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人見人愛的粉紅風潮:近代陶瓷的調色盤革命,臺大美術館推出「觀色」釉上彩特展

人見人愛的粉紅風潮:近代陶瓷的調色盤革命,臺大美術館推出「觀色」釉上彩特展

The Pink Trend Adored by Many: Art Museum of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Presents “Perceiving Colors: The Chromatic Journey of Early Modern Overglaze Decoration”

在還沒有化學顏料生成的時代,陶瓷上的粉紅色系配方就是「黃金的奈米狀態」,因此粉紅色顏料在當時不僅是一種審美上的選擇,更可作為炫耀財富地位的象徵物。除了大家熟知藍白青花瓷外銷全世界的故事,粉紅色在18世紀也崛起成一股新的顏色勢力,成為陶瓷彩繪的主流配色。

近幾年,社交媒體上流行的「多巴胺色系」穿搭,由美國美國時尚心理學家Dawnn Karen提出,他認為鮮艷色彩組成的高飽和度色調與大膽繽紛配色,能夠幫助刺激大腦分泌多巴胺,讓心情愉悅,進而散發正能量。

然而鮮豔大膽的多巴胺配色,早在17世紀就已經出現在全球陶瓷彩繪中,以昂貴的奢侈商品,成為上流社會的心愛珍藏。除了大家熟知藍白青花瓷外銷全世界的故事,粉紅色在18世紀也崛起成一股新的顏色勢力,成為陶瓷彩繪的主流配色。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美術館「觀色:近代陶瓷彩繪的色彩計畫」特展主視覺。

粉紅色為什麼珍貴?

在還沒有化學顏料生成的時代,陶瓷上裝飾的粉紅(pink)、洋紅(magenta)、玫瑰紅(rose red)、寶石紅(ruby red)等不同的金紅彩粉紅色系,都是含有黃金成分的昂貴顏料。可以說粉紅色系配方就是「黃金的奈米狀態」,因此粉紅色顏料在當時不僅是一種審美上的選擇,更可作為炫耀財富地位的象徵物。

然而,陶瓷上的粉紅色系彩繪的崛起離不開彩繪顏料的改革。得益於歐洲煉金師的實驗成果,使17到18世紀的彩料從原來主流的礦物顏料轉變成「玻璃熔塊」顏料。對於工匠而言兩者最大區別在於,礦物顏料必須經過燒製後才能變成漂亮的顏色,例如青花瓷的湛藍色,上色時的礦物鈷料其實是黑灰色。但是玻璃熔塊顏料,則更近似於現代化學顏料的調色盤,新的玻璃基底顏料使混色成為可能,不但大多可以相容調色,紅加藍調出紫色等,上彩時的顏色也跟燒製後相近。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美術館推出「觀色:近代陶瓷彩繪的色彩計畫」特展。(攝影/朱佑霖)

近期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美術館(以下簡稱臺大美術館),推出「觀色:近代陶瓷彩繪的色彩計畫」特展,展出70件典藏瓷器。在17-18世紀,歐洲陶瓷釉上彩料與技術經歷了系統性的演變,改變了世界陶瓷產業的發展軌跡。各地窯廠面對這一全新調色盤的誕生,是如何以不同的「色彩計畫」來因應這場變革呢?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美術館推出「觀色:近代陶瓷彩繪的色彩計畫」特展。(攝影/朱佑霖)

調色盤變革的新視角

本次展覽從日本、中國、歐洲回到臺灣,展覽以八個觀察反應全球視野下陶瓷顏料變革的跨域影響力。此研究由臺大藝術史研究所教授施靜菲帶領學生共同執行策劃,展題以施教授長期關注的琺瑯釉上彩瓷為研究對象。

「玻璃熔塊」顏料在過去的中國陶瓷相關研究中多稱為琺琅彩、洋彩、粉彩等,在不同時空脈絡下稱呼各有不同,學界也有不同解讀方式。盡管名詞各不相同且經常被混用,但相對於先上彩再上透明釉一次高溫燒製的(釉下)青花、釉里紅等,皆可簡單稱為「釉上彩」,須經低溫二次燒造,通常且帶有玻璃質地。以下將展區分為四大部分介紹。

