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北美館「掘光而行:洪瑞麟」將展出數件未曾公開作品,拓延礦工形象外的完整光譜

北美館「掘光而行:洪瑞麟」將展出數件未曾公開作品,拓延礦工形象外的完整光譜

TFAM to Exhibit Several Never-Before-Seen Artworks in “Unearthing Light: Hung Jui-Lin” with Comprehensive Portrayals of Mine Workers Beyond the Stereotypical Image

洪瑞麟被習慣稱為「礦工畫家」,為使觀者對於藝術家展開更多的認識,臺北市立美術館3月即將開展的「掘光而行:洪瑞麟」希望能提供創作光譜更多元的洪瑞麟,展出作品包括藝術家日本時期、大稻埕時期以及更晚期之作,多件原作、速寫及文獻已逾35年未出現於臺灣觀眾面前。展期間亦舉辦大稻埕及礦場走讀公眾活動。

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選在2月22日,前輩藝術家洪瑞麟(1912-1996)農曆110週年冥誕當天,邀請3月即將開展的「掘光而行:洪瑞麟」策展人之一白雪蘭,預先帶領媒體團至大稻埕走讀,同時透露3月洪瑞麟大展細節。

洪瑞麟《大稻埕民家》,水彩、紙, 23.8×32.7 cm,1929,呂雲麟紀念美術館典藏。(呂雲麟紀念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洪瑞麟一直素有「礦工畫家」的美譽,其作品一直是臺灣美術史上描繪勞動者生活面貌的代表象徵。北美館館長王俊傑表示,北美館以洪瑞麟的長子洪鈞雄所捐贈的藏品為基礎,將於3月19日至7月31日籌辦「掘光而行:洪瑞麟」大型個展,也選在其冥誕當日在其生活過的大稻埕、茶行等地舉行走讀活動,他提到北美館原先便有16件洪瑞麟的相關館藏,有購藏也有捐贈,但館方持續與以洪瑞麟在洛杉磯的長子洪鈞雄連繫,洽談將洪瑞麟部分作品捐贈給北美館,這批作品是洪瑞麟從臺灣前往美國時,親自精選一百多件的作品帶往美國。館方也去洛杉磯確認作品的狀態,並為此展籌畫多年。並邀請策展人白雪蘭,以及北美館典藏組組長方美晶、行銷推廣組組長高子衿,共同組成策展團隊,以表館方對此展的重視。

洪瑞麟《帆船》,水彩、紙,38.5×54 cm,1930,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王俊傑強調,這次處理前輩藝術家的展覽,特別期待以當代的觀點重新詮釋過去的時代,包括主視覺會邀請設計師何佳興擔任,展場設計則由藝術家羅智信與空間設計師廖哲民擔任,並由林怡秀做為未來專書的編輯工作。此外也會安排離開館外的走讀團,包括前往大稻埕與猴硐,以更立體的方式理解藝術家所身處的環境。

此次走讀重點的大稻埕區域,是洪瑞麟自小成長的地方。他於1912年(民國元年/明治45年)生於臺北獅館巷(今涼州街),父親洪鶴汀(又稱海先生)從事船頭行街的商行記帳工作,1923年轉任元隆茶行任支配人(總經理),全家移居近江山樓的茶行內生活,今日茶行舊址已改建為現代公寓。洪父具漢文根基,尤擅畫梅,洪瑞麟六歲起常為父親研墨,獲得藝術啟蒙。元隆茶行老闆娘的姪女丁韻琴與洪瑞麟的弟弟洪瑞雲結成連理,和洪瑞麟的妹妹洪儷仙友好,曾入選日本第12屆春陽會《朝妝》,描繪1934年丁韻琴為坐在有靠背扶手木椅上的洪儷仙梳頭髮的情景,運用幾何線條與單純明亮的色彩組成畫面,人物服飾、家俱形式、陶瓷花臺皆有十足的臺灣風味,為本展亮點作品之一。

