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劉小東應誠品畫廊之邀來到臺灣參加大甲媽祖遶境,四天四夜的行程從大甲一路追隨至彰化、嘉義,大多數時間裡,劉小東走路、等待、觀察、拍照,間或寫生。這位跑遍世界各地進行現場繪畫的畫家,從現場觀察、感受、記錄、寫生,到選擇、作畫,再循環往復而成就最終的畫作。這樣的方法,劉小東持續經年地運用在不同場域的創作中,然而他總能透過看似相似的模式,悖論般地在放下某些主觀意識、也就是他自己所言「剔除固有知識」的同時,也藉由長期累積的創作敏感,精準地捕捉一些既凸顯其繪畫風格、又忠於繪畫對象自身所屬環境與精神氛圍的圖景。
追隨大甲媽祖遶境,彷彿是透過民間信仰的濾鏡,在不斷的行動中搭建移動的工作室。行程中,他經常會提前一小時到某個定點等候遶境隊伍,擇定一片風景視野,在等待時寫生、畫水彩,也與旁人互動,先行觀察、潛入眼前的風景,並描繪它,試圖捕捉包含所有元素、色彩的氛圍。在最後完成的畫作中,他實則是在這片風景中放入遶境的人群,而非為了描繪某個人物而刻意安排某種背景。
對劉小東來說,一幅畫的背景始終可以傳達出對一個社會的了解程度,若不了解,畫出來就會顯得較為生硬,或是流露出遊客般的視角,這些都是他想要避免的。他說:「背景究竟是要畫街道、高樓大廈,還是畫一個牆角,都是需要對這個社會有更細膩深刻的了解之後才能決定的事。」
回想劉小東第一次來臺,是2002年應倪再沁之邀,到東海大學駐留三個月,創作、教學。當時他畫了許多日常相處的臺灣學生肖像,但誠實面對了自己對臺灣社會的不了解,因而那些肖像儘管個個生動,大多背景卻是留白。到了2004年受邀為蔡國強策劃的「金門碉堡藝術節」委託而創作《戰地寫生-新十八羅漢像》時,劉小東分別在中國大陸和金門為18位士兵寫生、現地創作等身肖像,畫面中人物的現場感和背景的若有若無、或刻意如未完成般地留白,如今看來,是他在那之前就已駕輕就熟的肖像畫創作的又一次突破。也約莫從那時起,劉小東開始了在創作中以文字作日記般記錄的習慣,與他後來20餘年間代表性的「行動中的繪畫」密不可分,迄今依舊如此。
深入鄉間參與媽祖遶境,是劉小東來臺十餘次後的獨特經驗,這裡對他而言已不算陌生,帶著對臺灣社會中流動的善良、禮貌和從容的好奇,他渴求進入的是最貼近常民生活與信仰的現場。儘管並未有現地作畫條件,他仍留下大量素描、水彩、手記、照片,回到北京工作室後,他利用這些素材重新組織安排筆觸和畫面結構,交織著過往累積的繪畫靈魂、以及留在身體與記憶中的感受。他的繪畫,始終是自身與現實的互動結果:「繪畫是心領神會。事件是事件,繪畫是繪畫。」
四月遶境的四天內,劉小東感受到自己「每天都愈來愈充實,看到媽祖愈來愈親切」,所有的經驗與觀察最後濃縮於兩幅大畫─《日巡》和《過橋》,連同手稿和水彩素描,前不久在誠品畫廊北京的個展中展出,同時展出的還有劉小東在澳門賭場、東北家鄉的系列畫作。
大環境中的具體人物,從社會群體的氛圍中浮現出的個體,是《日巡》和《過橋》這兩件大幅作品的鮮明特色。兩幅畫中各有一位揹著神明竹轎徒步的年輕人相當醒目,劉小東在他們身上看到如古典繪畫中那些肩揹重物的市井人物般的古意。孩童也是他情有獨鐘的角色,不加修飾的天真與民間信仰的古早傳統並行不悖,而他也如實畫出那幾位孩子和家人的都會氣息,臺灣相對較小的城鄉差異、民間信仰的廣泛根基,都令他好奇而感鮮活。各種身分背景的人物,在畫面中與臺灣城鄉之間的水田、鐵路、電線、鐵皮屋、以及神轎、進香旗、煙火和變幻的天光,遠近交織出臺灣民間的神韻。
劉小東確實在作品中注入對臺灣良善民風的溢美;同時這也是他這些年以來,始終將繪畫創作視為貼近生活之物的又一次如實展現,是他不斷從現場的寫生行動中汲取養分後的揮灑。追隨媽祖遶境的劉小東,也在其個人的創作生命歷程中,完成了又一次內在的遶境之旅。
本文原刊載於《今藝術&投資》2024年12月號387期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