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ABHK 2024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首日印象: 國際畫廊精銳盡出,吸引重要藏家流連
扎根香港多年的不少國際畫廊除利用各自畫廊空間展覽外,近年來愈發大力結合亞洲區一流藝博會、美術館等機構展覽來提升旗下國際藝...
ABHK 2024香港巴塞爾藝術展開幕:臺灣藝廊參展數突破新高,國際受眾比例較去年增加
今年是香港巴塞爾與瑞士銀行合作的第十年,MCH交出了一張亮麗的十年成績單,讓香港巴塞爾成為了亞洲最重要的國際藝博會之一。...
【女子影響力】推動藝術產業的力量,專訪佳士得香港三位女性區域董事總經理Nicole Wright、吳勵欣、金孝映
北美館公布第14屆「台北雙年展」策展人名單,由黎巴嫩和德國策展人接棒
2025年第14屆臺北雙年展將由來自黎巴嫩的山姆.巴塔維爾(Sam Bardaouil)和來自德國的提爾.法爾拉特(Ti...
吳昌碩為蒲華、富岡鐵齋作印小考
此次的東京吳昌碩生誕180週年紀念大展,可以說是數十年難得一見的企畫大展。據筆者了解,此大展籌備期將近三年,原先甚至還有...
2023年全球藝術市場總結
由於高端市場委靡,2023年全球藝術作品拍賣的成交額急遽下降。但是在此可預見的下滑之後,拍賣界仍有許多驚喜。 2023年...
論第二屆中國信託當代繪畫獎:思考當代「介入」繪畫之後的跨語境現象
當代繪畫與現代主義繪畫、傳統繪畫之間,從來就不是線性承繼,亦非敵對關係,然而,倘若藝術家們依然希望找到屬於自己、屬於這個...
【高森信男專欄】2010年代國際藝壇交流筆記:比較遠的亞細亞
新加坡雖理所當然地身為東南亞的一份子,但其社會結構及藝術制度皆可視為不同於多數東南亞國家的體制典範。此外,在「南向」思維...
【回望當代:當代如何轉了彎?】2011-2020現場藝術與劇場變體
當公共性開始被積極納入表演性策展的核心,策展人也就被普遍期待,可以透過策畫藝術節,直面當代的關鍵問題,如人類世、生態、身...
首波「文化黑潮計畫」之後,臺灣藝術產業的下一步需要什麼?
近日文化部公布了備受藝術界矚目的「匯聚臺流文化黑潮計畫」中「文化黑潮之國際藝術展會補助要點」(簡稱「文化黑潮計畫」)的補...
文章導覽
1
...
26
27
28
29
30
...
59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