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從「2021白晝之夜」的「線上感」,重省大型節慶展會的未來轉型

從「2021白晝之夜」的「線上感」,重省大型節慶展會的未來轉型

無論線上遊程或城市行動,「白晝之夜」在林昆穎的領軍下,確實愈發從集體群聚聚焦至個人體驗。倘若對照本活動的一大重點——在黑暗中點光,在城市公共空間聚集而成的光,也在本屆極具象徵性地幻化至每一個參與者各自的房間中。不過,這般表面看來分子化或甚至削弱行動初衷的轉向,卻更得以促成對城市發展、藝術創作及民眾之間的親密關係的探索與開發。換言之,過去「白晝之夜」的記憶型塑方式或許更仰賴集體在場,但當現場在今年被取消之際,團隊需將其轉化為更細緻的個人互動參與,而這也昭示著大型節慶展會在未來必須面對,從集體記憶至個人記憶的過渡。

隨著政府主辦的大型節慶展會,近年來廣納當代藝術創作,甚至愈發由相關背景的工作者主導策劃,當代藝術媒體或受眾也面臨認識與評價系統的學習及再建構。倘若我們的基本共識係拒絕曇花一現的文化政策煙火,面對大眾的藝術晉用需求以及已成常態的公共資源挹注,或許在舉起二元批判的起手式之餘,更急需省思如何在既有機制作用下,借力使力地將其往前推進與往下累積。

而每年10月初盛大登場、迄今已邁入第六屆的「白晝之夜」(Nuit Blanche),即為一代表性案例。尤其,前總策展人胡朝聖自2018年起,確立其「當代藝術」的主體性;今年則更在藝術總監林昆穎連續第二年的擘劃下,突破性地以「線上感Interoperability」為題,首開大型節慶展會的線上體驗先例。林昆穎從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開幕文化節目導演開始,近年頻繁地出現在公眾視野中,今年4月也方才結束「2021臺灣文博會」總策展任務,再加上「臺灣燈會」的主燈合作,可謂集滿各大活動經驗值。於是本刊特別在「白晝之夜」後對他進行專訪,嘗試從這幾年的實戰中,梳理出當代藝術創作之於大型節慶展會,以及大型節慶展會之於疫情的兩條軸線,以此作為前者面向公眾與後者線上轉型的參照。

延伸閱讀|倡議共識創造的方法學,專訪林昆穎:從豪華朗機工創團到文博會簡史

進入「白晝之夜」官網,將從臺灣聚焦到臺北,每個紅點都是藝術節目的定點,共構出整體的主場地圖。(均勻製作提供)

疫情的挑戰與契機

在疫情的衝擊下,以「夜晚群聚」為主要特色的「白晝之夜」得大膽地跨出線上的第一步,除了需要大顆的心臟,更仰賴策劃團隊對活動的精準定位與應對。林昆穎坦言,這樣的轉型無可厚非地是為大勢所趨,除了考量現實條件,必須與官方一同做出停辦或轉線上的決定,更因疫情已徹底改變人們的生活型態,且推進體驗趨勢的發展。在這樣的前提下,林昆穎分析,團隊需重新定調疫情下的「白晝之夜」,透過線上與線下的結合力量,完成這項「他者的任務」。

林昆穎直言,當疫情嚴重壓縮了時間、人力、創意與製作成本時,顯然難以再沿用過去的想像完成今年的「白晝之夜」;團隊首先需重視自身所處的藝文產業的動向、製作模式與方法,在既有限制下重構當代藝術創作在大型節慶展會中的角色;再者,「白晝之夜」肩負「城市行銷」的任務,旨在藉由公共空間的體驗設計,引領參與者認識都市紋理的創新與再造。其中所蘊含的城市演進路徑,亦成了虛擬「白晝之夜」的考驗之一;最後,隨著疫情提升了遠距技術的供需,人們走出家門動機亦愈發降低,線下實體活動顯然難再以單純的打卡證成自身,而需提供更多體驗與知識的刺激,吸引民眾投身參與。綜觀而論,林昆穎闡述本屆「白晝之夜」即以臺北市的智慧政策為立論基礎,但並不代表未來將全數轉為線上舉辦,而是在此一嘗試後,宣吿大型節慶展會勢必得迎面線上對線下(online to offline)的整合,開展出實體展演、線上體驗共演的轉型。

