龍、吳進生等人加入製作。浮雕的內容配合傳統寺廟題材,包括《孔子問禮於老子》、《黃帝發明指南車》、《勾踐臥薪嘗膽》、《田單火牛陣復國》、《岳飛精忠報國》、《木蘭代父從軍》,以及門上文官、宮女浮雕等。這類浮雕作品以寫實方式呈現,融入一部份傳統的裝飾手法,可以說是祖師廟改建中最具特色之處。

三峽祖師廟正殿神龕,後方有龍首浮雕。(本刊資料室)
三峽祖師廟內《黃帝發明指南車》浮雕。(本刊資料室)

這系列作品中另外值得特別關注的作品,即是李梅樹參考日本佛教造像所繪製,並交由學生製作的浮雕與圓雕作品,包含中殿左右護龍外牆水車堵上的細長型浮雕,以及四大天王像等。水車堵上的細長型浮雕包含「阿彌陀佛及大菩薩來迎圖」、「護法神將圖」、「禮佛圖」,根據學者研究,這應該是李梅樹參考日本佛寺雕刻、繪畫圖冊而來。此外,祖師廟中的四大將、太陽星君、太陰星君等,雖然在裝飾上仍依據傳統的形式,但造型上以更靠近西方寫實的方式塑造,可說是隱約呼應了黃土水《釋迦像》的西方寫實風格。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楊英風即以西方雕塑的模式來塑造傳統佛教造像,他曾在1958年到1961年間任教於國立藝專,祖師廟這部分的佛教浮雕與圓雕,除了李梅樹之外,是否也有受到楊英風的影響,或許是值得進一步深論的議題。

三峽祖師廟寺天王像。(本刊資料室)
三峽祖師廟虎邊外牆水車堵的「阿彌陀佛及大菩薩來迎圖」局部。(本刊資料室)

空前絕後的嘗試

李梅樹所主持重建的三峽祖師廟,可以說是藝術家主導傳統廟宇改建的唯一案例,使祖師廟既不像以大木匠師所主持的寺廟,也不像後期參雜大量西方現代建築工法的水泥廟,成為一處獨特的存在。又因為李梅樹晚年任教國立藝專,將學院的學生帶入傳統寺廟進行浮雕與圓雕神像的製作,產生出有別於其他傳統寺廟的現代感。古今折衷的風格呈現,即使是之後所建造的新廟,也不復有機會可以出現這樣的成果。

過往媒體根據李梅樹以米開朗基羅興建聖彼得大教堂的信念,稱三峽祖師廟為「東方藝術殿堂」,但若放在台灣藝術史的脈絡底下,祖師廟可以視為一處空前絕後的實驗場,由藝術家主導,如何在地方信仰的基礎上,融合傳統與現代,試圖成為一處台灣獨有的藝術古典範式。去(2022)年12月17日起於國立臺灣美術館所舉辦的「畫筆下的真實—李梅樹120歲藝術紀念展」,完整呈現李梅樹的創作生涯,分為六個子題,其中的「擘劃祖師廟創建」中,可以看到李梅樹為祖師廟重建所繪製的建築圖與畫稿等,讓觀眾除了三峽祖師廟本體外,得以一窺李梅樹當時重建祖師廟的第一手資料。此外並有李梅樹紀念館「臺雅貴公子─李梅樹與他筆下的從容現代性」及庶民美術館「歸鄉.遠行─吳耀忠紀念展」等平行展,呈現李梅樹一生的步履足跡。


註1 林墾,〈重建了二十多年的廟宇─記三峽鎮未完成的祖師廟〉,《自由談》1968年3月。

註2 莊伯和,〈三峽祖師廟的石雕藝術〉,《雄獅美術》107期,1980年1月。

李孟學(Li Meng-Hsueh)( 95篇 )

嘉義市立美術館專案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