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首日直擊:疫情改變了哪些藝術家的創作密碼?

「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首日直擊:疫情改變了哪些藝術家的創作密碼?

First Day of Taipei Dangdai 2022: How Which Artists’ Creative Codes Have Been Changed by the Pandemic?

在2021年因疫情首度停辦後,台北當代本次的強勢回歸,除了一展藝術博覽會挺過重重考驗的新貌,更讓大眾得以一窺全球各地畫廊與藝術家在(後)疫情時代下的創作關懷乃至轉向。故,本刊在貴賓預展首日,率先為讀者精選台北當代中的十家參展畫廊,掌握疫情所改變的創作密碼。

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Taipei Dangdai Art & Ideas,簡稱「台北當代」)今日(19)隆重揭幕,台北當代共同創辦人暨聯合總監任天晋(Magnus Renfrew)表示:「本屆台北當代能夠順利籌備與舉辦,特別要感謝參商、贊助商、合作夥伴、藏家、講者們對我們各種規畫的信任與支持,我們相信台灣藝術市場是因為這樣的活力和熱情而持續成長。」台北當代聯合總監岳鴻飛(Robin Peckham)表示:「看見每一個展位與活動項目都蓄勢待發,我跟大家一樣期待,我們已經準備好迎接每一位貴賓,希望在這個時刻,我們能一起知識、藝術和創意來面對。」

在2021年因疫情首度停辦後,台北當代本次的強勢回歸,除了一展藝術博覽會挺過重重考驗的新貌,更讓大眾得以一窺全球各地畫廊與藝術家在(後)疫情時代下的創作關懷乃至轉向。故,本刊在貴賓預展首日,率先為讀者精選本屆台北當代中的十家參展畫廊,掌握疫情所改變的創作密碼。

「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覽現場。(本刊資料室)

ART BLOCK|Launch Stage藝動區塊 2022 NFT Program|班.斯內爾(Ben Snell)《CATTLEYA》

在疫情中誕生的NFT藝術,可說是近年來全球當代藝術界爭相涉獵的新藍海。在這其中,國際上最具指標性的平台「ART BLOCK」,於台北當代的「藝動區塊」特別帶來知名跨媒體藝術家班.斯內爾的NFT作品《CATTLEYA》,血紅斑紋的幾何冰花圖像靈感,來自於藝術家對第一朵稀有品種蘭花「嘉德麗雅蘭」的頌歌。

在斯內爾的個人網站中,他是這麼形容自己的:「班.斯內爾是一位使演算化為物理的藝術家。」他所創作的生成藝術與AI藝術曾於數個國際指標性藝術機構展出,亦曾參展林茲國際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 Festival)。藝術家擅長以當代技術和傳統圖騰,引領創造力和自動化之間的互動,試圖提出一種人文主義的技術方法,探索程式原生的意義。他透過繪畫、圖像和雕塑,展現機器的聲音和活力。

班.斯內爾(Ben Snell),《CATTLEYA》,2022。(藝術家與ART BLOCK提供)

A03|谷公館|蔣勳《大暑前畫貓》

隨著2021年5月中旬,北部爆發疫情進入三級警戒,自2014年起便不時前往池上「駐村」的蔣勳,在池上龍仔尾一處獨棟的農舍居住了下來。在這自我隔離、息交絕遊的三個月中,每天的日子便是抄經、畫畫、散步,其他多餘的時間就跟身邊來來去去,也許是有人豢養,也許是戶外自在漫遊的流浪貓玩耍。牠們以不同的狀態與藝術家相遇、互動,而為了彼此的自由與互不從屬,一概稱之為「貓咪」。蔣勳不時以抄經的餘墨或是用油彩畫下貓咪們各種不矯情的姿態,並在畫作上以書法寫下每隻貓的故事。從未養過寵物,也未曾與貓特別親近,這段因大疫而產生的獨特生命經驗,成為藝術家近年最恬然自適的寫照。

蔣勳,《大暑前畫貓》,「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覽現場。(本刊資料室)。

C01|亞紀畫廊|侯俊明

此次亞紀畫廊以個展規模,帶來侯俊明時隔35年、在國內學術研究與市場關注中疏漏的花布繪畫新作與早期重要作品。有別於締造台灣當代藝術家拍賣價格高峰的版畫創作,花布與布面繪畫,是侯俊明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藝術學院)第一屆美術系養成訓練之後,重要的創作形式之一。

如果說有什麼創作是關於「人與人的連結」的話,那侯俊明近年來的對話式創作,絕對榜上有名。這樣的創作方法,在疫情之下逐漸暫緩。在此次展出的繪畫中,藝術家將對話對象轉往過去與現在的自己,曾經的七個人格、阿明哥與「宗瑞」,也與花布圖樣對「畫」。

