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博館
【新刊】寶島名勝之旅
寶島之美,有山有水。在這座面積僅約36000平方公里的小島上,有高近4000公尺的高山、被溪流深切的縱谷;有豐富茂密的林...
透過「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重新勾勒臺灣藝術史的多元性與國際觀
國立歷史博物館舉辦的「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特展,以館藏的常玉作品與研究為基礎,再擴及至和常玉同期與之...
立體化常玉與臺灣藝術家的連結——陳貺怡談「他者.他方:常玉與旅法藝術家的巴黎跫音」特展
常玉(1895−1966)在人生最美好的時刻與「瘋狂年代」的巴黎以及那些聚居於巴黎的藝術遊子們相遇,身處遠東的中國、日本...
從創作者小野,到文化部長李遠:「非典型」部長的養成與挑戰
面對視覺藝術界的期待,這位非政治人物的「非典型」文化部長一方面不諱言自己對這一產業尚有許多待了解之處;而另一方面,他也從...
靈光不滅的臺灣美術先驅 「英風百年—楊英風藝術大展」的回顧與展望
在追求藝術實踐道路上,楊英風有志透過藝術創作提升生活,而熱衷於研究與嘗試各種技法與材料特性以發揮最佳效用,並自傳統文化、...
當代博物館防震實踐:故宮、史博館、碗盤博物館防震措施專訪
1999年921地震後,臺灣防震意識提升,不僅修訂建築耐震法規,使建築物提升至能承受6級震度不倒塌,文化資產方面,199...
【蕭文杰專欄】文化資產,修一個壞一個?臺灣有形文資修復的爭議
民間戲稱:「文化資產,修一個壞一個」,有時候甚至出現專業者也互相批評,但是某些主持修復的象牙塔專家及官員們卻把有意見的民...
冷戰視角下的戰後臺灣藝術及其國際文化交流
回首冷戰初期,當時甫於臺灣站穩腳跟的中華民國政府在思考對外文化交流事務時,往往以外交需求作為首要考量。討論戰後臺灣現代美...
【專題|跟孩子一起暢玩美術館!】15.親子攜手漫遊時間-國立歷史博物館 「B1兒童創意共學空間」
史博館藏品就是最好的媒介與催化劑,讓觀眾認識要學習的議題是什麼,而館方則是從學習者的角度轉化內容與改變轉譯方式。
【小典藏|兒童節推薦02.】博物館玩透透!士林科教館、史博館、海科館、中台世界博物館、故宮南院、臺史博,親子動手動腦假期狂放電!
兒童節去哪玩耍呢?小典藏兒童節推薦第二波!來去博物館趴趴走玩透透
文章導覽
1
2
3
4
5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