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從私密家屋、巫毒神殿,到建構黑人女性自己的社群

從私密家屋、巫毒神殿,到建構黑人女性自己的社群

From Private Homes, Voodoo Shrines to Building Black Women's Own Communities

從創造與「重建」祖傳家屋、女巫神廟,到學習與傳承的教室,以及帶來安全感的社群,這些黑人女性藝術家們,最終所嚮往的無非如同受宗教繪畫傳統啟發的非裔美國畫家諾德琳.皮埃爾(Naudline Pierre)筆下的那個世界—一個被天使般的形象環繞的異境,融合非洲祖先的神話與歷史。在那裡,她們最終能夠彼此擁抱、守護,並回歸一個充滿親密與庇護的所在。
老實說,筆者是在觀賞群展「提圖巴,誰來保護我們?」(Tituba, qui pour nous protéger?,以下簡稱「提圖巴」)時,才真正領悟到另一場群展「通信」(Correspondances)的初衷。「提圖巴」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10多位加勒比海與非洲裔藝術家,圍繞著悲傷、記憶、遷徙、祖靈與神話為核心議題。其中,海地裔加拿大藝術家米里亞姆.查爾斯(Miryam Charles)的影片《這...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詹育杰( 3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