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聚散.對話.交集,「我們在此相遇」一同回望起點

聚散.對話.交集,「我們在此相遇」一同回望起點

Gathering, Leaving, Conversing, Meeting, “Here is Where We Meet” Looks Back at the Starting Point

由嘉義市立美術館與財團法人天美藝術基金會共同舉辦「我們在此相遇」展覽,匯聚20位曾經獲選天美藝術基金會的「臺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的藝術家之作。展覽以英國藝評與文學家約翰.伯格的作品《我們在此相遇》為名,藉此指涉生命中不同階段的相遇,以非線性的敘事結構將這些回應收攏在嘉美館的場域中。展場以「生命的移與遇」、「觀看轉向與理解」以及「預/遇.見」的三個子題鋪展出藝術家的心境層次,通過藝術家的自我回憶與回溯,將過去那段「移動的身體」提取出來,創造觀眾與作品共時的情境。至於觀眾與藝術家及其創作在嘉美館的邂逅也自此形成一個節點,從而推展另一條可能的路徑,或許亦在未來再度不期而遇。

嘉義市立美術館財團法人天美藝術基金會共同舉辦「我們在此相遇」展覽,匯聚20位曾經獲選天美藝術基金會的「臺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的藝術家之作,除了涵蓋主展場三個樓層之外,在多功能放映室亦有錄像作品輪播,以及古蹟棟圖書室採以文件展的形式呈現,全面梳理此參訪計畫累計至今的成果。

「我們在此相遇」展場一景。(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王世邦)

自2014年起,天美藝術基金會已支持逾50位臺灣中青世代藝術家出國參訪極具指標的當代藝術場域,與藝術家工作室。而這樣跨越地域與文化的移動經驗,早在臺灣前輩藝術家的時代就已展開,如展覽所在的嘉義就有陳澄波、林玉山等知名藝術家曾踏訪不同的土地追尋藝術的持續精進,而他們豐厚的經歷與創作也鋪墊起台灣藝術邁向現代化的發展軌跡。因此,在具有歷史意義的嘉美館創造與當代藝術的相遇,也帶有遙想與致敬前輩藝術家的意義。尤其,嘉美館的年度主題為「在變動時代中的創造」,邀集臺灣當代藝術家在後疫情時代重新審視國際藝術交流的經驗與激盪,極為貼切地觀照大時代的各種對應關係。

「我們在此相遇」展場一景。(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王世邦)

以回望作為起點

「我們在此相遇」的策展人黃又文透過逐一訪談讓藝術家重新回憶當初的參訪動機為何?這段國際交流經歷之於自身與創作有何意義?藉由通過藝術家自我的回憶與回溯,將過去那段「移動的身體」提取出來,再現為提供觀眾理解與觀看的路徑,而超越物理時空的侷限。此外,她也從訪談的內容總結出,海外參訪計畫不僅是他們走向國際的觀摩與學習,同時也有同儕之間的內部討論與刺激;原本創作脈絡殊異的他們因為參訪計畫在異地產生聚合,而這種高強度的藝術行旅儘管不見得會對創作立即產生劇烈的影響或改變,但確實會在後續對觀看與思考的角度造成擾動。

由於策展核心更著重在藝術家由現在回望過去某個關鍵時期或狀態,本檔展覽亦多以舊作為主,意在呈現藝術家對自我的過去、現在甚至未來的對話,同時也讓觀眾看到對藝術家自身而言很重要的時間點,創造與作品共時的情境。因此,黃又文以英國藝評與文學家約翰.伯格(John Berger, 1926-2017)的作品《我們在此相遇》(Here Is Where We Meet)為題,藉此指涉生命中不同階段的相遇,以非線性的敘事結構將這些回應收攏在嘉美館的場域中,並且以「生命的移與遇」、「觀看轉向與理解」以及「預/遇.見」的三個子題鋪展出藝術家的心境層次。另一方面,因著藝術家皆有相同的海外參訪經驗,在作品的展呈上也有意使其相互對話,從概念、媒材或風格的異同建構起有機的交流。

「我們在此相遇」展場一景,此為陳敬元《2020 page 7》、《2020 page 8》。(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王世邦)

移,內在驅動的啟程

展場以莊禾的動畫作品《一個時間、一個地點》為開端,追尋著獵人射向幻獸的箭而穿越許多地方、奔向不知為何的終點,也進而揭示一樓展廳的主題「生命的移與遇」,以極為個人的內在驅動出發,觀看創作如何向外擴展,以及沿途所見的風景曾經讓藝術家產生什麼樣的想像與期待?張致中則以工整陳列各式檔案的《歌百工 100-返鄉》,講述自十年前鋪展以「張某」這一揉合自述與假想的角色所展開的敘事,回看自身起初以田調為基礎的創作轉向與歸途。

