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

逼近「奇異點」?C-LAB未來媒體藝術節——在科技革命時代對AI的開放式提問
今年在AI狂潮下,多數作品、展覽都汲汲營營的討論AI對藝術生產、對觀眾的影響,談及策展人們如何看待AI在未來藝術創作中的...
暑末壓軸強檔!當代聲音的跨域新撞擊,2024聲徜音樂節登場!
2024聲徜音樂節計畫統籌、臺灣聲響實驗室主任黃意芝認為當代的藝術創作,已經不只是在工作室裡獨自創作而已,更要去打開媒材...
專訪2023文博會「上半場比數 10:10」策展人胡永芬,談橫跨十年的視覺藝術創作觀察
藝術銀行透過購藏作品與租賃推廣,支持、鼓勵台灣的創作者至今已滿十週年,在這個別具意義的里程碑裡,藝術銀行請資深藝評人胡永...
2023台灣當代一年展,創造後疫時代新對話,香港藝術家蔡慧妍奪評審團獎
「台灣當代一年展」由「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簡稱「視盟」)主辦,從2002年舉辦首屆以來,不斷挑戰著藝術展示的內容...
【薄荷薄荷】房間裡的盲人與大象——淺談補助結構的防弊與尋租
從政府機關出發的民間合作案,無論是補助案、採購案或促參案(BOT),皆須通過層層法定流程和重重規範。儘管如此,畢竟僧多粥...
記憶熱與第二波人類世:關於近期台灣當代藝術展覽的一些思考
在法國哲學家史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沿著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思路,提出以數位...
化境與補遺:張頌仁與葉偉立談葉世強的藝術檔案考掘
張頌仁也認為若要談論檔案建構的完整性,彷彿就是像遠方的夢般不切實際,「我們確實可以從公共性的角度來談論,模擬出一個框架,...
【青鳥退書事件評論#2】地租、地租、地租,三種口味:廉租辦?無本生意?造節同盟?
《VERSE》雜誌從事文化內容生產,發刊兩年半定調為「Culture Matters! 文化是重要的」,吸引不少平常並不...
藝術機構如何可能:「超限連結:亞洲藝術交流論壇」 談後疫情時代的共製與共創
C-LAB當代藝術實驗平台總監吳達坤指出在現在科技急速發展與藝術環境劇烈變化的情下,機構只停留在支持藝術家系統是不足的,...
【對觀察的反思】總有一天我會離開你:從創作中心主義裡變異的書寫,「CREATORS計畫」觀察員的文化實驗
在「對觀察的反思」專題中,我們首先關注的,是C-LAB「CREATORS計畫」觀察員制度在「文化實驗」的核心概念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