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17世紀全球貿易奢侈品的新世代:荷蘭國家博物館「維梅爾大展」首度聚集28件稀世名畫

17世紀全球貿易奢侈品的新世代:荷蘭國家博物館「維梅爾大展」首度聚集28件稀世名畫

New Era of 17th Century Global Luxury Trade: 28 Rare Paintings Shown Together For the First Time in Rijksmuseum’s Vermeer Exhibition

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推出「VERMEER」維梅爾大展,展覽從7個國家14家博物館以及私人收藏匯集28件作品,是自17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維梅爾個展,吸引全球藝術愛好者慕名前往,盛況空前。維梅爾畫中表現的家鄉人物風景,及細膩寫實的畫風,彷彿一扇開啟17世紀的大門,將觀者拉入了大航海時代下的荷蘭,一窺當時歐亞海貿蓬勃發展的世界。
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外觀。(攝影/黃睿文)

今年初國境重新啟動,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推出「VERMEER」維梅爾大展,英國報紙(The Guardian)稱其為「絕不容錯過的盛宴」。展覽從7個國家14家博物館以及私人收藏匯集28件作品,是自17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維梅爾個展,吸引全球藝術愛好者慕名前往,盛況空前,一票難求。博物館參觀採預約制,維梅爾的入場票在開展後不久便已全數售罄,並且出現轉售黃牛票現象,人氣之高堪比當紅巨星。

維梅爾特展,展廳空前盛況。(攝影/黃睿文)

維梅爾(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 1632年出生在荷蘭台夫特(Delft),一生中創作數量頂多40餘幅,目前留下傳世作品僅37件。本次展覽不僅可以一次性欣賞到28件大師真跡。透過畫家筆下巧妙的自然光影、家具佈局以及物品暗示,感受靜謐、私密且充滿訊息的日常景象。畫中表現的家鄉人物風景,及細膩寫實的畫風,彷彿一扇開啟17世紀的大門,將觀者拉入了大航海時代下的荷蘭,一窺當時歐亞海貿蓬勃發展的世界。

窗外有一道光:大師筆下的細緻光影

維梅爾人稱「光影大師」,畫作多數描繪室內人物肖像,畫面右側經常可見一扇採光的窗戶,自然光線從窗外照進屋內,驅逐畫面的黑暗。這扇象徵「通往世界大門」的窗口,彷彿將室內的人們與外界連結起來。善於捕捉光線的維梅爾,利用光影使畫面流動一股優雅、安靜的氛圍。其中最為廣為人知的〈倒牛奶的女僕〉(The Milkmaid)以及〈戴珍珠耳環的少女〉(The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前者陽光透過窗戶撒在女僕的臉龐,一股寧靜舒適的氛圍,靜靜流淌在畫面中,彷彿可以聽到牛奶倒入容器的滴答聲;後者戴著頭巾的少女,眼波流轉唯美夢幻的氣息,柔和的光線輝映少女吹彈可破的柔嫩臉龐,與黑暗的背景形成鮮明對比,使這幅畫獲得「荷蘭的蒙娜麗莎」(Dutch Mona Lisa)的美譽。

(左)〈倒牛奶的女僕〉(The Milkmaid, c. 1658),現藏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右)〈戴珍珠耳環的少女〉(The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1665),現藏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 Public Domain)

冒險致富的誘惑:風靡歐洲的富裕東方國度

17世紀歐洲大航海時代,荷蘭作為共和國家,為了在競爭激烈的國際貿易中佔有一席之地,成立了全世界第一個大型股份公司,荷蘭東印度度公司(簡稱V.O.C.),強迫荷蘭所有參與遠東貿易的企業合併整合,並在六個港口城市設立聯合會所,一致對外,開啟荷蘭遠洋貿易的黃金時代。

〈小街〉(The Little Street, 1657–1658),台夫特街景,現藏荷蘭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姆斯特丹大學藝術史教授 Frans Grijzenhout研究發現〈小街〉位置就在台夫特的弗萊明街,現今門牌號碼為 40和42號。(© Public Domain)

