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超越藝術」成為當代藝術的新潛力:第22屆台新藝術獎決選幕後

「超越藝術」成為當代藝術的新潛力:第22屆台新藝術獎決選幕後

台新藝術獎一直是當代藝術生態中一重要的指標,每年頒獎典禮更是吸引眾人目光,其獨特的評選機制造就公開、透明、縝密的獎項調性。今年決選委員由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教授林鶴宜擔任主席,國內委員包含提名觀察人代表,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張晴文、電影導演黃亞歷、菉原藝術製作負責人孫平;國際委員則包含澳洲阿德雷德南澳美術館館長蘿娜.迪芬波特(Rhana Devenport ONZM)、德國柏林Radialsystem藝術中心藝術暨執行總監馬提亞斯.摩爾(Matthias Mohr)以及旅法藝術家鄭淑麗。

台新藝術獎一直是當代藝術生態中一重要的指標,每年頒獎典禮更是吸引眾人目光,其獨特的評選機制造就公開、透明、縝密的獎項調性。今年決選委員由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教授林鶴宜擔任主席,國內委員包含提名觀察人代表,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張晴文、電影導演黃亞歷、菉原藝術製作負責人孫平;國際委員則包含澳洲阿德雷德南澳美術館館長蘿娜.迪芬波特(Rhana Devenport ONZM)、德國柏林Radialsystem藝術中心藝術暨執行總監馬提亞斯.摩爾(Matthias Mohr)以及旅法藝術家鄭淑麗。若從得獎作品看來,今年似乎透露出創作者們,試圖在傳統與當代間尋找新路線並嘗試創作的新方法學之意味?典藏ARTouch團隊也特別在台新藝術獎頒獎之後,詢問決選委員今年評審過程中的心得與觀察。

台新藝術獎一直是當代藝術生態中一重要的指標,每年頒獎典禮更是吸引眾人目光,其獨特的評選機制造就公開、透明、縝密的獎項調性。圖為台新藝術獎第22屆決審委員。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林鶴宜:實驗戲曲的當代生態

林鶴宜受訪中稱讚台新藝術獎機制設計縝密,例如「滾動的四連夜—藝術家會客室」讓非提名人的決選委員有了充分了解入圍藝術家及作品的機會,而決選會議首日,又由三位提名觀察人代表分別闡述對入圍作品的精華評析。她分享本次決選過程有許多高度共識的凝聚,也有一些讓委員在陳述過程中為藝術的力量而落淚的動人時刻。

談及本次入圍作品所折射出的臺灣當下藝術創作之趨勢,林鶴宜以其表演藝術專業背景,特別指出在過往台新藝術獎中鮮少獲獎的戲曲類創作此次「強到不可忽視」,獲得年度大獎的《感謝公主》、表演藝術獎的《國姓之鬼》皆為傳統戲曲與當代劇場的交融佳作。

林鶴宜表示獲得年度大獎的《感謝公主》、表演藝術獎的《國姓之鬼》皆為傳統戲曲與當代劇場的交融佳作。圖為林鶴宜主席。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她觀察到箇中原因至少有二:一是實驗戲曲近幾年來在整個展演生態中所受到的支持與推動,以臺灣戲曲中心「戲曲夢工場」、大稻埕戲苑「青年戲曲藝術節」等為代表,刺激了不少現代劇場工作者投身其中。二是文化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文化資產局和臺灣戲曲中心等連續幾年推出傳統藝術傳承計畫,讓心懷梨園夢的新生代戲曲藝生有機會隨團帶薪、跟隨名師學藝演出,包括甫獲國家文藝獎的歌仔戲國寶小咪(陳鳳桂)在內的一眾名師都在藝師之列。名師傳授、經濟支持、加上小劇場戲曲表演的推動,林鶴宜認為戲曲表演在幾年後能有這樣的突破表現並非偶然。與此同時,跨界觀念也進一步打開而成為創作趨勢,許多表演藝術作品中都包含有戲曲元素、打開類型的界線而自成一格,共同形塑如今我們所稱之的當代藝術。

蘿娜.迪芬波特:迎向跨學科藝術實踐的未來

有眾多國際顧問及評選委員會經驗的蘿娜.迪芬波特認為從提名到決選歷經一年的整個評選機制相當嚴謹而民主,而決選時帶出的廣泛而深入的討論,也是她未曾參與過的高度批判性的評選過程,對於真正希望進行對話、從不同角度理解作品的渴望,都是前所未有的。