延伸閱讀|夜晚限定,當代藝術與城市的Magic Hour──白晝之夜的台北策展簡史

在此一嘗試宣吿大型節慶展會勢必得迎面線上對線下(online to offline)的整合,開展出實體展演、線上體驗共演的轉型。(均勻製作提供)

自由意志體驗

巧合的是,線上與線下的虛擬/實體辯證,恰可與「白晝之夜」的雙面性哲思相互輝映——其本是從日夜的對照顛覆出發,並擴延至城市中藝術與生活的相互滲透。林昆穎期待,今年「線上感」所擴增的軸線,得在思維方法上重新組構出「屬於臺北的三維世界」。對他而言,線上與線下或許各有擁護者,但兩者之於「白晝之夜」,其實共享著「限時現地」、「多元入口」與「自由參與」等特質,且無論實體城市或虛擬空間,皆為一陌生的場域,有待觀者進入探索與構建。於是,本屆「白晝之夜」可謂延續著過去對日夜的後設命題,透過想像模糊既定的主客分界(晝夜/線上線下),在未知中開展現實感的創造。

不過,林昆穎也認為,相較於實體現場的物理距離與時間成本,「線上感」訴諸的是更為直接而快速的交流方式,指向即時聚焦與大量遊走。事實上,這亦呼應著「白晝之夜」之於自由平等的精神號召——旨在打破晝夜界線與圍牆藩籬,喚醒參與者掌握時間安排與遊走城市空間的自主權。故,在本屆「白晝之夜」開創線上體驗之際,林昆穎即需首要讓作為體驗交會點的視覺與網頁設計,清晰地體現此般對個人自由意志的追求。比如,團隊並未指定任何限制性的設計,觀者無需特別登入或登出;另設有聊天室供民眾隨時亂入與自籌邀請;而缺乏目標方向的受眾,也可以選擇跟隨他人參與各項活動等。林昆穎闡釋,今年「白晝之夜」中,唯一受控制的選項即為時間軸線,觀者可享有自由的選擇,決定自己想要如何度過今宵。

混沌又聚焦的遊程建構

不過,當數位轉型更側重個人自由體驗時,林昆穎也自覺,「白晝之夜」並不意在也不適合轉型為「線上遊戲」,而更需被打造為「線上遊程」,方能為觀者的自由意志體驗提供一基礎框架,避免眾人迷失其中,並從此一思考出發,接續回應線上體驗的三個執行命題:(1)節目企劃如何落實於網站規劃上?(2)個人體驗如何與城市遊走發生關係?(3)網站設計如何讓觀者有感?

換言之,人們係因對規範的理解掌握,而能重省與重估自身的自由邊界。對於策劃團隊而言,其中的權衡即在於:如何在快速且即時聚焦的線上體驗中,創造出「混沌感」,供眾人自行探索路徑;卻又具備一目了然的地圖與節目編排,回應使用者的理解與參與需求,整體組構起主題敘事與藝術觀點。面對此一矛盾,林昆穎再為我們歸納出了三條軸線,分享他如何建構起觀眾對大型節慶展會的認識。

他首先表示,自己在經過幾次大型節慶展會的試煉後,尤其深刻體認到「民眾教育」的重要性。正因來者有各式各樣的目的,主辦方更需提供索引,滿足廣大且歧異的群眾需求與使用者習慣。林昆穎提醒,策劃團隊必須掌握活動的定位與客群屬性。比如他發現,不同於「白晝之夜」發源地巴黎的觀眾,通常是各自尋覓、體驗有興趣的作品,臺灣多由走馬看花或成群結伴式的的參與者所組成,而特有某種並存的積極性與懶惰性:既想掌握全局、看完所有作品或完成最佳體驗;卻又多不願自行研究,勾勒出最適合自己的路徑,被動地盼望官方提供推薦行程。林昆穎指出,畢竟臺灣人從小大到所參與的夜市、燈會、廟會、繞境乃至造勢活動等經驗,皆不斷灌輸某種百花齊放、玲瑯滿目的群聚印象,人們早已習慣某種百貨式的陳列邏輯。因此,如何透過大型節慶展會,對此一慣性進行重塑,進而完成「白晝之夜」所欲提升之城市歷史與文化智慧等觀念,成了林昆穎的團隊成員間不斷相互提醒的重要切入點。