荷蘭在16至18世紀這兩百年間,有超過百萬的人口橫渡海洋前往東方印度與中國,想在亞洲大陸尋找致富的希望。這些冒險前往亞洲的人,多數死於疾病或途中,一去不返。維梅爾雖然一生都未曾離開國土一步,但荷蘭作為17世紀全球貿易大國,所有新奇的貨物都匯聚於此,因此他的畫作中無處不透露當時荷蘭人對於亞洲新世界的好奇與喜愛。

維梅爾擅於捕捉荷蘭在地風土人情的樣貌,人稱荷蘭風俗畫大師。他一生創作中唯二兩件室外風景畫,皆以家鄉台夫特城鎮風光為主題,分別是〈台夫特一景〉(View of Delft)及〈小街〉(The Little Street)。〈台夫特一景〉中,不但可以看到春天早晨城外的碼頭風景,也可以看到V.O.C.在台夫特設立的會所大樓。

維梅爾〈台夫特一景〉(View of Delft , 1660-1661),現藏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 Public Domain)

本幅由四部份組成,前景河岸、奧德台夫特運河、城市及天空。視線沿著畫面城市的天際線由右至左移動,首先出現鹿特丹城門(Rotterdam)。往左陽光下高聳的白色尖塔是新教堂,尖塔內的鐘尚未安設,可以知道畫家是在1660年5月塔鐘安設前取景完成。繼續左移,通過一座空橋和城區,來到斯希丹城門(Schiedam),學者根據建築物的陰影方向,以及城門上的時鐘,判斷此時大約在早上七、八點左右。遠方圓錐狀的尖塔是鸚鵡啤酒廠,遠方露出尖塔頂的是位於城市中心的舊教堂。畫面最左方一道紅色長屋頂的風景線,便是V.O.C.大樓的倉庫建築群,作為台夫特貿易經濟重心,幾乎無人不曉。

維梅爾〈台夫特一景〉(View of Delft , 1660-1661),局部,右側為斯希丹城門(Schiedam)。(© Public Domain)

1998年藝術史博士Kees Kaldenbach與台夫特理工大學工業設計系合作,利用GIS 技術程式結合古地圖平面掃描等,繪製一系列〈台夫特一景〉的3D立體城市模型,完整復原17世紀台夫特城市全貌,將維梅爾筆下建築錯落的前後關係清楚呈現。

〈台夫特一景〉(View of Delft)3D俯瞰圖。1998-2001 produced by assistant professor Aldo Hoeben from the Delft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圖片出自「鳥瞰台夫特上空1660年」。©Kees Kaldenbach)

17世紀台夫特作為歐亞國際貿易的樞紐,在經營遠洋貿易之外,還以生產精緻的陶瓷著稱,當時約有四分之一的勞動力投入陶瓷生產及相關貿易工作。台夫特窯場因受「中國風」(Chinoiserie)流行審美影響,所生產製造的陶瓷多以藍、青釉上彩裝飾白胎,仿造白地藍花的青花美感。

兩者左下牆底裝飾台夫特花磚。(左)〈寫信的女子與女傭〉(Lady Writing a Letter with Her Maid, 1670–1671),現藏柏林愛爾蘭國立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Ireland);(右)〈坐在小鍵琴前的女子〉(A Lady Seated at a Virginal, 1670–1672),現藏倫敦國家美術館(The National Gallery)。(© Public Domain)

中國瓷器在當時十分昂貴,國產價格低廉的仿冒品,是一般人擁有青花瓷器的替代方法。維梅爾在〈寫信的女子與女傭〉(Lady Writing a Letter with Her Maid)及〈坐在小鍵琴前的女子〉(A Lady Seated at a Virginal)房間靠近地板的牆面邊飾,便採用了台夫特設計的藍白色陶瓷花磚。這類由台夫特窯生產充滿著異國情調的中國風格壁磚,隨後在17世紀末成為一種流行的室內陳設。

