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第21屆台新藝術獎17組入圍名單公布:9組「視覺藝術」與8組「表演藝術」角逐三大獎項

第21屆台新藝術獎17組入圍名單公布:9組「視覺藝術」與8組「表演藝術」角逐三大獎項

第21屆台新藝術獎由9位提名觀察人汪俊彥、吳孟軒、吳思鋒、吳嘉瑄、陳宜貞、張晴文、曾少千、黃亞歷、龔卓軍組成的評選團,從115組被提名並同意參選之展演中,選出17組入圍名單。

兼具台灣當代藝術展/演及文獻份量的「台新藝術獎20週年大展」甫於一月中旬落幕,第21屆台新藝術獎旋即展開複選作業。由9位提名觀察人汪俊彥、吳孟軒、吳思鋒、吳嘉瑄、陳宜貞、張晴文、曾少千、黃亞歷、龔卓軍組成的評選團,歷經2022年全年度展演觀察、評論書寫、季提名會議獨立提名,到複選會議的共議討論,從115組被提名並同意參選之展演當中,選出17組入圍名單,將於五月底揭曉「表演藝術獎」、「視覺藝術獎」(獎金各100萬元),以及不分類的「年度大獎」(獎金150萬元)三大獎項。

第21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依視覺、表演入圍作品筆劃序排列)

【視覺藝術】

《三羽》蔡咅璟

創作者蔡咅璟長期關注人與動物之間的關係,兩者的生存模式在現代社會中無法免除複雜地交纏,在此展覽中將野生動物、圈養動物、聚落動物納入視野,順著其創作脈絡,巧妙地融合了錄像、檔案、燒陶、聲音裝置等多樣化的元素。蔡咅璟以極為真誠的態度出發,審視現代社會過度擴張領域對鳥類所帶來的影響,以藝術觀點重新詮釋人類復育、保存、研究動物的手段。不論是與鄒族小朋友共學的工作坊,或以機械裝置重現大赤啄木的敲擊聲,都從展場牽引出不同的時空,舉重若輕卻發人深省。(主筆/陳宜貞)

延伸閱讀|藝術作為一種交換:蔡咅璟個展「三羽」

蔡咅璟,《三羽─蔡咅璟個展》。(攝影/陳怡如)

《非遊記》策展人鍾適芳及協同策展人廖雲章、張正、Gridthiya Gaweewong、Thanom Chapakdee、Arthit Mulsarn

這是一組從主流社會、單線史觀的「他者」出發的展覽,與其說它試圖傳遞一個清楚、規範性質的美學意義,更重要的毋寧是在展現各種層次的「連結的美學」,譬如移工與原民、台灣與東南亞、書店與美術館、社會運動與當代藝術、摩蘭與林班歌等等。進而,由「他者」延展出一種投往亞洲的邊緣觀點。語言與歌,音樂與聲,在在紀錄、承載了民眾史的跡痕,以及當下社會的變貌,形成民眾在離散之中不斷接續的生命力,澆灌生存的土壤。(主筆/吳思鋒)

策展人鍾適芳,《非遊記》。(照片提供/MOCA台北當代藝術館)

《海洋與詮釋者》策展人高森信男

由高森信男所策劃、於鳳甲美術館與本事藝術展出的研究型聯展《海洋與詮釋者》,引進了一頗具新意的文化史研究方向——從國族認同、政治、歷史、文化等層面探討了非洲與亞洲大陸的交流關係,並在作品規劃上試圖以嫁接起虛與實、大歷史與個人生命史的作法,豐富該展所試圖展現的跨域詮釋層次,對於位處亞洲島嶼之一(海洋文化中重要的一環)的台灣來說,該展的企圖心乃屬可貴,後續值得觀察此研究計畫可以如何更細緻地探討這個對台灣而言顯得特殊的「他者」,形成更為有效的對話脈絡。(主筆/吳嘉瑄)

延伸閱讀|海與巴別塔—「海洋與詮釋者」

高森信男,《海洋與詮釋者》–卡洛斯 摩塔《封印身體:惡魔的傑作》影像截圖。

《高枕無憂的你—從瘟疫到戰爭:關於災厄如慶典的一魚兩吃》黨若洪

藝術家黨若洪在流暢且富有力量的人物造形、物體輪廓之間,營造出具有豐富意象的場面。在悠然的日常景致中,埋藏著自在、歡快,並帶著些許憂鬱神色的氛圍。在這些以人物支撐起的畫面,看似帶動敘事的場景並非關鍵,在混沌的筆觸刷疊之際屢見視覺的亮點。奇幻僅只是寄託,更多的是將來自生活的點滴體會,透過想像一如詩歌地以形色詠唱。本次個展作品有著高度繪畫性展現,收放自如,在抹消和層疊之間成就了令人既神往又帶點疏離的場面,似也回應著展題──那些關於人生世間的種種情動。(主筆/張晴文)

