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訪2023文博會「上半場比數 10:10」策展人胡永芬,談橫跨十年的視覺藝術創作觀察

專訪2023文博會「上半場比數 10:10」策展人胡永芬,談橫跨十年的視覺藝術創作觀察

Interview with 2023 Creative Expo Taiwan “The 10:10 Tie” Curator Hu Yung-Fen on Visual Art in the Last 10 Years

藝術銀行透過購藏作品與租賃推廣,支持、鼓勵台灣的創作者至今已滿十週年,在這個別具意義的里程碑裡,藝術銀行請資深藝評人胡永芬擔任策展人,從十年的收藏作品中,挑選出40位當代具指標性的藝術家,並邀請他們提供一件足以涵蓋、傳達當下他們創作、發展、思考狀態的新作品,來與之前的作品對話。

「『上半場比數 10:10』讓你聯想到球賽了嗎?那我落點就對了!」策展人胡永芬帶著信心說道。

藝術銀行10周年暨特展「上半場比數10:10」,以40組藝術家89件作品,帶你「藝」窺藝術家創作生涯10年流變!(圖由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作藝術家的信念

「上半場比數 10:10」乍看之下是運動賽事的積分比數,但其實是今年(2023)藝術銀行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文博會)策劃的展覽。

藝術銀行透過購藏作品與租賃推廣,支持、鼓勵台灣的創作者至今已滿十週年。在這個別具意義的里程碑裡,藝術銀行請資深藝評人胡永芬擔任策展人,從十年的收藏作品中,挑選出40位當代具指標性的藝術家,並邀請他們提供一件足以涵蓋、傳達當下他們創作、發展、思考狀態的新作品,來與之前的作品對話。

胡永芬認為,相較於一般美術館、畫廊,文博會的受眾是面向大眾的,這次以「上半場比數 10:10」的展覽概念來規劃,希望在題目的調性上,不會是太過學術或冷僻的主題。

再加上藝術銀行這十年來的購藏目標,一直是以年輕有潛力的藝術家為主,年齡多分布多在30至50歲,十年期程對他們來說,的確只是藝術生涯的上半場,也是一個階段性的成果。從運動賽事的角度來看,「10:10」指的是兩方得分很多卻還平手的狀態,具有一種輸贏未定的刺激感,希望能為觀眾帶來熱血、愉悅,和生活緊密相連的感覺。

藝術銀行10周年暨特展「上半場比數10:10」邀請大家尋找藝術家10年前後的創作,並透過展場分區關鍵字打開對作品的想像與詮釋。(圖由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藝術銀行雖作為台灣藝術圈整體生態支持系統之一,但胡永芬認為,整個大環境仍然相對貧弱,像是臺灣藏家不太關切本土藝術家、政府補助資源並不那麼積極、美術館與學院內又只聚焦在某幾個論述重點等。

她提到當整體條件都不好的時候,十年來還堅持創作的藝術家,內心裡面必定有一句沒有說出口的話——「我相信,我是一個非常棒的藝術家,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好這件事。」

胡永芬認為有這樣的信念很重要,因為促使人前進的動能往往是來自信念,從這個角度來看,非常吻合今年文博會「野生台灣」主題所強調的「不屈不撓、不被馴化的創作精神。」

橫跨十年的視覺藝術創作觀察

藝術銀行10年來購藏的作品總共將近三千件,胡永芬在挑選策略上掌握兩個原則,第一是「年代」,為符合這次的展覽主題,要從2014年以前購藏的作品來進行挑選,還要包括目前沒有被借出去展覽的。

另一原則就是,該藝術家在創作上的推進與深化幅度。她分享自己非常喜歡看藝術家的個展,「聯展很多時候是呈現策展人的思考,我們當然會在其中看到很好的作品,不過比較少可以看到藝術家創作的全貌。」這次選件過程,大概95%都已是她長期追蹤的藝術家,不過因為這次展覽的規模很大,也讓她有機會更深入閱讀資料,學習觀察過去沒有注意到卻非常優秀藝術家。

至於重看作品時有沒有驚喜,胡永芬反而說更多時候是「感動」。「我們時常在年輕的創作者身上看到他們處理很多與『我』的生命有關的議題,但十年過後,藝術家們卻拓展出非常宏大的向度。」

藝術銀行「上半場比數10:10」展出藝術家黃蘭雅作品《森》(局部)。(圖由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胡永芬以何孟娟為例,說明她的創作聚焦在「女性」與「藝術家」這兩種身分的連結與切換上,2008年《旋轉木馬》她裝扮成新娘、教師、白雪公主、孕婦等,反映女性在社會上透過多重角色實踐自己的價值。

2023年《魏斯貝斯計畫―未來公寓》何孟娟透過細膩繁複的數位合成技術,將數張拍攝紐約藝術公寓人們生活的影像合成一張,並藝術家陳肇驊合作,將影像永久存在於區塊鏈上。兩件作品對照之下,可以看見何孟娟在影像技術上的精進,也發現她將目光從女性之於社會角色的自我實踐,擴大到關照藝術身分與國家整體文化政策。

又或是東冬・侯溫2013年《祭禱》雙頻道影像中,透過穿梭於傳統與當代之間的身影,探問自身處境。近年他回到部落成立「兒路創作藝術工寮」,2022年又和藝術家鄭淑麗合作《遊林驚夢:巧遇Hagay》,可明顯看到他從關照自身個體處境,擴大到整個族群的議題,並透過藝術行動來支持整個族群創作的可能性能量。

