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康熙御製」琺瑯彩瓷調色盤

「康熙御製」琺瑯彩瓷調色盤

在清宮畫琺瑯這項新藝術形式的創建過程中,實驗燒造不同顏色的琺瑯彩,屬於重要的開發項目之一。琺瑯釉燒製前後顏色一致,且不同色料之間可互相混融出新色,彷彿畫家的調色盤,可任意調配色彩。康熙五十七年(1718)康熙帝硃批「法琅大內早已造成,各種顏色俱已全備」,顯示康熙皇帝對於自己一手督導建立的畫琺瑯製作,以及完備的琺瑯色譜深具信心。
在清宮畫琺瑯這項新藝術形式的創建過程中,實驗燒造不同顏色的琺瑯彩,屬於重要的開發項目之一。琺瑯釉燒製前後顏色一致,且不同色料之間可互相混融出新色,彷彿畫家的調色盤,可任意調配色彩。康熙五十七年(1718)康熙帝硃批「法琅大內早已造成,各種顏色俱已全備」,顯示康熙皇帝對於自己一手督導建立的畫琺瑯製作,以及完備的琺瑯色譜深具信心。
康熙時期琺瑯彩製程:首先,在景德鎮燒好素胎。接著,運至紫禁城交內務府下的如意館(畫院作坊),由宮廷畫匠按照康熙皇帝的旨意進行繪製。最後,送至養心殿以攝氏700度左右低溫燒製而成。康熙琺瑯彩多署紅、藍色楷書「康熙御製」雙框方款,在「御」字所含「天子」之意下,特別能呼應製作背景中皇帝主導推動的成份,展現作品蘊含的帝王審美意趣。
皇家帝王色:銻黃彩料
琺瑯黃彩主要以銻(Sb)、鐵(Fe)為發色元素,黃色地琺瑯作品或許可以說是清宮畫琺瑯的重要特點,表現出皇家的富麗氣息。在清宮中黃色代表帝王,是重要的統治象徵,如八旗之首即為黃旗。康熙帝開創了西洋少見的黃色地裝飾新風格,以黃色為主要底色的皇家傳統,在後來也為雍正、乾隆所繼承。
清康熙〈琺瑯彩牡丹紋碗〉 高5.6公分,口徑11.5公分, 倫敦大衛德中國藝術基金會藏。©The Trustees of the British Museum
清康熙〈琺瑯彩牡丹紋碗〉
碗外壁以藍、紅、綠、紫、橘等琺瑯料勾勒牡丹四朵與纏枝藤葉,並以黃地琺瑯彩為地。圈足底內上白釉,底落宋體字雙框藍料「康熙御製」款。
宮廷稀有色:鈷藍彩料
藍彩以鈷(Co)元素發色,鈷藍在中國瓷器上的使用歷史悠久,從青花釉下彩到康熙時期釉上藍彩,鈷藍皆為重要釉彩料。而釉上藍彩不同於青花,已改良為鉛鉀玻璃配方,可說是藍色畫琺瑯料的先驅。
清康熙〈康熙款琺瑯釉壽山福大碗公〉一對之一 高7.5公分,口徑14.5公分,瀋陽故宮博物館藏。
清康熙〈康熙款琺瑯釉壽山福大碗公〉一對之一
碗口微撇、深腹、圈足。碗內為素面白釉,外壁至足牆均以深藍色為地進行彩繪,腹部一周繪以紅、黃兩色四朵盛開的牡丹花,同色花兩兩相對,紅、黃兩色花的內側花瓣分別為綠色、紫色,花蕊分別為黃色、綠色,並分別書以藍釉篆字「壽」、「山」、「福」、「海」四字,枝葉纏蔓,花瓣及葉子的顏色均深淺不一,用以表達葉子、花瓣的不同的生長狀態。底足之內為白釉,中央處胭脂釉雙方欄內署「康熙御製」四字雙行楷書款。此碗並為瀋陽故宮所藏唯一一對康熙朝琺瑯彩瓷。
畫工熟悉色:砷白彩料
以含砷(As)的玻璃白釉打底,用來與其他顏色融合,可燒製不同濃淡色彩的琺瑯,為調色重要基礎色。砷元素主要從提煉銅產生的副產物中提取回收而來。
清康熙〈琺瑯彩白地花卉碗〉 高4.2公分,口徑11.6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琺瑯彩白地花卉碗〉
此類淺碗為康熙畫琺瑯作品中最常見器形。此件底有「康熙御製」釉上紅料雙行楷書款,內壁及圈足內為白瓷胎,施透明釉,碗外壁為無釉澀地。藍花與紅花彩釉直接描繪在澀胎上,以避開主紋飾的方式在枝葉輪廓外填滿不透明低溫白釉。
實驗成功色:金紅彩料