延伸閱讀|身為潮間世代的畫家啊:陳建榮與黨若洪的繪畫對談

黨若洪,《高枕無憂的你—從瘟疫到戰爭:關於災厄如慶典的一魚兩吃─黨若洪個展》。(攝影/朱淇宏)

《傾聽島嶼的聲音》策展人陳宣誠/共感地景創作、協同策展人廖億美/好多樣文化工作(2022馬祖國際藝術島)

本展由陳宣誠策展、廖億美協同策展,以場域系譜的研究與調查為基礎,將馬祖地景化為檔案,包括視覺的、聽覺的、觸覺的等不同感知的蒐集。這項藝術計畫採取長期的田野調查為方法,作品在展陳上與空間場域有高度連結,展現出「只應存在此處」的場所特性。藝術做為開啟對話的一則邀請,在這項展覽中是成功的;面對沉重且場域特殊性極高的戰地遺址,作品能與之和諧共鳴,觀眾置身其間並不感覺刻意,透過作品,能專注於感官的覺察,進而和此地的環境脈絡對話。(主筆/張晴文)

陳宣誠/共感地景創作、廖億美/好多樣文化工作室,《傾聽島嶼的聲音》。

《間奏請稍候》倪祥

藝術家倪祥透過親近家人的陪病照顧經驗,提舉出對於死亡威脅、囤物症、居無定所、關係暴力、藥物與照顧者情緒重擔的休止混沌狀態。休止者的時空,猶如一個充滿碎片的車禍現場,藝術家從父親的囤積物中選擇物件,再混入自行製作的類生活報廢品,間接地自由陳述陪病關係中的自白書寫與手繪品,將死亡陰影下的空白者藝術,與一種接近停滯反覆無奈與無法前進而走下坡的衰竭生命狀態連結在一起,撕裂為一種粉碎、解體中的邊緣生命美學。(主筆/龔卓軍)

倪祥,《間奏請稍候—倪祥個展》。

《複眼叢林》張徐展

張徐展的《複眼叢林》個展以純熟的紙偶停格動畫和紙紮雕塑裝置,打造奇幻鮮活的動物扮裝演員,構築原始怪誕的荒野鏡像。張徐展善用紙質的紋理、韌性、皺摺、色澤,塑造情感飽滿的視觸景觀,建構陰森懸疑的劇場美學。在製作執行方面,細緻統合了文學、音樂、美術、藝陣、京劇和攝影各專長領域,拓展動畫和裝置藝術的框架。整體作品的題旨觀照萬物的生存挑戰,直指肉身變形和靈魂重生的渴望,跨越文化和語言的隔閡,交織出獨特的生命哲學。(主筆/曾少千)

延伸閱讀|V-Touch展覽|複眼叢林:藝術家與製作人

張徐展,《複眼叢林—張徐展個展》。(照片提供/臺北市立美術館)

《褶肉記》蔡佳宏

《褶肉記》抹除了臉孔與功能,代之即將乾腐的膜、膈、臟器肌肉、果肉內核的藕斷絲連,與其間的艷麗血色肉液,呈現了尖叫吶喊之後的生命殘塊。彷彿前一刻還在流動,這一瞬間卻突然被撕拔開來,兀自殘存著奄奄一息的生命跡象。在巨型陶作結構與細部牽絲的強烈語彙之間,各種臟器果實肉身軟爛與腐敗的色彩變化與表情,引動一種殘酷劇場式的觀看,介於完全枯竭與鮮美圓實之間的吶喊尖叫,與其說是歌頌完全的敗壞,不如說是哀憐衰竭過程中的痛苦與華美。(主筆/龔卓軍)

