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ART TAIPEI 2023台北藝博VIP搶先看,精選18家必逛畫廊展位

ART TAIPEI 2023台北藝博VIP搶先看,精選18家必逛畫廊展位

VIP First Look: 18 Must-See Galleries at ART TAIPEI 2023

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VIP預展,今日(10/19)在陽光普照的好日子裡開幕。迎接第三十屆的2023台北藝博,在今年卯足勁大幅提升了國際化的量與質。在150間展位名單裡,本地77家、國外畫廊73家,近乎各半的比例,讓多國語言的交談在預展現場此起彼落。來自日本、韓國的專業受眾在場的比例也較為突出,似乎並未因其他在日韓舉辦的藝博會而影響出席意願。

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簡稱「台北藝博」)VIP預展,今日(10/19)在陽光普照的好日子裡開幕。迎接第三十屆的2023台北藝博,在今年卯足勁大幅提升了國際化的量與質。在150間展位名單裡,本地77家、國外畫廊73家,近乎各半的比例,讓多國語言的交談在預展現場此起彼落。來自日本、韓國的專業受眾在場的比例也較為突出,似乎並未因其他在日韓舉辦的藝博會而影響出席意願。

2023台北藝博會30週年現場。(本刊資料室)

除了主展區之外,2023台北藝博也在展場裡設置「東南亞平台」、「Flash」、「特展」、「品牌焦點」、「MIT新人推薦特區」與「媒體展區」。根據典藏團隊在現場即時訪問幾位專業工作者表示,今年因為國際化的比例較過去幾年高,也進而在藏家之間,衍生出對於國內外藝術作品「CP值」的比較。「像是國內旅遊在疫情後遇到的考驗一樣。」

而在買氣的部分,有部分藝術顧問與畫廊主在藝博會開展前,因眼見亞洲各大拍賣行秋拍的成績,而對下半年的一級市場買氣不樂觀。然而,在現場許多展位裡,依舊有部分預先售出的作品,也能見得在展位之間逐漸蔓延的成交紅點。因此在藝博會親身坐鎮展位的畫廊主認為,每家畫廊都有自己的藝術市場圈,終究無法單靠大環境買氣賺快錢。「不過,已有履歷實績的知名當代藝術家,基本上無須擔心現場銷售。反而是比較陌生的年輕藝術家,可能藏家出手會比較慢,這可能是大環境買氣影響之下的消費行為。」

今年典藏團隊亦推出「ArtTaipei 2023台北藝博」系列報導,首篇文章從150間畫廊中,嚴選18間VIP必看的畫廊展位,為讀者帶來精選第一手必看作品。

2023台北藝博會展場平面圖與18間精選畫廊展位。

敦煌藝術中心|J09

此次參展以平面繪畫為核心,敦煌藝術中心帶來長期經營的洪江波、林麗玲、董小蕙、洪平濤,以及青年創作者黃琳穎五位藝術家的作品。儘管分為不同年齡層,但五位創作者的作品,無論是以膠彩描繪純樸的稻田風光,或是以花卉展現人生的千姿百態,生活碎片的拼湊堆疊,乃至於將東方思想隱融於恬淡的日常與院落風景,抑或寄寓山水意境間,均呈現了生活與藝術、人與環境間幽微的互動關係。擁有深厚的藏家基礎,敦煌藝術中心以呈現經典收藏與推展年輕新銳的角度作為此次參與台北藝博30週年的方向,穩定投射畫廊長期經營的東方意境與美學。

延伸閱讀|凝視日常,畫下一方自然:敦煌藝術中心參展2023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2023台北藝博會 敦煌藝術中心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赤粒藝術|G22

赤粒藝術此次以「風景的魂魄」為主題,精選七位不同世代的藝術家,一覽他們面對自然截然不同的思考與創作。

展位一大亮點為首次與赤粒藝術合作的藝術家洪美玲,其個展也將於下週末起在畫廊空間展出,她以魔幻的幾何與色彩描繪自然,山谷、群峰、山路、密林皆有洞天,是不多見於華人藝術中的創作風格。梁兆熙此次展出的則是其近年少見的風景畫作,相較於以動物與靜物為主題的水墨更具靜謐之靈。楊世芝獨樹一幟的拼貼畫也相當醒目,此次展位現場呈現其兩件新作。李茂成的山水從文字筆畫之間誕生;劉家瑋在畫面中放入面對自然的不安與謙恭;年輕藝術家蕭珮宜的作品中沉澱了貼箔、繪畫與版畫等技藝與寓言般的宏大視野。過去兩年在臺灣多有好評的日本藝術家林武史的石雕作品也再度成為赤粒藝術展位的吸睛之作,《白雨》於藝博會喧囂之中傳遞出一方侘寂之美。