康熙時期清宮研製金紅彩,以「金」(Au)發色呈紅色,故名「金紅」,試驗過程中燒製許多胭脂紅彩器。中國本土釉料成分與歐洲配方不同,繼承西洋玻璃以金發紅的概念,採用紅玻璃粉末的熟料來製備琺瑯。將紅地琺瑯碗置於200倍的放大倍數下,可觀察到釉面尚未完全熔解的紅玻璃顆粒,以及在二次烤燒過程中析出的金微米顆粒。
清康熙〈琺瑯彩紅地牡丹碗〉 高4.2公分,口徑11.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琺瑯彩紅地牡丹碗〉
侈口窄唇,弧形淺壁,矮圈足。胎體稍厚,外壁施紅彩為地,彩畫各色纏枝牡丹。碗內純白無紋,口足留白邊。底寫雙框紅料楷書「康熙御製」方款。相較於圖案化的牡丹紋樣,此件作品嘗試展現較為具象的花形和五顏六色的琺瑯料,外壁繪四朵造型相似的牡丹花,分別敷塗粉橘、粉藍、粉綠和粉紫等色料。
清宮特殊色:粉紅彩(金紅混砷白)
特殊粉紅色系列為清廷實驗新色,是熟悉金紅與砷白彩料後加以運用的產物,可能為康熙五十五年(1716)廣東巡撫楊琳奏摺中提到的「桃紅顏色的金子攙紅銅料」燒製成熟的表現。
清康熙〈琺瑯彩粉紅地開光四季花卉碗〉 高7公分,口徑15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琺瑯彩粉紅地開光四季花卉碗〉
全器施白釉,外壁以粉紅色釉為地,器形端正、胎壁薄,碗外壁作四個五瓣朵花式開光,以西洋裝飾中常見的莨苕葉片作間隔,開光內繪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四季花卉,色彩艷麗,筆觸細膩。開光外以粉紅色釉填滿,帶有異國情調,底寫紅料雙框楷書「康熙御製」款,加雙方框。澀胎外壁直接彩繪燒製低溫釉彩,細節表現繪畫技法及釉料表面相當平整光滑,為康熙朝畫琺瑯之精品。
玻璃混搭色:紫彩(金紅混鈷藍)
琺瑯所見紫彩,不同於釉上紫彩以錳(Mn)發色,主要使用鈷藍玻璃粉末混搭金紅玻璃粉末,按照比例不同或燒成火候高低,造成玻璃粉末混融狀態不一,產生色彩濃淡之差異。
清康熙〈銅胎畫琺瑯紫地花卉淺碗〉 高4公分,口徑12.4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清康熙〈銅胎畫琺瑯紫地花卉淺碗〉
銅胎,侈口垂腹碗。碗內僅施白色底釉,釉在胎面呈冰裂紋。器表紫紅地繪轉枝花卉,紫彩因仍在實驗階段,顏色尚不均勻,黃綠色圈足飾一圈連珠紋。底書藍字楷書「康熙御製」雙方框,外框由於底釉不均勻而成似由圓珠斷續連成的雙行楷書款。

參考書目與延伸閱讀:
王竹平〈從鐵紅彩談康雍時期景德鎮洋彩瓷的燒造〉,《故宮文物月刊》,第358期(2013.1)。
王竹平〈金紅彩料在康雍時期琺瑯彩瓷的使用情況〉,收錄於《金成旭映─雍正琺瑯彩瓷特展圖錄》,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3。
王竹平〈從科學分析文獻回顧看琺瑯彩、洋彩與粉彩的分類與命名〉,《故宮學術季刊》,第29卷第3期(2012春)。
施靜菲《日月光華:清宮畫琺瑯》,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2。

本文原載於《典藏古美術》第337期(2020年10月號)
更多古美術精彩圖文,請關注 典藏古美術Facebook 。
朱佑霖(Chu Yu-Lin)( 77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碩士,擅長東方藝術史研究,現任典藏ARTouch編輯。

歡迎來信投稿:yulin@artouch.com

劉曉晨( 13篇 )

瀋陽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