侯俊明曾在20多年前的採訪裡,比喻自己「就是個不會做針線活的人」,此次展出的刺繡作品《群聚》(2022)與《懸絲花》(2022),或許表現了他的情過境遷。《天鵝下蛋》(1988)是目前市場上少見被完整保存的大幅早期油畫,畫中的符號與象徵,連結到年輕時的創作繆思「小女人」。疊合筆觸與筆墨技法的塗寫,留下了當文人筆墨撞見情慾解嚴與塗鴉的視覺張力。

侯俊明作品作品於「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覽現場。(亞紀畫廊提供)

C04|LGDR 厲蔚閣亞洲|昆瑟.烏克(Günther Uecker)《光弧》

厲蔚閣帶來德國著名藝術家昆瑟.烏克的水彩近作《光弧》(Lichtbogen,2020),作品作於疫情爆發之時,為一系列尺幅宏大的同主題水彩作之一。烏克是戰後前衛藝術團體「零社」(ZERO)成員,以創作變化萬千、張力飽滿的裝置性釘畫而知名,其同樣數量龐大的水彩作品多為藝術家在旅途中與自然地景相遇之下的直接表達。而近兩年來,尤其是在一趟前往伊朗荷莫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的旅途後,烏克開始投入全新的大尺幅水彩創作。

這件令人歎為觀止的《光弧》,以水彩、墨、蛋彩、膠等多種繪畫媒材混合鋪灑出一道藍白交織的弧線,似光,似河流,似傷痕,也似一條既區分、又連結了過去與當下的邊界,在全球疫情之年的深刻烙印下,輓歌般劃出緩緩抵抗的曲線,也呼應烏克創作脈絡中對痛苦、傷痛與暴力的長期關注。與此同時,作品也一體兩面地展現生命之奔流、宇宙之躍動,流淌精神內在之欣喜的升華之作。

昆瑟.烏克(Günther Uecker)《光弧》,2020。(厲蔚閣亞洲提供)

D04|SCAI the Bathhouse 洗澡堂畫廊 | 名和晃平(Kohei Nawa)「Moment Photography」

在日本指標性當代藝廊——洗澡堂畫廊——的展位上,展示了名和晃平最新攝影系列「Moment Photography」。藝術家用數位相機拍攝黑白瞬間照片,將數位和銀質印刷工藝相結合,以高速拍攝的另一個亮點,創造出拉伸的、令人眩暈的風景影像。這些照片以模糊、幾乎無法辨認的場景為特色,類比了從固定點觀看快速移動目標的效果。「Moment Photography」體現了名和晃平對視覺模糊性與多樣性的濃厚興趣,並挑戰了傳統攝影。他雖在疫情期間開始創作該系列,事實上,名和晃平在開啟藝術家生涯前也曾探索過攝影,而今時今日,「Moment Photography」也可被視為藝術家回歸攝影的一大體現。

名和晃平(Kohei Nawa),「Moment Photography」,2021。(洗澡堂畫廊提供)

D14|Galerie EIGEN + ART Leipzig/Berlin艾根畫廊|尼可拉.薩莫里(Nicola Samorì)《Profilo》

擅長與古典對話,乃至於採用諸多古典繪畫技巧的義大利藝術家尼可拉.薩莫里,此次由艾根畫廊帶來小尺幅作品《Profilo》(有輪廓之意)——藝術家在歐洲第一波封城時期的創作。封城的每一天,薩莫里便在繪有義大利博物學家與解剖學家塞加托(Girolamo Segato)完美肖像的木板畫上,塗上一層顏料。日復一日,當顏料層逐漸加厚,畫面的邊緣也因而超出基底層的邊緣,打破了原本木板精準的幾何切線。塞加托的著名之處,在於他曾開發過一種獨特的屍體石化技術,不僅能保存屍體的彈性,還存有紋理的顏色與特徵。然而,時代環境的壓迫促使塞加托必須於死前銷毀所有筆記,儘管後世進行了大量研究與模仿,此一技術依舊成謎。塞加托謎樣的技術一如我們知道但難以言述的內隱知識,而薩莫里則讓這無法捕捉的真實,藉由顏料的堆疊與歷史的塗抹,只剩下依稀認識的「輪廓」表現出來。

尼可拉.薩莫里(Nicola Samorì),《Profilo》,「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覽現場。(本刊資料室)

