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高千惠和天美藝術基金會蔡秀娟談《爐邊生藝》—六位女性藝術家,六種跨入現代化邊緣的我

高千惠和天美藝術基金會蔡秀娟談《爐邊生藝》—六位女性藝術家,六種跨入現代化邊緣的我

Kao Chien-Hui and Tianmei Art Foundation Sherrin Tsai on “Captive Flames” - Six Stories of Women in Art at the Turn of Modernization

由天美藝術基金會與高千惠共同合作的《爐邊生藝——現代化邊緣的女性藝術故事》於今 (2024)年6月25日正式出版。高千惠以一種非典型的傳記書寫方式,展開六位出身在1960年代女性藝術家的創作與生命故事。從星座命盤、從她們的女性系譜、從她們成長中面臨的環境變化,談她們的「我」——在現代化的邊緣,創作與生命相互纏繞的「我」,謝鴻均、陳慧嶠、劉世芬、黃小燕、許淑真和巫雲鳳的六種「我」。

2022年,高千惠計畫參觀威尼斯雙年展(Venice Biennale),碰巧天美藝術基金會也在組織當年度的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機緣巧合之下便一同加入行程。在旅途中,她和同行的天美藝術基金會蔡秀娟、策展人鄒婷以及年輕藝術家們有所交流。一番討論後,《爐邊生藝》出版計畫成為旅行結束之後的另一個新開始。

《爐邊生藝——現代化邊緣的女性藝術故事》(以下簡稱《爐邊生藝》)是一本集結了六位出身在1960年代女性藝術家創作與生命的書,高千惠以一種非典型的傳記書寫方式。從星座命盤、從她們的女性系譜、從她們成長中面臨的環境變化,談她們的「我」——在現代化的邊緣,創作與生命相互纏繞的「我」,謝鴻均、陳慧嶠、劉世芬、黃小燕、許淑真和巫雲鳳的六種「我」。

《爐邊生藝》於今 (2024)年6月25日正式出版,集結了六位出身在1960年代女性藝術家,在現代化邊緣的創作與生命故事。(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

起於臺灣六〇年代的六種「我」

《爐邊生藝》裡頭的這六位臺灣女性藝術家,她們都生於1960年代、成長在1970年代的臺灣,經歷了1980年代解嚴前後的藝術學習生態。其中三位已婚,三位未婚,或成為妻子、媳婦、母親,或一生作為女兒、獨立生活,各自都擁有豐富多彩的人生故事與藝術軌跡。

在創作上,她們有些出身學院,有些則是自學成才。謝鴻均(1961-)生於苗栗,長於臺北,一路接受學院訓練的她,在大學中擔任教職,持續通過藝術對父權、母職提出質疑和反省。出生於傳統農家的陳慧嶠(1964-)則未選擇學院之路,而是自學創作,她成立藝術空間「伊通公園」從邊緣融入主流,成為當代藝術社會的一員。劉世芬(1964-)則在父親期望下,選擇成為護士直到退休。她透過業餘自修課程持續創作,從女性護士視角反觀男性為中心的醫療領域,探討女性在社會學和生物學中的角色轉變、自我形塑,思考自我與外在社會的基本關係。

《爐邊生藝》內頁設計。(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

而來自眷村軍官家庭後代的黃小燕(1965-),通過留學接觸國際藝壇,作品蘊有在西化品味的生活經驗中成長的獨特視角。成長於高雄碾米廠之家的許淑真(1966-2013),因被母親寄予厚望選擇成為了醫檢師,並嫁入傳統客家家庭,在家人支持中回歸藝術創作,作品凸顯了1960年代女性在父權社會與傳統家庭中的生存現狀與微型抵抗。而出生於香港,在臺灣求學後成為臺灣媳婦的巫雲鳳(1969-),在大半生中既是妻子、母親、藝術教師也是藝術家,利用零碎時間和有限空間,她選擇以小巧的創作形式,滿足內在需要,偶爾逃離現實。