延伸閱讀|「康熙御製」琺瑯彩瓷調色盤

拒絕歐洲調色盤的日本

17世紀歐洲引發釉上彩料與技術的系統性變革、18世紀初能自製瓷器後,改變了世界陶瓷產業的發展軌跡。

展覽的第一部分聚焦於日本瓷器的色彩轉變。從1610年開始,日本有田地區便受中國與韓國的陶瓷技術影響,開始燒製日本最初的瓷器。1650年左右,日本已接觸到歐洲的「調色盤革命」,採用來自歐洲的黃色、藍色配方進行陶瓷彩繪。展區內展出的日本「金襴手」(原意為「如織金錦般華麗」)樣式瓷器,展現了日本如何融合並再創作這些色彩技術。特別有趣的是,儘管取得了新技術,日本卻依然選擇保留傳統如織金錦般華麗的「伊萬里」風格,這種「拒絕新調色盤」的現象耐人尋味,但原因至今沒有定論。

日本外銷瓷器樣式,約1870-1900,《伊萬里金襴手樣式菊瓣盤》與1700-1740年,《伊萬里瓷金襴手樣式花卉杯盤組》。(攝影/朱佑霖)

19世紀初期日本發展出用大量鐵紅彩構圖,色彩艷麗且具日本風格的「赤繪」(紅彩)作品;在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上半期的外銷市場中概稱「再興九谷燒」的產品據有一席之地。上彩技法如展品所示,除手繪外,亦發展至以轉印加手繪方式完成。

日本明治時期,日本有田香蘭社,《赤繪花卉扇形開光大盤》鐵紅彩為主導色,搭配金、黃、綠,及釉下藍彩。(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美術館提供)

中國彩瓷粉紅魂爆發

如前所述,粉紅色的使用源自歐洲金紅彩料的配方,搭配砷白料作為底色,呈現出圖案的立體感與漸層效果。景德鎮民窯在18至20世紀的粉彩作品中,最鮮明的特色就是以中文脈絡中的胭脂紅為主調,並廣泛使用玻璃白作為打底。

清雍正至乾隆時期,景德鎮製造,《粉彩花卉杯盤組》。(攝影/朱佑霖)

展覽的第二部分聚焦於景德鎮粉彩的魅力。景德鎮自清代以來便以綠彩與五彩瓷器聞名,而隨著新的調色技術傳入,逐漸發展出以粉紅色為主的粉彩風格。粉彩的獨特性在於其白色底層,能讓色彩更加柔和且層次分明,非常適合描繪花鳥題材。粉彩花鳥瓷器在外銷至歐洲後,迅速成為當地窯廠爭相模仿的潮流。

展覽中特別呈現了日本仿雍正與乾隆時期的粉彩花卉瓷器,其細膩的漸層與豐富的色彩運用,不僅彰顯了粉彩工藝的卓越水平,也充分體現了景德鎮在陶瓷藝術上的創新與影響力。

清乾隆時期,景德鎮製造,《粉彩牡丹暗八仙紋盤》,盤心中央的深褐色葉片上繪「暗八仙」紋,為八仙所使用的法寶,包括葫蘆、葵扇、寶劍、魚鼓、笊篱、花籃、橫笛、玉板。(攝影/朱佑霖)

西洋彩瓷的傳入,成為清宮琺瑯彩瓷以及景德鎮、廣州等工匠的模仿對象。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中期的洋彩風格作品,呈現兩種樣式特色。首先,作品顏色以鮮豔藍、黃、胭脂紅、黑色作為背景覆蓋白瓷胎,其中以器內壁施滿湖藍綠釉的作品,展現與清宮金屬胎畫琺瑯的深厚聯繫。其次表現在紋飾方面,景德鎮工匠轉化舊有紋樣,靈活應用幾何圖案與纏枝花卉裝飾,展現與清代康雍乾時期宮廷製品不同的樣式。

清同治時期,中國景德鎮製造,《洋彩風格幾何紋飾集錦小杯》,小杯裝飾風格仿清乾隆時期的官窯洋彩特徵,包括器內施滿湖藍綠釉,足沿飾金彩,以及器外壁滿飾重彩紋樣。(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美術館提供)

