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當文博會結束後,我們需要怎樣的在地文化場域?

當文博會結束後,我們需要怎樣的在地文化場域?

2024臺灣文博會已於9月1號圓滿落幕,根據文化部的相關新聞指出,今年包含文博會主展場大臺南會展中心、臺南市321巷藝術聚落、藍晒圖文創園區、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等展區,總參觀人次共約62萬人次。本屆的文化策展以「寶島百面pó tó pah bīn」為主題,聚焦在「歷史」作為方法的文化實踐,並於主場館中規劃「走讀(那聽那行)」、「展示(那看那記)」、「展演(那會按呢)」。雖是以「歷史」作為實踐方法,但並沒有侷限狹隘的歷史命題之中,反而從當代生活的面向切入。今年更首度將文化策展與品牌商展結合,嘗試打造出一個兼具商業價值和藝術內涵的「共創展演」模式。

首次移師臺南的文博會

2024臺灣文化創意博覽會(以下簡稱臺灣文博會)已於9月1號圓滿落幕,根據文化部的相關新聞指出,今年包含文博會主展場大臺南會展中心、臺南市321巷藝術聚落、藍晒圖文創園區、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等展區,總參觀人次共約62萬人次。尤其是文創品展最後週末兩天湧入許多人潮,在社群網路能看見許多「大排長龍」、「人潮炸裂」等相關消息,不難看出這次文博會民眾參與的踴躍度。

位於文博會展場一樓,品牌商展的文化策展內容。(攝影/施友傑)

本屆的文化策展以「寶島百面pó tó pah bīn」為主題,聚焦在「歷史」作為方法的文化實踐,並於主場館中規劃「走讀(那聽那行)」、「展示(那看那記)」、「展演(那會按呢)」。雖是以「歷史」作為實踐方法,但並沒有侷限狹隘的歷史命題之中,反而從當代生活的面向切入,挑選臺南在地的土星工作室、奇美文化基金會與千畦種子博物館,來象徵在地的定位與認同。同時,加入「棒球」等元素,加深民眾對於展覽內容的感受。

文博會展場展場一隅。(攝影/施友傑)

今年首度將文化策展與品牌商展結合,嘗試打造出一個兼具商業價值和藝術內涵的「共創展演」模式。然而,實際效果卻造成文化策展在空間上的壓縮與侷限。例如一樓品牌商展裡,使用鋼筋搭建的微型空間,一處是介紹臺灣在地的鋼藝發展與價值;另一處則是舊報紙的輸出,來呈現臺灣民主價值的進程。但微型空間周圍的,多半是等待排隊購物、或是低頭滑手機休息的民眾,形成文博會特殊且有趣的奇觀。

轉入臺南在地文化場域

若將目光拉離主場館,不免發現位於臺南舊城區的臺南概念區「 Lesson:D」,更能體現「以『歷史』作為方法」之框架。「Lesson :D」由臺南市政府策畫,使用位於市區的321巷藝術聚落、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以及藍晒圖文創園區等文化園區,將臺南規畫成一間歷史教室。這些園區被規劃成「校本部」、「漫畫校區」及「文創校區」,有意選在下午開放,舉辦主題市集、音樂展演、變妝遊行與不同主題的展覽等,讓民眾體會與主場館截然不同的活動。

321藝術聚落以「不會考的必修課」為題,策畫許多關於臺南在地的產業、文化與藝術的主題展覽。(攝影/施友傑)

而其中的亮點,更聚焦在321巷藝術聚落與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321巷藝術聚落著重在臺南在地的歷史主題,將14個建築空間打造成不同主題的微型展覽,包含在地藝術家郭柏川、建築師王秀蓮,或是傳統工藝、出版產業之發展。另外亦有,採集都市聲音策畫的聲音地景展覽,或是與現代「阮劇團」合作,打造出強調互動性的共創參與的「超級市民」企劃。

另一園區的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則是以「看漫畫長知識」為主題,邀請多名臺灣漫畫創作者、在地出版社等漫畫產業,來展現臺灣漫畫家如何在作品中,結合臺灣史作為創作背景與能量。同時,舉辦座談、工作坊,讓更多大眾能夠認識臺灣本土漫畫家與臺灣漫畫產業。對於臺灣漫畫發展的企劃,也呼應著近幾年國家漫畫博物館的籌備營運。

西竹圍之丘文創園區則是以「漫畫校區」設計呈現臺灣漫畫的發展。(攝影/施友傑)

這次文博會的吉祥物「巷仔Niau」,在前導宣傳片中穿梭在臺南市的古蹟、街道之中,「巷仔Niau」被製作成大型充氣氣球放置在臺南多的重要景點,或是全美戲院看板,以及藏身在許多精選店家之中。民眾若想要收集各種Niau的身影,就會走進臺南市的這個街道之中,讓Niau帶領著民眾行入在臺南的大街小巷。

