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案現瀟湘八景圖:朝鮮青花的山水圖像
18世紀之後,朝鮮社會的都市消費文化中,書畫鑑賞與蒐書風潮盛行,尤其明末清初刊行的各類中國版畫書籍,如:《新鐫海內奇觀》...
陳貺怡接任國美館館長,具專業藝術史與策展身分成開館首例
文化部今(12)日宣布,原任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廖仁義因屆齡將於7月1日歸建北藝大,並預計於七月底屆齡退休,所遺職缺將由國...
叩問書畫藝術在當代的表徵,「2022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公佈得主
「2022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在12月29日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舉辦頒獎典禮,揭曉各獎項得主。本屆徵件主題為「書畫藝術在...
網路之於未來是救贖抑或困局,「意見徵集:連結意味著什麼?」
大臺北藝術節平行展「意見徵集:連結意味著什麼?」以網路發展與連線經驗為切入點,匯集六位藝術家:蔡宇瀟、郭哲希、劉桑祁、劉...
徜徉大數據的時代浪潮,2022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登入公海》
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發起的「大臺北藝術節」在10月28日開幕,今(2022)年的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主題為《登入公海》,聚...
【給Z世代的藍色時期】你的教養不是我的教養,學院的藝術養成之術
Z世代年輕創作者的藝術圈生存遊戲,也許在學院時就已經展開,求學之路彷彿是一關關成為「藝術家」的淘汰關卡,除了要適應不同學...
【給Z世代的藍色時期】當代藝術蹺蹺板:從技術臨摹到思想揣摩的斷裂式教學與其焦慮
近年來臺藝大在系所體質調整與校地使用等議題上,均可看見轉型的態勢。在這之中學習的年輕學子,又如何理解現階段的大學環境?「...
「家物事」:(不)好客的藝術
面對這樣棘手的問題,策展人鄒婷卻巧妙將限制轉化為施力點,反客為主佈置出一間客廳,讓單間聚落各自成為藝術家的居所。他們在這...
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真實世界」── 知識實踐的藝術場域
由臺灣藝術大學有章藝術博物館舉辦的2020大臺北當代藝術雙年展以「真實世界」為題,邀請不同領域的實作者、研究者與藝術家,...
【景總麵包店#1】談《布魯克林孤兒》、《時光冉冉》以及「城市震盪」
當今藝術風尚裡,「為實驗而實驗」對創作的傷害,恐怕大過於相對古典的「為藝術而藝術」,甚至可以這麼說,如果藝術和實驗都是目...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