「我們在此相遇」展場一景,此為張致中《歌百工 100-返鄉》。(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王世邦)

長年旅居南美洲的林亦軒,其抽象繪畫結合塗鴉、書寫與拼貼,反映出運筆與用色的極大自由,與之對照的陳敬元在疫情期間前往巴黎駐村卻受到封城政策而遭限縮活動,以古典繪畫語彙的框景描繪所見的困頓狀態,也為這段對全人類而言極為特殊的生活經驗留下真切的紀錄。至於邱承宏與郭俞平的作品則以更大程度的外來者視角處理移動的關係,邱承宏的單頻錄像《大理石工廠工人》以及自此延伸的裝置,透過泰籍移工與物件的移動,重新形構對日常空間的體驗與想像。而郭俞平的《我的胃裡還沒有午飯,頸脖在尋覓陽光,腦子求索著愛情,靈魂裡有慌亂,心裡則有一股刺痛》以陰性視角導入他者的觀照,邀請越南新住民與女兒發聲,建構一齣奠基於家庭與生活想像的聲音劇場。

「我們在此相遇」展場一景。(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王世邦)

轉,拓展原有的觀看角度

二樓的主題為「觀看轉向與理解」則呈現他者與環境的影響,藝術家透過跨越國族、文化的交流而以更寬廣的視角重新審視既有物件或符號並進行轉化與再譯,也凸顯始終存在於臺灣社會的文化多元性。陳松志《別境系列-航(CYI)》以各異現成物所象徵的不同國家文化,呈現他在東北亞駐留期間觀察到的交互影響與共存狀態。而林盈潔的《一分之三弧》始於親眼見到杜象(Marcel Duchamp, 1887-1968)的《噴泉》(Fountain)的啟發,將西方經典作品以多重視點拆解再重新組構。羅翊君的《海之味》透過對移工的訪談與速寫,將其個人移動經歷與地域經貿活動予以揉合。而陳慶銘在海外參訪後旋即入伍,在阿里山的服役生涯也開啟與原住民交流的契機,遊走在不同文化語境下的經歷,轉化至水墨橫軸《在山上的日子》鋪展出對於土地、生活的點滴感知。

「我們在此相遇」展場一景。(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王世邦)

吳權倫的《編隊 形變 犬變》系列作品則聚焦於台灣早期常見的瓷狗擺設,爬梳人類馴犬的歷史而追溯到近代軍國主義的政治結構。相較之下,劉致宏的《盆栽》系列也揭示擺放在戶外的各異植物不單純是綠化造景的雅興,同時也具有在公共場域佔據位置或阻隔距離的潛在意義,帶出日常中隱晦的空間氛圍與權力劃分。至於張程鈞現地製作的《嘉義提案_路線(1-3)》則以舊時的建築外牆立面為發想,設置八條攀岩繩索與路徑,藉由精神性的登山活動來投射展場空間所象徵的歷史高度。而在二樓展場中,觀眾為了細看作品不自覺仰頭或曲身的動作位移,隨著作品擺設位置的引導去感受藝術家在創作中是如何改變慣常的觀看方式與角度而鬆動原有的價值觀,觀者亦能同樣在日常生活當中發現與吸納更多的可能性。

「我們在此相遇」展場一景,此為吳權倫《編隊 形變 犬變》。(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王世邦)

遇,迎向時代推進的交會

以「預/遇.見」作為三樓展場主題的展呈上以繪畫為主,在較為靜謐的作品中則反映出藝術家積極思索自身與創作俱進的時代性,而從中建立起另一種突破既有構圖體例的當代語彙。鄭農軒的《古典敘事》系列奠基在西洋中世紀以降的繪畫範式中,然而其採用的鮮豔色彩則產生強烈的視覺刺激,潛藏其中的騷動也如同我們面臨當代生活的各種嶄新事物的衝擊與挑戰。而乍見黃至正極為典雅的靜物畫實則以AI生成的圖像為基礎,再結合手工施加的肌理表現以凸顯媒材特性,身處於數位創作崛起的時代,藝術家在傳統工筆與科技製圖之間該如何拿捏將會成為反覆進行的詰問與解題。而簡翊洪的掌中小冊則藉由極為個人的閱讀方式拉近與觀者的距離,五本書冊分別以「慾望探聞問」為命題,用簡筆水墨小品刻劃出愛慾角力的傾軋關係,難以言明的暗湧情思也襲向觀者的內心深處。