延伸閱讀|風景的魂魄—赤粒藝術2023台北國際藝術博覽

2023台北藝博會 赤粒藝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宛儒畫廊|D13

此次參與台北藝博,宛儒畫廊以「心.衍.合一~臺灣當代藝術家創作展」為題,邀請連建興、陶文岳、郭博州、潘鈺、謝宛儒、余昇叡等六位臺灣當代藝術家參與展出,呈現畫廊一直以來的經營項目。從平面到立體,具象到抽象,六位創作者分別以油彩、壓克力彩、水墨、複合媒材等不同材料進行演繹。策展人陶文岳表示,藝術家的創作就是著力於心靈的描繪,此次展覽以後疫情下人們的處境與心境出發,「心」為心情,「衍」為衍生,彼此「相合為一」。展覽作品中,潘鈺的牡丹花與連建興數件小尺幅的海景,不約而同地彷彿花與海的肖像般,有意地去呈現兩者在動態中的萬般姿態與風情。

延伸閱讀|宛儒畫廊「心.衍.合一:臺灣當代藝術家創作展」

2023台北藝博會 宛儒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雷相畫廊|G18

雷相畫廊這次以「玫瑰指尖」(Rosy-Fingers)為主題, 引用古希臘詩人荷馬在《奧德賽》中,形容黎明到來前天空如玫瑰般的絢麗色彩的典故,闡述粉紅色在人類千年歷史中的重要影響以及多重意義。現場集結各國藝術家的粉色作品,如付豫的《日記系列100—狀態》、史都華.斯旺(Stewart Swan),《Mr. Crum》以及田村香織的《Pink Lake》等等,皆精心挑選大量使用粉色的作品。
其中以亞歷克斯・費斯(Alex Face)極具特色的「三眼兔」——Mardi,最為印人注目,額頭上的第三隻眼源自於佛教典故,象徵肉眼不可見,而只有精神可以感知的精神性。
雷相畫廊企圖以本次展出,展呈當代藝術圖像,觀察次文化勃興及社會擴散對藝術家思考及創作面上的影響。透過爬梳藝術家們如何援用粉紅色,以及如何回應身處時代的議題,傳遞人類歷史的內在哲思。

延伸閱讀|雷相畫廊2023台北藝博年度主題:「玫瑰指尖Rosy-Fingers」

2023台北藝博會 雷相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Hiro Hiro Art Space|A02

以新興畫廊入選Flash展區的Hiro Hiro Art Space帶來兩位臺灣當代藝術家鍾嘉駿與楊宗嘉,分別運用繪畫與雕塑將自身生命經驗投射至作品,在展場中呈現風格鮮明的視覺意趣。而除了表象形式之外,二人皆擅用媒材隱含的特性帶出對環境感知與觀察。鍾嘉駿長年以炭筆和壓克力顏料兩種媒材的交替使用,反映自己在繪畫過程不同身心狀態的轉換;同時也藉此探討個體在融入群體時,自我意識與集體規範之間的平衡關係,現正於畫廊舉辦的「士兵」個展更明確揭示他對秩序的看重。楊宗嘉則以瓷土為媒材,以「孖生」與「性」為主題,透過手捏塑出各異姿態的娃娃以及陶瓷的脆弱意象表述各種二元的不穩固關係。而在產製過程必然形成的裂隙,對其予以修補也是創作中最耗神的環節,亦如我們即便在生活中遭逢挫折也會奮力彌補,進而轉化為新生的力量。

2023台北藝博會 Hiro Hiro Art Space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加力畫廊|B04

