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獎10年、邁入第六屆的Pulima藝術獎今日公布四個大獎得主。十位評審從近百件的參賽作品當中,選出19組入圍複審的作品,並進而選出「雙年獎」得主林安琪 Ciwas Tahos、余欣蘭 Rngrang.Hungul「視覺藝術首獎」、卓家安 Ihot Sinlay Cihek 獲得「表演藝術首獎」、曾于軒 Posak Jodian 獲得「評審團獎」等4個獎項,總獎金共240萬,創歷年新高。
由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簡稱「原文會」)所設立 的「Pulima藝術獎」,自2012年開始以獎掖「南島民族藝術之原創性」為初衷,也期待透過跨越媒材形式的各類創作,體現台灣原住民族主體精神,進一步促進原住民族藝術之發展。取名自排灣族語的Pulima藝術獎,在族語的原意是「手藝精細之人」。原文會首次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小白宮舉辦頒獎典禮,開場特別邀請到在今年金曲獎入圍三項大獎的排灣族歌手Kivi Pasulivai表演,轉化頒獎典禮現場的緊張氣氛,猶如熱鬧喜氣的慶祝活動。
今年參賽的百件參賽作品,歷經初審與複審兩階段,最終評審團將遴選出「雙年獎」、「視覺藝術首獎」、「表演藝術首獎」、「評審團獎」4件得獎作品,除了百萬首獎,而本屆2023Pulima藝術獎另一個重大突破,是增設「雙年獎」,獎項得主可獲得獎金100萬元,除此之外,也首次舉辦頒獎典禮,現場宣布得獎者。許多藝術界重要工作者皆是評審團成員,與會出席者有王昱心、林平、張懿文、謝佩霓、賴香伶、呂學卿,以及獨立策展人徐文瑞等人。
「2023Pulima藝術獎」延續前屆藝術獎競賽機制,採用由觀察員團隊一年來的提名觀察中精選的「提名」、以及期間限定的「報名」雙軌徵件,總收穫近百件的參賽作品。匯聚許多新型態與風格內容,形式包含影像作品、裝置藝術、舞蹈、劇場、複合媒材等等,作品多元精采,評選過程驚豔四座,最終選出19件入圍作品。
延伸閱讀|【對觀察的反思】Pulima藝術獎及其提名觀察人的書寫與步伐
出生自蘭嶼的原文會董事長瑪拉歐斯上台致詞時,首先感謝台下的創作者以及評審團參與第六屆Pulima藝術獎,也有幸邀請來自國立東華大學長期參與原住民藝術的王昱心教授擔任本屆評審團主席,並誇其為人公正,予以肯定。瑪拉歐董事長認為「創作是一個漫長又快樂的路程,今天的獎項可以當作休息,來看看其他朋友們的創作,會後彼此交流」。
評審團主席王昱心致詞表示,本次19位入圍者,只有四位得獎,非常獨特,從初選到入選,每一位都是佼佼者,應該給自己掌聲。從籌備到現在,此品牌已經快速在國際上展露頭角,是台灣其他獎項少見,也希望未來更多活動被世界看見。
第六屆Pulima藝術獎得獎名單與得獎理由
雙年獎:林安琪 Ciwas Tahos《找尋迭馬哈霍伊的路徑mgluw tuqiy na Temahahoi》
首次的Pulima「雙年獎」由林安琪獲得。「評審選出得獎者的當下,大家也都有很能認同這樣的結果。」王昱心頒獎時表示,雙年獎是第一次由籌備小組創生出來的,這樣的經費不但可以挹注創作者,對於更精進創作也有更好的幫助。
《 找尋迭馬哈霍伊的路徑mgluw tuqiy na Temahahoi》是自2020年Pulima藝術節開始的創作計畫,林安琪獲獎當下驚喜又意外,表示這個創作計畫其實是有很多個作品組在一起的。第一次從2020年Pulima藝術節開始,在那個創作的幾年前,就開始想要尋根,想要找家族的東西,但過程中有很多挫敗感,也是因為自己的性別認同。