藉由「巷仔Niau」串聯整個市區園區、景點,甚至是商家,這種文化走讀與多個場域串連的方式,其實一直是近幾年來臺南藝文活動常見的策略,一方面藉由行走在臺南街道來認識臺南城市風貌,另一方面也可以藉此連接的不同的展區或作品,諸如臺南新藝獎就經常設計走讀活動來串連起展覽空間。

文博會吉祥物「巷仔Niau」,被放置在臺南許多景點與商家。(攝影/施友傑)

大型充氣氣球的放置,不禁讓人聯想到今年3月底「紅球計畫 RedBall Project」,當時每個景點也都吸引了許多人潮的前往,讓大眾有重新認識這些景點的機會。正是因為臺南這座城市獨特的歷史發展與城市紋理,才使得這樣的方法能夠被多次的運用在不同的藝文活動。然而,在穿梭在這些文化園區的同時,或許我們也該思考一個問題:「文博會提供了什麼給這些藝術/文化元區呢?」這個問題或許更能體現在321巷藝術聚落上。

場域之間的串聯與重啟,與之後?

321巷藝術聚落在這次文博會中的內容,可說是最具亮點與特色的場域,從主題展覽、講座活動、夜間市集與音樂表演等活動,將整個園區打造成如藝術季般的場域,這也是321巷藝術聚落在經歷多年整修後的重新開放。這裡元先是「日軍步兵第二聯隊官舍群」,距今已有逾九十年的歷史,約是在昭和時間建造。最初被用作日本軍官宿舍群以及工兵營區等用途,之後戰後被轉作國軍眷舍,以及提供成大教師宿舍使用,還是閒置空間狀態時亦曾有無家者的居住空間,原先一度面臨拆除的命運。

在321巷藝術聚落中舉辦的建築師王秀蓮回顧展。(攝影/施友傑)

2012年國防部移交由臺南市文化局管理,並在同年徵募第一批藝術團隊進駐,隔年3月掛牌命名為「321巷藝術聚落」。在那幾年之間,陸續進駐了許多不同的藝文團體與單位,在市府單位的協助下逐漸衍伸出各種小型活動,例如「321小戲節」、「南國小夜市」與「藝宵合作社」等各類活動。在2018年底因全面性修護而暫時關閉以前,321巷藝術聚落已經發展出獨具自身特色的藝術聚落。

儘管321巷藝術聚落現況,因為修復工程的因素,使得建築空間與外觀回復到日治時代的樣貌,原先321巷藝術聚落裡,不同時代住民的生活痕跡已不復存在。但今年的文博會,在321巷藝術聚落的諸多規劃,都具有某種世代交替與文化傳承意味,活動類型不僅延續過去321巷藝術聚落的種種規劃,卻也更加豐富多元。

展覽中以臺南地景聲響來回應城市樣貌的改變。(攝影/施友傑)

而這次321巷藝術聚落的重新開放,也是讓更多民眾有機會認識這個具有歷史價值的文化場域。可惜的是文博會結束之後,321巷藝術聚落目前屬於關閉狀態,後續雖會配合10月份臺灣設計展與臺南藝術節等活動開放,但目前尚未看到針對未來營運方向有較完整的說明或公告,僅指出未來將朝複合式進駐方式經營。

深化藝術與文化的孵化器

因此,當我們在思考文博會結束之後的相關命題,或許我們更應該必須思考,究竟我們期待如321巷藝術聚落這樣的文化園區?未來,除了支援大型文化活動之餘,日常階段是否也能被妥善利用?是否能夠最大程度的提供給在地藝文團隊或藝術工作者使用,持續累積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的藝術能量?這即是期待透過這些文化場域以及進駐的團隊,進一步開展臺南當代藝術與地方文化之間新的可能性,而非侷限在某種品牌IP的打造。

321藝術聚落空間外部一隅。(攝影/施友傑)

也並非只是保留這些硬體空間,最終淪為文創商品或品牌IP進駐的商業性場域。這幾年臺南已經有不少這類文化/文創園區的規劃,但這些案例卻鮮少出現,如過去321巷藝術聚落所產生的藝術動能。歷史本就是連續的時間軸,臺南這座城市,因為先天的歷史發展,擁有從過去到現在逾400年的時間記憶。文化的表現,則是在這時間脈絡下,某種集體記憶的切片,同時文化亦是不同多元論述的濃縮,這些記憶與論述的係透過日常生活的實踐過程來形成,最終凝聚在這些場域之中。

文博會期間於321藝術聚落舉辦的愛踅小夜市。(攝影/施友傑)

延伸閱讀|吳漢中與徐明瀚談2023臺灣文博會「野性博物館」如何打開空總,與大型文化策展的共作轉向
延伸閱讀|2022台灣文博會首度移師港都高雄舉辦,群島共振「熱」與「冰」的文化路徑

施友傑( 3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