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後疫情時代,藝術界如何可持續發展?

後疫情時代,藝術界如何可持續發展?

文章指出,畫廊曾在歷史上作為知識與藝術品鑑賞的來源,現在卻演變成了「全球超市」:現在的畫廊,僱傭銷售團隊、收取藝術家佣金,整個工作模式就如同接線中心,每天用數百封漫無目的、基本上不受歡迎的電子郵件對藏家「輪番轟炸」。而全球藝術界基礎設施的發展——包括藝博會、雙年展、三年展等,造就了​​一批專業藝術家,而不是那些被激情和遠見所驅使的人。帶著以營利為目的的藝術品專業投資者用大量的資金將藝術品市場變成一場血腥競技場。
紐約畫廊主尚.凱利(Sean Kelly)6月在於Artnet撰文,提出四種建立大家「憧憬」的藝術界的方法。文章指出,畫廊曾在歷史上作為知識與藝術品鑑賞的來源,現在卻演變成了「全球超市」:現在的畫廊,僱傭銷售團隊、收取藝術家佣金,整個工作模式就如同接線中心,每天用數百封漫無目的、基本上不受歡迎的電子郵件對藏家「輪番轟炸」。而全球藝術界基礎設施的發展——包括藝博會、雙年展、三年展等,造就了​​一批專業藝術家,而不是那些被激情和遠見所驅使的人。帶著以營利為目的的藝術品專業投資者用大量的資金將藝術品市場變成一場血腥競技場。
尚凱利畫廊創辦人。(尚凱利畫廊提供)
即使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肆虐全球,尚.凱利也撰文指出藝術界,卻認為這正是藝術界重新建構藝術界秩序的大好時機。他提出的四個方法包括:藝術界的未來是定制的,大家可以與藝術家更密切地、更有選擇性和針對性地交流想法、未來的計劃與準備執行的項目,而不再是廣泛地接觸藝術家和藏家;藝術界的未來是「碳平衡」的,藝術界透過線上活動及展示去逐步實現一種突破傳統、更加靈活地工作模式對環境和生態將會產生更加積極、正面的影響;藝術界的未來是屬於虛擬線上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科技的日新月異,線上展示將會更加完善。即便互聯網科技不能代替實體藝術作品的存在,但我們仍需要支持虛擬體驗技術,這些虛擬體驗也應當鼓勵人們在真實世界相遇;藝術界的未來屬於Y世代和Z世代的,他們的思想更前衛,對於全新事物、方法抱持著開放地態度,他們也將是新一代的收藏家。因此,尚.凱利認為藝術界需要了解新世代的興趣,並與他們一道做好適應全新生存環境的準備。
ARTouch編輯部( 166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