「在回南投的那次,遇到了一位Atayal的老人家,告訴我了一個故事,後來才知道是Temahahoi(泰雅族傳說中的女人社)——關於一群可以跟蜜蜂溝通,也能單親生子的女人。」林安琪說,這系列創作是延續著之前的錄像作品,因為故事充滿了非常酷兒的情景,「也希望透過Temahahoi,組成一種酷兒的空間。」
提名理由
本展集結林安琪近年的創作概念,其中以「Temahahoi」(泰雅族神話中的「女人社」)為主軸,透過援引古典神話中的女人部落,創造當代原民酷兒女性的身體文本,並透過「私神話」敘事引渡,串起過去幾乎被家族遺忘的母系血緣流離史。
爾後林安琪從「尋找」Temahahoi到「創造」Temahahoi,尋線發展更大的思想結構與創作規模,包含跨物種論題(「蜂」的知識與路徑)、跨族酷兒女性的肉身合作與欲望結合,將Temahahoi想像成一個對當前的人類文化結構具有多重抵抗與政治寓意的酷兒烏托邦。
此概念發展出的作品形式包含錄像、裝置、行為藝術…,以計畫型的模式延續無盡的烏托邦建置工程。就現階段而言,業已有了非常適切的發表規模,在內容與形式上,也都足以打開過去鮮少探及的藝術、文化面向。(文/提名觀察人:呂瑋倫)
在林安琪倒臥並以緩慢身段跟蜂蜜發生「肉體」關係的行為錄像中,背景昏暗孤絕,身分溯源的無力感與渺茫性浮現;至於循環播放的神話世界,則把虛擬動畫構築於雲端,似乎一個穩固的族裔性早已失落,僅存於想像,若干視覺元素的拼貼氣質也使其中簡短的對話更顯荒謬;再看尋找蜂巢的錄像,表面上追溯血緣,實際上一再開出岔路。原民或原民性總是直接間接指向一物,作品呈現了此物之變異、虛構與難以企及,是好看的批判性作品。(文/提名觀察人:張又升)
《Pswagi Temahahoi》系列作品,延續《她可能來至__社》中原已發展的敘事軸線:包含女人社與獵人群之間的擄人事件、日本人贈送的黃銅鍋,以及「女人-蜜蜂」之間的共語關係。林安琪透過回訪泰雅族獵人尋找野生蜂蜜的技術(在山谷間透過方位的判斷與簡易遮光手勢,就地形構出一種看似以「視覺」為優先,但更多程度乃是肉身全面沉浸於其中的「觀測裝置」),製造出一種影像的視線。同時亦透過狀似子宮或塊莖的陶笛,讓《她可能來至__社》中原本密閉於網域空間中已消失的「帶來生育能力的風」,轉化為以聽覺為優先的感官經驗。從《她可能來至__社》到《Pswagi Temahahoi》,多重敘事體的蔓生,讓此系列作品成為一種能夠持續進行譜寫且擴增詮釋空間的另類檔案。(文/提名觀察人:黃瀞瑩)
延伸閱讀|山海迷障:原住民酷兒的寫實轉向
視覺藝術首獎:余欣蘭 Rngrang.Hungul《我是女人,我是獵人 Yaku o kuyuh , maduk ku kuyuh》
頒獎評審林平表示,她看到這個獎項在若干年後自我翻轉了,重新定義自己跟世界的連結,她表示藝術作品其實很難分類,得獎過程有些激辯、有些理由,雖然不能代表全部評審委員,但她仍想講出對余欣蘭《我是女人,我是獵人》這件作品自己非常喜歡的部分。
在影像製作過程,余欣蘭透過基本影像語言,訪視自己的母親。林平認為創作者跟拍攝對象有自我肖像的關係,而雙層語言在這部片中是重要的,作為原住民女性,如何能夠生養生命,又同時是擷取生命的獵人?這個不理解是因為我們是用漢人的觀點來看待,在原住民的角度裡,這是生命的循環,是人類生存長遠的傳統。影片中我們看到女主角用簡單的方式教導我們如何用原住民語發音,如同郭亮廷所說這部片像是「語言教學帶」,這也不只是狹隘的原住民狩獵文化的承傳議題,更要講的是我們如何跟世界溝通。
余欣蘭表示她媽媽已經三十幾年沒坐火車,這次堅持要從花蓮坐火車上來。感謝媽媽花了很多時間一起構思與拍攝這部作品。創作過程她表示其實自己只是滿純粹的從成長經驗出發,原住民的狩獵文化長期被汙名化,她從小就看到爸媽因為身為獵人而被警察捉,現在媽媽把狩獵的智慧與文化等所有一切交付在她身上,她也以這部片向媽媽致敬。接下來她還要跟媽媽一起做瘋狂的事情,持續創作。
