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18春之當代夜】春之當代夜「1970-1980年代的韓國藝術:互動與衝突」講座彙整

【2018春之當代夜】春之當代夜「1970-1980年代的韓國藝術:互動與衝突」講座彙整

「春之當代夜」系列講座,於12月9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台灣藝術檔案中心主任蔣伯欣所籌劃。邀請韓國弘益大學的鄭然心副教授擔任主講人,針對戰後韓國1970年代為中心的現代藝術做一概略性的評介。
「1970-1980年代的韓國藝術:互動與衝突」講座現場,左起:策劃人蔣伯欣主任、回應人文貞姬(Moon Chung-hee)副教授、主講人鄭然心(Chung Yeon-Shim)副教授。(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由春之文化基金會與台北當代藝術館主辦的「春之當代夜」系列講座,於12月9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辦,由國立台南藝術大學(簡稱南藝大)台灣藝術檔案中心主任蔣伯欣所籌劃。此次邀請本屆光州雙年展(Gwangju Biennale)策展人之一,也是目前任教於韓國弘益大學的鄭然心(Chung Yeon-Shim)副教授,針對戰後韓國1970年代為中心的現代藝術做一概略性的評介。此次講座也邀請了南藝大的文貞姬(Moon Chung-hee)副教授擔任回應人,現場非常難得邀請到了見證此一時代的韓國藝術家金泰浩(Kim Tae-Ho),以及春之文化基金會董事長侯王淑昭女士一同參與。
春之文化基金會董事長侯王淑昭女士。(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本場講座之主講人為韓國弘益大學的鄭然心(Chung Yeon-Shim)副教授。(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鄭然心首先提到,韓國在1960年代之後,一群年輕藝術家為了抵抗既有的畫壇勢力,高舉反對「國展」與設立現代美術館的訴求進行抗爭,他們因此相繼成立了團體,最早的團體為創立於1962年的「Origin」,之後陸續有「無同人」、「新展同人」等團體,這些團體曾於1967年舉辦「韓國青年作家聯立展」,作為反抗國展的抗爭運動的一環。他們反對韓國自1950年代起來自西方影響的抽象表現主義跟非形象繪畫,強調回歸藝術原點的創作。
到了1970年代,韓國出現了結合評論與展覽的藝術團體,有「AG」(Avant Garde之縮寫)及「ST」(Space Time之縮寫)團體,其中留法回國的評論家李逸(Lee Yil),在當時由藝術團體出版的刊物中,首度以「單色畫」一詞來論及這些團體中的藝術家作品,而在1970年由AG所策劃的展覽「擴張與還元的力學」當中,「擴張」與「還元」也成為李逸評論中時常出現的名詞。「擴張」(後李逸改稱為「擴散」)指的是韓國後現代藝術的主要特徵,而「還元」則是現代藝術主要的特徵,追求平面性與材質的本身。
「1970-1980年代的韓國藝術:互動與衝突」講座現場,左起:策劃人蔣伯欣主任、回應人文貞姬(Moon Chung-hee)副教授、主講人鄭然心(Chung Yeon-Shim)副教授。(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而稍後出現的「漢城畫派」,則是以朴栖甫(Park Seo-Bo)為代表。他在1973年於首爾明洞畫廊展出的「描法」展,奠定他之後的創作主調。也是大約在這時期,這些藝術家的作品開始在海外展出,如1975年在日本展出的「五種白色」的展覽,便以李逸的評論作為此時期藝術發展的評論基礎。這檔展覽因刊行了英、日、韓三國語言的畫冊,對日後國際藝壇理解韓國現代藝術影響至深,奠定今日國際間對韓國「單色畫」畫派,乃至於之後的「漢城畫派」的認識。
「1970-1980年代的韓國藝術:互動與衝突」講座現場。(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也差不多在同樣的時間,台灣也陸續引介韓國的現代藝術到台灣,最早是透過官方的管道所舉辦的「中韓現代美術交流大展」,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至1983年,春之藝廊也舉辦了「新漢城畫派大展」,可以說是延續這個引介韓國現代藝術到台灣這段脈絡。對韓國的研究者來說,台灣的展覽有著相當重要的參考價值,從現有的畫冊可以看到,到台灣展出的韓國藝術家中,既有1960年代實驗性質濃厚的作品,也有1970至8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單色畫」作品,甚至包含了更晚的「新形象繪畫」,涵蓋當時韓國大部分的現代藝術創作者。此外,在台灣展覽中,有些藝術家所提供的作品,與後來藝術界對其的通常印象有所不同,這種認識的落差,也頗有值得玩味之處。
