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看不見,不代表沒有: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理事長洪秉綺談「看不見的溫柔:2021藝術進駐聯盟年會暨工作坊」

看不見,不代表沒有: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理事長洪秉綺談「看不見的溫柔:2021藝術進駐聯盟年會暨工作坊」

從對內盤點檢討自身對他者的「看不見」出發,今年TASA年會拉出他者「看不見」的多重意涵,擴充實務操作的教戰守則。綜觀眼睛的看不見、性別的看不見、內在狀態的看不見、跨領域的看不見、乃至科技的看不見,可謂從此一軸線中,對當下乃至未來的文化互動與近用開展一系列的探問。

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簡稱「TASA」)自2015年起創發籌備處成立至今已屆六年,連年舉辦的「藝術進駐聯盟年會暨工作坊」(簡稱「TASA年會」),也漸從藝術進駐單位間的橫向串連,擴展至藝術行政學習與支持系統的建構,嘗試自現實的「逆境」與「失敗」中,創發「微笑的遇見」與「看不見的溫柔」。

由外而內的盤點檢討與實務操作

今年新上任的TASA理事長洪秉綺與我們分享,後兩者作為TASA年會去年與今年的主題,除了聚焦共融平權的議題探討,更力求引入機構外的個人實踐者,而不再局限於機構內或機構間上對下的經驗分享與交流。去年我們採訪時任理事長李曉雯時,她也特別重申:「在做外顯型的事情前,必須先帶入內隱式的管理。」亦即以藝術行政為主體,由外而內、由下而上地在心態(mindset)上具體地理解與學習他者的需求及意見。於是,我們可以看到TASA這兩年來積極開展盤點與檢討工程,試圖將外部的實驗引入,成為內部的常規實踐,縫合異質性的認知落差。

延伸閱讀|創發多元與包容的典範:李曉雯與徐異宸談「微笑的遇見:2020藝術進駐聯盟年會暨駁二浪宕計畫」

洪秉綺進一步指出,在去年年會分享的認識基礎上,今年將接續深化「實務操作」,畢竟唯有透過行動,方能將意識落實為具體成果。而這當然仰賴於更細緻的實地演練,比如視障藝術工作者許家峰,即於今年8月進駐台北國際藝術村,與機構陪同者操演行走路線、共商既有空間與未來進駐規畫等需求,並與社團法人台灣數位有聲書推展學會所邀請的三位視障者,一同檢驗與反饋機構口述導覽的執行成效。

2021藝術進駐聯盟年會系列工作坊「看不見的溫柔—同理心創作探索」現場。(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提供)

而自2019年起,TASA年會開創前導性的工作坊模式,即試圖汲取更多台北以外的實踐,再帶回最後登場的年會中進行綜合討論。對洪秉綺而言,這樣的設計也旨在擴建TASA的資料庫,尤其面向各地新興單位不同的營運與操作模式。而今年三場線上工作坊,則邀請了第一線工作者參與,將長期與他者協作的經驗,轉化為藝術行政的協作指南,其中除了講座對談,亦以實務教學為重:比如首場「同理心創作探索」的藝術治療師林彥廷與社工師游旻寧,首先以複合媒材的創作過程作為媒介,創發了一個安全的空間與平台,讓學員從自身認識之探索開始,建立起平權與同理的對話想像;第二場「藝譯—視覺文化裡的觸覺與聽覺工作坊」則在社團法人臺灣非視覺美學教育協會的帶領下,進一步涉及觸覺圖輔具製作、口述錄製等專業技術傳授;第三場「藝術這麼看—非視覺感官導覽工作坊」再回到視障者的第一人稱,如前段論及之,由視障藝術工作者許家峰分享親身經歷與導覽技巧。