去年「白晝之夜」順應民意,推薦了四條路線,果然極具成效,卻也造成壅塞現象,對觀眾而言未必是最體貼的安排。而若欲指向更為細緻的分眾波段,任其各取所需、自行排程,自然需更為仰賴展前的宣傳介紹,以及林昆穎相信更為重要的「展會教育」,比如策劃團隊亦透過比如問卷、小冊、線上表單等方式,進一步掌握受眾的數據分析,並給予相應的導引服務。也就是說,策劃團隊需在揭露標語、主題企畫、宏觀地圖後,公布相應的輔助工具,方能進一步誘發觀者的需求評估與後續規劃安排。林昆穎檢討,未來必須建構出更為完善的標誌及導覽系統:比如於展前引導觀眾理解與評估不同節目、作品的時間成本或相應需求;並於展會當天即時顯示人流、時間表,甚至路程歷時等資訊,供觀眾隨時掌握展會動態。

在指引之餘,如何勾引玩味,避免觀眾淹沒在龐大的資訊中,即仰賴第二個軸線重點——分區設計。倘若我們先將時間往回推至去年的「白晝之夜」,林昆穎當時即已發展出三層同心圓式的環狀架構,並以其中的分區與錨點設計,暗藏大型節慶展會中的路徑指引。他將南港首先依腹地、景觀、視角分為六區,從中各選出一件顯目的大型作品,作為該區的視覺或景觀交會點;而在不同交會點間遊走時,沿途的第二層則多為規模較小、鑲嵌進既有建築中的視覺藝術作品,誘導觀者在交會後駐足品味;第三層則由流動性、游擊性的表演藝術作品構成,它們穿梭於不同區域間,適時現身,擔負起人流引導的功能。

不過,透過景觀的錨點鋪陳,所勾勒出的六個相互滲透的同心圓,並不會成為已知的資訊,這些巧思都被團隊埋藏在主題式的包裝之下,方能更為有效地串連起不同作品。而本屆「白晝之夜」雖歷經同樣的分區與架構流程,但一來,北投主場的地理環境不同於去年的南港,難以再仰賴標誌性的視覺或景觀交會點;且二來,在轉移陣地至線上之際,策劃團隊更必須自問:網路的地理景觀究竟為何?林昆穎論及,網路上雖有無限的路徑分佈,視覺上卻是由眾點狀地標所匯聚成的平面地圖,所以「地圖」在此即不再是空間性的,而更指向四大主題企劃。這也成了今年線上體驗中最為關鍵的軸線,並牽涉截然不同的架構思維。

「地圖」在此對他而言,即不再是空間性的,而指向了四大主題企劃。這也成了今年線上體驗中最為關鍵的軸線,並牽涉截然不同的架構思維。圖為定時解鎖的「藝術百草圖」主題單元。(均勻製作提供)

線上體驗的時間架構法

林昆穎說明,本屆「白晝之夜」官網上的每個點狀地標,皆可連結至一檔節目或作品,觀眾在點擊時即會顯示出其所隸屬的主題企劃,而四大主題企劃皆橫跨「白晝之夜」的12個小時。觀眾可很快理解到,今年的分區單位實為「時間軸」。也就是說,相較於近期快速竄起的「Gather Town」或其他線上展廳,「白晝之夜」沒有一味承襲「空間架構法」,讓觀者知道自己身處何方,以及可遊走至哪些空間閱覽節目或作品。因林昆穎認為,體驗的重點並非讓大家在各自房間中模擬城市漫遊,畢竟所謂的遊走,其實只是滑鼠的點擊,難以形成身體的共感。他相信再怎麼假裝,觀眾終究不會太在乎自己身處何處,因為真實的肉身充其量也只是坐在電腦螢幕前罷了。