從明清時期開始,祝壽瓷器上經常可以看到以「壽」字為主題的「百壽圖」。康熙年間,「萬壽無疆」這個題材逐漸取代單一的「壽」字,成為祝壽瓷器的代表設計。1949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景德鎮國營窯廠整併,瓷器業在「趕超康雍乾」的口號下復甦。粉彩之外,原來盛清時期受銅胎畫琺瑯影響的色地花卉風格也有所延續,色地花卉結合「萬壽無疆」這類傳統題材被廣泛應用到各種瓷器的裝飾中,展現出傳統工藝在當代的發展與延續。

1980年代,中國景德鎮製造,《紅地纏枝萬壽無疆碗》,通體以紅彩為底,四面各有一圓形開光,以鐵紅彩楷書分別書寫「萬」、「壽」、「無」、「疆」。(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美術館提供)

廣州加彩塗金

廣彩的演化則是展覽的另一亮點。由於景德鎮位處內陸,外銷瓷需耗費長時間運輸,廣東地區因此發展出二次燒「加彩」技術,在當地直接為景德鎮白瓷進行彩繪加工。展品中可以看到粉紅色在廣彩中的大量使用,不僅裝飾花鳥,甚至被運用在人物衣著與背景上,顯示出這種顏料的高價值及其奢華感。

19世紀以後當歐洲市場擁有自產瓷器的能力後,對中國瓷器需求降低,廣彩也逐漸轉向美國等地,色彩組合開始以胭脂紅、綠與金彩為主,華麗的色彩及繁複的紋飾交織如錦緞般,被稱之為「織金彩」。此時期胭脂紅仍被頻繁使用,而大量金彩的加入則成為此時期廣彩調色盤的一大轉變。

約1850-1870年,廣州製造,《織金彩提梁壺》,此類型以胭脂紅、綠、金為主要色彩的廣州加彩瓷類被稱作織金彩,19世紀時大多外銷至歐美國家。(攝影/朱佑霖)

策展人施靜菲在導覽過程中,也特別提到學界最新的研究發現,在19世紀晚期法國地區曾大量生產了仿廣彩的粉紅色瓷器,並且加上中國款。展覽中也展示了多件這類作品。此一發現,使各大博物館紛紛開始懷疑館內收藏的許多「廣彩」是否有來自歐洲作坊的可能性。

歐洲花卉與銅版轉印的流行

歐洲的調色盤革命是18世紀陶瓷技術的重要轉捩點。在此之前,陶瓷顏料主要來源於礦物,混色很困難,而新的玻璃基底顏料技術使混色成為可能,極大地拓展了彩繪的表現力。展覽中展示了歐洲官窯的花卉裝飾瓷器及英國多彩的銅板轉印技術瓷器。

約1870-1910年,英國史塔福德郡明頓瓷廠,《轉印幾何花卉紋高腳盤》,此盤以黑褐彩轉印為基調,盤心及盤壁的菊花花瓣亦以紫灰彩轉印製作。 (攝影/朱佑霖)

當時歐洲流行不同類型花卉搭配的百花樣式,例如19世紀晚期德國瓷器作坊的《花束圖紋杯盤組》再現了洛可可風格,葉形盤的型制,卷草造形的器緣、杯蓋與底座,繁複多彩的花卉裝飾皆呈現了該藝術風格喜愛使用自然元素的特色。

19世紀晚期,德國德勒斯登Karl Richard Klemm窯廠,《花束圖紋杯盤組》,裝飾玫瑰、鬱金香、雛菊等花卉組成的歐洲花束圖樣,以紫、橘、黃、藍彩繪製,枝葉則以兩種不同的綠彩繪製。(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美術館提供)

在歐洲,柳葉圖紋(Willow Pattern)被視為中國文化與美學的代表。最早在18世紀末,英國瓷器上已出現柳葉圖紋樣。本次展出《柳葉圖樣杯》除了裝飾當時流行的猶如毛毛蟲般的柳葉紋,還描繪茶亭、寶塔,空中兩隻雉鴿比翼旋飛,下方三人攜物過橋。此畫面是當時歐洲最流行的東方愛情故事,故事講述了一位千金小姐愛上窮書生,最終在家人反對下殉情火場而亡的悲劇。

