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的馬路總是坑坑洞洞
一路上的綠燈把握時間穿梭
我家的方向就在 WEST WEST YO
騎進市民大道像是進入災區
節奏太緊急像死亡要逼近
基隆路是一條 不能靠近的禁地
我不需要成為其中阻塞的血液
—李英宏,《台北直直撞》
2021年是台北白晝之夜(Nuit Blanche)舉辦邁入第6年。「Nuit Blanche」法文的意義為「白色的夜晚」。「白夜」的意涵代表一種精神與空間的「永晝」精神,藝評人吳牧青曾在〈台北的白晝之夜,空間解嚴或再戒嚴?〉一文中提及,在歐洲自1980至90年代,常年有以「藝術夜」(Taiteiden yö)和「光祭」(Les Allumées)為名的整夜免費藝術活動,包括在赫爾辛基、巴塞隆納、聖彼得堡、布宜諾斯艾利斯等城市都有類似概念的活動曾經進行。
直到2000年初後,白晝之夜(Nuit Blanche)幾乎等同於「徹夜」藝文活動的同義詞,從歐洲到亞洲有年年都有國際城市加入這場以白晝為名的盛會。而這類盛會主要的共通點包括:1. 跨夜免費歡慶、2.都市紋理創新與再造、3.公共空間量身的體驗設計、4.創造與當代藝術的對話時刻。
在邁入第6年的舉辦,台北的白晝之夜(Nuit Blanche)在年輕的社群中已有一定口碑,包括都市的空間難得可以完全步行與放鬆體驗,文化空間難得以夜間的體驗版本亮相,然而這個在年輕族群口中「時髦」的活動,其實一直有一承載的任務—即是與大眾溝通「當代藝術」的前衛與創新精神。透過城市場域的限時、限地開放,創造文化與大眾溝通的契機,而6年中台北的白晝之夜,曾經以何種當代藝術的策展策略與大眾進行溝通呢?
啟航,串流文化活動與大眾品味
白晝之夜的啟動是在前台北市文化局長謝佩霓任內所促成,她在當時提到「目前已經有120個以上的都市加入白晝之夜的行列,而臺北是亞洲第一個參與的首都。」她特別提到每一次的白晝之夜,應該每年凝視台北這座城市,每年創造出不一樣呈現城市文化活力的步行路徑。
2016年與2017年間,台北市剛承辦2016世界設計之都,創新與設計的思考逐漸被大眾認識,2017年台北市承辦世大運,開幕式年輕文化世代的創新能力驚豔世界。同時台灣也逐步邁入同性婚姻平權的倡議合法。這是2014年太陽花學運的兩年後,政治參與的年輕、透明、公共化也為多數中間選民所認同,台灣獨立思考的中間選民力量越來越關鍵。國際間,川普(Donald Trump)當選美國總統,無論台灣與國際社會都有一股渴求「轉變」的動態需求。
回應白晝之夜剛落地台灣時的社會氛圍,藝術總監由李明道擔任。李明道是台灣藝術跨入公共藝術、流行音樂演繹的先行者,熟悉年輕世代的溝通語言,並對藝術內涵的輸出形式常年探詢,而藝術策展人則由衍序規劃設計的劉真蓉擔任。兩人對於建築、空間、節慶與藝術活動語彙魅力的掌握,包括幾個關鍵字「夜遊」、「熬夜」、「背叛博物館」、「夜間的開放圖書館」、「電光馬戲競技場」的點出,如同一種遊戲情境置換了台北都市生活的背景,並添入探險、抓寶、穿越劇式的奇幻情境。尤其第一年朗朗上口的Slogan「好呀!大家都不要睡」,也確立了白晝之夜在台北一種呼朋引伴、潮流夜遊的基礎調性。
而從李明道與劉真蓉當時表述的策展理念中,可以看到兩人強調文化活動與大眾的溝通作用,與希冀透過文化達到聚眾與踩街的能量。包括邀請流行音樂人李英宏、眼球中央電視台等嘉賓,企圖號召出台灣大嘻哈時代的音樂群體,以及偏好網紅節目時下年輕化的溝通方式。當時兩年選件的藝術類作品形式則強調街頭、數位影音的感染力,國際藝術展演亮點包括法國 Hakanaï 影像實驗劇場,讓表演的身體與圖形的投影現場生成,拉近民眾對於科技藝術的理解。當年台灣當代藝術作品,包括藝術家余政達於第一銀行騎樓放置的作品《大衛與大衛的對話》,以如同後台化妝鏡鏡像影像與劇場感,表現出台上與幕後的臨界狀態。以及藝術家雙人組羅禾琳+陳依純的作品《光風暴》,以光條的快速旋繞,讓身體與數據、光線中相互的異位、串流。
回歸藝術的主體性,與社會議題的人文關懷
2018與2019年白晝之夜統籌的總策展人,則由視覺藝術圈出身的胡朝聖擔任。其更側重表演與視覺藝術作品的主體性,如何融入在高度大眾化的民間活動中,並邀集了視覺藝術統籌沈菲比和表演藝術統籌吳季娟等團隊加入。胡朝聖當時受訪時,強調白晝之夜的活動主體性是「當代藝術」節慶,他試圖以雙重性來看待台北的文化特質,並以「顛倒之城」與「雙面芭蕾」來帶出日與夜、摩登與復古、秩序與多元的台北城市特質。2019年正逢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承認同婚合法的國家,及當時香港反送中運動的聲浪也不斷讓台灣民情思考個人、政治與國家主體性的未來。