迪芬波特表示自己對跨領域和跨學科的藝術實踐非常感興趣,對她來說,「那就是未來」。她這次很高興在台新藝術獎看到許多展現這一面向的作品。圖為蘿娜.迪芬波特。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入圍作品整體上令她印象深刻的,一方面是臺灣在地傳統如何在當代背景下得以展現跨學科的程度、及傳統觀念和理念之深度,且更進一步地,在當代觀點中探索傳統潛力的活化和深化;另一方面,她看到藝術家們如何認真而廣泛地參與臺灣歷史和文化這些基本面向,也令人感動。她認為這些作品在處理包括白色恐怖、移工境遇等具敏感性的議題時,具備詩意、幽默、但並不一定以教導的方式,打開這些主題作為美學探討之平台的可能。迪芬波特認為獲得不分類年度大獎的《感謝公主》是一件在情感深度、智慧和敏感上都超越文化障礙的優秀作品,她引述同為決選委員的孫平「這超越了藝術、也超越了真相」,認為這是關於當代藝術的可能性與潛力的一個強有力的陳述。

迪芬波特表示自己對跨領域和跨學科的藝術實踐非常感興趣,對她來說,「那就是未來」。她這次很高興在台新藝術獎看到許多展現這一面向的作品。而這些作品如何在國際間形成共振?迪芬波特舉例你哥影視社此次獲獎的《宿舍Ký Túc Xá》也正在橫濱三年展展出,她認為它在不同文化情境中都會產生獨特的呈現方式,而此次台新藝術獎也讓人看到不少作品都深入對歷史和社會議題的探討,與正在世界各地基於各種不同社會語境而進行的創作之間形成了共鳴。(文/嚴瀟瀟)

鄭淑麗:謹慎、透明,令人印象深刻的思辨

首次擔任台新藝術獎國際評審的鄭淑麗,認為台新藝術獎為非常謹慎、透明的獎項,不僅在決選前便公告評審委員的名單,評選過程中也會充份討論每件作品,並且爭辯彼此相信的藝術表現與價值,這個經驗對她來說非常珍貴。在受訪時她首先指出今年表演藝術作品的表現令她印象深刻,許多傳統戲曲都融合當代元素,具有年輕人接棒傳承的意味,表演藝術獎作品《國姓之鬼》,亦是從傳統戲曲的型態轉化,整部戲只有兩位演員,他們的表演縝密地穿梭在不同的角色之間,展現角色切換間的自由與熟稔,整體製作規模雖小,但卻透過演員的表演創造出極大的張力。

鄭淑麗認為《國姓之鬼》演員縝密地穿梭在不同的角色之間,展現角色切換間的自由與熟稔,整體製作規模雖小,但卻創造出極大的張力。圖為臺北海鷗劇場《國姓之鬼》,攝影/林育全。

視覺藝術方面,在入圍作品中有兩個大地型的藝術季(《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曾文溪的一千個名字》、《淺山行路人》),其量體之巨大,要與其他作品共同評比是非常困難的。不過對她來說,台新藝術獎原則上還是有鼓勵藝術家創作、並支持其繼續發展的意味在。今年獲得視覺藝術獎的你哥影視社《宿舍Ký Túc Xá》,作品從紀錄片攝製出發,後來又延伸成一裝置藝術,從製作過程到展示過程,都為我們示範了當代藝術創作方法的新途徑,且參與者在過程中逐步成為更自主、更介入的樣子。《宿舍Ký Túc Xá》也凸顯了作品可以經歷不同的形式的改造後,成為一全新的閱讀樣態。

至於年度大獎《感謝公主》,鄭淑麗以「淡入淡出」的方式形容江之翠劇場以及窮劇場兩個劇團之間合作無間的狀態,並透露評審團幾乎毫無懸念的,就有共識要把年度大獎頒發給《感謝公主》。

馬提亞斯.摩爾:傳統戲曲現代化之挑戰

馬提亞斯.摩爾在談及今年台新藝術獎入圍作品的趨勢時提及,表演藝術跟視覺藝術呈現完全不一樣的現象。視覺藝術方面比較像是要去處理臺灣過去被殖民的歷史,還有我們如何去記得政治轉變的過程,主要是基於對歷史還有對移工的關注,在表演藝術方面重點是放在怎麼去結合傳統藝術和當代劇場。

摩爾認為視覺藝術獎《宿舍Ký Túc Xá》這件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採用了一種新的作者性(Authorship),作品形成了一個臨時性的社群,發展出多元且複合的工作方式,也因應不同的展示形式,變成像是「雕塑」的樣子,具有很多不同層次的轉變。至於表演藝術獎《國姓之鬼》,則是把傳統戲曲跟現代劇場的語言以一種非常原創性的方式融合,兩位演員在看似破碎的角色間切換地毫無縫隙,讓作品不會顯得是片段的拼湊,而是成為一豐富的整體。且這些片段又各自呈現了不同族群的視角,對他來說,感覺像是創造了一種新的語彙出來,當然語彙不只來自於語言,還有來自於對不同視角的主題探討。