而今年工作坊舉辦期間因應疫情轉為線上舉辦,也更為考驗TASA的組織協調工作。不過,洪秉綺認為,線上工作坊相較實體活動在視覺與感官覺察的侷限,正扣合著本次年會的主軸。正如同在與視障者進行口述導覽時,並不是單向地傳達訊息即可,而需要反覆核對雙方的溝通是否成功傳遞與接收;而當線上工作坊無法透過網路攝影機,清楚閱覽教學間的操作細節與執行狀況時,同樣更加仰賴彼此透過互動對話。也就是說,「看不見的溫柔」的重點即在於帶領藝術行政放慢腳步,跳脫既有的認知與行事框架、體察自己的視角局限,進而溫柔地吸收參與者、障礙者的經驗反饋,並確認自己提供的服務或協作是否有效。

2021藝術進駐聯盟年會前導工作坊第二場「藝譯—視覺文化裡的觸覺與聽覺工作坊」學員製作觸覺圖。(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提供)

「看不見」的多重意涵

而從對內盤點檢討自身對他者的「看不見」出發,今年TASA年會也拉出他者「看不見」的多重意涵,擴充實務操作的教戰守則:「彩虹八寶粥」自性別角度切入;「打破感官談文化近用」從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等少數個案,補充國內共融藝術趨勢下較少著墨的討論——視障者在機構主辦之導覽或工作坊等藝術參與之餘,如何更為主動地投身藝術創作;「看不見的張力」則從公益團體的照顧協作與設計體驗,進一步擴及表面難以察覺的精神障礙受眾,某程度上也試圖回應去年台北場工作坊中參與者的相關提問,重新認識並思考藝術進駐的服務接待。而公益團體的參與也昭示著當代藝術創作跨領域的趨勢,洪秉綺表示這在在挑戰著藝術行政如何協助媒合與整合創作者與非藝術類的機構單位。

而自2019年起,TASA年會移出天龍國外舉辦,相繼與「東海岸大地藝術季」的「東南亞藝術進駐論壇」以及駁二藝術特區的「浪宕計畫國際論壇」合辦,皆極力就地取材,將地方特色與問題意識融入年會的議程之中,並設計踏查活動,串接在地團隊、生態圈與合作夥伴。今年移師國內科技重鎮新竹,與財團法人智邦藝術基金會新竹市鐵道藝術村的合作,也促使TASA年會特別設計「文化互動與科技融合」場次,聚焦「科技當中『看不見的』訊號與數據轉換,如何為藝術平權帶來新的契機與可能性。」綜觀眼睛的看不見、性別的看不見、內在狀態的看不見、跨領域的看不見、乃至科技的看不見,TASA年會可謂從此一軸線中,對當下乃至未來的文化互動與近用開展一系列的探問。

另外,如上所述,TASA年會長期令人印象深刻的努力,即為對藝文機構內外各式實踐的匯集與嫁接。今年「以機構藝業合作為例」之場次,也同樣邀請機構分享各自實踐文化平權的案例,創發相互交流學習的可能;而去年首度於TASA年會中開辦的肥皂箱式「Open Stage」,也延續至今年,透過機構、學院、獨立製作人、藝術家之間的交叉討論,梳理出潛在的參照與合作模式。洪秉綺強調,有很多實戰經驗其實是尚未被挖掘,正因為我們「看不見」他們在哪裡,TASA年會才會致力在議程與形式設計上,透過小的衛星活動將其容納進視線中,並透過議題的帶動與年會的曝光,刺激與啟發會員走出同溫層,深化思辨與實踐的厚度——如同前兩年觸及的提問,皆轉換為TASA後續討論的養分。

2021藝術進駐聯盟年會前導工作坊第三場「藝術這麼看—非視覺感官導覽工作坊」學員導覽培訓講座現場。(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提供)

藝術進駐的下一步

洪秉綺也預告,在這兩年面向文化平權的階段任務完成後,TASA將從兩個軸線持續省思藝術進駐的下一步。首先,回到創立的服務對象——藝術進駐空間單位,TASA望能將這兩年的累積成果,轉化成實體的藝術計畫,提供給會員開展後續行動,比如設計相關的藝術進駐主題,或甚至客製化地媒合與串連藝術家、藝術機構、社會公益團體,進行居中協調與協作等。當個案的實戰與撞牆經驗在被系統化成方法參照之際,方能穩定地擴延為藝術圈的常態。