壁磚面板描繪著精緻的中國風景。17世紀末流行一種室內陳設的方式,即以大量的瓷器裝飾在設有托架或漆板的牆面上。17世紀末~18世紀初,荷蘭台夫特窯(?),〈青花釉上彩中國風與黑人紋飾壁磚〉,高 171.3,寬 79.5,深 4.5公分,荷蘭國家博物館藏。(©Rijksmuseum))

海洋帝國的驕傲:荷蘭製圖的科學巔峰

17世紀荷蘭躍身為海洋帝國,大量的遠洋貿易需求,促進製圖學事業蓬勃發展,一路達到當時歐洲製圖最高水平。1600年荷蘭萊頓大學設立地圖製作學門,聘請大量相關學科的學者來教授幾何學、羅盤構造與工程學等課程,反映製圖產業人才供不應求的盛況。在維梅爾全部作品中,〈地理學家〉(The Geographer)、〈天文學家〉(The astronomer)是唯二兩幅以專業男性為主角的畫作,推測主角應為同一人。當時地球儀和天球儀往往是成對生產出售,說明天文學與地理學兩者相輔相成的緊密關係。

(左)〈地理學家〉(The Geographer, ca. 1668-1669),現藏德國施泰德藝術館 (Städel Museum)。;(右)〈天文學家〉(The astronomer, 1668),本次未展出品,現藏巴黎盧浮宮。(© Public Domain)

〈地理學家〉描繪一位望向窗外凝神思索的地理學家,持有圓規的右手懸在半空,桌上鋪著一張海圖。身後櫃子角落的地球儀,面對觀者的面向是東洋,即今日的印度洋,為荷蘭所掌握通往中國、日本等東亞地區的新路徑。此一地球儀與〈天文學家〉中的天球儀,皆由弗萊明的製圖師亨德里克.宏第烏斯(Hendrick Hondius, 1563-1612)出版。當時人們無止盡地探索著新世界,每天都有新情報更新,宏第烏斯曾說:「每天都有前往世界各地的考察活動頻繁展開,……因此,如果這地圖大不相同於我們先前所出版的其他地圖,我想不會有人覺得奇怪。」(註1)

(左)〈讀信的藍衣少婦〉(Woman inBlue Reading a Letter, c. 1663),現藏荷蘭國家博物館;(右)〈在窗邊拿著魯特琴的女子〉(Woman with a Lute, ca. 1662-1663),現藏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Public Domain)

大量的牆掛地圖、地球儀和航海書籍流通市面,其中由荷蘭生產的精美地圖成為歐洲熱銷商品,深受各地不同階層藏家歡迎。〈讀信的藍衣少婦〉(Woman inBlue Reading a Letter)、〈在窗邊拿著魯特琴的女子〉(Woman with a Lute)、〈軍人與微笑的女孩〉等作品,背景牆上掛著的歐洲地圖,實際反映了當時荷蘭社會流行的居家裝飾。

〈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Officer and Laughing Girl, 1655–1660),現藏紐約弗里克藏館( Frick Collection)(© Public Domain)

這幅完成於1657年左右的〈軍官與面帶笑容的女子〉(Officer and Laughing Girl),勾勒一位瀟灑的軍官正與眼前的妙齡女子調情。女子頭頂牆面上掛著一張1621年的荷蘭和西弗里斯蘭地圖(Map of Holland and West-Friesland),是畫家依據地理學家威廉.布勞(Willem Blaeu, 1571-1638)發行的版本繪製的真實地圖。無論是來自遠方的信件或牆上的地圖,都指向窗外有一個更廣闊的世界。19世紀法國藝術史家提奧菲爾.托雷-伯格(Théophile Thoré-Bürger)就曾指出,維梅爾畫中的地圖不僅僅是作為裝飾價值,同時也反映了畫家對於亞洲的迷戀。

異國奇珍:來自世界各地的舶來品

那片跨越大海才能抵達的遙遠亞洲,是當時所有歐洲人心中夢想的富裕之地。不時出現在畫中的亞洲奢侈品,證實畫家一如當時多數的歐洲人,心中充斥探索神祕東方的渴望。

17世紀荷蘭畫家威廉.卡爾夫(Willem Kalf)約於1660年所繪的靜物畫中,可見鑲嵌著金屬裝飾的青花大盤與執壺。(© Public Domain)