在臺灣半世紀的社會變遷中,這六位1960年代出生的女性藝術家的共通點在於:她們不屬於特定的女性藝術運動,而是通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態度,在見證和參與之中,創造出屬於自己的藝術世界。在創作上,她們既重視手工藝和繪畫,也從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尋求美學反思,以微型抗爭進行藝術實踐。在家庭、婚姻和職場中,她們時常必須做出選擇。在男性主導的藝術領域裡,懷著勇氣堅韌生存、展現才華,跨越傳統與現代的界限,呈現出現代化過渡社會中的女性形象。

《爐邊生藝》從星座命盤、女性系譜、六位藝術家成長中面臨的環境變化,談她們生命中的「我」。(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

在現代化邊緣的女性藝術家狀態

書寫《爐邊生藝》的動機之一,來自於高千惠有感這一時代的女性藝術家,繪製了獨特的個人和集體生活圖景,她們的貢獻雖未獲得充分肯定,卻面臨著被遺忘的風險。如此書寫,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這些女性的奮鬥歷程。

「天美藝術基金會給了我很大的自由,我決定寫女性藝術家的原因,也因為我一直在進行女性研究。」

高千惠說。關注並書寫性別藝術研究已久的她,一直希望能從「年代」的角度觀看藝術家及其創作。正如2019年,她為台北當代館策劃「少年當代─未終結的過去進行式」的構想,她說:「我想展示藝術家的作品,從中看到他們所處的年代及創作軌跡。所以,《爐邊生藝》有點像是我對於少年當代的延續,是銜接視覺藝術和歷史的一種方式。」

《爐邊生藝》封面設計。(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

既然從女性與年代的角度切入,為什麼會選擇聚焦於1960年代的女性藝術家?高千惠談到:「起初,我第一個構想是從李錦繡(1953-2003)開始,她是1950年代的藝術家,她的創作狀態讓我非常感興趣,因為她是那個時代的典型,一位女性藝術家,但同時也要照顧先生,為此做出了很多犧牲。」

當高千惠越深入研究,越是發現1960年代彷彿作為臺灣歷史上一個過渡的十年,介於1950年代的啟蒙與1970到1980年代現代性蓬勃發展之間。在1960年代的臺灣社會中,現代化(modernization)正在加速展開,傳統價值與現代思潮在年輕一代中不停拉扯,將彼時的年輕人置於一個既新又舊的尷尬位置。而1960年代出生的女性藝術家,正是成長於如此一個傳統與現代間的銜接處。

高千惠觀察到,1950年代有些女性藝術家創作抽象藝術,1970年代一些人則開始嘗試錄像、裝置藝術。「然而,在60年代似乎缺少了一個關鍵環節,我們很難找到那個時期女性藝術家的代表性作品,她們的作品比較分散,形式各異。」

《爐邊生藝》以深淺不一的紅色作為內頁設計,有如烈火燃燒的創作靈感,也有如溫柔細膩的情感流露。(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

與此同時,當時社會對女性的期望與壓力更是常態,多數女性都面臨著如何追求自我、實現創作,同時兼顧家庭的挑戰,女性藝術家更是如此。因此,有些女性選擇不婚;有些把全部心思放在支持藝術家伴侶上,而自己的創作則利用零碎時間完成。有家庭的女性被賦予看顧家庭的責任,而即便是未婚女性,也需要照顧家人,獨立一人於傳統、父權社會中生活,依然辛苦。

「從1960年代到80年代,女性仍然處於一種被動的狀態。如果夫妻兩人都是藝術家,女性通常是附屬的。」高千惠如此形容當時存在於藝術領域中性別不平等的問題。

「這些女性既不完全傳統,也不願意放棄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因此,討論她們的創作生態就是探討她們在傳統與現代邊緣的狀態。」高千惠如此描述。同時,她也由此構思了一個新的寫作模式,先將焦點放在1960年代,未來的作家可以探索1970年代或1980年代的藝術家,「這樣,這個系列就能隨著時間和主題的變化而持續發展,不會停滯不前。」

從贊助到出版,天美藝術基金會的藝術推廣藍圖

儘管天美藝術基金會自2014年成立,但他們在台灣藝術界的慷慨,一直低調且令人好奇。直到2023年,天美藝術基金會與嘉義市立美術館合作,與賴依欣一起邀請策展人黃又文策劃「我們在此相遇」展覽,展出20位獲基金會支持的藝術家的作品,以及在「檔案室」展區,展示42位曾受支持藝術家的「Artist Book」回顧與藝術家們的相遇,邀集大眾一起回顧基金會十年來贊助藝術家出訪與出版的計劃。至此,天美藝術基金會的全貌才在大眾眼中逐步浮現。

