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

【新刊】臺灣藏書文化
本期「臺灣藏書文化」專題,邀請傅月庵談談臺灣藏書風景,陳學祈回顧古書拍賣會的發展,探訪國圖典藏中的私人藏書及手稿,並走進...
【藝術防災包】我們準備好了嗎? 盤點臺灣11座美術館的防災現場與挑戰(上)
面對日益緊張的全球局勢以及更嚴峻的氣候挑戰,文化資產的防護不再是遙遠的假想題,而美術館作為文化保存的前線,在危機中如何及...
解析蘭花圖像系譜、與跨國共製的在地視野:專訪史博館「 臺灣蘭花百姿 」策展人陳奕安
國立歷史博物館「臺灣蘭花百姿」特展,正是一場回看臺灣蘭花意涵的展覽,透過植物標本、科學畫、藝術品與歷史圖像,重新爬梳蘭花...
使命不清或已失去使命?亟待再定位的「國立歷史博物館」(二)
相較於臺灣當前各地美術館/博物館,史博館修復主體建築之後,是否更具競爭力了呢?以該館重新運營以來的現況為觀察依據,除了硬...
使命不清或已失去使命? —亟待再定位的 「國立歷史博物館」(一)
展場空間設施的規劃,只有設計師必須負責任嗎?其實不然!館方同樣責無旁貸。場館的使命宣言、未來願景、空間需要、使用設定,連...
追尋窮形盡相的行旅:李安榮、何堯智、黃宗偉談「李奇茂百年展」
走過動盪不安的年代,畫壇巨擘李奇茂始終維持豁達樂天的性格,豐沛且生機勃勃的創作量能至其晚年皆未枯竭。後期筆調更為凝鍊集中...
臺灣水墨巨擘「李奇茂百年展」史博館盛大開幕,69件經典致敬傳奇一生
2025年,時逢李奇茂百年冥誕之際,國立歷史博物館作為李奇茂作品典藏最豐富的博物館,匯聚25個單位、精選共69件經典作品...
史博館70週年典藏文物庫房動土,預計2027年底完工
4月2日,國立歷史博物館在新北市中和區中橫路166號舉行「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文物庫房新建工程」動土典禮。典藏文物庫房開工...
「藏珍—清翫雅集卅周年慶收藏展」史博館盛大開幕,頂尖私人珍藏公開
2025年1月17日下午,臺灣頂尖收藏團體「清翫雅集」於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行卅周年收藏展開幕儀式,現場冠蓋雲集,誠為藝文界...
「書法是生動的建築,建築是立體的書法」,如椽巨筆——境與象出版社的漢寶德筆耕成就
「書寫」有多重的意義:是漢先生對書寫的詮釋,是漢先生終生勤於筆耕著作等身的至佳寫照,亦是漢先生核心關懷所在。綜觀漢先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