來自臺南的加力藝廊今年以多元創作思維的迸發與復興為主題,嘗試以不同的媒介探索人類思想的湧動。帶來郭英聲、葉子奇、周珠旺、陳怡潔、黃建樺、莎賓娜・費洛奇(Sabina Feroci)六位藝術家之作。郭英聲延續「草」的系列,以微觀的自然為載體,將快門定格情緒於畫面之中。葉子奇以西方古典繪畫技巧,揉合東方幽邈深邃的詩意,展現個人離散美學的自然圖像。周珠旺則是藉由記錄石頭的紋理與光影的細膩變化,引導觀者窺見宇宙間的生命圖景。以轉置動漫色彩聞名的藝術家陳怡潔,將抽取動漫角色的代表色彩會製成同心圓,重新召喚觀眾的集體記憶。黃建樺則是透過圖像物件的置放與嫁接,反映當下流行事物與媒體現象。莎賓娜・費洛奇的作品,以兒童與超級英雄間的關係為題,反思面對未知世界的勇氣。加力畫廊期許以此多重的視點,帶給觀眾滿目的哲理靈光。

2023台北藝博會 加力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日帝藝術|B10

連續參加第九年的日帝藝術,此次精選了賴昱成、簡志剛、陳代如、張峻碩與葉誌航等五位個人風格強烈的臺灣藝術家作品。若熟悉這五位藝術家的創作的專業受眾,都可以從這個展位發現這些藝術家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創作轉變。例如葉誌航以壓克力皮層挖鑿描繪的風景畫;張峻碩有別以往的明亮粉色;陳代如在平面層次中加入更恣意疏朗的塗繪;賴昱成並陳花花世界與立體物拼合的架上複合媒材繪畫;現正舉辦個展的簡志剛的大型立體雕塑等,與台北藝博作為臺灣藝術環境30年的蛻變之呼應,不言而喻。

2023台北藝博會 日帝藝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丁丁藝術空間|C02

今年丁丁藝術空間精心規劃了16位國際藝術創作者,總計近百件作品的盛大聯展。不僅有我們熟悉的面孔,像是藝術家萊斯.布朗(Rhys Brown)色彩繽紛又充滿童趣的泰迪熊系列作品,卡薩琳那(Katharina Arndt)帶有明顯水潤筆觸又用色大膽的平面繪畫作品等。這次也帶來全新的丹麥藝術家麥斯(Mads Rafte Hein)的作品,以粉嫩的馬卡龍色系呈現居家空間,彷彿能聞到空氣中冰淇淋融化的香氣。而展場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是,蒙吉(Alejandro Monge)充滿未來感的單色雕塑作品,與喬治(Giorgio Tentolini)用鐵絲網交疊產生圖像的系列作品,可以看到丁丁藝術空間積極拓展選件風格,除了要保有藝廊本身活潑、未來感的調性外,也嘗試帶來用色平穩,給人平靜之感的作品。

2023台北藝博會 丁丁藝術空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現代畫廊|D08

現代畫廊以五重奏的概念引導觀眾逐一領會王澤、施力仁、孫破(Sohn Paa)、宋薩克.柴圖奇(Somsak Chaituch)和姜淼等五位藝術家的各異風格。王澤以經典漫畫《老夫子》聞名,本次展出的壓克力繪畫以不同以往的表現形式將老夫子從固定的四格和六格框架中解放而出,為集體時代記憶再譜新篇。向來以犀牛雕塑創作著稱的施力仁,始終在作品中灌注「仁」的概念來宣揚個體之間的理解與共融,在本次也推出卡漫風格的新作,以圓潤與多彩的犀牛造型呈現不同生命階段的姿態。而韓國藝術家孫破則以傳統中醫特有的治療模式——針灸的針為創作媒材,透過鋪排或將其焊接後堆疊為雕塑從而轉換其功能,並藉由針所隱含的輕微疼痛感,達到自我治癒與東方哲學的思考。

2023台北藝博會 現代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安卓藝術|E03

安卓藝術別出心裁地邀請旗下藝術家、今年度台新藝術獎獲得者黨若洪擔任本屆藝博會展位的視覺統籌,後者以「Summer end, 走入林中」之意境來涵納18位藝術家的共同展示空間,包括石晉華、李明則、傅饒、黨若洪、吳增榮、謝鴻均、林煒翔、楊寓寧、曾雍甯、大卷伸嗣等以自然為主題性依託的作品,楊立、周楷倫等年輕藝術家的作品更貼近其日常,羅懿君的「香蕉船」裝置、劉致宏的陶藝系列「果」則為繪畫為主的展區帶來立體的節奏,菲律賓藝術家瑪莉娜.克魯斯在一側展牆上描繪淹水故居的作品,雖已在安卓藝術今年參加首爾KIAF時售出,仍被借展至本次藝博會現場以饗臺灣觀眾。而兩位羅馬尼亞畫家安娜.瑪瑞亞.米庫和伊萬.德.莫伊沙的畫作穿插其間,形成對話。