音樂始終是大型節慶展會中的重要元素,且在網路上可扮演貫穿時光的功能,因此「台北共創歌」接力爬梳城市近一世紀以來的聆聽演進。(均勻製作提供)
「白晝夜夜談」肩負起城市知識轉譯的重任。(均勻製作提供)

因此,策劃團隊很快定調採取「時間架構法」,開展出四大藝術企劃。觀者只需在參照時間表,即可遊走參與不同的定時活動節目。林昆穎簡介道:今年首創的「藝術百草圖」,號召60組各界創作者,各自為這座城市勾勒出創作草圖;而音樂始終是大型節慶展會中的重要元素,且在網路上可扮演貫穿時光的功能,因此「台北共創歌」接力爬梳城市近一世紀以來的聆聽演進;「白晝夜夜談」則肩負起「白晝之夜」一貫的城市知識轉譯重任;最後,「白晝幻境映」選映四部城市電影或紀錄片,除了其主題分別橫跨黑夜至白晝,也顯現出影像媒介的歷時特性。另外,本屆「白晝之夜」也安排藝術家「法咪咪 Fameme」擔任深夜站長,其作品會在特定時間跳出進行中央推播。

除了時間上的分區,四大藝術企劃各有不同的分策展團隊與合作媒體單位各司其職,另輔以Line、Foodpanda等即時服務貫穿搭配。林昆穎指出,自己在開發線上體驗時體認到,其所指向的不同系統區分,昭示了背後的關鍵角色,不再是過去不同領域的藝術策劃者,而更傾向坐擁不同社群的媒體籌劃者。從中,我們可以看到本屆「白晝之夜」的重點,更在於整合各線上「平台」,協力完成線上與線下的整體調度與連動。

「白晝幻境映」選映四部城市電影或紀錄片,除了其主題分別橫跨黑夜至白晝,也顯現出影像媒介的歷時特性。(均勻製作提供)
本屆「白晝之夜」也推出「藝術宅在家」的多個方案,圖為嚎哮排演提供的宵夜與聊天服務。(均勻製作提供)

共識創造與行動

林昆穎接續分享道,自己認為「藝術百草圖」是一個相當值得發展的概念原型。誠然,這樣的因應之道也彰顯了疫情下的退化、減速精神。他提及,此一單元可在每一年揭露藝術家下一年度,所欲對城市開展的創作想像或議題探討,輔以遴選、投票機制,將線上的「藝術百草圖」於隔年「白晝之夜」的線下城市空間中付諸實踐。如此一來,藝術家與主辦方可以有相對更長的時間勾勒與發展作品,凝聚集體共識,並深化比如與媒體合作之評選、宣傳與深度介紹,或與作品即將展演的場地單位洽談共製協力等。林昆穎對此的理想,實指向了他於大型節慶展會中行「共識創造」的重要精神核心,亦呼應著其為「白晝之夜」所賦予的「行動」意義。

他進一步論述道,若要將「白晝之夜」置放在年度的時間尺度上,與光譜兩端的燈會或雙年展等展演活動做出區辨,即需辨明並提倡其積極的「行動」面向。林昆穎分析,如果城市如前所述有一條演進路徑,「白晝之夜」的行動即更重於號召群眾認識這個城市,如何在一年又一年間推進與實現;更甚者,這個變化可透過「藝術百草圖」等形式,匯聚眾人之力共同創發變化。他重申,從疫情我們已可一窺,未來或許將有越來越少人真正在城市中行走,無論是因少子化、老人化或線上化,皆可能帶來生活型態的轉變。因此「白晝之夜」的特殊性,更在於彰顯這些可能會愈發珍貴的行動路徑。

林昆穎對「藝術百草圖」的理想,指向了他於大型節慶展會中行「共識創造」的重要精神核心,亦呼應著其為「白晝之夜」所賦予的「行動」意義。圖為走路草農/藝團隊本主題的參與。(均勻製作提供)

