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航向心內的所在——郭雪湖的戎克船

航向心內的所在——郭雪湖的戎克船

Heading Towards the Destination Within the Heart—kUO Hsueh Hu’s Junk

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了1幅20世紀臺灣傑出藝術家郭雪湖(1908-2012)於1992年所創作的戎克船《帆船》,這位與臺灣近代藝術脈動同步發展的藝術家,戎克船是其創作生涯中極其重要的命題。在許多人生的重要階段,他都畫了戎克船,許多藏家也樂於收藏此類具有臺灣風情甚或異國情調的優美作品

(本文摘錄自《歷史文物》318期封面故事)

文|林育淳(前臺南市美術館館長)
圖|國立歷史博物館、順益台灣美術館、郭雪湖基金會

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史博館)典藏了1幅20世紀臺灣傑出藝術家郭雪湖(1908-2012)於1992年所創作的戎克船《帆船》,這位與臺灣近代藝術脈動同步發展的藝術家,戎克船是其創作生涯中極其重要的命題。在許多人生的重要階段,他都畫了戎克船,許多藏家也樂於收藏此類具有臺灣風情甚或異國情調的優美作品。郭雪湖晚年的創作還不時摻雜了臺灣、日本及中國遊居的印象,畫出蘊藏對家鄉思念及顯示其文化淵源的諸多三彩船速寫。2020年3月,我於臺南市美術館策劃了「心內的所在─郭雪湖望鄉特展」,特別挑選1件郭雪湖晚年畫幅極小的無名速寫,作為大展的主視覺;此時此刻,我為此件具有大力量的小作品,命名為《心內的三彩船》,藉以表達對於這位出身於19世紀條約港大稻埕的長壽藝術家的敬意,並以此描繪郭雪湖一生以積極的海洋性格,乘載夢想,在藝術之海乘風破浪 。

郭雪湖,《帆船》,1992年,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典藏編號97-00003。(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戎克」是航向世界的貿易船

根據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線上博物館」、文化部「典藏網」等圖文資料庫的比對,以及透過網路搜尋,總結「戎克船」的簡略說明如下:戎克船是中國式帆船,屬於近海之船,規模較大。尖底、有龍骨,具有桅、帆、擢、竹竿等。然而它響亮的稱呼卻是由外國人所命名。外邦人將這種中式船舶「䑸」或「艚」的閩南音轉化成為「Junk」。而日文漢字為「戎克」、日文拼音為「ジヤンク」、馬來語「Dgong」或「Jong」、德文「Dschunke」,也有一說是音譯自葡萄牙文「Junco」。

戎克船自16、17世紀即航行於臺灣、中國之間的近海與河道,資料顯示,清政府為了管制船舶,對於船身上漆的顏色有所規定,船身不同顏色表示來自不同的地域,如「綠頭船」為福建船、「紅頭船」為廣東船、「白底船」為臺灣船,「烏槽船」則來自寧波。船首畫有大大的魚眼,相傳這對象徵具有靈性的龍目,可以在海上看得更清晰,以祈趨吉避凶。

17世紀以來頻繁往來經過臺灣海峽的船隻中,「戎克船」是非常耀眼的存在。除了擔負起舟楫貿易的重大經濟能量之外,它豐富飽滿的造型及多彩華麗的外觀,更是吸引眾人注目。更特別的是它具有象徵臺灣與世界溝通往來的文化意義。然而1860年代,艋舺碼頭已無法停靠戎克船,因此大帆船轉泊大稻埕。1890年代,大稻埕碼頭亦已無法停靠滿載之戎克船,大帆船須停在河道深水區,再由其他各式舢舨小船搬載轉運。而這樣的景象就是藝術家郭雪湖日常所見,也是終其一生經常提筆描繪的心內風景 。

郭雪湖 《心內的三彩船》。(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從蕃仔溝到淡水河的生活轉換與視野蛻變

郭雪湖(原名郭金火),1908年出生於蕃仔溝庄,蕃仔溝河道連通著基隆河與淡水河,日治時期稱為河合町。郭金火童年在充滿花草香的淡水河畔渡過,除了可以見到觀音山及附近河流變化多端的美麗自然風光,也可以看到河面上來來往往色彩斑斕的戎克船、紅頭船、小舢舨、竹筏等各類舟楫穿梭河道的人文景致。晚年人在他鄉,郭雪湖卻心念不忘少時舊景,一幅幅戎克船的畫作,就這麼承載著濃濃的鄉愁與深刻的歷史文化記憶。

1917年郭金火隨著母親搬至更加繁華的大稻埕永樂町,進入大稻埕第二公學校就讀,此校於1920年遷入太原路現址,1922年更名為日新公學校。1924年郭金火考入臺北州立工業學校土木科,因志趣不合,退學在家自修。1925年1月10日(農曆12月16日/尾牙)拜名家蔡雪溪為師,不久畫技得到師傅肯定,並獲得「雪湖」這個名號。4個月後,郭雪湖離開雪溪畫館,在家開設「補石廬」畫館接單做生意。於大稻埕除了在熱鬧市街營生,也見識了淡水河畔戎克船運作繁忙,對中國、亞洲各國、甚至歐美世界,熱絡展開陶瓷、糖、茶葉等貨品貿易。雖然生活頗感壓力,但一切都顯得熱鬧滾滾,充滿動能。

1927年臺灣舉行第一次官辦展覽,郭雪湖的《松壑飛泉》入選第一屆台展東洋畫部。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第二年他以大自然為師,歷經半年勤奮實地踏查寫生,畫過許多草圖,1928年嘔心瀝血之作《圓山附近》,獲得了第二屆的臺展東洋畫特選。1929年第三屆臺展特選的《春》、1931年第五屆臺展獲得台展賞的《新霽》、1932年第六屆台展獲得台日賞的《薰苑》等,這類以自然風景變化而成的細密畫,不但有地景寫生新觀念,又有巧思布局,幾年之間便獲得其他參加台展東洋部的畫家跟隨模仿,形成所謂「雪湖派」風格。此外,郭雪湖還能不斷突破自己,另外發展新貌。1930年第四屆臺展的《南街殷賑》,他就把住家附近大稻埕南街場景畫出了新境地。1931年一趟日本見學之旅,他就開啟注重雙鉤線條及墨韻彩染的新風格。而1935年第9屆台展的《戎克船》,不但獲得大阪朝日新聞社贊助的「朝日賞」,「戎克船」這個繪畫題材也在郭雪湖的繪畫生涯中續航了70餘年。史博館所收藏,繪於1992年的這幅《帆船》,就是畫家84歲的晚年之作。

郭雪湖 《戎克船》 1935年 《第九回台灣美術展覽會圖錄》。(國立歷史博物館提供)

(全文未完,本文由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授權摘錄轉載,完整文章請見《歷史文物》318期

延伸閱讀|「聽聽史博──耳朵裡的《歷史文物》」podcast正式上線!
延伸閱讀|歷史文物電子書列表頁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 16篇 )

《歷史文物》季刊以培養國人藝術、歷史、文物與博物館學知識,提昇美學素養為宗旨,為多元的文化藝術性刊物。自2020年度起全新改版,以「知性的.感性的.趣味的」為刊物方針,致力打造為藝術文物界的傳記文學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