提名理由
《我是女人.我是獵人》是余欣蘭尚未上映的紀錄長片《揹獵物的女人》的短版作品。此作記錄身為女性的母親,在強調性別分工的年代裡突破禁忌、說服眾人,使自己成為獵人的故事。在女獵人的故事中,Gaya體現的不是被近現代族群所以為的僵固制約,而是某種動態的社會平衡性。在此前的短版影片中,導演透過對於母親的對話與追蹤,拼湊獵人的知識與生活,尚未大量著墨「女」獵人於此社群、身分的特殊性。
不過,從目前露出的線索與片段來看,整個拍攝計畫應牽涉著更大的格局,「女」獵人的身影也會越來越清晰。不過無論如何,此作的起手式已經觸及過去隱伏在某種二元表象下的辯證性,有不容忽視的重要意義。(文/提名觀察人:呂瑋倫)
延續2020年的《Mgaluk Dowmung正要連結銅門—銅門家族的故事》中的一條支線,余欣蘭在《我是女人,我是獵人》這部片中,針對母親作為太魯閣族女獵人的身分,開始著手進行家族記憶與獵人認同之間的交織編寫。
女獵人的身影,動搖了「性別二元世代」對於部落生產關係的固有想像,同時又因母親雖為教友,但對於太魯閣族獵人世界觀中的「bhring」(能力、氣場)、「spi」(夢)等指涉了人與人、與自然、與超自然的關係性,仍舊持續身體力行,並活出其當下的意義,這讓《我是女人,我是獵人》,不僅涉及性別觀點上的差異性表達,同時也指出了西方宗教世代與傳統泛靈信仰之間,那持續混融的內在精神圖譜。(文/提名觀察人:黃瀞瑩)
表演藝術首獎:卓家安 Ihot Sinlay Cihek《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出自《你有幾分熟:3OLO聯演計畫》)
評審張懿文表示,這次評審過程艱辛,尤其表演藝術類別入圍的好作品很多,評審們不停爭辯,到底要用什麼切入點作為橫量標準,最後決定回到Pulima藝術獎的初始精神:選擇較具實驗性質、創新的作品。她表示評審們這次有共識選擇一個比較少見的新表演形式作品。《我好不浪漫的當代美式生活》這齣戲卓家安以獨角戲方式,探討了都市原住民在返鄉時遇到的複雜且多層次面向的議題,高度反應了當代原住民的現實狀況。
得獎藝術家卓家安非常感謝評審給她這個獎,她表示「想要特別感謝鴻鴻,這個作品會做出來頭一步是要拿到資源,謝謝原文會給我這筆經費,劇場藝術家很難生存,沒有原文會就沒有這齣戲。這齣戲有很多我一直以來很想講的事情,包含大家忽視部落真實人際關係、小人物生活,我想把這齣戲獻給我的父母、家人、朋友,獻給所有關心族群議題的人、獻給在座所有藝術家。」
卓家安表示她將原住民生活元素,凝鍊在這件作品中,部落小人物的生活姿態,這些看似平淡的、無聊的原住民生活經驗,其實不太會被別人以藝術文化的形式去記錄下來,尤其是太巴塱的生活,而她選擇用戲劇來呈現這些很少被現有的語言和戲劇論述出來的樣態。
提名理由
創作者透過獨角戲中,精準的角色切換,直面當代青年與部落、傳統文化糾結的互動關係,卻又不落入浪漫化哪一方的窠臼裡。回到部落、留在部落,或離開部落,背後的原因有諸多考量,也因此拉扯出人際關係的角力。
無論處在哪個位置,重要的是如何不把部落當作一個符號,而是還原成一個一個真實的人,如同戲裡所召喚的角色──返鄉青年、在地婦女、青少年、耆老、外來者甚至傳說故事。他們或許在戲劇手法的演繹下,略顯誇張,引逗出觀眾的笑聲,但底蘊絕對真誠,交織出動態的部落當代生活面貌。(文/提名觀察人:盧宏文)
評審團獎:曾于軒 Posak Jodian《Misafafahiyan 蛻變》
評審團獎由評審團主席王昱心頒獎,她認為此獎項除了獎勵新秀,更重要的是看到持續不斷做創作的人,19位入選藝術家作品都非常精彩,而得獎者無論創作手法、技巧,內容說話的方式,都獲得多數評審們青睞,恭喜得獎人曾于軒Posak Jodian,其作品《Misafafahiyan蛻變》包含非常多創新,值得繼續推動下去。