「我們在此相遇」展場一景。(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王世邦)

透過與策展人、藝術研究者規劃年輕藝術家的出訪、發起台灣當代藝術家出版計畫,並出版記述1960世代女性藝術家的《爐邊生藝》,天美藝術基金會的藝術藍圖正逐步在不同世代和面向間擴大。

談起成立天美藝術基金會的初衷,蔡秀娟說,其實很單純,就是五、六個朋友討論,「覺得我們有一筆資金,然後想說可以為臺灣的現當代藝術做些什麼。」考量到臺灣是個不大的島國,若能幫助年輕藝術家了解世界各地的藝術盛事,拓展與全球的連結,他們也將更有機會踏足國際性的藝術交流。

「我們在此相遇—檔案室」一景。(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攝影:王世邦)

為此,自2014年開始,每年天美的「臺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幾乎帶著臺灣的藝術家們走訪了世界各地,從北京、倫敦、巴黎、阿姆斯特丹到威尼斯;從美術館、藝術村、藝術家工作室到大型藝術展覽,見證各地正在發生的當代藝術事件。每次出訪,都會由一位資深策劃人負責組織交流行程。在籌備期間,藝術家需先深入瞭解參觀機構的重要性,以及這些機構對他們未來發展的意義。在這為期一至兩週不等的參訪期間,藝術家們也會時時記錄所見所想,在回國後寫成心得,提供更多對藝術感興趣的人了解他們的經驗和見解。

天美藝術基金會2022「臺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出訪藝術家於威尼斯大運河旁討論。(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

直到2020年,全球COVID-19疫情爆發,導致海外參訪計畫不得不暫緩。在思考對策之際,「臺灣當代藝術家出版計畫」的構想在成員們討論中催生而出。以2019年至2020年間,曾試辦的青年藝術家出版補助為基礎延伸而來,蔡秀娟說:「我們提出了一個想法,希望在臺灣探索現代藝術史以及藝術家的書寫,進行相關研究。」

也正因出版計畫逐步成形,牽起了天美與高千惠間的聯繫。回到2021年,天美的成員們向她提到,想出版臺灣1950年代至1980年代,不同時期藝術家創作紀錄的計畫。專注於現當代藝術文化評論與研究的高千惠,對天美一直以來對年輕藝術家的支持早有關注,「我對他們為年輕藝術家提供如此好的機會感到驚訝。」她形容。

天美藝術基金會2022「臺灣當代藝術家海外參訪計畫」,出訪藝術家於卡塞爾文獻展(Documenta)張恩滿作品旁討論。(天美藝術基金會提供)

蔡秀娟說,在這個出版計劃的過程中,天美藝術基金會希望能以親近當代大眾的方式,讓更多人認識,因此與高千惠、書籍設計團隊溝通時,特別談出一種別於以往藝術家傳記式的敘事方法。

綜觀目前天美藝術基金會的贊助成果,蔡秀娟認為,基金會認為台灣當代藝術家出版計畫已經有很不錯的果實,但是許多戰後的現當代藝術家還需要補上。同時,在預設受眾時,天美藝術基金會也想透過《爐邊生藝》,嘗試生產面向公眾的臺灣藝術內容。

「《爐邊生藝》希望陳述的並不是爐邊焦慮,而是想讓讀者們輕鬆圍爐,與書中的人物促膝交流。」

延伸閱讀|聚散.對話.交集,「我們在此相遇」一同回望起點


《爐邊生藝:現代化邊緣的女性藝術故事》新書介紹

開箱前傳:《爐邊生藝》藝術家簽書會 活動介紹
時間︱2024年7月27日 (六)14:00-15:30
地點︱非畫廊(台北市長安東路一段9號2F)
*簽書會當天,將於現場抽獎贈出十本《爐邊生藝:現代化邊緣的女性藝術故事》,請預先登錄報名。

陳晞(Sid Chen)( 125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

章郡榕( 16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