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書畫為何同源?首要功臣莫非毛筆,這個神奇工具的創造力,迄今仍持續被探索開發中,如同那些經典樂器(鋼琴、小提琴、長笛等)一...
在台灣藝術社會,如果將一甲子的年度事件串連起來,將是一個濃縮的藝術社會成形記;2023年五月至2023年九月的藝文界「M...
第二屆新加坡藝博會(ART SG),於1月19日至21日在舉辦新加坡濱海灣金沙會展中心舉辦,匯聚33個國家及地區、共11...
在白盒子中展陳鏈上生成藝術,大家很可能把目光僅僅投向視覺形象的元素和細節,無法感受到藏家或群眾的參與性;不同版次「長格式...
除了回顧現代藝術以外,1970年代蓬勃發展的錄像藝術、表演以及女性運動,也成為2024年的重點。整體而言是半世紀後對於當...
「大和繪」於平安時代登場,有別於以中國風景或故事為題材的「唐繪」,大和繪是以日本為舞臺、描繪日本風物的大畫面繪畫。不過被...
從2023年邁入2024年,本刊匯整了臺灣及全球重要的藝術展覽,即便許多展覽細節尚未發表,但仍然可以從中瞥見不同地區的...
時光飛逝,人們總是專注於處理眼前最為急迫的事務,往往需要於數年之後才會意識到歷史早已又翻過了一頁。由於《典藏ARTouc...
追及權可視為是在尋常著作權之外,對視覺藝術創作者的延伸保障。最常見的立法理由當然是藝術家嗷嗷待哺論,站在社會公義的立場,...
生成式AI繪圖程式「Midjourney」在2024新年之初,遭人揭露,團隊未經授權即使用涵蓋16,000多筆的藝術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