2023台北藝博會 安卓藝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也趣藝廊|F04

也趣藝廊以「Tomorrow Land」為題,於展位帶來歐洲、日本與臺灣的13位藝術家作品。展位正中由法國藝術家Marc Desgrandchamps、新萊比錫畫派重要人物Christoph RUCKHÄBERLE的畫作以及Willy VERGINER的木雕坐鎮;展位正中以溫潤的木製格架展示小型雕塑若干,包括黑田惠枝以廢棄衣物為主要媒材、以及三沢厚彥、土屋仁應細膩雕琢的作品。佔據半數名單的臺灣藝術家中,華建強結合膠彩、絹印等媒材和傳統、當代的主題語彙的畫作在乖巧與詭異間製造張力,吳逸寒、范揚宗的人物作分別表現人與環境的微妙互動;郭志宏的全新山景持續探索筆觸與色調的調和,天光變化是此一系列中亮點。沈昭良歷史採集式的紀實攝影是展位中僅有的攝影作品。整個展位以不同節奏呈現地景與人之狀態的映射與辯證,也拉開也趣藝術代理與合作藝術家的風格光譜。

2023台北藝博會 也趣藝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采泥藝術|F05

采泥藝術展位以幾位長期專注油畫、水墨及雕塑的代理藝術家為主。已入鮐背之年的霍剛持續展現晚年迸發的創作能量,單幅、多聯作亮眼,筆觸與幾何造型間傳遞出溫潤而寬廣的力道。許雨仁最新的彩墨及彩筆系列與李光裕融合空間、自然寫意的雕塑相得益彰,而蔡志松的大型雕塑作品《升》展現孔雀展翅高飛的氣勢,烤漆色澤繽紛而細膩。甫獲「美國國務院藝術獎章 Medal of Arts」的王淑鈴也展出一組油畫新作,一方面延續此前「山的語言」,另一方面也在畫面元素和整體筆觸上有了新的探索。

2023台北藝博會 采泥藝術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臻品藝術中心|F12

臻品藝術中心圍繞王興道新作系列而推出其個展「藏白」,藝術家持續其以壓克力顏料與傳統山水、浮世繪等類型作出對話。山石島嶼以細膩皴法堆疊,大片海面與天空的藍與綠如寶石般閃耀而雄厚,王興道代表性的一株松樹及不時出現的小招牌依舊在此次以臺灣海岸、山林為主題的「臺灣島風景圖」系列,以及描繪其內在風景的「觀察景」系列中,無論是整體構圖還是詼諧細節,文人雅趣油然而生。此次新作尤其發展出大面積的紋理,平添時空層次與精神氛圍,在真實與虛幻間來回交織。此次同時也展出王興道最新開始嘗試的立體小雕塑作品,結合其標誌性的畫面元素與風格,趣味盎然。

2023台北藝博會 臻品藝術中心展出王興道作品。(本刊資料室)

藝時代畫廊|G10

藝時代畫廊本次以「Hoo龍榮融容!」為題,帶來洪易、維塔.朱利安(Juliane Hundertmark)及梁月等三位藝術家。除了從狀聲詞「轟隆隆」中截取多元、繁雜的意象,從中找出新的優質作品。其中洪易以彩色不銹鋼雕塑聞名,作品風格強烈且充滿童趣,也結合民間藝術如剪紙、花布等元素,根基於文化意涵而迸發出令人喜愛的創意。德國藝術家維塔.朱利安以黑色幽默的手法觀察人間的奇異現象,他筆下的動物擬人化,分解、重構為怪誕的樣貌,呈現當代生活的荒謬之處。梁月則是從平面油畫為基礎,延伸出立體畫的創作。以環氧樹脂為基底,建立魔幻女性肖像。藝時代畫廊多元的當代觀察,是藝術創作的層次更加寬廣。