摩爾認為視覺藝術獎《宿舍Ký Túc Xá》這件作品最有意思的地方是採用了一種新的作者性(Authorship),作品形成了一個臨時性的社群,發展出多元且複合的工作方式。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年度大獎《感謝公主》他則認為巧妙化解了傳統戲曲現代化過程中常遇到的挑戰,一般來說傳統戲曲為了要讓觀眾容易接受、消化,很容易喪失它的藝術性,流於只是抓一些很膚淺的形式語言。不過《感謝公主》並沒有這麼做,它並沒有強迫把傳統與現代組合在一起,而是在舞臺上以平行的方式去同時呈現現代線跟傳統線,並保留了兩者間奇怪的距離感。對摩爾來說,這是一個很棒的會合方式,維持了傳統的正式性且有意識的去保持那種緩慢的感覺,不會為了要讓它現代化,而捨棄掉那些很美的東西。

雖然我們一直在討論傳統戲劇的現代化,但對他來說,他最在意的事還是希望能夠繼續保留傳統戲劇裡面所謂的「陌生感」,他不希望為了要現代化,而變得過於通俗、或是過於消費主向,他認為《感謝公主》是用一種非常藝術性的方式在做這件事情,也因此作品反而創造出一種新的藝術性的語言。(文/陳思宇)

延伸閱讀|評測傳統與當代的距離,創作還能如何發生?——聚焦第22屆台新藝術獎得主

張晴文:從「穿越」中看見現實的創作趨勢

張晴文表示,在這次獎項的討論過程裡,作品中的「穿越」視野是一再被提醒的創作現象。好比說《感謝公主》之於白色恐怖時期、《國姓之鬼》之於鄭成功的時代、或是《勸世三姊妹》之於生死穿越、《得時の夢》之於皇民化時期。透過不同形式回到過去的時代,與現在對接,這些提供了各種對歷史的陳述,但不是提出一種答案,這種開放性在視覺藝術作品中也有所呼應。「視覺藝術作品裡,我們也看到許多作品在以前歷史中,尋找重新閱讀的方式,這是一種共享的當代創作價值。」

張晴文特別提到了入圍決審的視覺藝術名單中,有兩組大型製作的藝術節。大家在評選的過程裡面,對藝術節的討論也有更多的參照。因為這樣的藝術節慶與踏查行動,它們的價值與倡議也越作越深入而多元。「如果是十年前,我們可能對藝術節的想像還很單一。如今大家都有不同回應的對象,因此在今年討論藝術類的入圍名單時,大家更會考慮到它們的倡議或訴求是甚麼。」

其實決審們也有討論到,視覺藝術被提名的名單中,製作尺幅大小殊異,從單件作品、藝術家個展、聯展到藝術節,評選的判準是甚麼。「台新藝術獎不會僅以票房賣座與否來考慮一件作品的價值,我們更在意作品概念與執行的細緻程度。」張晴文以《國姓之鬼》為例,「主演的演員只有兩位,卻能撐起一個大的故事。他們又很經典地運用到歌仔戲表演的身段、唱腔,這些地方都發揮地無懈可擊,劇本也很有層次,從不同地域、時代、角色的穿越來講出他們想討論的事情。」

《宿舍Ký Túc Xá》的創作方法很開放,在題材上雖然是處理發展中、還未蓋棺論定的議題,但它並沒有要控訴甚麼事情,而且你哥影視社也意識到影片作品在國美館展場中的呈現,不是去再現某個紀錄片中的場景造型。「這件作品在國美館的呈現,不是後台的開放,也不是電影的副產品,而是用另一個方式,去展呈團隊製作《宿舍Ký Túc Xá》的目的。」這件事情對於社會議題的了解,呈現出一種看見現實的選擇。

張晴文認為「這件作品在國美館的呈現,不是後台的開放,也不是電影的副產品,而是用另一個方式,去展呈團隊製作《宿舍Ký Túc Xá》的目的。」圖為你哥影視社《宿舍Ký Túc Xá 》電影劇照,攝影/你哥影視社。

孫平:更細緻地實踐協作

在進入十七件作品介紹之前,提名觀察人代表有跟決選委員介紹前一年觀察到的趨勢,在跟藝術家碰面之後,隔天才逐一討論作品。決審過程中亦提及在歷年台新藝術獎運作中,戲曲作品被提名及入圍的狀態變化。