延伸閱讀|過度與衰竭:蔡佳宏個展「褶肉記」中的時間體積

蔡佳宏,《褶肉記:蔡佳宏個展》

《邊角的風標》陳庭榕

陳庭榕在臺北數位藝術中心的個展《邊角的風標》,以從她之前以金門北山播音牆為創作出發點的作品〈我只在乎你(細語)〉為基礎,更為深刻地討論了她對於「聲音」此一極具穿透力與感染力的媒介,如何被有效地運用來作為一種具有陰性質地的「軟武器」,以及因此對於個人、乃至國族與文化上的記憶層面所造成的潛移默化的影響。另一方面,藝術家針對小型展覽空間所做的聲音敘事配置,也進一步地突顯了聲音對於人的行動、思考與意識型態養成等方面的規訓力量。(主筆/吳嘉瑄)

陳庭榕,《邊角的風標─陳庭榕個展》。(攝影/王世邦)

【表演藝術】

《bulabulay mun?》蒂摩爾古薪舞集

蒂摩爾古薪舞集《bulabulay mun?》的舞蹈身體,觸及的不僅是以南排灣古謠帶出歷史事件的記憶,而是透過身體去牽動族群意識與身體的關係,讓編舞語彙和歌謠的吟唱,對映著當代舞蹈較少以歌唱接應身體動態的慣常,從中流露出樂舞型態與部落文化之間自然的銜接與生活狀態的流動。蒂摩爾古薪舞集長期在編舞轉譯和族群文化的底蘊裡打磨著以部落成長經驗為創作根柢的視野,藉由編舞主題與身體狀態的試驗,不斷探索族群命運、歷史記憶、生命差異與當代舞蹈之間更多潛在的可能性,脫俗內斂,充滿省思。(主筆/黃亞歷)

蒂摩爾古薪舞集,《bulabulay mun》。(攝影/巴卅席)

《不存在的金烏》秋杉所在(2022KSAF春藝小劇場)

編舞者林廷緒在《不存在的金烏》中透過清晰的舞作結構和空間調度,以及謹慎節約的民俗符號,流暢地整合道士、現世與神靈環環相扣的信仰世界,一氣呵成且張弛有度。此作難得之處在於其未落入「台式」展演的俗套,也未過度宣稱舞蹈身體與地方信仰的共生鏈結,而是透過紮實的動作舞句與舞蹈技術,俐落鋪陳出道教科儀裡人鬼神的精神層次,並透過音樂設計顏晟文張力十足的北管音樂,與舞者相互震盪出豐沛的視覺和聽覺經驗,整體而言為一純熟且凝練之作。(主筆/吳孟軒)

秋杉所在,《不存在的金烏》。(攝影/楊人霖)

《回家》複象公場(2022臺北兒童藝術節)

《回家》以繽紛卻不庸俗的色彩、童趣而不幼稚的物件,豐富且多層次的聲音音景與光影,流暢且明快地建構起無頭殘肢的重組與迴返,並以古典且魔幻的劇場敘事,詩意地轉換戰爭的殘酷場景與情節,舉重若輕。由年輕團隊複象公場歷時三年發展的《回家》,可謂是其創團以來最為成熟的作品,除了在原創劇本與劇場創作皆具亮眼表現,其於兒童藝術節談論戰爭的企圖也頗具開創性,而其成果也已超越「兒童」戲劇的類型範疇,為一具代表性的當代劇場佳作。(主筆/吳孟軒)

複象公場,《回家》。(攝影/Annabelle Chih)

《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卓家安(部落劇會所《你有幾分熟:3OLO聯演計畫》)

《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不是一人角色的獨腳戲。卓家安(Ihot Sinlay)透過自身具備原住民的身份表演眾多當代物質環境中早已無法不正視、不能再浪漫幻想的原民狀態,凸顯了表演本身就是包含未現身的角色,以及所有現實角色衝撞、分裂與重疊的精神狀態。戲內呈現角色間對於文化保存與復興的相互辯證,戲外純熟運用身體調度空間;作品批判地處理原住民長期被自身或構作特殊化的藝術與美學品味,拒絕了藝術與當代臺灣族群政治分配及文化政治正確的共謀,是兼具表演創發與高度反身性的精彩呈現。(主筆/汪俊彥)

卓家安,《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攝影/李欣哲)

《沿海六個夢》測不準工作室X洄遊式創作集

作為三年創作計畫《咱的塑膠夢》的階段性總結,《沿海六個夢》試圖用高雄的城鄉元素說一個不那麼高雄的故事;從蛋黃區到迫遷地,結合紀錄劇場、聲音漫遊、布袋戲、實境探險等多樣媒介,把一個一個區位、場所打開、重新黏合,使觀者經由這趟暗黑旅遊重組破碎的認知,在城鄉重構邊陲的圖像。面對這樣的城鄉量體,此計畫同時也將創作群擴充得更大,主創者因而給了自己更艱鉅的統合任務。可喜的是,踩在累積三年調查研究、階段創作的基礎之上,它長得更大也更成熟。(主筆/吳思鋒)