「我們在此相遇」展場一景,此為簡翊洪《望愛書》。(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王世邦)

至於散置在各樓層一隅的張徐展《明鏡》系列,以紙紮再現遭到路殺的小動物乾癟屍體,已然終結的生命與所在時空的斷裂該如何接續?或許只能憑藉擺置在動物前方的鏡子所投映的觀者形象,為其在另一個異質時空繼續前行。主展場的最後也以莊禾的作品收尾,這件帶有沉浸感的錄像作品《看海》在黝暗的場中使觀者的心緒得以沉澱。然影像旁的手稿寫著「海上有一艘沒有人看見的船,船上沒有人,但你在船上。」饒富詩意的語句如浪潮般餘波蕩漾,海洋之於身在島國的台灣人有無數種的自我投射與解讀。也因此,黃又文視此作品為逗號並非句號,「在逗號之後,有更多新的可能發生在觀者身上。」

「我們在此相遇」展場一景,此為張徐展《明鏡系列》。(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王世邦)

而來到錄像廳則有四部影像作品輪播,分別為陳依純的《測量個人與他方間的距離》、廖祈羽的《龜》、王博彥的《A Recital》以及張徐展的《Si So Mi》,皆以個人經歷或想像為出發,當面對異文化而在認知上產生落差或阻隔時,如何回歸自我的定位以審視差異也同時理解觀看世界的多元性。至於在古蹟棟圖書室設置的「我們在此相遇—檔案室」,除了呈現天美藝術基金會歷年舉辦的「臺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大事記,亦展出基金會支持的「臺灣當代藝術家出版計畫」,以書冊的形式提供觀者翻閱細讀藝術家的作品集。

「我們在此相遇」錄像廳。(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王世邦)

「我們在此相遇」揭示藝術家如何以出走與迴返之間的移動經驗,從不同面向調整自我的藝術實踐,並在此時回看發展軌跡。而展覽的籌備與呈現的時間點落在後疫情階段,黃又文也觀察到藝術家在世界都慢下來的時候重整、增進自我,他們的創作並不會因為外在時代改變而停擺,反而是在充滿變動的時代中出於個人職涯或是藝術探索的內在原動力驅使他們不停地去移動、接受新的挑戰,並將外部接收的刺激內化為創作養分。「尤其在疫情之後,我們更會思考對自身而言什麼是重要的?什麼是經過時間、變動之後仍然在幽暗的時刻閃閃發光?」誠如她所言,這檔展覽最主要的意旨在於產生對話,無論是與自身、他者乃至國際。

「我們在此相遇」展場一景。(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王世邦)

「我們在此相遇」一展以生命中的「移」、在創作中的「轉」以及最終在展場當中的「遇」的轉折,呈現藝術家個人生命經驗與創作脈絡的交融,是如何對應環境、時代與地域的變化。至於觀眾與藝術家及其創作在嘉美館的邂逅也自此形成一個節點,從而推展另一條可能的路徑,或許亦在未來再度不期而遇。

「我們在此相遇—檔案室」一景。(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王世邦)

我們在此相遇

展期:2023.06.29 – 10.15,週二至週日 9:00-17:00(週一休館)
地點:嘉義市立美術館1-3樓、古蹟棟3樓視聽室與圖書室
參展藝術家:王博彥、吳權倫、林亦軒、林盈潔、邱承宏、張致中、張徐展、張程鈞、莊禾、郭俞平、陳依純、陳松志、陳敬元、陳慶銘、黃至正、廖祈羽、劉致宏、鄭農軒、簡翊洪、羅懿君
檔案室展出藝術家:丁建中、牛俊強、王博彥、石孟鑫、吳權倫、李亦凡、李婷歡、林浩白、林奕維、林盈潔、邱承宏、邱建仁、洪聖雄、許尹齡、許聖泓、張致中、張徐展、張程鈞、張善學、莊禾、郭奕臣、郭俞平、陳依純、陳松志、陳冠穎、陳飛豪、陳敬元、陳慶銘、黃至正、黃萱、楊瀚橋、廖祈羽、廖震平、劉致宏、劉鳳鴒、鄭農軒、歐靜雲、謝騆瑜、鍾江澤、羅展鵬、羅智信、羅懿君

(嘉義市立美術館廣告)

楊椀茹 (Yang, Wan-Ju)( 159篇 )

典藏ARTouch資深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