2023台北藝博會 藝時代畫廊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琢璞藝術中心|H13

今年琢璞藝術中心呈現畫家楊識宏大七件具代表性的作品,作品的年代跨越1986年到2018年,楊識宏的畫作以具有強烈純粹的「繪畫性」與「表現性」為人所知,不僅用色濃烈、對比度高,還時常營造出一種黝暗中神秘的光影。畫面在抽象的筆觸中仍可見到動物、植物、宗教圖像等等,融合東西方的價值觀,充滿濃厚的人文氣息,與中國哲學,也具有一股啟示性的張力。從橫跨30年的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藝術家隨著時間、年齡在心境上的轉化,也展現了他對於生命、自然的敬畏。

2023台北藝博會 琢璞藝術中心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清風藝廊|H20

清風藝廊以「顛覆之境」(The Subversive Boundary)作為今年台北藝博的主題,闡述在全球化和虛擬化的生活環境中,以藝術探尋個體的生存情境,同時也是超媒介、超語言和超感知的藝術探索。帶來八位不同國籍的藝術家,共展出30餘件作品。其中,范妮・布羅達(Fanny Brodar)色彩鮮豔的繪畫最為引人注目。她的作品以童趣歡快的筆觸堆疊色彩,融合童年回憶與當代流行文化元素,描繪如布偶般的角色。范妮・布羅達的作品承載了她童年時期經歷的創傷以及成年後,這些傷痕所綿延的心理情感。這些圖像中碎片勾起觀者得的回憶,並產生共鳴回想童年。清風藝廊期望透過多重感知的切入角度,為觀眾帶來更豐富的體驗與意義。

2023台北藝博會 清風畫廊展場一景。(清風畫廊提供)

涵藝術|J08

涵藝術以「一片雲:繪畫的精神性」作為這次展覽的主題,代表著透過繪畫,不同的世界彼此產生了連結,也透過畫家們的所思所想,我們得以體驗不同的視點,享受來自不同世界所給予的精神享受。今年呈現多位不同國籍的畫家繪畫,風格多樣,內容涵蓋抽象和具象。像是在台灣具有高知名度的中國藝術家岑龍,他的繪畫具備高尚的人文情操,充滿深度的人文關懷。阿根廷的阿爾維托(Alberto Alvarez)追求靈魂的自由自在,他將記憶與想像結合,創造了一處處自由無拘的空間。日本藝術家林靖子(Yasuko Hayashi)則畫出了她對大自然虔誠的敬仰之心和愛意,將大自然的靈性和神性以具備獨特繪畫手法的膠彩畫來呈現。 烏克蘭藝術家娜塔莎(Natasha Perekhodenko)將在戰爭與和平的生活中所產生的感受,以充滿色彩的抽象繪畫來表現。臺灣的藝術家邱掇則是完全從感受出發的純抽象語言,展現一個溫柔的感性世界。總體來說,涵藝術在眾多吸睛媒材的藝博會中,仍展現繪畫最純真、樸實的魅力。

2023台北藝博會 涵藝術中心展場一景。(本刊資料室)

東之畫廊|L01

東之畫廊於展位推出長期代理的雕塑藝術家韓旭東的一系列作品,也作為其創作發表的32週年紀念。此次小型個展展出的五件作品從創作年代來看,橫跨1990、2000、2010至2020年代,大致勾勒出韓旭東從早年的具象木雕,到後來成為其代表性風格的「畫素」組合形式。此次展出的2023年最新作品《仰泳》中,藝術家採過去未曾嘗試過的俯瞰視角,以具象手法雕琢泳池中仰面而破浪的泳將,又以抽象畫素手法組構浪花,浪花不同木色的幾何方塊與人物矯健身軀形成差異之趣味,為藝術家全新的雕塑語彙嘗試。

2023台北藝博會 東之畫廊展位上韓旭東新作《仰泳》(2023)。(本刊資料室)

延伸閱讀|【碳權交易藝術】在延續中創造永續——2023 ART TAIPEI「藝術資產與永續示範展區—水墨特展:執墨」

ART TAIPEI臺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展期| 2023.10.19-10.23
地點|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展演一館(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五號)

ARTouch編輯部( 167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