測不準工作室X洄遊式創作集,《沿海六個夢》。(攝影/梁偉樂)

《偵探學》周曼農/巴洛克機器工作室(2022夏日放/FUN時光)

在這齣不以情節、敘事作為主要推進力的作品中,創作者模糊了表演與現地裝置展覽的疆界,以虛實交疊、時空跳躍的手法,不斷重置觀眾觀看的位置,流暢地操弄舞台機關,將劇場空間塑造成搶眼的角色。沒有表演者的空景、脫逸現實的錄像凸顯出周曼農冷調、疏離的美學,標本感極重的微型雕塑、去脈絡化的聲音片段在舞台上四處溢散,許多未明說的細節稍縱即逝,難以窺見全貌的設置充分挑起觀眾的好奇心,留下許多解讀的可能性。(主筆/陳宜貞)

周曼農/巴洛克機器工作室,《偵探學》。(攝影/林峻永)

《陰間條例:冥戰篇》開拓動漫事業有限公司/演出:貪食德工作室

《陰間條例:冥戰篇》以民俗傳說為材料,卻透過動漫角色與其鮮明造型,輔以多層次的情節架構母題,呈現新的文本形象,以翻轉了民俗學的包袱,開展所謂傳統之於新時代的記憶能動性。導演蘇洋徵與演員韌性地操作自然語言、遊走於多重關係之中,調度的手法跨越了當代臺灣認同政治的限制。在藝術創新上,精準地揮灑劇場處理時空變異的能量,重新激發了新的觀眾,召喚了劇場不可取代的情動經驗。(主筆/汪俊彥)

開拓動漫事業有限公司(演出:貪食德工作室)《陰間條例:冥戰篇》。(攝影/劉薳粲)

《崩—無盡之下》李貞葳X法庫亞.佐坦(2022秋天藝術節)

李貞葳與法庫亞.佐坦共創的《崩——無盡之下》,以身體的倦怠性提出了另一種舞蹈肢體的極致,透過三人舞者加上外於舞者的編創之眼,以及飽含節奏意識的聲音設計,恰如其分地整合了聲頻密集和肢體高幅運作的結構和演繹,在身體肢幹、關節、骨骼的翻折、推拉及各種內向化的動態變化中,逼引觀者進入想像式細胞或身體內部的細微單位,為觀者帶來一波波不斷累疊並達致兩極的身聲轟炸與精神倦怠,同時經由肢體編舞創造出連動視覺、聽覺及疲態歷程的特殊經驗,幽微而深切地指向現代社會的諸種問題。(主筆/黃亞歷)

李貞葳X法庫亞.佐坦,《崩—無盡之下》。(攝影/林政億)

今年17組入圍作品當中,高達12組藝術家首次入圍台新藝術獎。創作內容反映時下社會現況,包含全球關注的戰爭、環境、疫情問題所延伸的反思,以及生命與生存議題,如身心耗盡症候群之擬態、民間宗教及信仰的探查、原民族群的身份狀態與歷史記憶、邊緣處境的觀點與美學連結、長期照護問題等。作品內容指向地域含括馬祖、金門、高雄沿海、海拔2000公尺的山區,甚至跨海至東南亞諸國及非洲,探索島嶼和洲際之間的文化與交流。此外,藝術家透過多元展演方式,包含互動聲音裝置、紙紮雕塑與動畫、燒陶、地景創作;表演製作則含括台灣原創漫畫元素、人與偶戲的交織演出、觀者與機械移動調度的沉浸懸疑劇場、或以觀光旅遊的形式引領觀眾實境思考,映照當代的矛盾議題與生命處境。

17組入圍作品將於5月下旬進行決選,5月27日頒獎典禮現場揭曉三大獎項得主。為了讓大眾更了解入圍作品,基金會將於4-5月規劃藝術獎系列推廣活動,包括影音及媒體系列專訪、台新金控一樓大廳影像展、「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見面會」、「我心目中得主」網路票選活動等,歡迎透過基金會官網及台新藝術基金會臉書關注相關活動訊息。

ARTouch編輯部( 166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