17世紀時的維梅爾在荷蘭已小有名聲,單就台夫特而言,他兩度被選為聖路加藝匠公會的會長,首次當選時更是歷屆最年輕即擔此重任之畫家。(註2)〈寫信的女子〉(A Lady Writing)漫射的光線柔和地照亮了桌面、女人的臉和檸檬黃色晨衣。桌上擺著一條珍珠項鍊,以及來自印度的珍貴鑲嵌首飾盒。這幅畫中的許多物件,如女子的黃色毛邊外套、桌布、珍珠串、珍珠耳環等,反覆出現在畫家的其他作品中。因此大家猜測這些物品或許為他的家人所有,畫中的模特也可能是他的家人或熟人。維梅爾一生中有15位子女,四位因病夭折。維梅爾的生計一直很困頓,在他過世兩個月後,因債台高築,他的遺孀不得不申請破產。但他的社會地位,使他有機會見識來自遠洋的珍貴奢侈品。維梅爾筆下中產階級平靜與富裕的日常,一直是他嚮往的生活。

〈寫信的女子〉(A Lady Writing, 1665),現藏華盛頓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 Public Domain)
檸檬黃鑲毛邊外套,六度出現在維梅爾畫作中。(翻攝自展覽網頁

中國青花瓷在東西貿易中成為首屈一指的「全球化商品」,不但引發西方對青花瓷的喜愛與追捧,同時也被西方畫家帶進了畫中。一件中國青花帶柄瓷壺出現在〈中斷音樂的女孩〉(Girl Interrupted in her Music)的桌上,壺身加飾的金屬蓋,更是瓷器進入歐洲後加工改造的結果。

〈中斷音樂的女孩〉(Girl Interrupted in her Music, 1658–1659),現藏紐約弗里克藏館( Frick Collection)。(© Public Domain)

〈窗邊讀信的少女〉(Girl Reading Letter at an Open Window)前景桌上擺放來自中國的珍貴青花瓷大盤與土耳其地毯。土耳其地毯因為珍貴而被作為桌布使用,而不是放在地板上,這在維梅爾許多作品都可以看到,反映歐洲對於亞洲織品的珍視。

〈窗邊讀信的少女〉(Girl Reading Letter at an Open Window, 1657),現藏德勒斯登歷代大師畫廊(Gemäldegalerie, ‎Dresden)。(© Public Domain)

〈窗邊讀信的少女〉中的青花大湯盤是一種為歐洲專門定製的外銷瓷,被稱為「克拉克瓷」。1613年,一艘V.O.C.的商船「白獅號」(Witte Leeuw)滿載舶來商品,在回國途中遭受葡萄牙船艦攻擊,沈沒於非洲西南岸的聖海倫娜港(Sint Helena)附近。1976年,白獅號被打撈出水後,船上大量來自中國的外銷克拉克瓷殘片,隨之重見天日。

V.O.C.商船「白獅號」(Witte Leeuw)沈船出水瓷器,荷蘭國家博物館藏。(© Rijksmuseum)

其中,品質優異的青花瓷器不乏大盤、碗、杯、罐等器類。跟著大師維梅爾捕捉的具體線索,我們了解這些來自亞洲的珍貴商品,是如何進入歐洲人日常生活,如臨再現了17世紀大航海時代下荷蘭的外貿榮景。

線上數位展廳:走進畫家的世界

荷蘭國家博物館以「CLOSER TO JOHANNES VERMEER」線上展廳,以28件作品加上9件未展出品,共37幅畫作,帶領觀眾進入藝術家的世界。透過放大維梅爾的畫作,可以超清晰的查看所有顏料細節。一次性的排列展開37件畫作,將反復出現在維梅爾畫中的元素完整呈現。常見的物品有珍珠、黃色夾克、窗簾、樂器、地圖和青花瓷;服飾經常使用顏色為鵝黃、紅、藍色,愛用的飾品為珍珠耳環和珍珠項鍊。