其他像是郭奕臣2007年的作品《倖存者計畫-33.5°N,35.3°E》以Google搜尋許多重大的歷史性災難影像,再藉由數位技術拼貼,重新建構出一個帶有末日倖存寓言基調的虛擬影像。2021年《先鋒計劃1號》挪借了在1958年人類造出的第一顆太陽能電力人造衛星「先鋒1號」的歷史,結合廢棄電器與農耕車,透過生質燃料的綠藻發電裝置驅動。

胡永芬認為從這兩件作品,可以看到郭奕臣早期比較著重在感受與想像,近幾年則以藝術行動的方式,進行更積極的環境觀念推展。

張哲榕2012年《呷茶》是他成名的宅年代時期作品,在具有日本風格的和室內,一名頭部映有古代畫像平板取代的女子正做出喫茶的動作,作品聚焦個人對於數位時代資訊取得與觀看的反思。2021-2023年《片羽,即光。—昆明街李家、彬彬幼兒園、父親的有機收藏》張哲榕則轉往展現他身邊父執輩人的生命歷練,紀錄方式也不再是照片而是錄像,影像中所有東西看似靜止卻因風吹而有些許晃動,把生命最平凡的時刻魔幻化。

藝術銀行「上半場比數10:10」展場一隅。圖左側為張哲榕2012年作品《呷茶》。(圖為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黃海欣2011年《水族館》描繪一名穿著汗衫的男子在琳瑯滿目的水族館前看魚的畫面,2023年《小確幸之河#2》胡永芬將之比擬為21世紀的《人間樂園》,《人間樂園》(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1503–1515)為藝術家耶羅尼米斯・波希(Jeroen Bosch)的三屏作,畫作描繪人的各種慾望姿態。

《小確幸之河#2》展現疫情後所有人在各個角落享受生命的幸福,集體看來像場狂歡場景,胡永芬肯定黃海欣十年後的發展,認為「她的創作已經從單一場景,擴展到宏大複雜的畫面與敘事而游刃有餘,也從幽默古怪神經質的小品,進階至完成了但丁神曲般諧擬版的史詩級寓言。」

藝術銀行「上半場比數10:10」展覽中每位藝術家透過10年之間自己兩件作品的對位,開啟藝術家橫跨十年的自我辯證。圖右側牆上為黃海欣作品《水族館》(2011)、圖中為《小確幸之河 #2》(2023)。(圖為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最後,胡永芬特別提到劉耀中2022年《都市風景》,這幅畫描繪都市中遠景 ,上空有架飛機飛過去,後面拉著一條小飄帶,寫著What would Tyler Durden do?(泰勒‧杜登會做什麼?)。Tyler Durden是大衛.芬奇(David Fincher)電影《鬥陣俱樂部》(Fight Club,1999)裡面布萊德.彼特所飾演的主角名字,在電影中主角與幻想的自己不停搏鬥。胡永芬認為那個角色代表著狂野的自己、自由的自己、什麼都敢冒險實驗的自己,剛好跟這次藝術銀行「上半場比數 10:10」的主題做了一個有趣的呼應,藝術家是不停與自己對戰的。同時這句話也被網路上一個八卦博客借鑒,結合基督教的勵志短語「耶穌基督會做什麼?」來給自己命名,進行發布假消息、假圖片的行為。在名作與劣跡博客之間輕巧翻轉,正是劉耀中最擅長的幽默身段。

若回看劉耀中2013年 《最大的池塘》,畫面中有幾個人在跳台上跳水,感覺這些生命被侷限在小小場域的桎梏感,是早年很多藝術家都會處理的樣式。隔了十年,胡永芬再重看他的作品,卻有了非常深刻的觀察。「雖然劉耀中沒有太具體的風格,不過其中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他如何用藝術轉化生活的思路,思路裡面的偶然又如何深化,這種信手捻來又機鋒聰明的隱喻,是台灣當代藝術家很少見的。」

小結

總體來說,胡永芬認為文博會要呈現的是當代台灣文化內容整體性的表達,那「上半場比數 10:10」就是台灣視覺藝術生態的一大塊面的表達。通過這樣的對比展陳,彰顯臺灣藝術生態十年來的發展。

藝術銀行「上半場比數10:10」展出藝術家陳漢聲作品《宇宙物產計畫-滴水金煌芒果樹》。(圖由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即使一般觀眾時常會詬病「看不懂」藝術,胡永芬並不氣餒,她語重心長分享,藝術並沒有看不看得懂的問題,她期待大家去感受藝術對我們內在主觀感受的影響,「這影響有時會比我們想像的更為深遠,因為這是通過每個人獨特的生命經驗、或是屬於這個時代的共感,所投射與回應的,也會有更多在自己內在發酵的可能性。」


2023文博會「上半場比數 10:10」

時間|2023年9月22日-10月1日
地點|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及通信分隊展演空間)
參展藝術家|王鼎曄、方偉文、呂浩元、何采柔、何孟娟、 李育貞、李燕華、吳權倫、周代焌、東冬侯溫、林冠名、邱承宏、倪又安、袁慧莉、郭奕臣、許哲瑜、 梁祐寧、張育嘉、張哲榕、張靜雯、黃彥超、黃海欣、黃琬玲、黃蘭雅、陳文祥、陳伯義、陳松志、 陳依純、陳怡潔、陳飛豪、陳漢聲、陳萬仁、陳嘉壬、陳曉朋、陳擎耀、楊子弘、詹莊軒、劉耀中、 蕭筑方、蘇煌盛。 

陳思宇(Sih-Yu Chen)( 97篇 )

藝術書寫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等,現任典藏雜誌社企畫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