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藝聞摘要:紐約畫廊合作新模式、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公佈、Documenta 16不為藝術總監設行為準則、卡拉瓦喬晚年傑作展出、《自由領導人民》修復再現
典藏ARTouch雙週藝聞:紐約六家畫廊嘗試集體藝術空間合作新模式;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公佈;Documenta...
一窺2024台北當代藝博的市場銷售現象——它如何保持市場信心與新鮮程度?
有部分國內畫廊反應,相對於年輕與新世代藏家,較具收藏背景的中生代藏家更明顯地反映在這次接觸到的藏家比例上。不過,也有國際...
「Taipei Dangdai 2024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開幕首日直擊:哪些作品體現了今年的藝術界?
匯聚全球19個國家和地區,共計78間畫廊,台北當代將於5月9日至12日在臺北南港展覽館展出。此次共計有33家畫廊為首次參...
富邦美術館開幕,洛杉磯郡立美術館館長Michael Govan談兩館合作及LACMA發展策略
快閃臺北24小時參加富邦美術館開幕的LACMA館長麥克.高文(Michael Govan),開幕當日早上一巡視完展場就接...
【專題】絕地大反攻-解殖與後殖
撇開太空科幻的場景來分析《星際大戰》,可以發現其敘事架構的基礎來自於古典的「英雄神話」,而其推崇連結人和宇宙的「原力」概...
美國低限主義先驅藝術家法蘭克.史帖拉逝世,享壽87歲
美國低限主義先驅藝術家法蘭克.史帖拉(Frank Stella,1936-2024)於5月4日逝世,享壽87歲。史帖拉游...
來奇美博物館看「微縮版400年西方藝術史」!「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亮相
自二月公告起就未展先轟動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於今(5月1)日在臺南奇美博物館正式開幕。歷史悠久的英...
【新刊】故宮體檢
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於紫禁城內廷正式成立。1965年11月12日,故宮臺北新館於外雙溪落成。「國立故宮博物...
【薄荷薄荷】文化機構在公共AI時代的定位——導讀《未來藝術生態系4:藝術與公共AI》
新興科技在成熟的過程中必然引發社會變革,而社會型態也正影響著一地科技發展的模式。(註1)當人工智慧(AI)的發展路徑使資...
【想像力的政治】進入與世界談判的副本空間 藝術裡的遊戲身體
隨著軟體與網路技術發展,以臺灣的「90後」藝術家為例,時而能窺見遊戲的身體感對其影像生成的影響比起前幾個世代的藝術家著實...
文章導覽
1
...
23
24
25
26
27
...
59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