CLOSER TO JOHANNES VERMEER」線上展廳共 37件作品。(翻攝自展覽網頁

【展件清單】2023荷蘭國家博物館「維梅爾特展」28幅名畫:

1.〈耶穌探望馬大和馬利亞〉(Christ in the House of Martha and Mary, 1655年)
2.〈聖巴西德〉(Saint Praxedis, 1655年)
3.〈戴安娜和她的同伴〉(Diana and her Companions, 1650年代初至中期)
4.〈老鴇〉(The Procuress, 1656年)
5.〈窗邊讀信的少女〉(Girl Reading Letter at an Open Window, 1657–1659年)
6.〈軍人與微笑的女孩〉(Officer and Laughing Girl, 1655–1660年)
7.〈倒牛奶的女僕〉(The Milkmaid, 約1658年)
8.〈小街〉(The Little Street, 1657–1658年)
9.〈台夫特一景〉(View of Delft, 1660–1661年)
10.〈一杯酒〉(The Glass of Wine, 1658–1660年)
11.〈中斷音樂的女孩〉(Girl Interrupted in her Music, 1658–1659年)
12.〈在窗邊拿著魯特琴的女子〉(Woman with a Lute, 1662–1663年)
13.〈讀信的藍衣少婦〉(Woman inBlue Reading a Letter, 約1663年)
14.〈戴珍珠項鍊的女人〉(Woman with a Pearl Necklace, 1662–1664)
15.〈持天平的女人〉(Woman Holding a Balance, 1662–1663年)
16.〈寫信的女子〉(A Lady Writing, 1665年)
17.〈女主人和女傭〉(Mistress and Maid, 1667年)
18.〈帶長笛女孩〉(Girl with a Flute, 1669–1675年)
19.〈戴紅帽的女孩〉(Girl with the Red Hat, 1669年)
20.〈戴珍珠耳環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 1665年)
21.〈蕾絲女工〉(The Lacemaker, 1669–1670年)
22.〈地理學家〉(The Geographer, 1668–1669年)
23.〈情書〉(The Love Letter, 1669–1670年)
24.〈信仰的寓意〉(Allegory of Faith, 1670–1672年)
25.〈站在小鍵琴前的女子〉(A Lady Standing at a Virginal, 1670–1672年)
26.〈坐在小鍵琴前的女子〉(A Lady Seated at a Virginal, 1670–1672年)
27.〈寫信的女子與女傭〉(Lady Writing a Letter with Her Maid, 1670–1671年)
28.〈坐在小鍵琴前的年輕女子〉(Young Woman Seated at a Virginal, 1670年)

維梅爾特展

地點:荷蘭國家博物館
展期:2023/2/10–2023/6/4

延伸閱讀|維梅爾的心之所「相」――《窗邊讀信的少女》與塵封300餘年的邱比特


編輯垂注
荷蘭博物館官網公告維梅爾特展的票已售罄。但據線報實測,先購買參觀本館的票後,前往地下室另一售票處,可詢問當日是否有維梅爾展的保留票。由於官網目前未公開說明,以上攻略僅供參考。另外,〈戴珍珠耳環的少女〉已於4/1日返回海牙莫瑞泰斯皇家美術館(Mauritshuis)展示。

參考書目
卜正民,《維梅爾的帽子: 從一幅畫看17世紀全球貿易》,臺北市:遠流,2009。
丁玟伶,《從「被遺忘」到「典範」之形塑─維梅爾藝術史地位變遷探討》,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碩論,2005。

註釋
註1 卜正民,《維梅爾的帽子: 從一幅畫看17世紀全球貿易》,頁114。
註2 丁玟伶,《從「被遺忘」到「典範」之形塑─維梅爾藝術史地位變遷探討》,頁16。

朱佑霖(Chu Yu-Lin)( 77篇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碩士,擅長東方藝術史研究,現任典藏ARTouch編輯。

歡迎來信投稿:yulin@art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