20世紀初,英國 史塔福德郡 瑋緻活窯廠,《柳葉圖樣杯》,描繪千金小姐愛上窮書生的故事。(攝影/朱佑霖)

在工藝方面,這件作品使用精湛的銅版轉印技術,先將圖案以褐彩轉印於杯身及杯心,再以手工上彩。銅版轉印技術,在18世紀英國工業革命大量生產需求下誕生,不僅席捲世界陶瓷產業的裝飾方式,也成為今日大眾日用陶瓷中最常見的上彩技術。

臺灣飯碗上的台式胭脂紅

展覽的最後部分聚焦於臺灣陶瓷的發展。臺灣在日治時期開始建立自己的陶瓷工藝,受日本及中國影響顯著。展品包括鶯歌的蝦盤,融合了日式與西式風格,並突顯出臺灣陶瓷工藝在戰後的演進與創新。此外,展覽還展示了科研計畫的成果,通過化學分析技術,探究臺灣胭脂紅彩的組成及其與其他地區顏料的關聯。

中間:約1955-1970年代,鶯歌南亞窯廠製造,《閃光釉貼花紅蝦盤》。右下:約1950-1960年代,日本製,《紅蝦魚藻文小碟》。(攝影/朱佑霖)
本展區為國立臺灣大學核心群研究計畫「跨領域藝術與考古文物科學鑑定分析平台」初期成果。展示戰後北投窯與鶯歌窯的代表性台式胭脂紅標本以及相關彩瓷,運用拉曼光譜儀(Raman)、手持式X射線螢光分析儀(pXRF)等科學檢測技術,分析胭脂紅彩的材料組成與工藝技術。(攝影/朱佑霖)

臺灣日治時代晚期至戰後初期,由於進口中斷,為了滿足民生需求,陶瓷產業進入了關鍵發展期,開始大量生產日用食器。此時,青花搭配粉紅(台式胭脂紅)的色彩計畫出現,打破了臺灣碗盤過往以青花為主的裝飾模式。

日治晚期至戰後初期,約1945-60年代,北投/鶯歌製造,《花卉圖紋碗》,碗身單側手繪胭脂紅花一朵,花瓣四周配上青花葉片。(攝影/朱佑霖)

比較2022陶博館「出色」特展

2022年9月新北市鶯歌陶瓷博物館也曾與臺大藝術史所合作策劃過「出色:近代陶瓷彩繪的調色盤革命」特展,當時的展覽論述方式不同此次,是透過「材料與技術的革新」、「必勝經典款」兩大展示單元,述說世界重要陶瓷產區如何用色彩與全球連結,以及新的陶瓷視覺文化在各地展開的精彩故事,展出68件作品。

2022年總策展人施靜菲導覽陶博館「出色:近代陶瓷彩繪的調色盤革命」特展。(攝影/朱佑霖)

2024年在新開幕不久的台大美術館,結合教學研究與策展,推出「觀色:近代陶瓷彩繪的色彩計畫」特展,帶領觀眾穿越古今,從景德鎮到廣州,從日本到歐洲,再回到臺灣,探索色彩如何形塑陶瓷的文化內涵與技術價值。本次展覽相較2022年,展件約有四成是新展品,單元更加詳盡地介紹了不同區域對新興調色盤變革的回應,以及新調色盤中的粉紅色在18-20世紀的全球流行。此展不僅展示了顏料科技的進步,更讓色彩成為了連結世界的橋樑,反映出不同地區對美感的獨特詮釋。

觀色:近代陶瓷彩繪的色彩計畫

展期|2024.11.29-2025.02.28
開放時間|每週三和週六,上午10:00至下午4:00(免費參觀)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美術館(校史館東側)

延伸閱讀|台大藝史所美術館隆重揭幕,凝聚藝術研究與教育雙重使命
延伸閱讀|臺大美術館推出「豈止於善—受贈渡海書畫展」,首度公開袁旃捐贈家族收藏61件

朱佑霖(Chu Yu-Lin)( 80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碩士,擅長東方藝術史研究,現任典藏ARTouch編輯。

歡迎來信投稿:yulin@artouch.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