S01|Kiang Malingue 馬凌畫廊|賴志盛「臨時」

賴志盛於馬凌畫廊展位的現地創作計畫「臨時」,可謂整場藝博會中的異數:一個「空」的展位,完全不似觀眾在這樣緊湊的國際藝博會現場,所期待看到的東西。擅長以不同空間既有元素進行介入式創作的賴志盛,此次在台北當代的幾天內,將不定時地親自呈現、拆除或更換作品,意味著預展當日出現在現場的《多餘》可能在翌日即被替換,而這也是唯一一件確定樣貌的作品。一張尺寸大於展位地面長寬各1%的地毯,為空間帶來微妙的皺褶,恰如藝術家所言,「使用現場最基本的東西,將機制裡標準化的工作轉變成創造的方式。」

賴志盛以這樣不著痕跡卻涵義深邃的策略,為自己、為觀眾、也為畫廊人員都帶來充滿不確定性的挑戰,進一步突顯了疫情以來,全球範圍內已發酵多時的、針對既有的社會運作體系(藝術體系也包含在內)的反思與批判,引人留意觀察自身與(具體或抽象的)周遭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

賴志盛,「臨時」,「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覽現場。(藝術家提供)

S04|Woaw Gallery|查理.羅伯茲(Charlie Roberts)《無盡的遊戲》

來自香港的Woaw Gallery首次參加台北當代,以藝術家個展的形式推出挪威藝術家查理.羅伯茲(Charlie Roberts)的「剪影」。這亦為藝術家於台北的首展,全面探索現代個體經歷成長、創作及成就等意涵。在大尺幅作品《無盡的遊戲》(The Endless Game,2021)裡,兩個人在落日餘暉裡打著籃球,而另外兩個人在籃筐下,等待著被傳球。羅伯茲筆下的修長人物極富電影感,畫作既模仿電影固有在構圖和敘事方面的開放式風格,同時又保留藝術家自身具標誌性的透視技法。《無盡的遊戲》猶如藝術家給予指引,將觀眾帶領到現實世界,那些包括工作、勞動和完成兩者後的成就感與愉悅,亦是在後疫情時代下對於人們居住環境的回溯與展望。

查理.羅伯茲(Charlie Roberts),《無盡的遊戲》,2021。(Woaw Gallery提供)

S06|LIUSA WANG|致穎《戰利品》

巴黎LIUSA WANG畫廊帶來藝術家致穎的兩件複合裝置新作,無形也呼應疫情間虛擬藝術市場、非同質化代幣的崛起。《戰利品》由動畫、全息投影、NFT所構成,作品從獅子與絨猴相愛的傳說為引——愛上絨猴的獅子為了和絨猴體型相稱,借助神力縮小了自己的體型,而成為獅子狗的祖先。作品名稱來自於一隻在鴉片戰爭後,由英法聯軍掠奪到西方的獅子狗。這隻狗的原名已無從考據,然而,英國皇室為牠所起的新名字「Looty」卻精準地反映出其矛盾的政治情況:牠作為被掠奪的戰利品,以及同時也是戰爭的生還者。作品以獅子狗「Looty」的形象鑄造成非同質化的狗狗幣,除了紀念該事件之外,也藉此重新思考新技術如何改變藏品以及圖像傳播的形式。

致穎,《戰利品》,2022。(藝術家提供)

S07|Christine Park Gallery|希薩.克魯茲.巴卡尼(Xyza Cruz Bacani)

第一年參與台北當代的Christine Park Gallery,呈現菲律賓街頭攝影和紀實攝影師希薩.克魯茲.巴卡尼的作品。巴卡尼為世人們熟悉的經歷,即是她曾在香港任職外傭工作近10年間,利用空閒時光攝影,並以黑白照片和有關移民以及勞動、人權交叉關係的紀錄片項目而聞名,2014年,她的街拍作品獲《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攝影網站《Lens》、《CNN》等多間國際媒體報道,其後入選馬格南基金會(Magnum Foundation)人權獎學金,從此爆紅,並轉職成全職攝影師。她曾表示,許多當地人都將外傭、移工當作空氣,但她想表達他們不是空氣,也有自己的觀點,成就她著名的「We Are Like Air」系列;近期她參與新項目「Ugnayan」系列的照片,則記錄了大馬尼拉地區於COVID-19大流行間的民間實景:在人口稠密的社區,人們害怕病毒,但也充滿希望的互助,巴卡尼近距離地拍攝下疫情間的志願者與教會工作者,展現困頓間人性的光輝。

希薩.克魯茲.巴卡尼(Xyza Cruz Bacani)作品於「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展覽現場。(本刊資料室)

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

展期|2022.05.20 – 2022.05.22
地點|台北世貿一館

延伸閱讀

「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系列報導
V-Touch展覽|台北當代藝博會在台灣三年
典藏ARTouch「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OVR線上展廳

ARTouch編輯部( 167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