孫平認為,近年有非常多中生代的小型表演團體出現,而大型的國家表演機構演出的空間越來越多,在這個生態的變化下,戲曲團隊都在找尋與當代觀眾互動與對話的方式。

「戲曲並沒有停止思考創新。」不過,今年特別不一樣的原因,關鍵在於戲曲中心的戲曲藝術節與戲曲夢工場,提出不同團隊扎實而多元的協作方式。「戲劇構作在一齣劇作中的重要性,在今年台新藝術獎關注的作品中更為明顯,與過去戲曲製作的組織結構已不太一樣。」孫平說,像是《國姓之鬼》、《感謝公主》,都因為戲劇構作而有更多層次的表現。《國姓之鬼》把許多臺語的特殊用法、細節加以強化,納入表演之中,而《感謝公主》則更是藉著戲劇構作的視野,讓梨園戲的文本與肢體精髓有更綿密的結合於現代劇場。

孫平認為《感謝公主》藉著戲劇構作的視野,讓梨園戲的文本與肢體精髓有更綿密的結合於現代劇場。圖為窮劇場X江之翠劇場 《感謝公主》 ,攝影/林育全。

孫平補充,若以更大的表演藝術生產框架來看,跟過往常常是在一年內循環生產新作的狀態相比,這些在數年之中滾動式生產的作品,也意味著我們其實可以用另外一種角度來思考,如何不讓作品被「年度生產」的框架受限。「大家思考協作、思考創新時,有更細緻的執行方法和意識,這不只是發生在表演藝術,進入決審階段的視覺藝術作品和展覽,也表現出這樣的現象。」

黃亞歷:在國際討論中看見藝術的普遍性

這屆台新藝術獎作為重啟國際評審之後的第二年,有不少國內評審都很欣賞這次國外評審在參與討論的狀態。儘管在十七件決選作品之中,有許多關於臺灣的文化、歷史、政治、藝術與技藝的脈絡,需要讓國外評審在討論獎項之前,有一個初步的概念,但三位國際委員們並未因這些創作的地域性而感到困擾。

黃亞歷分享此次參與決選的評審經驗時說,這次國內外評審之間的溝通對話,討論跟說明傳統戲曲有關的部分特別明顯,而且每一種傳統戲曲的脈絡都不同,也因此面臨到如何跟外國評審討論這些作品的挑戰。「不過,跨國籍、跨文化地去討論作品,很好地被實踐在這次的評選過程裡。而這樣的討論狀態,也呈現出藝術在跨越領域、主題、團隊等面向上的普遍性。」

黃亞歷認為,這次的國際評審想了解臺灣的熱切程度,反映在他們對國內評審的說明與意見給予更多尊重與傾聽,而不會以自己主觀的品味,去評價決選作品的好壞。同時,因為此次的國際評審有機構營運的背景,他們也會把許多執行經驗的面向帶進討論中,也回應到此次進入決選的創作現象,黃亞歷認為,決選作品中有不少針對自身關注的議題有充分的近身理解,藉此提示了一些本身的問題意識。「這也是《宿舍Ký Túc Xá》的優點,它不像過往我們所認為的當代藝術作品那般陷入『論述大於表現』的結果。」

除此之外,評審討論創作時的氛圍,多少也受到臺灣的現況影響。整個社會動盪不安的狀態,在討論作品的時候,會強化評審在觀看作品時的感性,這意味著藝術與社會環環相扣的宿命,也是台新藝術獎的核心價值──藝術性、社會性、創新性。這樣的討論氛圍,也是評審們在花大量的時間討論《宿舍Ký Túc Xá》與「高重黎個展:生活決定意識」的環境音。「高重黎的個展也讓大眾開始注意到,臺灣當代藝術左翼視野的缺席,展覽也實踐了一個很好的角色,是先打開觀眾們的興趣,再開始透過展覽思考這個問題,因此它還是值得被關注與思考的。」(文/陳晞)

整個社會動盪不安的狀態,在討論作品的時候,會強化評審在觀看作品時的感性,這意味著藝術與社會環環相扣的宿命,也是台新藝術獎的核心價值──藝術性、社會性、創新性。圖為第22屆台新藝術獎三大獎得主、決選團及提名觀察人合照。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延伸閱讀|第22屆台新藝術獎得主揭曉:《感謝公主》奪年度大獎,《宿舍Ký Túc Xá》、《國姓之鬼》榮獲視覺、表演藝術獎

嚴瀟瀟(Yan Xiao-Xiao)( 210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

陳晞(Sid Chen)( 121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

陳思宇(Sih-Yu Chen)( 88篇 )

藝術報導、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曾任《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藝術很有事》專案企畫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