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東方遺珠:陳道明的抽象美學

東方遺珠:陳道明的抽象美學

作品的意義是心靈意識活動的一種記錄,原則上是抽象的,我在表達內在生命意象的過程中,盡量不受任何干擾,以求達到沒有結論又有結論的境界。

作品的意義是心靈意識活動的一種記錄,原則上是抽象的,我在表達內在生命意象的過程中,盡量不受任何干擾,以求達到沒有結論又有結論的境界。美的醜的,本身即是獨立完整的生命,我只不過用我的語言把感覺訴諸畫面而已。─陳道明

12月25日,誠品畫廊選在聖誕節當日,舉辦陳道明的個展,作為今年歲末的總結。問起總監趙琍為什麼會選擇陳道明時,她認為在這樣歲末的時刻,想找一位具有足夠分量,但仍沒有獲得相對重視的藝術家作為年度的壓軸展覽。而陳道明在她眼中,正是一個仍待挖掘的滄海遺珠。

陳道明《大地山海之戀》,2016,壓克力顏料、畫布,97 x 107 cm。(誠品畫廊提供)

東方畫會中的陳道明

1950年代末期,臺灣以師大藝術系學生所組成的五月畫會,以及李仲生學生為主的東方畫會,成為臺灣探索戰後現代主義風格的主要勢力。而東方畫會的創始成員當中,李元佳、夏陽、霍剛、蕭勤等人,均曾在誠品畫廊辦過個展,夏陽甚至自誠品第一檔展覽開始,就持續合作到今日,誠品畫廊與東方畫會成員的淵源不可謂不深。

然而,同樣作為東方畫會「八大響馬」的創始成員,陳道明卻明顯少有人討論。1931年出生於山東濟南的陳道明,由於戰亂,幼時流離於各地,先是隨著家人到成都,後來又去了蘭州,並在那裏獲得藝術啟蒙。來臺灣之後,陳道明就讀於臺北師範學校藝術科,與蕭勤、李元佳同學,透過蕭勤的關係認識李仲生,開啟他們探索「中國現代繪畫」的道路。對於如何在戰後時代大潮的趨勢下,發展出當時他們亟欲追求的民族特色,成為他們那輩創作者難以迴避的主軸。這樣的想法與創作前提,一直到陳道明晚年的作品中,都還依稀可見。

在東方畫會的活動時期,陳道明每次展覽都有作品展出,甚至兩度入選聖保羅雙年展,是相當勤奮的創作者。然而,與當時畫會成員選擇遠赴海外繼續創作或求學的道路不同,陳道明在1960年代後期步入家庭,為了眼前的生活,他選擇放棄專職創作的道路,與妻子一起工作,養家活口。陳道明從此消失在畫壇的視線當中,雖然私底下他仍和東方畫會的成員有所聯繫,但公開的展示與活動變得極為少見,僅有1980年代東方五月畫會25週年聯展,以及1997年的40週年聯展,作品有短暫的展出機會。

陳道明個展展場。(誠品畫廊提供)

千禧以後的陳道明創作

2000年以後,由於孩子都已獨立自主,他在淡水畫室重新創作。在無後顧之憂的情況下,他的作品揮灑自如,並充滿各種自動性技法,但在畫面上卻顯得從容自在、渾為一體。陳道明在他早年的作品曾被評論認為受到畢卡索的影響,有一度也帶有超現實主義的風格,但後來就轉向使用自動性技法的方式處理作品。黃博鏞在1956年的「全國書畫展」時即如此評論陳道明的所展出的創作:「陳之作品乃其中技法最繁雜的代表,運用一種『Automaotism』的技法,打破了理性的束縛和支配,充分而自由地描述著幻想與夢境的題材。」這樣的風格,一直延續到他晚年仍延續不輟。

2010年誠品畫廊首度接觸後,對陳道明的作品大為驚艷,並在2012年為他規劃他人生首次個展。而今年的個展,則是以他2000年以後的作品為主,除了大件的油畫作品之外,也包含數幅尺寸較小的作品,趙琍將其定位為素描,但在使用的媒材仍相當多樣,反映出陳道明在材料與技術上,並未受太多既有的框架所制限。

陳道明《無題 (16-01)》,2016,壓克力顏料、畫布,72 x 50 cm。(誠品畫廊提供)

現代主義的抽象美學

陳道明作品表現雖然以抽象為主,但在特定的作品中,仍可以見到特定具象形體的描寫。他作品時常以日期當作名稱,這個日期不見得是他創作的那一日,也有可能是對他而言很有意義的日期。在他晚期的作品中,喜歡用打底劑厚塗作為肌理,並重複的上色、擦掉,再用油性溶劑等方式,讓顏色自然產生出獨特的紋路,構築出極為繁複而迷人的層次。趙琍談到陳道明生前拜訪他的時候,跟他外出行走的路上,他會凝視著斑剝的鐵門或遭受風雨侵蝕的水泥牆面,並要趙琍跟著看。雖然他沒有明講到底要看什麼,但若與他的創作連結在一起,這些由自然力量所形成的紋路,就宛如他的靈感來源。局部細節的凝視下,雖然是實際具象的物體,卻也充滿只有線條、顏色、紋理的抽象感,也呼應著他的畫面風格。

不過,他雖然不斷反覆地在畫面上塗抹、擦除,並用上溶劑產生獨特的紋理,但他的作品並不感到厚重,遠遠看著,反而有種輕靈浮動的感受。他對莫札特的音樂情有獨鍾,或許是這個原因,他將音樂感帶入到作品裡面。他甚至在畫面上以細字彩色筆加強顏色流淌而出的線條,但遠看時卻渾然一體。趙琍認為,陳道明幸福的家庭生活,反映到他的畫面上,使他的作品帶有祥和欣喜的感覺,顏色雖然不斷疊加卻不顯骯髒。特定的作品中,他甚至會用上金色或銀色噴漆來作畫,使畫面呈現金屬般的光澤,卻不感到俗艷。

陳道明《662009-2》,2009,壓克力顏料、畫布,195 x 130 cm。(誠品畫廊提供)

立體眼鏡中的獨特視界

但更奇特的是,他的層次感可以是種立體空間。由於畫面不斷疊加,現場看可以發現畫上的凹凸厚度。但此處所提到的立體空間是種更神奇的視覺感,若透過3D眼鏡看陳道明的作品,會驚奇的發現他畫面的顏色一層層浮了起來,顏色層形成空間的縱深,與一般單純以肉眼看畫,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與體驗。這樣的發現並非偶然,而是陳道明刻意經營的成果,在抽象作品中感受到立體的空間感,他的作品恐怕是前無古人。

由於長時間沒有在畫壇上活動,即使東方畫會相關的研究與展覽不乏其數,但對陳道明的認識仍然極為有限,作品的價值也沒有得到合理的評價。身為戰後第一批由本土孕育而出的抽象藝術創作者,既反映了當時國際浪潮的趨勢,也引領了臺灣藝術發展走向的轉變,在臺灣藝術史發展中扮演至為關鍵的角色。在這些藝術家不斷凋零之際,他們的藝術創作與成就,需要我們更多的關注與探索,找回過往漏失的遺珠。


陳道明─抽象藝術的先鋒者

時間:2020.12.25-2021.01.23
地點:誠品畫廊(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B1)

李孟學(Li Meng-Hsueh)( 91篇 )

目前就讀於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博士班。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