而除了年會暨工作坊的推動,TASA亦透過各種普調與研究案,持續解析藝術進駐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並維繫各單位之間的交流互動。尤其當藝術進駐面臨疫情的嚴峻衝擊之際,TASA也將在下半年啟動虛擬駐村研究因應。洪秉綺說明,現階段或許難以為疫情之解方提出具體結論,但透過年會、研究與實體拜訪等方法,TASA可以彙整資料,近一步提出報告分享。

憶起不久前逝世的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老師,曾於旗下任職的洪秉綺談及,當年大力協助TASA草創的蕭老師,在世期間即力推藝術進駐平台間的互惠,以及國際的接軌與推廣。回望蕭老師全心投入數十年的藝術進駐發展,在有了補助機制的挹注,已然成為了一個主流政策,但專門對其進行研究的相關論文卻似乎有趨緩的態勢,多將其視作創作方法。如何若李曉雯所期許之,成為更積極的典範,洪秉綺相信TASA在接棒傳承後的工作,係努力蒐集國內藝術進駐單位的認識與需求,健全此一領域的資料庫,以對口國際或深化個案的顧問服務。

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今年也受文化部及法國在台協會委託辦理「2021思辨之夜」。(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提供)

至於,第二個面向則是聚焦以藝術行政為主體的人才培育。誠如前述,藝術行政面對文化平權、跨領域創作、科技融合、檔案傳承、疫情考驗等趨勢,勢必得「重裝上陣」。洪秉綺透露,明年TASA年會預計延續近年觸及的問題意識,進一步地關注藝術行政的職能增進,透過工作坊、線上課程等方式,提供不同資歷的從業者,因應藝文生態的轉變。

除了既有的協作技能,洪秉綺也闡釋道,隨著藝術行政的世代變遷,以及現有藝術環境對藝術行政的消耗,亦衍生出了治療與修復的迫切需求——而這也正是藝術圈中常「看不見」的面向。因此,TASA近年來也著手建立支持系統,帶領藝術行政從職場回歸個人身心狀態的關照。比如今年年初,TASA即與表演藝術領域中的獨立製作人王序平合作,透過團體諮商與敘事分享,直面藝術行政積壓已久的壓力源,進而解決問題或再探潛能。與會的TASA專案經理譚如芳分享,在舒適信任的安全網下,同業間因彼此更能相互認同與理解,此一活動並沒有流於抱怨大會,而是讓藝術行政終於能夠將平常難以為外人道的難題娓娓道來,會後反應甚佳,未來也計畫常態舉辦的可能性。

「藝術本應是讓大家欣賞,是件愉悅的事情,但在執行上卻因壓力而有所阻礙。」洪秉綺說道。誠然,無論是對外或對內,藝術在現實條件的作用下,都設下了各式門檻。看不見的,並不是沒有或不存在。而TASA這幾年的實踐,即是溫柔地卸下高牆,搭建起橋樑,從不可見的包容中,推動更多微笑的遇見。

2021藝術進駐聯盟年會前導工作坊第三場「藝術這麼看—非視覺感官導覽工作坊」導覽培訓實際演練現場。(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提供)

看不見的溫柔:2021藝術進駐聯盟年會

時間|2021.10.21 – 2021.10.24
地點|線上官方網站(將於10/15正式上線),填寫表單之報名者將於第一時間接收到影片更新之訊息,詳見「台灣藝文空間連線 Taiwan Art Space Alliance」臉書粉絲專頁

童詠瑋( 52篇 )

藝評人、獨立編輯。關注橫跨視覺、表演、影像與數位藝術等領域。曾任《典藏ARTouch》編輯、絕對空間展場經理,參與《Fa電影欣賞》、《藝術觀點ACT》執行編輯,書寫另也散見於《典藏.今藝術》、《臺灣數位藝術網》、《放映週報》等平台。紀錄片研究論文曾獲世安美學論文獎。現主要研究旨趣為影像理論、左翼文藝、媒介研究、媒體行動主義等。E-mail: tungyungwei@gmail.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