未來的大型節慶展會

無論線上遊程或城市行動,「白晝之夜」在林昆穎的領軍下,確實愈發從集體群聚聚焦至個人體驗。倘若對照本活動的一大重點——在黑暗中點光,在城市公共空間聚集而成的光,也在本屆極具象徵性地幻化至每一個參與者各自的房間中。不過,這般表面看來分子化或甚至削弱行動初衷的轉向,卻更得以促成對城市發展、藝術創作及民眾之間的親密關係的探索與開發。換言之,過去「白晝之夜」的記憶型塑方式或許更仰賴集體在場,但當現場在今年被取消之際,團隊需將其轉化為更細緻的個人互動參與,而這也昭示著大型節慶展會在未來必須面對,從集體記憶至個人記憶的過渡。

林昆穎回應,面對這樣的大型節慶展會,首先需確認長期的目標里程碑,進而將願景逐步落實。而走過這兩年,他最後也提出兩點對未來的建議:首先在執行面上,林昆穎肯定「白晝之夜」在這兩年發展為「藝術總監制」,亦即策畫由藝術總監與統籌執行團隊共同完成。而若要將這般改革延續,他呼籲「白晝之夜」應成立常設的「執行委員會」,嘗試在行政體系中建立起可被累積的標準流程。執行委員會不但可協助分擔執行壓力,亦可完善資源面的整合,而非再將這些重擔交給每年度的藝術總監與團隊獨自面對,減少重啟贊助與場地的洽談等所需的時間精力。亦唯有機制愈發完善,藝術總監與團隊才有更多心力關注其中的藝術創作。尤其,當越來越多藝術創作者已經不只一次參與「白晝之夜」時,更待委託創作關係的深化,而非只是一次性的短期任務;另一方面,林昆穎深信未來的大型節慶展會,將隨著新的技術不斷被創造與普及,愈發強調「線上對線下」(o to o)的體驗模式。兩者的互相滲透其實早已普及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包括購物、抽獎、投票、集點活動等皆然。他也想像大型節慶展會在未來,或許將更發展出類似集體實境RPG或實境參與式的藝術體驗,愈發走向連續性,而非單純點到點或路徑式的依循。

林昆穎總結道,「白晝之夜」初期的轟轟烈烈確實為此一活動打下了人氣基礎,卻也留下極為鮮明的節慶印象。如何從夜晚的狂歡逐漸轉向城市自身的知識生產與脈絡爬梳,自然相當考驗策劃團隊。回到文章開頭的提問,林昆穎也建議,若我們單純從當代藝術創作的角度評斷,可能會著眼於策展或作品的好或不好,但他認為更重要的應是探問「為什麼」——無論是作品為什麼這樣做,抑或它們為什麼對城市現階段的發展有益等,如此才能更宏觀地看到機制的作用與展會的策略,以及任一切片中非黑非白的灰階。因此,這也考驗著各界可否站在一起檢視公共資源如何被運用,將不同觀點匯聚為未來的實踐訴求,如同林昆穎所強調與持續努力的,逐步讓「白晝之夜」的溫柔與思辨愈發踏實。

如何從夜晚的狂歡逐漸轉向城市自身的知識生產與脈絡爬梳,自然相當考驗策劃團隊,也考驗著各界可否站在一起檢視公共資源如何被運用,將不同觀點匯聚為未來的實踐訴求。(均勻製作提供)
童詠瑋( 52篇 )

藝評人、獨立編輯。關注橫跨視覺、表演、影像與數位藝術等領域。曾任《典藏ARTouch》編輯、絕對空間展場經理,參與《Fa電影欣賞》、《藝術觀點ACT》執行編輯,書寫另也散見於《典藏.今藝術》、《臺灣數位藝術網》、《放映週報》等平台。紀錄片研究論文曾獲世安美學論文獎。現主要研究旨趣為影像理論、左翼文藝、媒介研究、媒體行動主義等。E-mail: tungyungwei@gmail.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