洪瑞麟《朝妝》,油彩、畫布,91.5×72.5 cm,1934,私人收藏。(私人藏家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1920年,洪瑞麟進入六館街的稻江義塾接受基礎教育,而今舊址位於南京西路與西寧北路交叉口,校長是稻垣藤兵衛,他秉承著平權博愛的興學理念,影響洪瑞麟甚早即接觸人道主義的薰陶。私塾中老師吳清海發現洪瑞麟的繪畫天分,訂購日本美術雜誌供他閱讀,亦打開其藝術視野與開拓對普羅大眾之關注。本展其中一件重要捐贈作品《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背面註記是模寫ミクラレチェロ(米開朗基羅),透過洪瑞麟年僅12歲的臨摹之作,顯現其早慧的繪畫天賦。

1943年3月7日稻江義塾塾友會紀念。第三排右一爲洪瑞麟,第二排右起第八位是吳清海老師,右起第九位是稻垣藤兵衛校長。(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洪瑞麟《米開朗基羅素描摹寫》,鉛筆、紙,23.8×15.2 cm,1924,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臺北市立美術館及家屬洪鈞雄提供)

1929年新春,倪蔣懷拜訪石川欽一郎,受到其鼓勵要做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於是在同年出資設立洋畫自由研究所(1930年改名為臺灣繪畫研究所),並獲石川欽一郎贈送寓臺期間的風景寫生冊函《山紫水明帖》予以鼓勵,此件作品名稱為日文漢語,與中文「山明水秀」意思相似,畫帖內容為石川緬懷臺灣與中國旅行的景色,此件稀有珍貴之冊函作品經過精湛的修復,適度全補顏色及統整基底材色調,讓封面及內頁保留貼近原作的視覺美感,此作亦將於本展首次公開亮相,重新見證歷史上的重要篇章。而洪瑞麟在此接受石川欽一郎指導,結識倪蔣懷、陳植棋等前輩,開始西洋畫的訓練,學習石膏像素描與透視法等,也經常在大稻埕、臺北近郊與淡水進行水彩寫生,直接從自然中觀察環境,如本次展出作品《帆船》、《大稻埕民家》,深受英式水彩畫風影響,引領18歲的洪瑞麟立志成為藝術家,一生堅持初心,追求藝術不懈。

石川欽一郎《山紫水明帖》(局部),水彩、紙,冊函24×19×3 cm, 內頁(展開)24×36 cm(×13),1929,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展覽策展人之一的方美晶表示,洪瑞麟被習慣稱為「礦工畫家」,但這次「掘光而行:洪瑞麟」希望能提供創作光譜更多元的洪瑞麟,包括藝術家日本時期、大稻埕時期以及更晚期的作品,這次三位策展人都投入尋畫的過程,尋找洪瑞麟四散在臺灣各處的作品,但也體認到許多臺灣藏家雖然低調,但是都是真切喜愛臺灣前輩藝術家的作品,更企圖將展覽從過去聚焦於他礦工時期的時間軸拉長,加進更多關於他的線索,包括石川欽一郎、倪蔣懷、陳植棋等,和他曾經一起生活的友人,讓對於洪瑞麟的理解能更加立體。「掘光而行:洪瑞麟」將於3月19日揭開序幕,多件原作、速寫及文獻已逾35年未出現於臺灣觀眾面前。展期間亦舉辦大稻埕及礦場走讀公眾活動。

1929年7月1日台灣繪畫研究所開設餐宴於蓬萊閣餐廳,前排有石川欽一郎(右三)、倪蔣懷(左三)、藍蔭鼎(右一)、陳植棋(右二),兩位新學員洪瑞麟(左二)、陳德旺(左一),後排為陳英聲(右二)與兩位女服務生。(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相關閱讀北美館2022年度展覽預告:兩檔國際合作大展、前輩藝術家回顧與聚焦1980年代

ARTouch編輯部( 169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