最後,鄭然心提到,當時由官方出面的藝術交流,在韓國藝術到台灣的同時,台灣也有一批藝術作品到韓國展出。這樣的交流對台灣、韓國分別有什麼影響,帶來什麼樣的意義,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特別是當年台灣與韓國人民仍無法自由出國的年代,所帶來的影響,應該遠比現代資訊發達的社會更為深刻。然而,就這個部分,仍需要更多資料的蒐集與解讀。
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潘小雪。(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演講完後的座談部分,文貞姬提到韓國與台灣的背景相當接近,一樣是受到日本的殖民,戰後也面臨現代化轉型的問題。雖然韓國因為韓戰的關係,戰後復原的速度較台灣為慢,但是在接受西方現代藝術的時間相當接近,這也承接了鄭然心講演的背景脈絡。在1960年代時,年輕藝術家抗爭的內容,包括了爭取現代美術館成立,藉由現代化的轉變與國際接軌。但相較之下,台灣即使成立了公立美術館,也沒有以「現代」來命名美術館,當中的差異值得討論。
蔣伯欣也提到,戰後台韓都曾以參加巴西聖保羅雙年展(Sao Paulo Art Biennial)等方式展開國際化的推進,完整過程可參考其在《台灣美術》中發表的論文。而當時春之藝廊所舉辦的韓國現代藝術展,則是受到美國舉辦「國際紙藝展」巡迴到亞洲的影響,當時以美國為主,邀請許多國家的藝術家與評論家參與會議,其中也包括韓國藝術家朴栖甫,相關歷程已在今年台北市立美術館出版的《檔案轉向:東亞當代藝術與台灣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發表。這也使侯王淑昭女士對當時展出的韓國作品中,透過材質來探討藝術本質的概念印象深刻。
「1970-1980年代的韓國藝術:互動與衝突」講座現場。(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韓國藝術家金泰浩(Kim Tae-Ho)。(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不過,金泰浩在回應時提到,如此的藝術概念也是他們受到美國的啟發之後才發展出來。而李逸所建構出的「單色畫」概念,對金泰浩來說,如此概念或許參雜了國際潮流或自身傳統的內涵在其中,但從藝術家的角度,藉由反覆地操作而出現的修行感及精神性,才是他看待自己作品真正的核心。這也回到了研究現代藝術所面臨的研究材料限制,除了現存的書面文獻外,面對許多資料未及之處的空白,仍要依賴藝術家的口述來加以補足,這是無論韓國或台灣都需要努力加強之處。
左起:台北當代藝術館館長潘小雪、春之文化基金會董事長侯王淑昭、韓國藝術家金泰浩(Kim Tae-Ho)、策劃人蔣伯欣主任、主講人鄭然心(Chung Yeon-Shim)副教授、回應人文貞姬(Moon Chung-hee)副教授。(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春之當代夜「1970-1980年代的韓國藝術:互動與衝突」主視覺。(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1970-1980年代的韓國藝術:互動與衝突
時間|2018.12.09,14:00-16:30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主持人|蔣伯欣(國立台南藝術大學台灣藝術檔案中心主任)
主講人|鄭然心(2018光州雙年展共同策展人、韓國弘益大學藝術理論及評論研究所副教授)
回應人|文貞姬(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副教授)
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春之文化基金會、台北當代藝術館

延伸閱讀
【2018春之當代夜】專訪「春之當代夜」講座策畫人蔣伯欣,談「1970-1980年代的韓國藝術」
李孟學(Li Meng-Hsueh)( 95篇 )

嘉義市立美術館專案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