得獎人曾于軒上台領獎表示她剛從國外返台,她感謝工作人員極力邀請她出席典禮,也未想過自己會獲獎,謝謝評審團。她說:「感謝我最美麗的女主角皓皓,我的作品都是在花蓮拍攝,很多時候沒有很多資源可用,很謝謝我的攝影師、製片、燈光師,最後感謝爸爸媽媽。感受到評審的肯定和督促,我會繼續創作下去。」
提名理由
此作以馬太鞍部落七十歲的變裝表演者皓皓為拍攝主角,透過對話、編導、側拍追憶皓皓70年代在台北、日本的紅頂藝人史,與晚年回返家鄉後,一邊開理髮廳、一邊操持變裝舊業的部落生活。
相較於過去對於某種原真性的追求與想像,某些曾經匿跡於上世紀移工世代的經驗、混生都市的原住民身體,開始在當代藝術場域顯現,原住民族的「歷史圖像」於此越來越複雜;其中就包括在某種現代性眼光下極其奇觀、在許多原鄉部落裡卻又極其日常的原住民變裝表演秀。Posak以貼近的關係、重製的手法,還原、記錄這個迷幻又真實的時空。
另一層面,從近年的一些藝術發展到「紀錄片」的加入,也諭示了過去被高度隱喻的原住民酷兒叢象,終於開始出現寫實轉向。(文/提名觀察人:呂瑋倫)
《Misafafahiyan 蛻變》為Posak Jordian於2022年展開的影像拍攝計畫的初步成果。在《Lakec》與《Lakec_A Very Simple River》之後, Posak開始著手其有關部落阿姨們口中之「高飛的歌舞時代」的影像追蹤。
《Misafafahiyan 蛻變》聚焦於現居於部落中的變裝藝人皓皓,包含一部16分鐘的動態影像與三張影像輸出,在卡拉OK伴唱帶的通俗化風格中,歌曲樂音與皓皓的日常生活空間(理髮廳與點唱歌廳)、對話、勞動、梳化、自嘲等畫面交織。
曲目從「親情」、「來自異鄉的朋友」到「午夜的霓虹燈」,在族語歌曲的響起與暫歇之間,輕盈點綴了皓皓的生命自述與扮裝技藝。相較於(前兩部作品)伏貼著地理空間上的離散經驗所縫綴重建的遷徙敘事,在早期娛樂產業與部落流行文化的勞動背景中,《Misafafahiyan 蛻變》描繪出一道有關「拼裝自我」的生存技術與性別衍異的反擊路徑。(文/提名觀察人:黃瀞瑩)
在鏡頭下,變裝表演者皓皓往來於都市與部落、男體與女裝、台灣與海外、客廳與舞台;隨著悠揚的歌聲、各色曲目和遙遠的追想,從70年代至今,跨性別表演在皓皓身體上和生命中從奇觀化為常景。畫面充分捕捉了各種感官要素,不論是聲光和空間,還是主人翁的身形、儀態、衣裝和話語,觀者可說是參與了一趟華麗又親近的旅程。眾多面向的「跨」使我們最終了解,所謂的變裝屬於表演但又超越表演,根本上只是生活中的一個轉身。(文/提名觀察人:張又升)
財團法人原住民族文化事業基金會也宣布,今年將與紐西蘭的美術館合作,進行台紐交流駐村或展示計畫,本屆藝術獎的得獎藝術家,將有機會帶著精采的作品跨出臺灣,與國際藝術者進行展演交流,期許這樣的跨國合作,可以向世界展現臺灣新興的藝術風貌。
除了頒獎典禮以及國際交流計畫外,2023 Pulima藝術節將於9月1日起於花蓮文創園區與大家相見,讓喜愛文化藝術的民眾,可以現場欣賞精采作品,相關展覽資訊請至Pulima藝術節官方網站或官方粉絲團查詢,歡迎各界藝文愛好者,一同前來欣賞這場藝術文化饗宴。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
藝術報導、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曾任《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藝術很有事》專案企畫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