胡朝聖也明顯的在白晝之夜置入社會議題的探詢,包括關注台灣東南亞社群的文化交流,以《移工大人物》呈現東南亞的時尚、音樂、走秀等。《造反之夜─扮裝盛典》邀請白雪綜藝團、Mr. Lady、女神下午茶等跨性別表演者,以華麗的舞台現場、綜藝歌廳秀的方式,一反尋常對於性別的二元界線,這也是2018到2019年的白晝之夜,雖然在短暫、煙火式的節慶中,仍沒有棄守呈現議題提出的思考與行動。
在藝術面向的思考上,胡朝聖更致力在台法交流上如何利用白晝之夜的文化介面,達成平行的輸出,包括崔廣宇和陳萬仁的創作也同步於法國巴黎白晝之夜展出外。以及開幕現場呈現藝術家歐文.沃姆(Erwin Wurm)的《一分鐘雕塑》,邀請民眾利用現場的擺飾,擺出現地、快閃與短時間的怪異姿勢,一同思索當代藝術成立的意義。在群眾需求的奇觀與打卡亮點,策展人試圖兼顧藝術的深刻、嚴肅性與大眾溝通、親民性,包括法國匿名者劇團的《亞伯之夢》、中國藝術家馮嘉城與黃苑倍《月霾》的碩大月亮,民眾可隨著空氣中的PM2.5值變化外觀,喚起環境的意識。而在河濱草地上澳洲帕爾工作室以巨大充氣兔作品《打攪》,看似無害可愛的造型,其實背後探討的是澳洲外來物種侵略本地物種的環境議題。
科技.領域共創與未來
2020年的白晝之夜策展人由豪華朗機工創始成員林昆穎所擔任,如同2018年來分野出表演藝術統籌陳彥斌 ( Fangas Nayaw )、董怡芬,以及視覺藝術統籌胡忻儀來整合活動跨域的協調性。林昆穎表示白晝之夜的活動屬性不屬於燈會,也不屬於雙年展,有其特殊的屬性,更近乎是一種行動,也提供了藝術與文化如何在如此驟然消逝的時間裡,和城市、場域與民眾產生一次密切互動的機會。
相較過往,他更清晰的定調活動策畫的結構,以環狀架構將視覺藝術定為核心,環狀外圍則仰賴表演藝術的游擊與引動性。當時台北市正值南港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開幕,林昆穎以台北流行音樂中心「兵工廠」意象,瓶蓋工廠台北製造所「夢遊」意象,台電修護處「永續」意象等。他將每個參與的場域都賦予獨特的屬性,讓每個場域的活動策辦都更具完整的指向性。2020年全球共同面臨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考驗,封城、隔離、保持社交距離等口號,成為民眾體驗的日常。同年,澳洲維持數月的森林大火,也讓人類被迫正視暖化議題解決的迫切性。當年度白晝之夜的策展主題帶出聲音、躁動、光線、再生與永續等議題,呼應了地理的功能屬性、歷史縱深以及未來永續的永恆提問。
2020年白晝之夜的當代藝術的亮點作品,包括黃懷德的《老人流》 模擬出活在未來的老人,當老年人口日漸增多的狀態下,未來的社會又會有何預見的衝突?而OUCHHH《DataMonolith》,則以AI 人工智慧技術收集新石器時代遺址的考古數據,轉化為抽象視覺圖像,如同紀念碑般致敬人類文明發展。
持續滾動的白夜
白晝之夜自2016年發展至今,成為每年10月初秋夜晚,創造台北城市空間與當代藝術與文化密切對話的契機。每一屆的策展人也承接不同的期待與使命,從2016至2017年,以夜間的號召、聚集、流行、歡愉,讓白晝之夜的夜晚與文化活力調性深植一般大眾印象。到2018至2019年更確立以表演藝術、視覺藝術的主體性做為號召,其中能看到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的展演形式,也不斷思索、回應在非白盒子空間,藝術的溝通性該如何維繫。以及藝術背景出身的策展人,要如何權衡大眾與藝術社群對於作品意涵、議題深刻、造型的討喜性間,不斷的測試與偵測策展的路徑。而在2018年白晝之夜已不再滿足僅是呼應流行關鍵字的消費性,更試圖從節慶中創造社會議題的省思,從移工、酷兒等議題到2020年的疫情、生態永續議題的提出,更以跨夜的影展、座談點狀深化相關議題的討論。
白晝之夜讓城市的臨時的敞開與通行無阻。台北市過去就曾有封街的「飆舞」派對歷史,如同在在李英宏《台北直直撞》的歌詞中台北城市的擁擠、不適、急促,人人都渴望一個屬於城市解放的魔幻時刻。白晝之夜也如同一座探照燈,照亮台北城區人們總是辦公、通勤,卻不曾以嬉遊心境探索夜之台北。近年白晝之夜更企圖和民眾討論社會與全球共通議題,儘管每年它僅有一個跨夜派對的登場時間,卻企圖思索派對散場後,那些仍能烙印民眾心中的人文課題。
2021臺北白晝之夜 Nuit Blanche Taipei
展期|2021.10.02(六) 18:00 – 10.03(日)6:00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企劃主編《刺花 Tshiah-hue》、製作《調皮 The Skin Surfing》卡帶專輯,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